附带说明:
1.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不用多说,明朝政绩最高的,在中国历史上四百多个皇帝里都是排名第四第五的,虽然可以挖掘出很多黑点,但是综合下来肯定是明朝第一;
2.明太宗文皇帝朱棣,第二的位置也无人动摇,虽然也有内迁卫所等黑点,但是政绩放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排名十五名往前点;
3.明宪宗纯皇帝朱见深,这位可是关键啊,用一句来说那就是“对于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三人的在位作为评价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于明朝中期历史的了解程度”,本人作为宪宗粉在此说明一下:朱见深文治比武功好!朱见深根本就不是靠武功出名的皇帝,朱见深在位期间的武功,无法与第一梯队的皇帝武功比较,朱见深在位的武功成就只相当于一些割据政权皇帝的开疆扩土成就那样。事实上朱见深时期文治才是最应该被提及的,《明史》中也写过,说成化时期“闾里日益充足”,很多人认为这句话不重要,是一笔带过。其实这是因为你们水平不够,给你们看一些数据:
成化十八年京通仓数据:○是岁京通各仓实在粮二千二百五万二千一百四十余石豆一十八万五千七百九十余石草八百一十万二千二十余束粮草等项折银五十三万二千四百一十四两有奇钱二百二十五万三千四百余文
成化二十一年京通仓数据:○是岁京通各仓场见粮一千九百二十二万四千七十余石豆一十九万九千四百四十余石草五百一万一百一十余束银四十九万五千四百二十余两钱二百二十五万三千四百余文
成化二十二年京通仓数据:○是岁京通二仓实在粮二千万五千五百五十余石料二十万六千六百三十余石草七百八十二万五千九百余束粮草等项折银八十一万九千八百一十一两有奇钱二百二十五万三千四百余文
而唐朝最繁华的天宝年间的中央粮仓“诸色仓”数据则是:“诸色仓粮总千二百六十五万六千六百二十石”,这个数据是《通典》里面的,上边成化时期京通仓数据则是实录里面奏疏提及的。有人认为这是生产力导致的,然而唐朝中期往后到明朝没有什么科技革命,田地开发也是快到达临界点。同时在《世宗实录》和《神宗实录》里面我们在嘉靖三十四年和万历三十年的京通仓数据就是很难看并且比天宝八年数据要低可以推断出中央粮仓数据还是当时的统治者管理差异因素比较大。
所以综合来看,朱见深是一个文治一流的皇帝,武功算是二流中一流,在四百多个皇帝里能排到二十六到三十名左右。如果是朱见深接手朱棣,可能明朝就会出现汉朝宣帝时期,唐朝天宝初年,清朝乾隆前中期这三个真正意义上王朝里文治武功都健康发育到极致的时期了,洪武永乐时期背负着元末以及靖难包袱,而成化前中期也背负景泰天顺年间的政治动荡导致的各种不安定因素,万历中后期搞了另类的“自由主义”玩拖导致辽东导火索真正火烧眉毛,明朝吃亏就吃亏在军事经济巅峰不是在同一时期;
4.明穆宗庄皇帝朱载坖,明朝真正的守成皇帝,个人能力一般,但是承平了嘉靖中后期一条鞭法的实验以及营兵制改革的红利,下启张居正改革,同时因为处理君臣皇帝关系好。
5.明宣帝章皇帝朱瞻基(明仁宗昭皇帝朱高炽),明朝虚假的守成皇帝,朱瞻基吃朱棣留下的军备和军事底子都吃不全。如果说开平是因为朱棣内迁卫所后导致防线体系破坏情有可原,那么安南就完全是朱瞻基背大锅。同时朱瞻基还让瓦剌壮大,麓川死灰复燃,最后女真那边的公干官员也被撤走,明朝对东北控制变成了羁縻,这项决定间接导致明朝对于女真的控制削弱,到了成化初,女真卫所长官更是高呼“我回去就造反你明朝”,成化年间的三次镇压其实就是在重新树立明朝在东北的羁縻控制力度,这就是帮朱瞻基朱祁镇填坑,女真不臣之心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朱瞻基撤走官员,一个是土木堡之变,所以朱瞻基在女真问题上只需要承担一半责任,另一半给朱祁镇。朱高炽不多说,一个想着迁都的皇帝,他当二把手可能很好,但是当一把手的话,他的眼光就不够了……对了,朱高炽和朱常洛我都因为他们在位时间短,就把他们算入和他们政绩类似的皇帝内了;
6.明世宗肃皇帝朱厚熜,前期靠能臣对于吏治等问题进行整顿,效果不错,但是军备几乎没啥作为,庚戌之变就是偶然中的必然。性格古怪,中期开始因为严嵩能迎合他而形成利益链条但是自己也逐渐开始放飞自我。不过优点是活的久,正是因为活的久,所以熬到了庚戌之变后进行大规模营兵制改革以及一条鞭法实验,没错,一条鞭是嘉靖年间开始,嘉靖年间的能臣是真多,嘉靖前期对于吏治的整顿效果是真的不错,可惜这哥们没什么抱负,不然他应该也能做到和朱见深差不多的水平;
7.明代宗景皇帝朱祁钰,被过分拔高的所谓中兴之主,景泰年间只能说稳固了国家安危,对于军事经济发展并没有显著。而且于谦在景泰年间大搞政治斗争,毛忠全家差点被于谦害死。千万不要制造完美人设……于谦这个人真的没那么简单。朱祁钰是功过五五开,从他这里往下,就是过错占比比功劳大的了;
8.明神宗显皇帝朱翊钧(朱常洛),这个很熟悉。功过四六开,万历中后期的懈怠导致了晚明的政局动荡以及女真的意外坐大,偶然中的必然,土地兼并到这里已经是很严重了。朱常洛的那几个所谓仁政都是朱翊钧在第一次身体不舒服遗留的诏书里写的,比如废除矿税,所以朱常洛就不单独列了;
9.明武宗毅皇帝朱厚照,明朝最具有悲剧色彩的皇帝,一个失败的改革者,正德年间,面临朱佑樘留下的烂摊子,朱厚照将军事恢复了,经济方面也追回了弘治时期江南地区拖欠了十年的税收,追回了弘治时期许多赏赐给文官勋贵的田地。但是朱厚照并没有成功解决完朱佑樘留下的烂摊子,还没来得及解决更是去世了,死之前还下旨告诉后边皇帝关心军务。
10.明孝宗敬皇帝朱佑樘,fw一个,败光朱见深留下的军事经济家底。同时还留给朱厚照一个烂摊子,朱厚照一上台就遇到虞台岭之败以及荆襄七十三万流民奏疏。这些都是弘治时期十八年管理后的“中兴”成果,但是文官却认为朱厚照是蒙受“弘治之恩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朱佑樘还废除开中法,将边镇后勤财政金融化,从此明代边镇花销逐步压到明朝中央身上,边疆商屯荒废。弘治十三年,《问刑条例》第239条更是废除贪污死刑,贪污可以赎罪,最严重的也只是充军。文官士绅看到这个的时候怕不是笑开花了吧。所以有人说朱佑樘去世的时候哭声惊天动地,我认为是真的,文官士绅可能是真情流露啊!
11-14,这几个都是老生常谈,不用多说,不过要说明一下,朱祁镇正统年间政绩很不错,帮他把天顺年间均分拉高了许多,所以朱祁镇排不到最差,明惠帝是铁定的最差,说朱祁镇最差的基本都是主观输出,通过于谦的完美人设来发泄出自认为的博爱众生思想。
又是老生常谈,下边有个人说朱见深皇庄问题,估计又是通过百度词条学习历史的,说什么天顺八年朱见深设立皇庄。麻烦这种人去查找一下明仁宗时期的赏赐给宗室的庄田。朱见深改个名字叫皇庄,所以皇庄就是他设立的是吧?如果我没记错,明仁宗时期就有赏赐的这个记录,连《明史》里面都记载了。我不要求你能翻阅实录了,《明史》里面就有记载。正常人都应该是这个过程:先看《明史》,然后去实录等处核对。但是你这类人过程则是:打开百度,查阅完毕后到知乎打字输出。
请去掉最后那个废物点心
批判苏联的共产主义精神,行!
践踏苏联的logo,不行!
形式主义那套玩明白了属于是。
批判苏联的共产主义精神,行!
践踏苏联的logo,不行!
形式主义那套玩明白了属于是。
批判苏联的共产主义精神,行!
践踏苏联的logo,不行!
形式主义那套玩明白了属于是。
批判苏联的共产主义精神,行!
践踏苏联的logo,不行!
形式主义那套玩明白了属于是。
谢邀 @笑语盈盈
我个人不赞成用性格来评价皇帝。宽仁还是仁弱,勇武还是暴虐,也就史官那么几笔的事。
要看就看实际的。比如说成化“缺少作为”,我是不敢苟同的。
文治方面:
1.拨乱反正。朱见深对北京保卫战有功、后因夺门之变遭到清算的大臣比较同情。成化初年,为于谦平反。后来又任用商辂为首辅。更为难得的是,他恢复了代宗的帝号(代宗曾废除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2.任用贤相,国力日盛。成化初期,任用李贤、陈文、彭时、商辂为首辅,总体上都是一时之贤相(虽然像陈文也有一些污点),施政有方,百姓富足,国家日渐呈现强盛之态。
帝能笃于任人,谨于天戒,蠲赋省刑,闾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于斯复见。——《明史》
武功方面:
1.内平流民。朱见深当皇帝的第一年,就爆发了荆襄流民起义。不久,起义军被官军镇压。成化帝任命原杰安抚流民,并设置了勋阳府将流民用户籍的形式固定在当地,又设置了郧阳巡抚,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难题。
2.威宁海大捷。成化十六年,报称鞑靼亦思马因欲进攻延绥。宪宗命朱永、王越前往讨伐。王越于威宁海子击破鞑靼军,斩首437级,擒171人,获马驼牛羊六千。同年,亦思马因攻大同,为大同镇将范瑾击退。
3.成化犁庭。成化年间两次会同朝鲜征讨建州女真。成化三年,建州女真犯边。宪宗命赵辅、李秉出兵,并约朝鲜协助,夹击建州卫。斩建州女真首领李满柱及其子,擒斩女真1700余口。成化十五年,宪宗命朱永东征,并约朝鲜协助,夹击女真。此役击破建州女真部,擒斩695级,俘获486人,破450余寨,获牛马千余。这两次战争对女真的打击非常严重,所以史称“成化犁庭”。它使女真长期不能恢复元气,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限于篇幅,这里只能提到成化帝一些比较重要的功绩。实际上当然还有其他的有益政事和军事行动,题主有兴趣可以翻翻史料。
诚然,朱见深宠幸万妃,重用汪直、万安、刘吉等人,犯过不小的错误,虽有功亦有过,这个可以讨论。
但说成化“缺少作为”,恐怕并不是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