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朱元璋要承认元朝是正统呢? 第1页

        

user avatar   wen-ding-29-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元璋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现在的所谓中国人。

为啥说是所谓的中国人,而不直接说中国人呢?

因为质疑元清不是中国正统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可以说是现代人,而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因为他们在用现在西化的一套概念强行胁迫老祖宗,认为不符合他们眼中的国家朝代就不是合法王朝,而他们的标准不是中国的,也不是历史的,而是欧洲的,西方的,现代的。

古代中国的“世界秩序”是传统天下体系,这套体系是以中原天朝为核心,以天命兴替和等级宗法为基础建立起来。在中国传统天下体系里,华夷之辩高于族群区分,对少数民族可以入中国则中国之。少数民族和地方政权也有攻击中原王朝的权利,因为这是天下更替,王朝变革的一种合法途径,你中原王朝失去天命,我承续道统,入主中原毫无问题。

而近现代的国际秩序是以西方主导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基础,其核心是民族国家的平等和主权,各国独立自主,泾渭分明,没有藩属朝贡,也没有羁縻州府概念,在这种近代西方体系下对民族国家不合法的攻击就是侵略。这套体系在1840年后摧毁瓦解了中国传统天下,中国被迫卷入其中,从有统治整个天下合法性的天朝变成了普通的China。

可以说古代中国和近现代世界就不是一套规则理论,不是一套玩法。现在很多中国人大喊蒙古是侵略南宋,灭亡中国,说这就是古代的日本侵华,这是在用传统中国天下体系理解历史吗?并不是,他们是在用西方主权国家体系来理解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事实和他们的认知格格不入,所以他们用自己西化的脑子下了结论,即朱元璋是错的,他是为了政治考量,中国历代都是为了面子,不好意思承认亡国了,所以才捏着鼻子认下元朝。从而强行让客观事实符合自己的主观认知,妥妥的唯心主义史观。

他们对元清甚至辽金的开除国籍,其实也不是在捍卫汉族道统,正相反,他们在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他们否认传统中国天下体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认为西方民族国家主权国家体系才是人间正道,是普世价值,认为民族国家才是大道,什么华夷之辩,什么天命兴替都要扔进垃圾堆。

这种行为类似于像商业三国这种书,表面打着中国复兴的旗号,而事实上张口闭口都是罗马法谚,都是西方价值,还在三国时代光明正大搞元老院,这是尊重传统文化吗?不,这是用希腊罗马文化彻底否定中华文化,是对祖先文化的刨坟掘墓。他们根本不相信中华文化自己就能发展出现代化,就能发展出资本主义,因此必须用洋文化彻底革命掉传统文化。

重商主义,重视海外贸易当然都很好,甚至搞民主也可以,但是这些人会下意识忽略掉元朝。元朝就是重商主义小政府,没有文字狱,海外贸易发达,批量引入中亚甚至欧洲科学技术,甚至蒙古祖制都是皇帝要通过贵族忽里台大会的民主选举产生。

皇汉们不会以这种中华文化为依据托古改制,因为在他们眼里蒙古人是野蛮异族,在“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指导思想下,宁可跟西方洋老爷走也绝不给少数民族低头。他们口口声声说蒙古人野蛮屠城,但是西方洋老爷殖民就没有毁城灭国?种族灭绝印第安人,二战屠杀犹太人,八国联军进北京,美国长期为日本输送资源,变相帮助日本侵华,日本杀中国三千万人不存在?都存在,但是明治维新,光荣革命,独立战争可以津津乐道,但是就是不能承认少数民族。

为啥呢?因为“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所以面对元朝这些人主观失明了,只看出四等人制,只看到暴政压迫。而且也不要求近代化改革了,反而当上儒家文痞的护法军,强烈要求恢复所谓汉家制度,而在“汉家制度”下,宋朝明朝混成了什么样子?元朝留下的底子在朱棣之后就渐渐折腾完了,中国开始自成一统,封闭自守,落后于时代。然后这个锅又继续被扔到了满清头上,说满清才是罪魁祸首,把明朝洗干净。当然满清这个锅背的也不算亏,毕竟清承明制,加强君主专制,继续海禁,抵抗外来文明,中国最终是败在了满清手里。但是这不是洗白明朝的理由,满清黑暗,明朝也没有多美好。

所以说否认元清正统性,只是为了满足某些人在西化后的民族自豪感,他们嘴上说着抵制汉奸,实际上却是思想上的真汉奸,嘴上说着抵制满清奴化思想,实际上却是“宁赠友邦,不与家奴”思想的真传人。

他们只是借用了中华文明这个伟大的壳子,借用了汉族这个母体,实际上要做的却是全盘西化,用西方的东西重新解构,重新清洗中国古代历史,要对不符合现在他们观念的东西都削足适履,哪怕歪曲事实也在所不惜。

一面高呼汉族万岁,中国万岁,另一面把汉族文化,把中华传统文化扔在地上肆意羞辱的就是这些人。而更可悲的是,他们自己一般不会自知,仍然以为自己正在进行一场拨乱反正的伟大斗争。


user avatar   xi-nan-da-h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明革命,与其说是民族革命,不如说是阶级革命。元末的阶级矛盾远远大于民族矛盾,甚至很多所谓的民族矛盾,其实质也是阶级革命。

例如刘伯温在我称之为其革命宣言的《郁离子》中,不止一次以各种寓言形式抨击元朝的蒙古与色目人蹑高位,而汉人却只能沉沦下僚的现实,但是在他的抨击中,重点并不是民族矛盾,而是因为蒙古与色目的贵族化而带来的阶级矛盾。一直到刘伯温投奔朱元璋的最后一刻,其实他还是希望元朝能够变得更好,更加重用汉族知识分子的。

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朱元璋不应该承认元朝是中华正统,因为华夷之辨么?

实际上,从公元938年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到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再到公元1368年大明建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四百三十年的时光中,都是处于我们所说的“蛮夷”统治。如果我们按三十年一代人来算,四百三十年也就是十四代人,很多人认为,别说十四代人,即使千万代人,你也不应该忘记自己是华夏人。

实际上,无论是老百姓还是知识分子,都是容易遗忘的。老百姓没太多华夷之辨,只要有人能让他们丰年能温饱、饥年不免于死亡,他们就觉得很满足了;而知识分子,也是容易驯服的,钱穆在《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中很疑惑的一件事是:

当汉高之兴,人尽曰暴秦当亡。而明之崛起,为之下者不欲言暴元,又不忍言胡元。

元末明初之时,知识分子对于元朝的感情是相当深厚的,无论是开国文人之首的宋濂,还是谋臣之首的刘伯温,还是在野诗人之首的高启,都认为元朝是一个在汉、唐、宋序列之下的正常王朝。

而朱元璋对于元朝的感情更是十分微妙,很多人认为《明太祖实录》“檄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诏”中的: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是一种常态化思维,其实,这是一封独一无二的诏书,在建国前朱元璋所有的对内诏书中,以“胡虏”称呼元朝,十分少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元朝和汉唐等,并无二致,他的大明取代大元,也只是“汤武革命”的一种。

汉唐及元,懦君承祖业,权由奸佞所持,因有大赦之说。 《赦宥诏 》 洪武七年十一月
“洪武元年”秋七月戊子,廖永忠下象州,广西平。庚寅,振恤中原贫民。辛卯,将还应天,谕达等曰:“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孙罔恤民隐,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诸将克城,毋肆焚掠妄杀人,元之宗戚,咸俾保全。庶几上答天心,下慰人望,以副朕伐罪安民之意。不恭命者,罚无赦。”

甚至,朱元璋对于自己光辉的、被后世高举为“民族革命”的起兵之事,也从来只是强调自己被逼无奈而从乱军,最后群灭了作乱的各路草莽,从而得上天眷顾,继承大统。这种无可奈何的感情,无论是在朱元璋描述自己、还是描述岳父郭子兴的起兵之路,都是着重强调的。

在描述自己投身义军的原因时,朱元璋很无奈的说:

上以四境逼迫,讹言日甚,不获已。乃以闰三月甲戌朔旦抵濠城,入门。《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

在描述自己岳父郭子兴起兵的原因时,朱元璋表示,我们家老丈人当初起兵并不是想主动的造反,而是被人骗了,在朱元璋亲自过目的《滁阳王庙碑》,其表示:

元末民间有造言者,王误中其说,信之甚笃,忽不事业,而妄散家财,阴结宾客。

误中其说”、“妄散家财”,体现了朱元璋构建的一种郭子兴无奈起兵的想象,因为在朱元璋心目中,他们真的只是起兵造反,而不是所谓的“民族革命”。

这种对元朝的微妙心理,还体现在其决定北伐之前,对于王保保等人的态度,按照“民族革命”的想象,北伐是一件无比光荣的驱逐鞑虏的站在道义制高点的事业,直接喊着“驱逐鞑虏”一路推过去就行了,其实不然。朱元璋知道自己北伐的最大敌人是王保保等人,为了让自己师出有名,朱元璋给王保保等人扣的帽子并不是“鞑虏”,而是他们是元朝的“曹操”:

戊戌,上遣使以书送元宗室神保大王及黑汉等九人于元主曰:“曩者,天弃金、宋,历数在殿下祖宗,故以鞑靼部落起事沙漠,入中国与民为主……如以义旗而兴为将者,李察罕、张思道、李思齐,虽能殄灭妖寇,功已高,权已重,豪杰之志在焉?殿下不能谁何,尤甚于妖人之作乱也。盖其心不异曹操奉汉献帝于许下,殿下岂不知之?前妖人之作乱、权臣之跋扈,非妖人易于作乱、权臣易于跋扈,此盖殿下不能体祖宗所为,故天将弃之,如弃金、宋之时事,不可救。
《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

因此,朱元璋北伐打的不是异族,而是王保保等曹操之辈。

甚至,朱元璋在其BOSS韩宋政权三路北伐一败涂地,李察罕携大胜之势准备南下横扫的时候,朱元璋也有过像张士诚一样归顺元朝的打算,因为朱元璋一直是个非常现实的人,“民族革命”这种弘高理想,连知识分子都不信了,不要指望从小吃不饱饭、十七岁父母双亡的朱元璋能明白。

关于朱元璋曾经试图投元的朦胧思想,一直被隐藏在重重黑雾之中。直到在《方国璋神道碑》中流露出了点滴痕迹,方国璋和方国珍是一起起兵的,方氏集团在元朝和群雄之间左右逢源,当朱元璋势大后,也一边表面臣服朱元璋,一边与元朝关系紧密。当至正二十二年,韩宋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大元官军如日中天时,元朝有招安朱元璋的打算,朱元璋也有效仿张士诚的意图,于是,左右逢源的方氏集团成了中间人,《方国璋神道碑》记载:

朱口璋侵衡、婺,公计使可使召来之,二年始得其情。于是朝廷遣尚书张昶等来,与公会议,至台,将由婺以趋集庆。

可惜,当年李察罕就被田丰等降军谋杀,直接导致李察罕军队四分五裂,无力难顾,并且,方国璋此时也死于苗军之手。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这时招安之事自然成为了无稽之谈,而朱元璋也趁机开始了南方的扫荡。

引用《方国璋神道碑》并不是想说朱元璋没有原则,实际上没有原则是朱元璋的最大的优点之一,他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他对一切崇高而缥缈的东西没有太大的执着,他可以投奔濠州红军、可以成为小明王部下,甚至在情况严重时,也可以归顺元朝。

和种族无关,只和利益有关。

关于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问题,我十分认同蒙古学大家亦邻真教授的一段表述:

内蒙古的历史是中国史的一部分。中国历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去时代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多民族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五十多个兄弟民族构成的国家共同体。中国历史的全体,是由中国各民族历史构成的。中国各民族的历史都属于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近一千万平方公里领土上发生的历史都是中国的历史。(亦邻真《内蒙古古代史中的若干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近一千万平方公里领土上发生的历史都是中国的历史”,只要发生在如今中国国土上的历史,都是中国的历史,并不存在什么朝代的历史不是中国的历史这一种说法,元朝的主体是如今的中国,清朝的主体也是如今的中国,为什么不承认?

我也是汉人,但是我实在不明白有的人对于自己所为的“汉族”身份,那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可能这就是《狂热分子》中所说的:

一个人愈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

有的人说,我们汉族创造了那么辉煌的历史,凭什么不能瞧不起那些蛮夷?

实际上,当你以为别人是蛮夷的时候,别人也是这么看你的。

在衮布扎布所著的《恒河之流》(1725年),有关于“五色四藩”的记载(或者说想象):

所谓五色五(四之误)夷者,有史书中称,青色蒙古、红色汉儿、黑色吐蕃、黄色撒儿塔兀勒、白色莎郎合惕云云。此为五色。因语出蒙古,故其余四(色)为(蒙古之)外夷。亦有书云五色如前,而四夷者谓独脚人樽地国、女儿国、胸目人国、狗头国也。

同样的描述也出现在佚名所著的《大黄史》(十七世纪中叶)中:

吐蕃金座王有十个儿子,其年长五子未给其年幼五弟分家产,故其年幼五子出走,成为五色国。孛儿帖赤那成为青色蒙古氏,另一子成为白色莎郎合惕(氏),另一子成为黄色撒儿塔兀勒(氏),另一子成为红色汉儿(氏),另一子则成为黑色唐兀惕(氏)。所谓四藩,即此五(氏)之四为另一(氏)之藩。

一个认为汉人是蒙古人的外夷,一个认为汉人是吐蕃人的后裔。

换言之,就是谁也别瞧不起谁,在各自眼里,他人都是蛮夷。

这个道理,几百年前的刘伯温就已经说得很清楚:

故中国以夷狄为寇,而夷狄亦以中国之师为寇,必有能辨之者,是以天下贵大同也。《郁离子·神仙》


user avatar   zhang-chun-q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只是承认元朝有天命罢了。元朝有天命统治中国是既成事实。你不承认他有天命就无法解释为何元朝能统治中国百年,为后面明朝自己得天命作铺垫。元朝现在的天命已经结束了。那么现在自然就证明天命转移到我明朝这里来了。就证明我明朝是顺应天命的,天命正统在我这里。反抗明朝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古人太迷信,古人认为一个王朝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于天命,朱元璋本人未必信这个。但是你对全国上下怎么交代?我当皇帝不是因为天命而是因为我够狠够聪明?那样一说可不得皇帝轮流坐了?所以对天命的迷信还是得维持下去。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你怎么解释元朝这百年的统治?

1,没有天命也能君临天下,有没有天命无所谓。

2,其实蒙元还是得了天命的。

选一,从轩辕黄帝到你朱某人,所有“天子”的统治合法性轰然倒坍。还是得皇帝轮流坐。

选二,既然人家得了天命那自然就是正统王朝,不接受反驳。

你说还能怎么办?


user avatar   wu-yi-du-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太长不看的人:

1.这就是历史学界著名的“变统论”

2.承认元朝正统有助于摆脱大宋吴王朱元璋与韩宋朝廷的关系

3.承认元朝正统有利于接收元朝的遗产——甚至整个蒙古帝国的遗产。当时朱元璋传檄甚至传到了西域察合台那边了

4.承认元朝正统有利于弥补汉人(当时专指北方汉人)和南人之间的裂痕,修建共同的历史记忆

5.承认元朝正统的同时,否认辽金的正统。同时认为元朝是“变统”,这才是明初朝廷完整的操作


题主实际上提了个好问题,那就是中华的正统到底该怎么算?

而这也事实上引出了之前的中华帝国三元论:

中华第一帝国:

秦——汉——魏——晋——宋——齐——梁——陈

中华第二帝国:

北魏——北周——隋——唐——宋

中华第三帝国:

辽——金——元——明——清


正如当年隋朝灭南陈之后,大臣们和隋文帝脑海里冒出的新问题:我们国家的道统从何而来

要知道,南陈可是传承自汉晋,一直传下来的正统。现在我们隋朝——几十年前还是北魏、北齐,北周各种被南朝鄙视的鞑虏,灭了南陈。那这正统之说,从何安出?


朱元璋其实面临的是和隋朝一样的问题:

论正统,传承自隋唐中华第二帝国的正统南宋,早在九十多年前就被灭了。如果不承认元朝为正统,那这九十多年该怎么解释?老天瞎眼了吗

皇上可是天子,是体面人,当然不能说这种话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明初,朱元璋只能羞答答地在《登极诏》中明言:

『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按:指元世祖)於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雄于左右』。『(朕)屡命大将军与校尉奋勇威武,皆已勘定,民安田里。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词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

但是要注意了!

元朝之后的正统,按道理说可不是你朱明

真正首倡议义师、“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可是小明王韩林儿。人家可是正儿八经建立了韩宋朝廷,你朱元璋都曾经受封为大宋吴王、采用过龙凤纪年。而且人家韩宋是否认元朝正统,宣称直接继承自赵宋正统的。

那由大宋吴王,变成的大明朝廷,到底承不承认韩宋朝廷呢?

而明廷这种承元而不直接继宋的正统策略则可以摆脱其与韩宋政权的牵连,从而为淹死小明王、还曾经在宋元之间摇摆不定的朱元璋创造了很好的正统

但还有几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注意。

一、

承元的正统策略为明廷接管属於元朝但不曾属於宋朝的疆土和民众建立了合法性基础。明廷所辖疆域不止包含两宋故土,如果直接继宋而不承元,将会削弱明廷统治辽宁、甘肃、云贵等地的合法性基础。

朱元璋建国的时候,野心可还是挺大的——不止北宋故地,甚至不止汉唐故地。

人家想接手的,是整个蒙古帝国的盘

退一步讲,不止如此,如果直接继宋还可能引起继北宋还是继南宋的争议。这样,明廷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会遭遇认同危机。

“中原胡化”问题,南人与汉人(那时候专指北方汉人)割裂,已经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那时候南北方矛盾,可不是像现在地域黑那样简单

人家是真的认为,南人和汉人两个族裔了

特别是朱元璋这种“南人”班底出身的朝廷,对于北方汉人地区的统治可是存在极大的认同危机——

现在人觉得,当年是蒙古人征服了汉人

那时候人觉得,是蒙古人带着你们这帮汉人,征服我们南人

而这也就引申出第二点:


二、

承元的正统策略有利於整合南北华夏族群的历史记忆。如前文所述,南北华夏族群的历史经验不同,因而双方的历史记忆也存在差异。元朝虽然凭藉政治强制手段将南北华夏族群划分为不同的两个族群,然而在元代大一统王朝统治之下的共同经历却是南北华夏族群数百年来为数不多的,可以共用的历史记忆

上一个还有这样共同历史记忆的,还是大唐了。

如果明廷否定元朝的正统地位,无异於自行放弃这一有利於族群整合的历史资源。


三、

在承认元朝正统的同时,取消辽朝、金朝的正统地位。

前引《登极诏》中『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降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在申明元朝继承宋朝正统的同时,清楚地显示了明廷拒不承认辽金正统地位的政治态度。宁王朱权奉朱元璋之命撰写的《通鉴博论》亦可为证。朱权在凡例中不但称辽金政权为『夷狄』,更直接点明『辽金非正统』

明廷否认辽金正统的策略,有助於重新整合华夏族群的历史记忆。

因为辽朝与北宋的南北对峙与金朝、南宋、西夏的三国鼎立致使华夏族群关於大一统的历史记忆出现了断裂,一度生活在不同政权下的华夏族群分别拥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记忆。明廷构建的由汉唐经宋元至明的正统王朝谱系,有助於修复华夏族群共用的历史记忆。


最后,将由少数族群建立的元朝塑造成有别于汉唐宋等华夏王朝的『变统』。

之前有答主说朱元璋本身并不恨元朝,推翻只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这是典型的反贪官不反朝廷思想。

但是很有可能是极为正确的——朱元璋痛恨元朝吏治败坏,却对元朝正统性不加怀疑,两者并不矛盾

朱元璋本人的族群意识较强,李贤《古穰杂录》载:

『高庙看书议论英发,且排朱文公集注。每儒臣进讲《论语》等书,必有辩说,呼朱熹曰「宋家迂阔老儒」。因讲「夷狄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辩曰:「夷狄**也,无仁义礼智之道。孔子之意盖谓中国虽无君长,人亦知礼义,胜似夷狄之有君长者。宋儒乃谓中国之人不如夷狄,岂不谬哉?」』

因此,《抚遇元主眷属诏》中的『朕本元民』, 『乐生有元之世』等语,只能被视为权宜之辞。那麽,明廷如何处理元为『夷狄』所建与元为正统王朝之间的紧张呢?


《谕中原檄》曰:

『(1)自古帝王御临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治天下也。(2)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3)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4)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引文(1)意欲说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华夏族群始终处於传统华夷秩序的核心地位,并强调在元朝建立以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少数族群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引文(2)指出元朝入主中原乃是上天的安排而非人力所致。换句话说,明廷宣称元朝入主中原并不意味着蒙古族群胜过了华夏族群,那只是上天的安排而已。

引文(3)表明元朝取代宋朝成为华夏正统使『达人志士有冠履倒置之叹』。

引文(4)强调作为『变统』的元朝统治必定不能持久。


明廷在《拟祭元幼主文》中对其将元代视作『变统』的策略有更详尽的阐释:

『天地父母,而人生其间。天地之气有偏正,故人之生有华夷,而尊卑贵贱分焉。自古华为天下主而四夷服从,亦犹家之有长而子弟顺化。帝王之心豁然大公,以宇宙之内为一家,四海之外为一人,而一视同仁者,良以此也。历代以来,夷之识者莫不奉正朔、求册封於中国,以保其疆土。载诸典籍,昭然可征。有宋中叶,天地运否,自徽钦不竟以至南渡之后,日以陵替。於是,幼主之先勃兴朔漠,芟夷种类,克取金源。遂兼宋以驭中夏,几及百载,斯民实蒙惠焉。然天地之经,华夷之义,终不可泯也。由是,脱其衔辔,海内斗争,民坠涂炭。天乃命朕起自布衣,拨乱反之正。』

由此可见,明廷一方面将元朝建构成正统王朝,另一方面又强调『天地之经』、『华夷之义』将元朝塑造成有别于华夏王朝的『变统』。因此,明廷在平定大都后颁诏宣称:『一海内以安人心,正国统而君天下。理势所在,今古皆然。』又言:『海宇既同,国统斯正。』

这就是历史学界的“变统论”


我的其他回答: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承认不行啊

你可以看看元史里边233卷,忠烈传里

无数儒家大师衮衮诸公为了大元那真是守完城池守街道守完街道守院子,院子没了就自焚

还有元顺帝跑的时候拉着皇帝说这是祖宗基业啊,结果元顺帝还是跑了,回去就自杀的

还有元顺帝跑了闷闷不乐,朱元璋没办法只好放了让他去漠北找元顺帝的

连朱元璋都不敢杀,只能放


你说要是元灭宋或者清灭明的时候大师们有这骨气,这蛮夷也进不来啊,就蛮夷的人口,打四五个城池就得死的差不多了。


大师们面对汉人时候的骨气终于让朱元璋看到了儒家的决心,只能承认元朝是正统了……

其实朱元璋要不是汉族是蛮夷,那大师们就立刻跪了·····

大师们面对汉人和面对蛮夷时候,那是两种人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李定国折翼新会城

新会城宁可吃人也要守城,李定国用炮轰,新会动员老弱病残站到城墙上,晋王默然停止轰击,晋王打算用火攻,新会让老弱病残出城把柴火抱走,晋王无奈··············

说白了,新会自己吃人也要把粮食省下来,也要死守


清军来了之后,李定国撤走,新会把吃人省下来的粮食送给清军,然后帮助清军进攻


你说当年新会面对清军的时候怎么就没这种宁死守城的精神了??


因为李定国是好人,就算是和朱元璋一样好杀,也不会全都杀光。

可清军真的会全都杀光的。


都说蛮夷畏威不怀德

可儒家,成功的把中国驯化成了蛮夷。

··················································

这个是一个哥们提到的《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刚好我去年特意花钱买了一份PDF版本的,

首先,这哥们说,这本书提到了殉国的人,儒家殉国的还是很多的

我说,面对农民起义军和面对大清,不一样啊

他:我百度了,面对大清的也很多啊

我:武将啊

他:我挨个百度了人名,只有前几个是武将啊

我:喵喵喵?书里不是有每个人的事迹吗?还用挨个百度?你是光看的目录吗?我还是贴上一张截图吧··········


其实全书很有意思,儒家大师们面对大清,大多都是一两句就写完了,什么遇大兵,殉啥的

面对农民军,那真是守完城市守街道啊···

其实这和德国面对苏联宁死抵抗,面对英美联军抵抗轻微也差不多,亡于英美法,上层依然是上层,亡于苏联,这就完犊子了··············东德清洗纳粹那叫一个干净········


user avatar   chong-man-zhi-hui-de-a-la-bo-shi-re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元璋本质是一个屠龙勇者变恶龙的故事。

他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不能再像评论区的各位由着自己性子,由着自己的民族史观了。

就像清朝修明史,疯狂摸黑明末起义军,吹明军,那是为了证实自己的地位。清朝吹岳飞,重用岳钟琪,是好玩吗?

这个时候,阶级矛盾压过了民族矛盾。八旗不在可用,只能用封建体系来治国。褒奖前朝人的忠义,相当于鼓励今人对今朝的效忠。

朱元璋起义造反的时候,当然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了,但是江山一坐,就得考虑那些心在蒙元的大地主,文人儒家,还有手底下的朵颜三卫了。

难倒你要让朱元璋鼓吹刘福通,韩山童,韩林儿?


user avatar   lu-qian-be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元璋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是一件让人不太理解的事情。至少现在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现在很多人根本就不承认元朝,认为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是对中国的一种殖民。现在的人不承认,反而那时候的朱元璋,却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

要知道,朱元璋是靠反对元朝起家的。而且他当时是站在汉人的立场上,采用排蒙的方式反对的,就和我们现在一些狭隘的青年的做法,几乎一样。朱元璋在《讨元北伐檄文》中,特别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样的口号。

朱元璋之所以要提这个口号,目的是为了聚集民心,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讨元的队伍中来。而他确实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确实因为这个,让朱元璋的整个北伐战争打得顺风顺水。朱元璋先后发动了八次北伐,把北元搅得天翻地覆,让北元再也没有力量和明朝抗衡。


(朱元璋画像)

既然朱元璋依靠“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获得那么大的好处,并最终获得大明江山。为什么却不继续否定蒙古人,反而在建国后,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并且立刻给元朝修史呢?

我觉得朱元璋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承认元朝才不会成为无根之水。

朱元璋曰:“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明朝是在元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对于朱元璋来说,元朝就是“腐朽”,明朝就是“神奇”。没有元朝这个“腐朽”,就没有明朝这个“神奇”。

具体地说,就是只有承认元朝作为一个朝代,这个朝代已经“气数已尽”了,明朝这个朝代才会以“真命天子”的形象“冉冉升起”。

有人可能会说,明朝可以不承认元朝,只承认宋朝呀。可以认为明朝是在宋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呀。这样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恰恰相反,只承认宋朝不承认元朝,有很多麻烦事。一是既然只承认宋朝,那么你朱元璋就不该直接称帝,而是应该寻找宋朝的后裔称帝。二是只承认宋朝,当时宋朝的版图很小,那么获得的宋朝以外的领土,就是一种侵略。三是只承认宋朝,对于元朝那段历史的认定就会很尴尬,中华历史,就成了断代史。


(朱元璋起义)

二、承认元朝才有利于让北方的百姓归心。

明朝是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并不是只想偏安江南。既然想建立一个大统一的朝代,因此就必须要能够让整个元朝范围内的老百姓都归附。如果朱元璋一直只站在汉人的立场上,甚至是站在南边汉人的立场,显然是不容易让中国境内的其他民族,尤其是让北方的各民族归附的。因为北方的这些民族,他们很大一部分是承认元朝归附元朝的。如果朱元璋不承认元朝,显然是不利于团结的。

当初朱元璋讨元的时候,目的是要让更多的南方人加入到这场战争中。现在承认元朝,也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国民加入到明朝的大家庭来。


(讨伐北元)

三、承认元朝才有利于朱元璋继续讨伐北元。

如果认为元朝是一种异族入侵。那么,当明朝恢复了原先南宋的江山以后,他就没有理由继续讨伐北元了。因为人家蒙古人已经把你汉人的江山还给你了,你再讨伐,就是一种侵略。

反过来,如果朱元璋承认元朝,那么,元朝作为一个“气数已尽”的朝代,他所有的版图,都应该被新的“冉冉升起”的朝代所替代。也因此,明朝讨伐北元,就师出有名,理直气壮了。因为是要把那些“腐朽”的残余势力消灭,当然就必要要赶尽杀绝了。

也正是这一点,朱元璋进行了八次北伐,并因此彻底扑灭了蒙古人反扑的可能。


user avatar   tian-tian-zi-bi-chi-gan-l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一个不是回族的来扯朱元璋。

我就特意来发下这段话。明朝时期色目人的地位,南京古物保存所有万历辛亥教坊司题名碑记,里面提到「色目着猪皮靴,不许乘骑,若行中径,许平民打死勿论。」翻译成白话就是教坊里的色目人必须穿猪皮靴,不许骑马,如果胆敢走在大街中央,被市民看见的话,直接打死,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

明朝《南京光禄寺志》有这样的记载,洪武十七年六月的膳单:早膳:羊肉炒、煎烂拖虀鹅、猪肉炒黄菜、素熇插清汁、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炉博肉、筭子面、撺鸡软脱汤、香米饭、豆汤、泡茶。午膳:胡椒醋鲜虾、烧鹅、燌羊头蹄、鹅肉巴子、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糊辣醋腰子、蒸鲜鱼、五味蒸面筋、香米饭、蒜酪、豆汤、泡茶。

晚膳:按酒四品,焚羊肉、清蒸鸡、椒醋鹅、烧猪肉、猪肉撺汤。饭用鹅一只、鸡三只、羊肉五斤、猪肉六斤、白梗米二量斗、茶食九斤、香油饼九十片。砂馅小馒头用白面四斤、砂糖八两、赤豆一升、雪梨鲜菱并二十斤。

即便有这样的记载我都看到有人强行造谣说朱元璋不吃猪肉。。蓝玉,沐英打云南的时候,把色目人屠杀殆尽,色目小孩被阉割当太监,他们也敢来扯。朱厚照曾大兴土木建造寺院,宠信星吉班丹,罗竹班卓等藏僧,自称“大庆法王西觉道圆明自在大定丰盛佛”,命礼部为之铸造金印,兼给浩命,并以皇帝和大庆法王的双重名义签署诏浩救令。当然他更不忌食猪肉,有明一代,宫廷的御膳就从未缺过猪肉。负责置办御膳的光禄寺,每年所用的牲口数达30100头,其中应有18900个猪头。祭祀已经去世的祖先,猪是必不可缺的供品。如祭祀太庙,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议,所供祭品需用“泵十九”,至万历初年又规定时享用“泵三十一”,祭用“泵三十五”(参考《大明会典》、《事物绀珠》、《酌中志》等。就因为朱厚照本人喜欢研究各种宗教对伊斯兰宽容点,他们都来扯。

另外明成祖修建最多的是道观,尤其是大修武当山。洪武年间,朱元璋不仅耗费大量财力和物力,修缮灵谷寺、天界寺、天禧寺、能仁寺、鸡鸣寺、栖霞寺等许多佛教寺院,还修复、重建朝天宫等一批道教宫观,“凡道家所号天帝之宫,靡不崇饰”。(注:《金陵玄观志》卷1,商辂:《奉敕重建朝天宫》。)他还拨给寺观、宫观大量田土、芦荡,免除其税粮和差役,并多次召集名僧举办法会,自己亲戴皮弁,腰插玉圭,率领群臣顶礼膜拜,或征召道士,举办斋醮祈雨,自己“设藁席露坐,昼曝于日中,顷刻不移,夜卧于地,衣不解带”,(注:《明太祖实录》卷53,洪武三年六月戊午。)可谓虔诚至极。他还多次召见名僧、道士,赐坐讲论,有些应对称旨的僧人甚至擢为大官,充当心腹耳目。朱元璋还应僧、道之请,设立善世院、玄教院,后改为僧录司、道录司,以名僧、道徒总领全国的佛教、道教事务。为了扩大佛、道的影响,朱元璋又命四方名僧点校《大藏经》(即《洪武南藏》),令宗泐、如玘等僧人重新笺释《般若心经》、《金刚经》和《楞伽经》,亲自为《心经》作序;并仿效唐宋君主,亲为《道德经》作注,撰成《御注道德经》二卷,还撰写了《周颠仙人传》,广行刊布。正是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他的众多子孙当中,不乏崇信佛、道者,如明成祖朱棣、明孝宗朱佑堂,都崇信佛、道,明武宗朱厚照佞佛,明世宗朱厚熜佞道。也就是因此明朝官方还多次组织刊刻卷帙浩大的佛藏和道藏。佛藏除《洪武南藏》外,还有《永乐南藏》、《永乐北藏》、《万历续北藏》以及藏文的《大藏经》,道藏则有《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有明一代,伊斯兰教的地位都无法与佛、道无法相比,有明一代始终未见明廷为之设置机构,委任官职,也未见采编刊刻过任何有关的伊斯兰教的撰述。

他们那一套中心思想就是历史上好的都不是汉族,坏的有可能是,我以前特意调查过他们,类似的话术最早2005年的帖子上就有了。而且基本上后来各种贬低分化汉族的话术都是由那文章为基础搞出来的,比较大规模传播的是满族文化网那群。你即使找论据写逻辑驳斥了一切他们的造谣附会的东西,他们也照样会继续传,他们就是其他民族的极端民族主义,而真正的来源其实就是上世纪某些人搞出来的那些东西,实际上某些民族早就非常极端民族主义,各种篡改造谣了。而且他们还会裹挟北方汉人挑拨地域矛盾,一边吹他们自己的民族一边暗示北方汉人是他们奴隶然后忽悠他们来攻击南方汉人,国内所谓的地域黑有一半以上都是各种其他极端民族主义在搞得。

见多了,你也就只能学他们的逻辑互扯或者提醒大家吧。

下面一大段是以前针对某个的回答。

比如我以前见到一个强行吹女真的兄弟,他那种就是选择性附强行附会,比如他说蒙古源流考(清朝人搞出来的)比元史更可靠,他说朱元璋是女真人。然后他后来又说明史是假的,可明史也是大清编的啊,此外蒙古源流考里面还说蒙古是西藏人甚至印度人过来的呢,里面自相矛盾的一堆,按他那逻辑也就说明他们没有可信度了。其次蒙古当时屠北方的时候还特意搜寻过金人宗世来屠,当年可是有汉人帮忙甚至有幸灾乐祸的记载,毕竟金人也干过类似剃发易服的事情以及定期扫荡清洗草原,只是没大清那么成功而已。然后按照他后面扯朱元璋行为的逻辑用来说鲜卑人汉化也可以,按照他那逻辑就能说鲜卑人是北迁汉人后裔所以复兴汉化这么直接,契丹人用汉制是因为契丹人也是汉人,毕竟历史上发配边疆跑了太多了。

匈奴时期匈奴就曾经通过军事、外交等手段俘虏、非法扣留了一些汉朝男子,而那些汉朝男子也大多娶了匈奴女子,据《史记》记载,博望侯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时途径河西走廊地区,却被匈奴骑兵扣押,在匈奴地区生活长达十余年 ,在这期间,史书记载张骞已娶一匈奴女子为妻:“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从这便可看出,张骞并非和匈奴女子自由恋爱,而是通过匈奴首领的“给予”,张骞是被迫娶妻。 同样,公元前99年,李陵奉汉武帝之命讨伐匈奴,后遇到匈奴单于苦战8天8夜,最后兵败被俘。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甚至按照他们的逻辑都可以说他之所以会讲汉语是因为他祖宗是汉人,都是汉改少去蹭优待的。以前某些人扯北朝那些鲜卑姓氏来做文章,可是鲜卑人当时招募过大量汉人士兵和军官,强制或者赐姓给那些汉人鲜卑姓,所谓西魏八柱国里好几个都是原底层汉人爬上去的。用这类人那逻辑扯他们都能说他们现在是用汉姓,所以他们祖宗肯定也是汉人。至于历朝历代管辖到东北的政权和因为各种原因去东北的流民和移民就更多了。不管是基因还是记载都有一堆证据。

另外有史可查的游牧出现最早公元前800年才出现,而考古游牧活动痕迹最早是公元前1000年,远远晚于商朝。他连甲骨文长啥样都不懂的居然还能脑补胡扯甲骨文。有脑子随便看几个甲骨文就知道甲骨文是图画演变来的了。也因为都是图画演变,所以世界各地早期象形文字都有些类似的字。就比如太阳肯定都有一个圈。鸟就是画一只鸟,鱼就是画一条鱼。他们那帮人扯甲骨文一般有两种常见的说法,一种是穿越时间忽略实际强行说是匈奴人的马蹄印,另一种是连楔形文字长啥样都不懂就脑补说是楔形文字演化的,楔形文字虽然是象形文字演化而来,但是本身可不是象形文字,真要硬扯那说甲骨文演化成楔形文字都更符合文字演化逻辑。

还有些会说什么历史上没有汉这个词的解释这种话,随便搜搜就知道了,这问题其他人也有回答。当然他们还有些直接说司马迁撒谎史记造假,我现在也就只能说,人家都这么随便了,你何必太在意给自己设限呢?

至于野猪这种几十年前各地农村野猪多的时候也有形容野猪凶猛的传统,因为野猪经常破坏庄稼又皮糙肉厚,找警察用用枪打好多枪都不会马上死。不同是汉人把森林土地开发完成后就逐渐不那么野了,而东北环境对于古代女真人来说就没法开发所以一直那样。刘彘那个是小猪,小猪也有一直有富贵的意思。理论上来说,原始人都经历过这传统,毕竟狩猎采集是最原始但也是所有人的祖宗都经历过的阶段。考古发掘和文献都证明以前黄河流域不仅有大象,甚至还有犀牛,鳄鱼。

顺便说另外明朝恢复衣冠禁止胡发胡俗的记载可是非常多的,即便明朝还有用元代大帽改良,可类似那种大帽在元朝之前就有了,唐朝画像里面就有类似那种的帽子原型。他找点元代遗留然后不管其他文献记载和实物出土就强行扯,这样其他人学他那逻辑随便怎么搞都行。

我以前看那些各种X来论,虚无化血统都是不太在意的,但是直到我发现扯到某些民族的时候他们就各种跳脚,国内反对非洲起源论最极端的从来就不是汉族,而是北方某族。以前贴吧某个著名历史发明家,就是发明阿尔泰神族的那个,他先把自己满族的记载历史清太祖实录满文老档他都当做不存在,然后强行发明了一堆满族游牧史,搞出了个阿尔泰神族,然后搞了个马来代汉论,就是说今天汉族都是马来人的那一套,然后有人顺着他那一套继续扯反而证明了不是马来代汉,而是大汉代女真。都别说以前的分子学测序,即便是最新的基因研究一样证明现在东亚人大部分都是从南北上的,2万年前西方、北方的西伯利亚、中亚区是另一支人群的地盘,古北欧亚ANE人群,是西欧亚成分为主混合少量东部成分的一支人群,亲缘关系和高加索人种更近。ANE人群对印第安人、现代北亚人、欧洲人、伊朗人、印度人有较大的血统贡献。但ANE基本没有影响现代东亚人血统,所以如果现代东亚人的祖先当时在更西方和北方,就没法解释现代东亚人缺乏ANE成分,所以直接祖先在只可能来自南方,而印第安人、现代北亚土著也是后来东亚人群陆续北上混合ANE人群形成的,第一批东亚人群北上混入30%左右的ANE成分,形成美洲印第安人,第二批混入了20%~10%的ANE成分,形成现代西伯利亚人。第三批才是今天主要的东亚人。。他们不敢看分子学测序研究,把不符合自己的说成南方人造假,可伊朗测得他们也不认,甚至韩国人测的他也不认。我看一韩国人虽然也喜欢扯和他们同源,但是那韩国人吹的可是O1b2(占韩国人30%多)这种父系,真就是强行用O1b2扯东北,都别说O1b2哪里来的,O1b2本身就是和其他O1更近啊,和东北其他N系C系偏多的民族相差更远,这都不用讨论O2也就是老O3,他们就自我矛盾内爆了,所以他们只能说基因测序是假的了或者强行和丹尼索瓦人扯关系,就尼安德特人同时期在西伯利亚的一种古人类。


user avatar   wang-long-r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了那拧巴的天命观呗,强如刘邦,因为当过秦亭长,还被高岱认为美玉瑕疵呢…

所以你在朱元璋的整本御制文集里,既可以看到大量对胡元的辱骂性发泄文字,也可以看到大量表示自己无奈反元的装饰性文字。

最经典的还是这一段:昔当辛卯,有元至正君弱,政不务、臣弄权、擅威福,海内失驭,邪术者倡乱,遂致王纲解纽,天下纷纭。其年汝颖蕲黄民皆为逆,次年徐宿炽然盗起,蔓及锺离、定远,民弃农业执刃器趋凶者数万。当时贪官污吏莫敢谁何,未几,壬辰二月二十七日陷濠城而拒守之,哨掠四邻,焚烧闾舍,荡尽民财,屋无根椽片瓦,墙无立堵可观,不两月越境犯他邑,所过亦然。时官军久不见至,失民依望,弃顺效逆之心萌矣。俄而胡帅至,乃彻里不花率骑三千会陷城州主谋营城南三十里声攻城而逡巡不进,惟是四掠良民得之则以綘系首称为乱民献俘于上请给其功,于是良民受害,激动前日萌逆之心,是有呼亲唤旧相继入城,合势共守以相拒以守,则稳如泰山,若以胡帅攻之,则如蚍蜉之撼石柱,识者以为胡亡自是始也。予当是时尚潜草野,托身缁流,两畏而难前。欲出为元虑系綘以废生,不出亦虑红军入乡以伤命,于是祷于伽蓝,祝曰:岁在壬辰,纪年至正十二,民人尽乱,巾衣皆綘,赤帜蔽野,杀人如麻,良善者生不保朝暮。予尤恐之,时祝神避凶趋吉惟神决之,若许出境以全生,以珓投于地,神当以阳报;若许以守旧,则以一阴一阳报我。祝毕以珓投之于地,其珓双阴之前,所祷者两不许。予乃深思而再祝曰:予出守咸听命于神,笃志祈之,神不为我决,既不出而不守旧,果何报耶?请报我阳珓,予备糗以往。以珓掷于地,其珓仍阴之,就而祝曰莫不容予倡义否?若是则复阴之,以珓掷地果阴之,方知神报如是。再祝曰倡义必凶,予心甚恐,愿求阳珓以逃之,珓落仍阴之,………遂决入濠城,以壬辰闰三月初一日至城门,守者不由分诉执而欲斩之,良久得释,被收为步卒入,伍几两月余为亲兵,终岁如之。

1:至正君弱,政不务、臣弄权、擅威福,海内失驭,邪术者倡乱。你的锅,跟我没关系。

2:时官军久不见至,失民依望,弃顺效逆之心萌矣。天下大乱,官军不救,民心尽失,还是你的锅,跟我没关系。

3:俄而胡帅至,乃彻里不花率骑三千…惟是四掠良民得之则以綘系首称为乱民献俘于上…于是良民受害,激动前日萌逆之心。官军杀良冒功逼良为乱,依然是你的锅,跟我没关系。

4:予当是时尚潜草野,托身缁流,两畏而难前。欲出为元虑系綘以废生,不出亦虑红军入乡以伤命。我那时候就是个穷和尚,想还俗当个元元黎民怕被杀良,继续苟着又怕死于红巾乱军,两边都很为难。

5:予尤恐之,时祝神避凶趋吉惟神决之,若许出境以全生,以珓投于地,神当以阳报;若许以守旧,则以一阴一阳报我。我只好求神拜佛,双阳珓我就远走逃命,一阴一阳我就接着当和尚,还是没想着造反。

6:祝毕以珓投之于地,其珓双阴之前,所祷者两不许。然而神仙既不让我逃命也不让我当和尚。

7:予乃深思而再祝曰:予出守咸听命于神,笃志祈之,神不为我决,既不出而不守旧,果何报耶?请报我阳珓,予备糗以往。以珓掷于地,其珓仍阴之,就而祝曰莫不容予倡义否?若是则复阴之,以珓掷地果阴之,方知神报如是。再祝曰倡义必凶,予心甚恐,愿求阳珓以逃之,珓落仍阴之。我连续推辞两次,神仙铁了心就让我造反,我说造反太危险了,我心里害怕啊,神仙说不行,就得造反。你看,这是上天的安排,全都跟我没关系。

这拧巴的,我看着都牙疼。

但时间无敌,华夏复国,汉人重拾华夷之辩,一代人不到方孝孺的正统论就出来了,朱元璋灭元又成了明朝士大夫眼中开天辟地以来的万古之光…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很多清宫戏而很少明朝的戏? 
  历史上有哪些亡国之君还有翻盘的机会?要怎样才能翻? 
  蒙古入侵是导致北中国走向衰落的直接原因吗? 
  为什么有许多人不喜欢明朝,是因为朱元璋开头不好吗? 
  明朝时期蒙古瓦剌部的宗教信仰状况是怎样的,能否介绍一下演变的情况? 
  清朝覆灭后,很多战争赔款是怎么解决的? 
  邓世昌左宗棠林则徐是否应该与岳飞文天祥于谦共称民族英雄之称号呢? 
  中国人为什么要敬祖?有没有历史大神解答一下? 
  明朝双祖为什么不像唐朝清朝占领蒙古之地? 
  国人为何对“领土问题”那么敏感? 

前一个讨论
资本主义越来越猖狂了么?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鸦片战争里,道光下了血本调兵遣将,清军却还是一败再败?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