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归流」的大前提是土司下辖的土著们沐浴王化,从而不再需要土司作为皇权的深入地方的中间人。而是由皇帝直接委任官员直辖地方……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总结一个字「惠」!而且是长期的惠~
说人话一点就是:使当地土著的自我认同转变为“朝廷治下的黎民百姓”,而不是依存于部落首领的“奴隶与牲口”。所以「改土归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你下派个体恤民情的“好官”走马上任干几年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朝廷坚定百年如一日的对化外之地执行“励学校、劝农桑、薄赋役、平匪患……”。总之就是要长期的对地方进行思想建设和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才能让部落土著摆脱对土司奴隶主的依附,自愿变成封建王朝下的相对自由的编户农民。
因此云贵地区“改土归流”之所以终获成功,其实得益于沐氏一族长期经营云南(坚定贯彻两百多年),直到明末清初才终于花开结果。
而明朝的东北就没这种运气了。一方面是因为辽东距京师重地就隔个永平府(今秦皇岛),实在太近太危险了!是绝不可能像云南那样委(放)任某个家族世代经营的。另一方面,明朝的辽东地区虽然没有云贵川地区民族众多,但却位于中原、东蒙古和东北女真三大地缘板块交汇处(当然其中还涉及李氏朝鲜但其过于战五渣我们姑且忽略不计)。因多股势力交相渗透,明朝对东北的治理难度,要远高于只受到东吁崛起那会儿侵扰的云贵地区。
举个例子:比如建州女真就曾与海西女真甚至野人女真联手大肆入寇辽东;再比如明朝出兵打击海西女真哈达部的时候,哈达部由于与蒙古察哈尔部接壤完全可以招呼蒙古外援,甚至伙同察哈尔蒙古人入寇建州女真……总之,只要东蒙古的劫掠活动持续活跃,明朝在东北就不可能有太稳定的经营环境。而辽东土著自然也就“县官不如现管”只能依偎在比如董山、王杲、王台、王兀堂这样的强势女真部落首领的下求存。
而这些强势崛起的女真部落首领,为了避免被明朝直接武力消灭,也确实在主动勾结东蒙古各部势力。这反过来刺激大明使其渐渐转变对东北的女真各部的态度,由明初的“大棒加胡萝卜”变成“大棒加大棒”。这种转变最终体现在了网络热议的「成化犁廷」上……
【番外篇:起底“成化犁庭”-哔哩哔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