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近一年(2015)有没有极具启发性的经济学论文或其他研究成果? 第1页

  

user avatar   yuki-shimi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15年的话,RES上一篇研究大学录取方式的文章让我开始怀疑人生了。作者比较了两种录取方式。第一种是在录取时就定专业,第二种是在录取后再由学生自行选择专业。作者把前一种方式叫做Sys.J,后一种叫做Sys.S。J是"joint",S是"sequential"。

作者用了一个看着很晕的模型去推了几个test equation,然后用智利的数据得出了Sys.S优于Sys.J的结论。他们的主要观点是Sys.J里学生的天赋点和专业匹配效率更低,在长期来看,虽然为市场提供了合格的人才,但在提供优秀人才上不如Sys.S。从而有相当比例的人由于专业限制,并没有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从而福利比起没有匹配损失的benchmark来说更低。

同时作者也提出了不从Sys.J转换到Sys.S的理由:转换成本过高。个人感觉,Sys,J更适合教育资源稀缺的国家,而Sys.S更适合教育资源丰富的国家。而教育资源的累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篇文章解决了一个旷日持久的,宏观层面的争议。在微观层面上,对于我个人也很有启示。在有得选的前提下,还是应该选择一个对自己的福利更好的教育体系啊嘤嘤嘤嘤嘤

文章是

Bordon, P., & Fu, C. (2015). College-major choice to college-then-major choice.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82(4), 1247-1288.




  

相关话题

  如何理解薛兆丰对汪丁丁《社会博弈与中国教育的两极化》一文中,声称文章里所说的「需求曲线」是杜撰的争论? 
  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对购买石油的民众进行返税,为何会伤害民众福利? 
  2018 年计量经济学会弗里希奖授予论文《密度经济学:柏林墙的启示》,对城市经济学研究有什么启示? 
  电影《教父》中有哪些经济学道理? 
  有哪些笑话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知识才能听懂? 
  当前计量经济学有哪些方法可以对博弈论的结果做实证分析? 
  为什么现在经济类顶刊的杂志上,大家应用面板计量数据回归时,都只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而不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了? 
  现在的公司制度是造成贫富差距极端失衡的主要原因吗? 
  高收入人群是否属于资产阶级? 
  男女比例失调,对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前一个讨论
如果让东北自主发展,政府不做计划经济规划,东北会不会成为北欧国家那样?
下一个讨论
是不是现在老百姓都信访不信法?是否需要改变及如何改变?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