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会严重破坏环境,能把它变成食物控制它吗? 第1页

  

user avatar   ace-z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恰恰相反,非洲大蜗牛、福寿螺、小龙虾(克氏原螯虾)、罗非鱼、牛蛙等严重破坏本土生态的物种,最初都是作为食物引进的。

吃货并不能解决任何入侵物种,即使像小龙虾这种味道比较鲜美市场价值巨大的,人们也会通过批量养殖来降低成本、改善口感。或许有极少数小伙伴愿意去河沟里淘两斤尝鲜,但是远远抵不上养殖小龙虾遗漏逃逸到野外大量繁殖的数量

目前已知的克氏原螯虾造成的破坏有。

改变水生环境,间接导致本土动植物区域性灭绝

——克氏原螯虾繁殖迅速,善于掘洞、剪切沉水植物,可将水质改变成多浮游植物的、富营养化的混浊水体。一些小伙伴见到家乡的小河水不再清澈甚至发臭了,可能性之一就是克氏原螯虾的贡献。

病原体携带者

——克氏原螯虾可携带一些病毒或者寄生虫,但是本身并不发病,因此可以把这些病原体快速传播扩散给本土动物,造成大范围传播。而且由于它善于掘洞的特性,可以帮助病原体渡过寒冷季节。

直接取食和破坏当地动植物

——克氏原螯虾食性很广,从水生昆虫、虾蟹贝类到蛙类和小型鱼类都是取食对象。而且有剪切植物根茎的习性,会改变当地食物链结构,造成生态系统趋于单一化,变得更加脆弱。

在江苏一些地区,还意外发现了这货和另一个外来物种水花生合作愉快。

——克氏原螯虾会优先破坏本土水生植物,给水花生腾出生态空间;而水花生又会给克氏原螯虾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增加捕捞难度。有记录表明这对好搭档占领一些野外的河渠只需要不到一年的时间,原本的上百种动植物只剩下寥寥几种在苟延残喘。

生态学有个概念叫“十数定律”——约10%的引入物种能逸为野生,其中约10%的物种成为建群种群,又约10%的建群种群成为有害生物。那些没有泛滥的外来物种,并不是吃货的功劳,而是本来就是不具备在当地泛滥成灾能力的那99.9%。而能够造成危害的物种,像非洲大蜗牛,发掘其食用价值只会促使大量养殖和加速扩散,造成更大范围的生态破坏




  

相关话题

  什么时候生物可以发展到可以通过牛饲料制造牛肉和牛乳? 
  是否有证据表明新冠肺炎将大概率导致渐冻症? 
  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为什么头屑看起来是无限的? 
  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与个体细胞之间有何联系,这种能力是神经系统赋予的吗? 
  为什么一些真正懂吃的人说,闽粤江浙地区是「美食荒漠」? 
  人类能像筛选宠物那样来对人进行人为进化吗? 
  随着时间流逝,人类哪些器官被淘汰了,而哪些器官将会被淘汰? 
  奶酪怎么挑选,有什么种类以及如何使用,芝士和奶酪有什么区别? 
  你怎么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4集? 
  墨西哥菜的精髓是什么?为什么在中国不流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国只有 3% 的人具有本科学历,还有 3000 万人穷的超乎想象》这篇文章?
下一个讨论
官员有可能从博物馆库房捞藏品吗?





© 2025-04-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