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你的问题,感觉你对孩子的学习结果按照自己的标准定了一个很高的预期。
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4岁的孩子不可能按照你的要求来完成任务,因为这个时候的大脑正在建立自己的行为规范,这是4岁时孩子最优越的天赋。
然而很多父母却按照自己无知的想法及教育方式埋没了孩子的天赋。每每看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心痛。
知道父母是如何扼杀了一个天才吗?
(我尽量说通俗一点,已方便大家能明白孩子在每个阶段所需要的适合的教育方式。)
三岁前,孩子的大脑经历的成长过程主要是脑细胞末梢神经的延伸。也就是说,这期间他对事物的感知是单点的。
孩子在这期间学会的东西大概过程是,从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到颜色的敏感度——到表情的敏感动——到人物敏感度——到语言敏感度——行为敏感度——原理敏感度等。
1、环境
刚刚出生的孩子更多的时候是在适应环境影响,所以这个时候大多的婴都都在睡觉。
2、颜色
等他适应了周围的空气、声音、光线等事物过后。他才会睁开眼睛。这个时候你逗他,他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回应,但他开始择颜色敏感。大脑细胞正在进行着复杂的学习工作。
3、表情
通过学习,孩子知道了笑,对父母而言、孩子这个时候敏感的是你的表情。
4、人物到语言
从表情分辨人物,一直到对语言分析,孩子刚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是一个字。然后他慢慢的表白了两个字的联系,到三个字,一句话。
5、行为到原理
一直到行为和逻辑。三岁的时候,孩子基本上能搞清楚每一件事情的实际意义,但大多数孩子并没有三岁前的记忆。那是因为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事与事的逻辑关系。
就好像他看到你下班回家,他只知道这是回家,并不会理解为下班回家。而且并不能理解,你是因为早上出门上班,所以才会下班。然后再回家。这就是所谓的单点思维。
很多人都知道,大脑管理各种事物的区域是不一样的。
那么关键的地方来了,三岁过后。这些区域会相互建立联系。孩子会通过各种吸收的信息,然后想方设法的建立联系。他可能会把手机和水联系在一起,他也可能把开水和手联系在一起,虽然这是错的。
但偶而他又会把信息联系得刚刚好,比方说三岁的孩子在看到你不小心绊了一下,他会恰到好处的补上一句,“你走路不长眼睛的吗?”
这个时候的父母都会很震惊,这孩子心里住着一个小老头吗?
其实他只是在电视上学到了这句话,但他并不明白自己用得恰到好处。所以在三岁到六岁期间,孩子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力,把各种事物联系到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多点思维。
写字的时候出现一个弯钩,他就会想到衣架、然后再由衣架想到衣服,再由衣服想到自己最喜欢的这件裙子,然后看看身上的这件裙子。看到了又想去摸一下它的触感。但这时的大人就会疯掉,然后喊到“你能不能专心一点”。
其实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很用心了,他非常用心的按照自己的成长逻辑在学习事物。
而大人却非要用自己的标准,让他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反而不是根据他的特点学习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一个宽度的学习阶段非要让别人往深度去学。唉!我能说点什么呢?
6岁前,孩子写字的目的也就并不是为了认字,其实只是练习精细动手能力。所以某局明文规定二年级之前不准布置家庭作业。但学校和家长非不听。
认真写字,认真画画,认真……各种认真。让孩子建立不起事物与事物的联系,建立不起事物与人物的联系,还有思维和行为的联系,更没有行业和正确价值观的联系。
不知道为什么气球掉下来为什么要比足球慢;
不知道为什么剥了皮的橘子会沉下水,而没剥的却会浮起来;
更不懂什么是向上的生命力,生么是春暖花开。
这就是该学的没学到,不该学的也学不会。
所以6岁前是一个放飞的年龄,为什么要压抑孩子的天性。为什么要阻碍他对这个世界的球知。难到他不是你亲生的吗?
6岁过后才是开始训练集中精力的时候,所以开始读小学。一坐就是45分钟。
3岁到6岁这段时间教什么?
教什么都没有关系,就是不要以结果为目的。不要以学会了某个字,跳会了某个舞为目的。
你被束缚的童年,请不要在孩子身上重演一次。
他属于这个世界,属于空气,属于蓝天,属于未来。所以他并不只属于你。
他爱着这个世界,爱着人、爱着事、爱着风、更爱雨,所以他不光只爱你。
做父母最重要的是做对父母,而不是要求孩子做对孩子。
接下来从四个维度分享一下什么是对的父母。
第一、陪。
只要有你陪就好,你陪着他,他就不孤单,你陪着他,他就安全。
陪着他玩、陪着他闹、陪着他走、陪着他叫。
但很多父母却硬是活生生的把孩子的安全感陪掉了。按照父母的标准,小小年纪就不能自己做自己,想想真可怜。
再想想孩子的心路历程,我只是因为衣架想到了衣服,然后又想到了妈妈给我买的,妈妈就骂了我。显然我还是不要想了。
等孩子长大了,看见树他就想不到鸟,也想不到蓝天。结果妈妈又骂他笨。孩子在想,我好难啊。
陪着他出去走走,告诉他树上有叶子,树在春天发芽、冬天落叶。告诉他树上有鸟,本来有一只又飞来了四只,现在想想有几只。
我听过一个最感动的故事,妈妈问孩子,冰化了是什么。孩子说是水,妈妈说:冰化了是春天。那个孩子也是四岁。
第二、问
问是给孩子脑中的事物建立联系的最好方式。
很多父母老是要等到孩子来问他,妈妈为什么你要画口红呢?然后当妈妈的却不知道怎么回答,最后半天挤出一句几乎全废的话,“因为妈妈是大人啊!”
说句不礼貌的话,这样的回答方式,还在试图把自己称为大人。孩子的价值观被引导为,长大就是为了抹口红。“因为我是大人”不得不说,这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回答。
“妈妈你为什么要画口红呢?”
“因为妈妈想自己更漂亮一点啊!你知道妈妈为什么想更漂亮一点吗?”
“不知道,为什么呢?”
“因为当你参加工作过后,让自己漂亮一点就是尊重自己。你知道为什么要尊重自己吗?”
“不知道。”
“因为只有你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啊。那你知道什么是尊重自己吗?”
“不知道”
“就是做对的事情。你知道对小朋友来说什么是对的事情吗?”
“不知道。”
“就是要爱自己的弟弟、就是……”
“你知道你学会了尊重自己,你会得到什么吗?爸爸妈妈会更加爱你。”
“真的吗?”
“当然,来过来抱抱。你看妈妈漂亮吗?”
……
以上分享的是一个话术逻辑。只有懂得问孩子,才能提升他的主动思考力,这样才能将他零散的单体思维连系在一起。并且将单体思维与价值观挂上钩。
三、玩
玩什么成了很多父母的问题。
网络上找各种亲子游戏。找到了一个自己觉得很有意义的游戏,结果是什么呢?孩子完全不配合,搞得自己还要发火。要求孩子认真玩。
这确实有点滑稽,不知道是你在和孩子玩呢,还是孩子在和你玩。最可怕的是孩子一想到要和父母玩游戏,就很恐惧。
如果玩一个孩子不喜欢玩的游戏,本质上还不如不玩。
事实上现代社会有一个最好玩的事情,3至6岁的孩子一定会喜欢玩,而且还可以解决一个父母想尽一切办法都解决不了的大问题。那就是孩子看电视。
陪孩子看电视,是的。把度把握住就可以。最多二十分钟。然后和孩子开始就动画片进行角色扮演。他演超级飞侠,你演小爱,如果爸爸参与,那就演包裹,当然也可以演天天。(如果知道笑点在哪的父母那还有点救,如果连这个笑点都不知道,那孩子基本完了。)
在玩的过程中,要思维发散,随时转换角色。父母要学会随时在故事情节中制造困难。
玩是最好的学,学才是最好的玩。
知道孩子喜欢玩什么,愿意陪着孩子一起玩,知道玩的意义是什么。和孩子一起幼稚一下又能如何,反正是自己生的。陪他玩都不敢,那又后来干嘛,是吧?
四、控制情绪并制订生活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