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会嘴上骂孩子没用的家长,其实是很难培养出一个不制造“烂摊子”的孩子。
什么是没用?
是不符合家长的期待。
什么是烂摊子?
是孩子无法解决,还是家长觉得孩子无法解决。
一直很想问,作为家长,我们是否都明确自己在孩子的教育里,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个人理解里,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某种固定形式,是必须与个人成长挂钩,符合其个体身体与心理发展的一种引导。
我之所以很强调引导,因为当家长更多的将自己置于引导者身份时,会发现,骂孩子的这个行为会减少,收拾烂摊子的意愿也会随之减少。
为什么?
对孩子产生了一种类似“师友”的关系,比你觉得孩子完全“隶属”于你的关系下产生的“生物性责任感”减少了。而这种“责任感”的减少,会加大家长与孩子间的“距离”,这种距离并不可怕,而是必要的,留出了空间让你把自己孩子的行为与能力,可以更客观更公正的去看待;也留出了空间让你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懂得先尝试用自己的思想指导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多时候,骂是无用的,只是家长无用的宣泄,我个人甚至理解为这是家长的一种无能。而家长眼里的“烂摊子”,并不总是孩子自己无法去解决,而家长的“好管闲事”却一次次的剥夺了孩子创造和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你代替不了孩子的一辈子。切莫“以爱之名”,剥夺孩子太多属于他们成长中需要自己去收拾的“烂摊子”。作为家长,你只是在给孩子的未来创造更多的“烂摊子”。
我很不喜欢在一些学习机构里,看到听到一些家长说的做的。好比:
“你看看人家画的,你怎么就画不好?”
“你看看人家都做完了,你怎么还慢吞吞的没做完?”
“快点把这个作业交了,我们得走了,还得去上英语课。”
如果教育,是以做完为目的,是与别的孩子较量,是种疲于奔命的话,那注定,孩子的教育已走在了小道上。
你会经常观察你的孩子吗?[1]
你会在意他们你眼中看到的“慢吞吞”背后想努力完成什么样的心愿吗?
你又会否明白你的孩子很努力去做,并不是为了和别的孩子比较,而只是希望你能觉得ta变棒了吗?
相信我一件事,大多数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是有正确认知的,但孩子可贵的勇气就在于,很多时候,他们明知自己不够行,但还是因为爱父母而愿意去尝试很多事,请爱护他们这种在我看来有些“惴惴不安的小勇气”。爱护和不爱护的家长,也最终会拥有不一样的孩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再好好的复习一遍。作为家长,你的“力”往哪里推,孩子就可能往哪里走。任何时候,不要用蛮力,你使用的“力”,必须是恰当而适合你孩子的。有一种被称作“成长创伤”的词条,国内家长关注的相对较少,有兴趣的家长可以读一下 Larence Heller & Alien Lapierre的 “Healing Developmental Trauma”《治愈成长创伤》。
所以,请停止骂孩子无用,也请停止操心过度的帮孩子收拾各种“烂摊子”,他们需要鼓励与指引,需要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不知所措的被骂一顿后,不知道如何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前,就被“嘴毒手脚快”的父母已将问题一扫而光。
每一个孩子,都是问题小孩[2],也同时都是有能力的小孩。
很多好的教育机会,只发生一两次,错过了,就没了。
家长,应该懂得,与孩子一生的相处里,是会有很多不同角色的,在孩子的每个教育时刻,每个身心成长的阶段,以及成年后每个相处的时光里,选对了角色,你将永远对你的孩子是棵无法替代的大树。我相信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可以如此,不是吗?至少,我是。
我希望我永远是孩子们心中那棵“了不起的大树妈妈”。
睿智而融通的家长,很少骂孩子,也很少会有机会面对孩子的“烂摊子”。想说的还有很多,但两个小家伙在呼唤我去陪伴了… 8岁的小公主+9岁的小王子,希望今后能有时间更多分享我日常教育他们的小故事。
在这里,请允许我推荐下图这本书给你们,一本个人认为非常非常好的书。它虽不属于儿童教育范畴,但作为家长,很值得去读一读,无论几岁,我们都需要学着不断成长,接纳和爱,真正看到彼此,懂得彼此,也许只有这样,孩子与家长,才能各得所愿吧。
我是 ,一个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儿童教育学硕士,生活不易,多点理解、方法和行动力,希望在这里给到大家一些小小的帮助。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1】Jean Piaget, “Behaviour and Evolution”
【2】中川李枝子,“所有小孩都是问题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