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口罩如此稀缺,作为制造业强国,是什么限制了中国口罩的生产? 第1页

  

user avatar   guo-zi-xiao-xin-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微博上不少网友表示,口罩比以前好买了。3月2日的数据显示,我国口罩日产能从2月初的约2000万只,增长到了1.1亿只

一只口罩究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中间有哪些环节,存在哪些堵点、痛点?中国企业是怎样克服种种困难,实现口罩产量的显著提升呢?

央企为打通口罩产业链做出了积极努力。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口罩的“前世今生”。

大概分三步:聚丙烯、熔喷布、口罩机。


第一步:解决基础原料——聚丙烯

熔喷布是口罩不可或缺的材料,而聚丙烯正是熔喷布的主要原料。聚丙烯制成的熔喷布能够有效利用静电吸附病毒粉尘、飞沫。

  • 聚丙烯是什么?

聚丙烯(PP)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纤维、汽车、家电等,近几年在医疗领域也有较普遍的应用。

  • 为什么是聚丙烯?

是否可以作为熔喷无纺布的原料,最主要取决于熔融指数。除了聚丙烯以外,高熔指的PA6,PE,PET等也是可以用来生产熔喷无纺布的。但是,考虑到工艺、技术、产能、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聚丙烯相对来说是最便宜且产量最大的。聚丙烯从哪里来?

在中国市场中,聚丙烯来源主要是

由于国际原油波动较大,油制聚丙烯利润较低;而煤炭价格较为稳定,煤制聚丙烯成本浮动小、利润空间大。因此相比于油,煤的地位也很重要。

承让,既然是和油、煤相关,那就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等中央企业的主场了。

我国聚丙烯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国家能源集团等煤化工企业在宁夏、陕西、新疆、甘肃等省份均有产能。东南地区石油化工产业发达,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在华东、华北、华南产能较多。

  • 我国的聚丙烯产能够吗?

从总体、长期来看,非常够!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国家能源集团是目前国内聚丙烯最主要的生产企业。根据相关数据,2019年,中国聚丙烯产能2549万吨,产量为2096.3万吨,约占全球30%。其中,可用于口罩熔喷布生产的高熔指纤维产量占总量的4.2%,为88万吨

一吨聚丙烯可生产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90万到100万只,生产N95医用防护口罩则大约20万到25万只。

结论:总体产能远远大于口罩所需用量。

  • 那么,为什么需要转产、扩产?

原因有很多:疫情爆发初期,市场快速缺货;多数口罩生产企业处于春节放假状态,难以快速恢复生产;口罩利润微薄,多数工厂只维持按订单排产的状态,囤积的原料较少;物流运输受限,口罩原材料供应受到较大限制……

因此,在短期内,产能相对不足。

  • 为此,中央企业采取了哪些行动?

先看石油化工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紧急调整排产计划,提高装置负荷,开足马力生产医卫用聚丙烯,大力缓解医卫材料紧缺局面。

中国石化是国内最大的医卫用原材料供应商。在最关键、最紧张的2月份,中国石化共生产供应聚丙烯等医卫原料9.8万吨,比1月份增产3.3万吨、增长50.8%,确保市场供应量充足。同时,中国石化信守原材料不涨价承诺,2月份医卫用聚丙烯价格每吨7000元以下,明显低于1月份。

2月5日,中国石化广州石化生产聚丙烯产品S960逾千吨;
2月6日,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生产聚丙烯Y371200吨,同时实现了即产即销;
2月9日,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原来是做康师傅方便面小折叉原料的)优先排产聚丙烯M12800吨;
2月17日,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转产聚丙烯PPH-Y401500吨;
……

中国石油方面,独山子石化、大连石化、大连西太、宁夏石化、呼和浩特石化、兰州石化、抚顺石化等炼化企业全力生产聚丙烯医用料。截至3月9日,已累计生产医用料13.8万吨,出厂13万吨。

再看煤炭化工企业。

国家能源集团迅速组织实施“聚丙烯装置纺丝料S2040转产”攻关,截至3月10日,已生产医用高熔指纤维聚丙烯S2040产品近12000吨,通过铁路发往湖北,山东,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等省。

中煤集团方面,根据生产经营数据,2020年2月中煤能源聚丙烯产量单月实现产量6.1万吨,同比增长5.8%,2020年1-2月份,实现产量12.3万吨,同比增长7.9%。

  • 中央企业的上述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产量大。前文已说,上述这几家中央企业是国内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企业——这意味着,他们联系的下游企业最多、影响范围最大。

动手快。疫情当前,效率就是生命。中国石化说:“为了口罩,我们拼了!”拼的是什么?是同胞的生命。产能早一点上来,战疫前线的同胞就能少一些牺牲和风险。可以把上述企业近期的产能做一个简单的加和——超过了30万吨——再对比一下医用聚丙烯全年的产量。不到一个月,能够在春节休假的情况下,产能不降反增,而且是大幅度增加,殊为不易。

分布广。如果我们的产能过于集中,那么运输就是一个大问题。疫情当前,物流受限,距离短,就意味着效率高。为什么中国石化不把增产任务交给天津、石家庄、上海、海南中的其中一家,而是全员都上,就是这个原因。只有“多点开花”,才能实现最快速度的供应覆盖。

这里还要介绍一个重要的细节——

口罩的耳带由氨纶长丝做的,而氨纶长丝又是由聚四氢呋喃生产而得。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迅速生产四氢呋喃(THF),2月24日,即完成了30吨医用四氢呋喃的生产。

是的,即便是这样一个细节原料,央企也没有漏掉。

第二步:把聚丙烯变成熔喷布

  • 熔喷布是什么?

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可用于空气、液体过滤材料、隔离材料、吸纳材料、口罩材料、保暖材料、吸油材料及擦拭布等领域。

顾名思义,熔喷布是“喷”出来的。采用高速热空气流对模头喷丝孔挤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进行牵伸,由此形成超细纤维并收集在凝网帘或滚筒上,同时自身粘合而成。

  • 熔喷布为什么会短缺?

严格来说,口罩的原料是两种——无纺布熔喷布

合规的医用口罩,由三成组成,内外层都是无纺布,前者是普通无纺布,后者做了防水处理,隔绝液体。中间的经过驻极处理的熔喷布,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病毒。

熔喷布的这一层是核心,被称作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心脏”

无纺布的技术门槛低,工业用途多,供应并不是问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国,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的无纺布生产量约594万吨。国机集团所属恒天嘉华,就是从事无纺布生产的企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转产医用口罩。

熔喷布的产量却很低。

2018年全国产量只有5.35万吨,按照300天开工日算,日产量为180吨。不仅用于口罩,还用于环境保护材料、服装材料、电池隔膜材料、擦拭材料等。与口罩生产商相比,熔喷布生产企业并不多。

“南上加南”的是,全国无纺布总产量60%、全球市场份额1/4——在湖北仙桃。

疫情袭来,在巨大的需求驱动下,不少口罩生产企业纷纷扩产,更有大量外行跨界,但是瓶颈之一就在于,原料熔喷布的短缺。熔喷布的生产线在疫情爆发前一直是与市场需求量匹配的,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扩大其生产量。

所以,聚丙烯的产量上来了,不代表熔喷布的产量也会“顺理成章”地上来。所谓熔喷布涨价,是供需关系、产量瓶颈带来的客观结果,是市场规律。

提升熔喷布产量成了最重要的事。

  • 为什么要由央企来解决熔喷布短缺?

很简单——因为贵。

与口罩生产线相比,熔喷布生产线的设备成本高、周期长,进口全套生产线从买进、安装、调试、技术人员培训大约最快3个月;如果国内自产生产线最快大约8个月。可能投资建成后,疫情过了,就成了投资失败。因此企业投资意愿不强。

说白了,这事儿不挣钱,只能央企干。

第一步,要攻克“熔喷布专用料”的技术难题。

这是从聚丙烯到熔喷布之间一个不可逾越的环节,也是我国熔喷布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

2月10日,中国石化燕山石化试产出聚丙烯熔喷布专用料;
2月23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紧急研发转产的熔喷布专用料试产成功;
2月28日,中国石油下属石化院兰州中心开发出自主聚丙烯熔喷专用料,仅用8天攻克相关技术难题。

大家可以看一下日期,这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第二步,要尽快形成“熔喷布”产能。

和聚丙烯一样,熔喷布的转产扩产也突出一个“多”字、一个“快”字!

先说“多”。

我们根据央企最近的生产计划,来算一笔账。

2月24日,中国石化与国机恒天集团合作,在燕山石化、仪征化纤筹建10条熔喷布生产线,总投资2亿元,全部投产后日产量18吨熔喷布,可供加工成1800万只医用平面口罩。日产18吨,按照300天开工日算,年产量为5400吨。

中国石油与合作企业每天可为社会提供2吨熔喷布用于口罩生产。日产2吨,按照300天开工日算,年产量为600吨。

中国石油还在兰州石化和辽阳石化安排了4条熔喷布生产线,力争在4月份建成并形成2000吨/年产能

国机集团下属恒天嘉华日产能增至24吨左右,可用作生产2400万只左右医用口罩。日产24吨,按照300天开工日算,年产量为7200吨。

做个简单的数学加和——仅以上提到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机集团三家企业,在目前规划内形成的熔喷布新增产能,就达到了年产1.52万吨,是2018年全国产量5.35万吨的30%。

粗略计算,这样的产能,足够每天生产5000万只医用口罩。

再说“快”。

前面提到中国石化要建设10条熔喷布生产线。其中,燕山石化的任务是半个月内建成一座厂。

半个月,这是火神山的建设速度,正常情况下需要大约半年时间。成套设备厂房内,地下有管道作业、地面有土建作业、平台上有大型设备安装、空中进行着跨地块吊装、桁架上还进行防腐和内装修施工……600名参建人员轮番上阵,一天完成正常情况下3天到5天的作业量

3月6日23点59分56秒,通过直播,我们见证了燕山石化熔喷布生产装置成功建成投产。每天可生产4吨N95熔喷布或6吨医用平面口罩熔喷布,这些原料可以生产120万片N95口罩,或者600万片医用平面口罩。生产线的完成,比计划时间提前了48小时。这宝贵的48小时,意味着可以多生产出1200万只医用平面口罩的原料。

这样的速度和产量,对于巨大的市场缺口,是一种及时的缓解!

当然,在建设过程中,中国石化并非单打独斗,而是进行了充分的企业间合作。比如熔喷布生产设备,就是由国机集团宏大研究院提供。

而成网机、收卷机、分切机等熔喷布生产机组装置的关键设备,来自江苏的常州市武进广宇花辊机械有限公司;3.2米熔喷模头,来自浙江的精诚时代集团。这也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精诚合作、携手战疫的案例。

第三步:准备好口罩机

原料配齐,终于进入生产环节。如何生产口罩?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口罩机不是一台单独的机器,而是需要多台机器的配合完成各种不同的工序。

口罩的生产工艺也并不简单,包括原料叠合、卷边、缝合鼻夹、折叠结构、压边、裁断缝边、补边、热固定耳绳、杀菌消毒等多道工序。

尤其是最后的消毒标准流程,需要耗费7天到半个月之久,这也是为什么明明0.5秒可以造一只口罩,到真正上市买卖的时间大家都觉得很久。

  • 口罩机为何急缺?难度在哪里?

第一,口罩机所需零部件供应链不顺畅。

一台口罩机涉及1000多个零部件、配料,大部分需要再加工。其中,最稀缺的是一个核心部件——超声波焊机。在最开始,上游零配件尚未全面复工,如何找到所需要的全部货源,是令口罩机生产企业最头疼的事,只能大面积撒网。因此,产能不足的矛盾还是比较突出,许多口罩机订单的交付出现了延期。

第二,生产技术和质量把控的难度。

口罩机迟迟无法交付,交付了也可能达不到生产标准。

很多企业紧急转产口罩机,但毕竟是“外行”,需要花费更多的工时。技术不到位,也导致买回来才发现,部分口罩机的参数、性能不达标。

  • 中央企业在口罩增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中央企业动手很早。最开始的任务是,利用一切既有条件把口罩生产出来,先解决燃眉之急。

国机集团所属恒天嘉华大年初二就实现复工复产,以最快速度转产医用口罩,2月13日已开通11条平面口罩生产线,形成日产110万只口罩的生产能力。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大庆油田为了生产口罩,甚至用上了缝纫机,为的就是迅速形成口罩生产能力。

但是,缝纫机毕竟只能应个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口罩生产快,全靠机器带。”要让更多的企业拥有口罩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口罩产能,还是必须直面瓶颈问题——口罩机的设备短缺。

2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专题视频会进行紧急部署,确定了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子、国机集团和通用技术集团共计6家中央企业开展口罩机、压条机等联合研制攻关。

中央企业做口罩机,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一,拥有丰富的供应链资源,能够更好地解决零部件货源的问题。

第二,虽然口罩机有其复杂性,但对于有精密制造能力的央企而言,这不是多高的技术门槛。

研发生产速度有多快呢?截至3月13日,6家企业在短短十几天内就上马了平面口罩机11个型号,立体口罩机6个型号,并初步具备日产平面口罩机约25-30台、立体口罩机约3-5台的产能。

航空工业集团16天即研制出首台口罩机基本型样机,全自动口罩机达到100片/分钟的设计指标。
中国船舶集团仅用11天时间完成了压条机、N95口罩机、平面口罩机样机研制,从第15天就实现了量产设备连续供货。
兵器工业集团1500余名员工昼夜奋战,于2月27日完成首台口罩机研制,并已批量生产交付。
国机集团用9天时间,完成首台全自动平面口罩机样机研制,并迅速建立量产能力。此外,国机集团还牵头制定并发布《全自动口罩机》团体标准,将科研成果及技术经验标准化,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通用技术集团全自动平面口罩机完成样机装配,立体口罩机也即将下线。
中国电子已向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别供应2条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并搭建了口罩产品标识解析平台,可追溯口罩产线、产品、生产批次、质检结果及生产日期等全部生产数据。

截至3月7日,6家中央企业累计制造完成平面口罩机153台,立体口罩机18台,并公布了销售联系方式,接受预定。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企业还在着力解决超声波焊机这个“短板”问题。中国电子48小时就完成了首批10台超声波焊机电源整机联调;中国船舶集团生产了超声波焊机340余套。

当前,中央企业的口罩机研发生产还在推进中,技术日益优化、品类不断完善。比如,兵器工业集团仅用不到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儿童口罩机的研制;国机集团研制的全自动N95高端立体口罩机在3月17日通过了鉴定……

为什么这么快?

这些造战斗机、造航母、造坦克大炮的央企,技术研发能力、精密制造能力是基本功,对于口罩机这样的产品来说,技术难度并不大。

比如,航空工业口罩机用上了歼-20的技术。

再比如,兵器工业集团包头第一机械制造厂,他们自主研发的一次性口罩生产设备已投产,年生产口罩可达2600万只。人家原来是干这个的↓↓

而国机集团口罩机车间里的口号,就很直接了——

“以战争时期抢造飞机大炮的速度,加快口罩机研制生产!”

以中央企业的装备制造水平,只要解决了转产的技术攻关,产能突破就相对容易了。国机集团下属企业国机智能,20天内就生产100台(套)。

除了口罩机的研发生产,中央企业还在口罩增产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资源整合,让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更高。

外部,开展合作。2月6日下午16时33分,中国石化发出“英雄帖”《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2月7日中午,中国石化就与合作伙伴对接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3月3日起,中国石化在北京50座加油站开始销售的“纳通”牌口罩,就是与民营企业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的。中国石化提供原料的协作企业口罩日产量达到105万只。

内部,自建产能。依托已经建立的上游、中游优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自建生产线,进入了下游的口罩生产领域。中国石油方面,预计到3月中下旬,计划的21条生产线将全部投产(截至3月12日已到位16条),形成日产能150万只。中国石化方面,采购的首批15台口罩机已全部投产,日产量突破100万只。

毕竟,“集中”带来的,是肉眼可见的“效率”。


以上,就是中央企业为了解决口罩难题,在上游、中游、下游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的确,在疫情爆发之处,口罩的生产制造面临一些“堵点”,但是现在已经基本疏通,情况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上游的聚丙烯,中游的熔喷布,下游的口罩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支撑起了中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的口罩产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口罩所体现出的这种“木桶效应”,印证了我国工业体系的齐备、产业链的成熟,也凸显了中央企业在各个环节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大多数中央企业原来并不生产口罩及其原材料、设备等。一旦国家和人民需要,中央企业迅速行动起来,转产扩能,从原料、设备到量产,短时间内就打通了整个口罩的产业链。

可以说,在产业链中,中央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具体某项产品上的投入多、反应快、产量大;更体现在全局高度上的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关键要素供应能力、重点难点突破能力。

顶梁柱,关键时刻必须顶得住。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民共同利益。

国有企业,其实是“人民企业”。

从来就没有什么轻而易举、理所当然、一蹴而就。今天的“中国制造”,背后是我国工业体系几十年的厚积薄发,是中央企业无惧“卡脖子”的自主创新。这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直面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底气。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相关话题

  制造业拿什么留住年轻人? 
  制鞋产业向东南亚迁徙,中国出口损失 4300 亿,如何看待这一趋势?目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处于什么水平? 
  如何看待国内各种小作坊疯狂生产制作口罩用熔喷布? 
  来谈谈为了买口罩花费一共多少钱了? 
  互联网已经杀成了红海,制造业智能制造却还寥寥无几,为什么BAT不去涉足智能制造? 
  互联网已经杀成了红海,制造业智能制造却还寥寥无几,为什么BAT不去涉足智能制造? 
  如何看待越南超过孟加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国?你买过越南制造的衣服鞋子吗? 
  26块钱一个的韩国kf94口罩值得购买吗? 
  为什么没人聊实业,比如制造业? 
  为什么德国制造口碑那么好? 

前一个讨论
李文亮事件调查结果公布,督促公安机关撤销训诫书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你有什么想说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WHO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