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家的班车上,闲来无事,翻看知乎发现这个老帖子。因为我对题主的问题感同身受,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说来有趣,我的许多帖子是在上下班的班车上写的。这样既可以解闷,还能每日写作和阅读,以便知晓知友们的评论看法,做到良性互动。
由于工作原因,我日常会接触到近百个与开关电器运用相关的国家标准,而真正能对工作起到指导意义的标准大约有十几个。就我看来,国家标准与其说是罗列条文,还不如说是技术理论和技术应用的精华浓缩。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当电流流过导体和开关电器时会产生电流发热效应,金属材料受热后机械强度会降低。同时导体和开关电器会散热,并且发热和散热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作为开关电器的使用者来说,我们不可能会对这些发热体做温度测量,我们需要有一个标准来加以规范,以便我们方便地选用导线和开关电器。
国家标准就起到这种作用。
但是,光看标准,味同嚼蜡。一定要带着问题去看标准,并且要有一定的方法才行。
例如某个标准说电器设备在海拔2000米以上使用时要降容。若我们看到这一条,就照着执行,但不管这条规定背后的道理,我们就不可能学通标准。当我们一旦明白了空气击穿电压与介质气压的关系,立刻就会明白标准为何如此规定。
事实上,国家标准背后的道理是很深刻的,含有许多专业知识和技术要领在里面。
我们看以下标准摘录:
这个标准是GB14048.3-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如果只是把这些标准条文一瞥而过,我们就不可能了解标准背后的知识。
我来解读一下:
由2.1条,我们知晓开关是一种机械装置,它能够接通和承载电流工作电流,也能够分断工作电流。所以,开关一定具有额定电流这一条参数,同时也必须有与额定电流配套的额定电压这个参数;
其次,我们看到开关在短路条件下能够承载电流,说明开关不具备分断短路电流的能力。当面对短路电流时,它只能被动地承受短路电流的冲击。
既然要承受短路电流的冲击,则开关必须具备抵御短路电流热冲击的参数,以及具备抵御短路电流电动力冲击的参数。这两条参数叫做开关的热稳定性和动稳定性。
再看2.2条隔离器,它的定义是在断开状态下具有隔离功能的开关。所谓隔离,指的是当断开时必须具有可视的明确的断点。
此定义的注2颇有意思,它指出隔离器能够接通和分断的电流可以忽略,其意义就是隔离器只能在空载条件下执行闭合和打开的操作,它不具有任何分断能力。
这句话事实上就是电工们必须遵守的一条操作禁令:不允许隔离器(隔离开关)在任何条件下带载合分线路!
隔离器能够承载电流,也能在一定时间内承载短路电流,说明隔离器必须具备开关的四条基本参数,即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热稳定性和动稳定性。
2.3条好理解,指出隔离开关就是具备隔离器功能的开关。
在实用中,隔离开关不但具有隔离器的功能和参数,同时在断开状态下有非常明确的标识,还可以用挂锁把操作手柄给锁起来,以此避免误操作。
试看ABB的隔离开关参数:
看完这些定义,我们立刻就会想到,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微型断路器(空气开关)必须具备开关的参数,但不具备隔离器的性质。所以在工业条件下,往往在断路器的前方配套隔离开关,用以保障检修人员的安全。
至于开关的热稳定性和动稳定性背后的知识,与短路电流的分析有关,此处从略。
由此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标准其实就是一种规范。它既可能成为产品的质量规范,也可能成为设计和操作规范,甚至还能成为重要基本参数的数据规范。
例如GB156《标准电压》,就规定了所有电压等级的电压值规范;再例如GB/T 13870.1就是有关电击的数据参数规范:
事实上,标准是对理论知识的总结和集成,它便于阅读和理解,在各种社会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由此也能认识到,看国家标准完全不同于看小说,而是要去解读它,理解它的内容和背后的知识,以便用标准来指导和规范我们的工作。
===================
我对标准的解读和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刚参加工作时,对标准的理解很肤浅,甚至觉得标准不过就是类似规章制度的条文而已,大略知晓即可,对工作来说可有可无。
第二个阶段是来到外企,突然发现产品规范如此重要,以至于在与客户进行技术会谈时,对行业标准和产品技术标准越熟悉,就越具有说服力,同时也能保护自己不会犯下原则性错误。
在这一阶段我对标准的认识明显提升,许多标准的文本甚至都能背下。
第三个阶段是写书。由于写书要引用标准,并且对标准的来源理论要有很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但是纸面上的,还需要有许多知识体系在做解读支撑。
经过这三个阶段,相关的行业标准已经成为我的囊中之物,随时随地都能取出来运用一番。相信,看过我写的书《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原理及其控制技术》和《老帕讲低压电器技术》的读者一定深有体会。
下图是书中的摘录:
显见,对国家标准的认识程度,和个人的工作历程以及磨练应当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