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请问同时擅长音乐(尤其是钢琴)和心理学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第1页

  

user avatar   fu-dong-dong-42-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有一个专业,叫“音乐心理学”,它是一门将音乐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专业学科,在音乐学和心理学两个专业的融合来讲,从事这个方向研究的硕士和博士,可以算是学音乐里比较懂心理学的,但很难在心理学上达到一定的学术高度。而我觉得即便是在心理学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也很难通过音乐来控制听众的情绪,我觉得相比于音乐,讲故事似乎更容易让人产生共情,我们可能很难在音乐会上看到人哭,但我们经常会看到大家在电影院里哭。音乐学和心理学当然是可以结合的,但是二者的结合并不会产生特别神奇的事,一个演奏者懂不懂心理学,从实际对听众的影响来讲,微乎其微。因为你想,就算一个人不会音乐,单纯用心理学的手段来控制你的情绪我觉得是一个很难的事,更别用音乐来操作了。

但,如果谁真能做到用音乐来“蛊惑人心”,让人神魂颠倒。那我愿意拜他为师!

言归正传,我们可以看看我们学校这些年从事这个方向研究的毕业的硕士、博士都做了什么课题。(资料来自于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官网内部资料检索)

周海宏:《对部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的研究》(1992,硕士论文)

摘要:以往的钢琴教学与研究多侧重于弹奏技术与乐感两个方面,而对演奏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心理活动却很少涉及。本文通过典型活动的分析初步确定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系统的认识模型,并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活动与其它心理活动做了“分离”与“提纯”,提出“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的概念。并第一次明确了其具体内容、结构及各部分间的互相关系。本文跳出“教师如何说、学生怎么弹”的传统钢琴教育研究框架,将心理学的科学方法与钢琴演奏及数学实践经验相结合,以认识心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基于对实践经验的观察预分析,选择了理论描述、经验分析与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中“音乐信息读取”与“弹奏控制”两个重要的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在实验中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音乐信息读取”中的心理操作技能的核心是以特征代码的方式存取音乐信息,减少心理操作的知觉单元数。其意义,一是可以节省用于读取音乐信息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从而把它们用于音乐审美表现与弹奏的控制上;二是能够使演奏者从宏观上把握音乐的结构,使演奏具有动力性与整体感。“弹奏控制”中的心理操作技能的核心是控制注意的分配与转移,最终达到对钢琴演奏全过程中的每一个方面的良好控制,以使弹奏稳定、流畅,轻松、自如。心理操作技能是与弹奏技术、审美体验、乐理知识同等重要的钢琴演奏能力的组成部分。本文认为,关于心理操作技能的研究不仅对钢琴教育、钢琴学习、钢琴演奏、人材选拔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在所有的音乐表演领域也都有着理论的与实践的意义。作为始作俑者,本研究力图以理论性、实践性与具体可操作性的入手点,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与良好的开端。

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1999,博士论文)

摘要:音乐到底能不能表现情感体验、视觉景象及哲理性、戏剧性等非听觉性的对象?这是音乐美学研究中有尖锐分歧的问题。音乐音响的两个根本属性--非语义性与非视觉性是导致这些争论的核心原因。由于听觉的感受何以能够使人产生非听觉性体验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从而使诸如音乐的“内容”、“意义”及“自律与他律”等一系列音乐美学核心问题的研究难以向前迈进。本研究以联觉关系为突破口,用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证明了与音乐听觉相关的六种联觉对应关系规律:与音高相关的联觉、与音强相关的联觉、与时间相关的联觉、与时间变化率相关的联觉、与紧张度相关的联觉、与新异性体验相关的联觉。联觉对应关系规律是音乐之所以能够表现听觉之外对象的根本原因与最重要的基础。这个规律的发现使我们有可能系统地揭示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中介环节的机制,并获得对能够落实到具体音乐形态操作的音乐表现性规律的把握与认识。联觉对应关系规律,决定了音乐表现的限度--被表现的对象必须与音乐音响构成稳定而充分的联觉对应关系,否则就不能被音乐所传达。同时,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中,还存在着一类无法使人感到表现对象的音乐,对良好听觉感性样式的理想及丰富情态体验的追求成为此类音乐的精神内涵。以联觉对应关系规律为基础,本文分析了联想活动介入对音乐表现的影响及“感情性对象”、“视觉性对象”及“哲理性、戏剧性”对象在音乐中的表现:分析了情态、情绪、情感三种感情对象在音乐中的发生过程与条件,明确了“情态”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景象、动象、场景与形象四种视觉对象在音乐表现中的实现途径,并指出了“情”在其中的作用;分析了音乐表现哲理性、戏剧性对象的基础、过程及最后完成的条件。本文以联觉对应关系为基础,还从创作与欣赏双向对音乐表现对象的发生过程作了进一步的考察,回答了“表现对象怎样进入到音乐中去?它又怎样从音乐中出来,进入到听者那里去”的问题,并指出音乐理解的“多解性”与“不确定性”是必然的,而理解的共同性则是有条件的。 最后,本文讨论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音乐的表现与理解问题,音乐的“意义”--音乐的价值与功能问题,及“自律与他律”--音乐的形式与结构原则问题。指出音乐的“内容”就是“审美主体(包括创作者与理解者)赋予音乐并从音乐中体验到的精神内涵”;纯听觉感性样式的良好性作为感性美的价值是音乐艺术的根本价值,但并不是它的全部价值,积极的理解活动会丰富与强化主体在音乐中的审美体验与感情体验,进而赋予音乐多方面的综合性价值;音乐的形式结构既受听觉感性样式良好性原则的制约,也受其表现对象感性特征的制约--音乐既是自律的,又是他律的,从总体上说,二者有机的结合支配与制约着音乐的创造。

刘玉春:《关于儿童器乐学习基本状况及动机和压力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1997,本科论文)

摘要:本研究针对1997年寒假北京市业余儿童乐器考级,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儿童器乐习的一些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年龄、性别、专业、级别、器乐学习时间等项目,以及家庭环境和孩子对器乐学习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情况的调查主要是为了弥补以前我们对这些方面了解不足的缺陷,使我们对被调查的儿童群体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本研究描述了儿童器乐学习活动中动机和压力的现状。器乐学习活动的动机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这些需要基本有以下四种:审美需要、驾驭性需要、交往需要、自我提高需要.调查分析表明,在被测儿童中器乐学习的动机状况大部分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压力一般指外界环境对学琴者的要求,它迫使儿童将器乐学习活动持续下去。大部分被测儿童器乐学习的压力状况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本研究重点分析了与器乐学习动机和压力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二器乐学习的基本情况,家庭教育,儿童个性,文化课学习、教师教学规格等。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器乐学习动机和压力的影响都很大。被测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可分为两种:专制型和民主型.一其中,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促进孩子器乐学习习动机,减小压力;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相反,另外,我们还发现器乐学习的动机和压力对儿童个性有明显的影响,动机可以促进儿童积极个性的发展,压力则阻碍积极个性的发展,加速消极个性的发展。本研究发现:动机是促进儿童器乐学习活动的积极因素,而压力则是阻碍儿童器乐学习活动的消极因素。 本研究报告最后对业余音乐学习的定位进行了讨论,希望人们能够开始冷静地思考业余音乐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正确对待儿童业余音乐学习活动。

郭娜:《音乐审美偏好与人格特征及道德的相关研究》(2004,硕士论文)

摘要:本研究的核心任务,是以实证的研究方法考察音乐审美偏好与人格及道德的相关性。本文采用了自制的音乐审美偏好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周海宏道德量表,对北京12所高等院校的538名学生进行了音乐审美偏好与人格特征及道德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否喜欢音乐与艾森克人格量表中的人格的内外向特征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喜欢音乐的人,更具有外向性人格特征。二、是否喜欢流行音乐和西洋古典音乐与内外向特征呈负相关,与精神质(亲善性)、神经质(情绪稳定性)特征不相关;是否喜欢中国传统音乐与内外向、精神质、神经质特征均不具有相关性。三、是否喜欢港、台歌星演唱的流行歌曲,欧、美歌星演唱的流行歌曲、音乐剧、外国器乐独奏曲(钢琴、小提琴等)、交响乐或协奏曲(如弦乐四重奏)、歌剧、爵士乐和蓝调(BLUES)、说唱乐(R&B)、摇滚乐(重金属音乐)与人的内外向特征呈负相关的,即在喜欢听这些音乐的人群里,具有外向型特征的人居多。是否喜欢中国传统民歌、中国民族器乐独奏、中国民族器乐合奏、中国传统戏曲(如京剧等)或曲艺、轻音乐、外国器乐独奏曲(钢琴、小提琴等)、交响乐或协奏曲、室内乐(如弦乐四重奏)与精神质即人的亲善性呈正相关。即在喜欢这些音乐的人群里,具有亲善性的人居多。而是否喜欢歌剧与精神质呈负相关,即在喜欢歌剧的人群里,不具有亲善性的人居多。是否喜欢中国传统民歌与神经质是相关的,但相关较低。四、是否喜欢音乐与道德水平呈负相关,即在喜欢音乐的群体中,道德水平高的人数较多。五、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与道德水平的高低都有显著相关,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在道德方面的差异性并不显著。六、 是否喜欢音乐剧、中国传统民歌、中国民族器乐独奏、中国民族器乐合奏、中国传统戏曲(如京剧等)或曲艺、外国器乐独奏曲(钢琴、小提琴等)、交响乐或协奏曲、室内乐(如弦乐四重奏)、歌剧、爵士乐和蓝调(BLUES)与道德呈负相关。

梁露:《对高等音乐院校人才选拔方法中能力鉴别动机考察及公正性的研究》(2005,硕士论文)

摘要: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一位专业人才,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人才的发现,二是人才的教育。其中,人才的发现是前提:选拔出具有音乐潜质的优秀人才,能为人才的后续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人才的教育是保证:具有音乐潜质的人才只有通过严格科学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本文研究的是高等音乐院校进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专业音乐人才的选拔。在高等音乐院校人才选拔中如何科学地鉴别音乐才能、客观地考察动机、保证选拔的公正性,筛选出音乐各专业的“可造之才”,是高等音乐院校人才选拔需要完善的问题。本文采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选拔什么样的人:专业音乐人才选拔制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所选拔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选拔工作才有清楚的方向和目的。本文通过研究认为:我们对人才进行鉴别时,不仅要考察选拔对象目前已取得的专业成就(这是以往考试主要关注的对象),还需在选拔中加强被试“专业发展潜能”、“学习动机”两个方面的考察,在三方面的考察结果之上,对人才的专业发展前景做出综合判断。本文对如何考察被试的“专业发展潜能”、“学习动机”提出了设想,并进行了实验和分析。二、选拔的公正性问题:在音乐人才选拔的过程中,要保证“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这里所指的“客观性”并不是要排除一切主观因素。因为,音乐人才选拔考试是由评委打分决定最后结果的考试,本文认为:由于对演奏及创作的艺术性的鉴别、以及对人的素质的判断,都离不开主观性,所以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其主观因素,而应该为其提供自由裁量的空间,尊重评委的知识、经验、道德水准。在整个人才选拔过程中,我们最终所希望得到的,是众多专家对被选拔对象专业发展前景预测的平均态度。实践中,获得这种专家平均态度的实现途径是:对各被试进行评分、统分。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评分及统分的过程中保持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使分数能够体现众多专家对被选拔对象专业发展前景预测的平均态度呢?本文对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在“完善评分方式”、“采用适宜的打分工具”、“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三个方面提出设想并进行了实验和分析。艺术招生考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才鉴别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本文仅从完善招生考试办法的角度出发,在完善考试内容和加强考试科学性、客观性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选拔具有音乐潜能的人才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贡献。

余原:《背景音乐与工作效率、注意的关系研究》(2005,文学硕士)

摘要:虽然对于许多人来说,背景音乐已成为当代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有时人们却因不了解其中的规律,又得不到相应的指导,无法科学而有效地使用背景音乐。有感于由此而产生的一些困惑,把背景音乐特征和前景作业特征的关系确立为研究主题。针对前人对背景音乐的学术争论,本文通过研究背景音乐的速度、音量和被试的音乐经验对工作效率及注意的影响,进而探讨了背景音乐特征和前景作业特征的关系,以及背景音乐与工作效率、注意之间的关系。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共156名大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研究。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的60名被试是通过《大学生“音乐经验”调查问卷》筛选出来的,而中央音乐学院的96名被试(预备实验36名,正式实验60名)全部是随机挑选的。研究采用2*3*2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运用了划消测验作为每个被试在实验中必须完成的任务。整个研究分预备实验和正式实验,预备实验是前测,正式实验则包括两个实验过程完全相同,仅音乐材料不同的实验,分别考察了挑选出来的两首不同古典音乐作品的速度、音量对不同音乐经验的被试划消工作效率及注意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两次实验场显示速度的主效应是显著的,即快速时的成绩好于慢速时的成绩;二、音量的主效应在实验一中是不显著的,但在实验二中却是显著的;三、两次实验均显示音乐经验的主效应是不显著的;四、实验一中,音乐经验和速度的交互作用是趋于显著的:速度的处理效应在音乐专业水平是显著的,音乐专业的被试在快速时的成绩好于慢速时的成绩;速度的处理效应在非音乐专业水平是不显著的。而在实验二中,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五、被试的划消工作效率只有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才与没有音乐的时候有显著的差异:1、背景音乐为海顿《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音乐材料一)时,非专业音乐被试在慢速、低音量条件下的划消成绩好于无音乐背景下的划消成绩;2、背景音乐为莫扎特《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音乐材料二)时,专业音乐被试在快速、低音量条件下的划消成绩好于无音乐背景下的划消成绩;六、被试听音乐材料一的划消成绩与听音乐材料二的划消成绩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笔者运用普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中关于注意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按自动化程度的高低不同,将前景作业分为可能适合使用和可能不适合使用背景音乐两类,并分别讨论了背景音乐与工作效率、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以及注意稳定性、注意选择性的关系。

王樱朴:《对音乐专业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差异的研究——关于音高差别感觉能力、与二声部分辨能力有关的“听觉格式塔”组织能力和注意分配能力的实验研究》(2005,硕士论文)

摘要: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是获得音乐审美能力的前提,也是从事一切音乐实践活动的基础。个体的音乐感知能力有高低之分,音乐家往往拥有超出常人的高水平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对音乐家与常人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能力差异的对比研究,明确不同音乐经验的个体感知能力差异的具体表现,找到决定个体音乐感知能力高低的关键所在,将对提高个体的音乐感知水平和音乐审美能力,促进音乐欣赏、表演、教学等音乐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由此,本文选择音乐感觉层面的“音高差别感觉能力”和音乐知觉层面的“二声部分辨能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力图明确:一、音乐训练是否能够提高个体的音高差别感觉能力。二、音乐经验和格式塔“接近性”的知觉组织原则是否影响被试的知觉组织能力。这种知觉组织能力具体表现为:对高声部和低声部两条“听觉格式塔”的组织把握能力、同时注意到高声部和低声部的注意分配能力。三、音乐经验是否影响格式塔“接近性”知觉组织原则的作用程度。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的128名大学生参加了“二声部分辨能力测试”。该实验采用2*2重复测量一个因素的两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被试变量和两声部间的音区接近性,因变量为被试的二声部分辨能力。研究采用新创作的14条对比式复调性质的二声部音乐作为实验材料,通过自己设计的二声部分辨能力测量问卷记录被试的分辨成绩。128名大学生中另有32名还参加了“音高差别感觉能力测试”,该实验为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采用经典心理物理学的方法测量被试的音高差别阈限值。两项测试的研究结果表明:一、音乐训练可以提高个体的“音高差别感觉能力”和“二声部分辨能力”。同时,决定个体的音乐听知觉能力高低的关键是个体对注意策略的使用。具有丰富音乐经验的个体往往能够有效地运用注意保持、注意转移、注意分配等注意策略服务于相应的听觉组织目的。二、格式塔“接近性”的知觉组织原则是一种有效的音乐听知觉组织方式,它适用于中等复杂程度的二声部听觉组织。三、音乐经验影响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的作用程度。这主要表现在:根据不同的听觉审美目的,个体使用某种音乐经验赋予的特定认知策略选择抵抗或者加强先天的格式塔组织倾向。在本次研究中,这种由音乐经验赋予的特定认知策略表现为:注意保持、注意转移、注意分配等注意策略。

程茵:《期待强度与满足感之间的关系研究》(2007,本科论文)

摘要:本研究的核心任务,是以实验研究方法考察期待强度与满足感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对音乐专业的成人、儿童,非音乐专业的成人、儿童进行了期待强度与满足感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期待强度越大、满足感反应越强的假设是在具备某种条件的情况下才能成立的,并且期待性材料越长,导致厌倦感的可能性也比较强。根据此调查结果,笔者分析了期待强度与满足感反应在音乐作品中的形成规律,以及在音乐及其他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费薇:《音乐旋律期待研究的历史回顾以及在中国被试群体中高音期待的初步实验研究》(2008,硕士论文)

摘要:人类对音乐的听觉审美接受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极大地制约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视这些规律,作品创作的接受程度将下降。这个规律也就是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期待规律。 音乐中期待的现象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现象,在音乐的各个领域中都有期待的影响,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旋律作为音乐作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期待研究的关键内容。本文首先总结了以往的关于“期待”的研究理论,从Meyer提出的由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得出的期待理论到随后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发展,如Narmour的I-R模式、Krumhansl的音等级层次、Lerdahl的期待与调性张力建模以及Elizabeth的知觉期待模式等。这些理论详细地描绘出了西方音乐心理学界对音乐期待的研究概览图,并总结出旋律所呈现出来的规律,以及听众对旋律的期待规律。其次,采用实验方法来探索人对音响结构中旋律的基本要素--音高的期待规律。力图证明音高的听觉期待与音高存在对应关系。即:当音高出现在较高音区,听众会期待下一个音出现在相对较低的音区,反之,音高出现在较低音区,听众则期待下一音出现在相对较高的音区;音高如果出现在中音区,则期待下一音主要是在该音区运动而非跳离该音区;这种对应关系,本研究称之为向中间音区靠拢的期待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专业成人组的实验数据显示具有这样一种对应关系。同时,本文还总结了在非专业儿童组实验中出现的情况。

程茵:《音乐学院学生参加社会商业演出调查分析》(2009,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力图以问卷的形式对音乐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商业演出行为及相关问题展开调查,通过获取的第一手材料反映这一现象的真实现状,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分析与思考。

程茵:《三类不同水平器乐表演专业学生发展进程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2011,硕士论文)

摘要:一直以来,学生器乐演奏水平发展状况的问题,是学生本人、家长及教师非常关心的重要问题。一个学生器乐演奏水平发展的好坏,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过往的学琴教育中,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努力付出就能成功”等一系列观点,殊不知学琴不同于普通文化学习,若想成为一名专业的音乐演奏人才,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撑。清楚地了解一个音乐演奏人才学琴发展过程的特征因素,有助于人们对学生设立良好的目标定位,形成正确的成就期待。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487位大学一年级器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演奏水平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在初、中、高级别的演奏水平,参加比赛的情况、初期学琴的基本方式、学琴动机、儿童时期部分音乐才能以及家庭环境等多个方面。 结果显示,在演奏水平发展进程这项调查内容中,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的演奏进程速度最快,其次是天津音乐学院学生,而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的演奏进程速度是最慢的。在所有乐器专业中,那些适合作为启蒙乐器的钢琴、小提琴、二胡等专业达到最高水平的平均年龄最早;而其它专业要晚1~2年的时间。在初、中、高级别演奏能力方面,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基本高于另外两所院校,试奏、完成、背弹不同难度的各类曲目时间最短。在比赛情况方面,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参加比赛的获奖次数明显多于其它两所学校,更注重参加分量级别较重的比赛,而天津音乐学院和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参加比赛的分量呈递减趋势。在学琴初期基本情况方面,三所院校的学生通常自己和家长选择启蒙乐器,启蒙教师的职业多以音乐学院本专业教师和乐团演奏员为主;学生初学的上课形式普遍为一对一授课,上课频率大部分一周一次。练琴方式主要是自己练琴和家长陪练,学生普遍练琴时间1~3小时;三所院校的学生考学前就读学校有一定差异,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就读音乐学院附中的比例最多,而另外两所学校则依次递减。在儿时音乐才能方面,三所院校学生对问卷中提出的七项儿童音乐才能大部分都能完成,其中,以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完成率最高;另外,三所院校学生的学琴动机也以中央音乐学院学生最强烈。在父母遗传因素和家庭音乐氛围状况方面,三所院校的情况大致相同,学生普遍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比较强。

郑怡瑶:《工商管理学院EMBA学员所在企业的音乐需求的调查研究》(2011,本科论文)

摘要:通过本次调查作者了解到音乐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企业所需要的音乐形式,以及领导层的音乐偏好,企业所处地域,企业的性质规模等背景,是否都会影响企业的音乐需求。从而寻找企业有没有音乐需求?企业为什么需要音乐?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音乐?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张寒冰:《对提高音乐才能儿童学琴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2011,本科论文)

摘要:不少琴童家长希望自己孩子可以考入专业的音乐院校,成长为一名专业音乐人才。那么,他们的孩子是否具备这样的天赋?是否具有成为优秀音乐人才的可能性?已经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本调查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附小这些具有较高音乐才能的孩子的学琴基本状态,研究高端音乐人才的成长过程,为广大琴童家长提供一个基本的参照系,对比自己孩子成为音乐专业人才的可能性,从而做出合理的教育定位并进行适当的教育投资。

蒋春芳:《童年学琴背景对成年后音乐审美动机的影响研究》(2011,硕士论文)

摘要:本研究是以实证的研究方法,考察童年学琴背景对成年后音乐审美动机的影响。此次研究无论从研究方法,还是从研究角度来讲,在国内相关领域中均为新课题。基于本研究获得的数据结果,本文对中国的学琴教育基本状况进行了思索,并且分析了童年学琴背景与成年后音乐审美动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含诸多问题的差异性比较与相关性分析等。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一、对童年学过琴的人群基本状况的考察。二、对童年没有学过琴的与童年学过琴的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三、学琴、喜欢音乐与参与音乐活动之间的关系分析。四、童年学琴动机与音乐爱好、日后参与音乐活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五、影响童年学琴动机的因素分析,以及这些因素与音乐爱好、日后参与音乐活动的关系分析。本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喜欢音乐与经常参与音乐活动正相关;学琴的比不学琴的更喜欢音乐,“非常喜欢”的比例差别更大;学琴的人参与音乐活动的比例显著高于未学琴者;父母喜欢音乐与本人喜欢音乐有正相关,与本人经常参与音乐活动有正相关;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儿童音乐爱好与日后热爱音乐、经常参与音乐活动均有正相关关系;学琴动机与音乐爱好正相关,与是否经常参加音乐活动无关;学琴能力与学琴动机正相关;积极情绪状态父母与消极情绪状态父母相比,子女非常喜欢音乐的比例更高,经常参加音乐活动的比例更高,并且学琴的动机高;鼓励型父母与批评型父母相比,子女非常喜欢音乐的比例更高,经常参加音乐活动的比例更高,并且学琴动机高;无教师压力者,儿童学琴动机更高;教师压力,与日后是否喜欢音乐及参与音乐活动无关。在讨论部分,本文基于研究成果从宏观角度呼吁,学琴教育应该以热爱音乐、提高感性素质为根本目的,从而让学琴教育更好地发挥其对国民音乐素养水平整体提高的推动作用。感性素质是人类美化生存环境、创造艺术的根本动力,所以对于感性素质的重要性的重视和强调,将会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关话题

  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能保证不得抑郁症吗? 
  异地恋到底有多难? 
  如何听出古典音乐的思想内涵,它们是如何表达的? 
  如果有人用中文写出托斯卡水平的歌剧,但内容不被我国支持,它会被雪藏吗? 
  如何评价姊妹组合By2? 
  我该如何引导学生拒绝使用何嘉驹Urtext,应该使用波兰版的肖邦和上海音乐出版社引进的Urtext? 
  如何看待和回应别人对自己的误解? 
  平衡和单端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有人喜欢重金属、死亡金属? 
  手握权力是种怎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女孩别怕」公众号发布的关于在古典音乐中的性别歧视?
下一个讨论
好听是评价音乐的唯一标准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