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有哪些风靡一时或被大量使用后被证明是有严重危害的事物? 第3页

           

user avatar   cushing-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史上发生过的药物远期不良反应由于不可预测性,发现晚,波及人群广,常常是灾难性的。

大部分可以归为天灾(现有技术手段局限以致难以评估到数年后的不良反应,如反应停致畸事件),小部分是人祸(药物监管审批不利,如人造脂肪-奥美定事件),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中药马兜铃酸事件)

PS: 现在逐步规范的要求下,一个新药上市必须经过四期临床试验:I期临床试验:确定人体安全性和耐受性;II期临床试验:初步确定药物的疗效,通过小样本安慰剂或已上市药物作为对照药物对新药的疗效进行评价;III期临床试验:治疗认证阶段,大样本盲法对照;IV期临床试验:在获准上市后,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

第一章:

先说“人祸”:在国内各色私立整形医院(莆田系为主)曾经广泛使用的隆胸用人造脂肪-----奥美定-----------30万女性乳房被毁

说到奥美定就不得不提到郑筱萸,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1998-2005)

时间线:

1980年代,苏联时期,克格勃特工采用一种特殊水凝胶(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进行快速易容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是一种化学合成物,它的化合物无毒性,但是构成它的单体有剧毒,一旦注入到人体内后,便有分解并产生剧毒的可能。一旦在人体内分解成剧毒素单体分子,便可毒害神经系统,损伤肾脏,甚至对生命循环系统造成伤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这种物质列为可疑致癌物

1997年12月,中国的富华公司从乌克兰引进聚丙烯酰胺,商品名曰“英捷尔法勒”(奥美定)

1998年 3月,郑筱萸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1999年12月,经过郑筱萸的药监局监测认证后批准生产,被WHO鉴定为可疑致癌物的奥美定,居然被列为无毒,环保,低排异性的新人造脂肪投入使用,在2000年正式的投入批量生产。在整形美容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使用,从简单的隆鼻,丰太阳穴,到大一些的隆胸,丰臀,及各式的软组织凹陷填充

2002年--2005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与注射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有关的不良事件监测报告183份,其中隆乳161例。不良事件的表现包括:炎症、感染、硬结、团块、质硬、变形、移位、残留等

同期香港整形及整形外科学会的资料,最少有53名香港妇女在过去两年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胸后,出现痛楚变形等状况,最少有6人因出现不良反应最终要将乳房切除。这些女性中,约90%是在中国内地接受注射的

从“奥美定”进入中国市场,就不断接到用户投诉,可是,神通广大的富华公司公关能力极强,来自国家药监局的一个权威的电话,让无数花样女性失去了美丽的乳房

2005年 6月,被免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职务

2006年 3月,郑筱萸任内审批通过的齐二药事件爆发-----

“齐二药”假药毒倒了谁

2006年 4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了奥美定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全面停止奥美定生产、销售和使用

2006年 8月,郑筱萸任内审批通过欣弗事件爆发-----

欣弗事件回顾-搜狐新闻

2006年12月,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的举报下,郑筱萸被中纪委双规

2007年5月,郑筱萸被判处死刑。任内接受请托,为8家制药企业在药品、医疗器械的审批等方面谋取利益,擅自批准降低换发文号的审批标准。经抽查发现,包括部分药品生产企业使用虚假申报资料获得了药品生产文号的换发,其中6种药品竟然是假药

奥美定停产,郑筱萸被判处死刑,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在奥美定引入中国期间,保守估计有30万青年女性接受了奥美定注射整形。奥美定的毒性后遗症在近十年里频频爆发,包括乳房硬结,填充物稀释移位,诱发乳腺癌等等。一旦出现并发症,部分注射丰胸材料会和肌肉联成一体,奥美定后遗症甚至出现溃烂,造成终身不能哺乳


但是那些莆田系的整形机构用奥美定赚到第一桶金后,十年后又用奥美定赚着第二桶金,而这一次他们打出的旗号是:“100% 取出,安全、快速、无后顾之忧”。






***************************************************************************************

第二章:

再说“天灾”:导致海豹胎畸形婴儿1万余例(保守估计)的孕妇镇吐药------反应停


时间线:

1953年,瑞士的Ciba的药厂(药界巨头瑞士诺华的前身)首次合成了一种名为”反应停”的药物,但Ciba药厂并未发现反应停的临床疗效。西德Chemie Gruenenthal的制药公司购买了反应停的专利,他们尝试将其用做抗惊厥药物以治疗癫痫,但疗效欠佳。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反应停对孕妇怀孕早期的妊娠呕吐疗效极佳

在老鼠、兔子和狗身上的实验没有发现反应停有明显的副作用

事后的研究显示,其实这些动物服药的时间并不是反应停作用的敏感期,孕早期四周

1957年10月,反应停在德国上市,此后不久,打出了“孕妇的理想选择”的广告,在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南美洲被医生大量处方给孕妇以治疗妊娠呕吐。主流发达国家均被上市,除了美国,由于官方采取了谨慎态度,没有引进这种药

1959年,在联邦德国就有近100万人服用过反应停,反应停的每月销量达到了1吨的水平。在联邦德国的某些州,患者甚至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到反应停。但是在美国,因为有报道称,猴子在怀孕的第23到31天内服用反应停会导致胎儿的出生缺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评审专家极力反对将反应停引入美国市场。最终,FDA没有批准此种药物在美国的临床使用

1959年12月,西德儿科医生Weidenbach首先报告了一例女婴的罕见畸形

1960年,欧洲的医生们开始发现,本地区畸形婴儿的出生率明显上升

1961年10月,在西德妇科学术会议上,有三名医生分别报告发现很多婴儿有类似的畸形。这些畸形婴儿没有臂和腿,手和脚直接连在身体上,很像海豹的肢体,故称为"海豹肢畸形儿"及"海豹胎"

1961年,澳大利亚悉尼市皇冠大街妇产医院的麦克布雷德医生发现,他经治的3名患儿的海豹样肢体畸形与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过反应停有关。麦克布雷德医生随后将自己的发现以信件的形式发表在了英国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上

1961年11月,西德汉堡大学的遗传学家兰兹博士,向Chemie Gruenenthal公司提出警告,提醒他们反应停可能具有致畸胎性。在接下来的10天时间里,药厂、政府卫生部门以及各方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1961年11月底,因发现越来越多类似的临床报告,Chemie Gruenenthal公司不得不于将反应停从联邦德国市场上召回

1961年年底,联邦德国亚琛市地方法院受理了全球第一例控告反应停生产厂家Chemie Gruenenthal公司的案件

1970年4月,案件的控辩双方于法庭外达成了和解,Chemie Gruenenthal公司同意向控方支付总额1·1亿德国马克的赔偿金。

1970年12月,法庭作出终审判决,撤消了对Chemie Gruenenthal公司的诉讼,但法庭同时承认,反应停确实具有致畸胎性,并提醒制药企业,在药品研发过程中,应以此为鉴

但反应停并没有从市场上消失,我在临床上见过一次血液科医生用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当时甚为惊讶

虽然作为孕妇镇吐药停止了,原来反应停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1965年,一位以色列医生在尝试把反应停当作安眠药治疗6名患麻风性皮肤结节红斑而长期失眠的麻风病患者时,意外地发现,反应停可以有效地减轻麻风患者的皮肤症状

1995年,美国的两家制药公司在联合研究反应停对一种名为“多型性成胶质细胞瘤”的脑瘤的治疗效果时发现,反应停还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1998年7月16日,美国FDA在医学界的强烈要求及大量临床实验的有力支持下,批准将反应停用于治疗麻风病的皮肤损害


虽然反应停目前在美国还没有被正式批准用于治疗癌症,但已经有很多医生在暗地里尝试将反应停用于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极度衰弱。而一些艾滋病患者也从黑市上购买反应停以治疗爱滋病导致的极度虚弱和卡波济肉瘤。据估计,在过去的3年里,已经有超过5万名美国人接受过反应停的治疗,其中绝大多数是癌症患者,而在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例中,也有30%—50%的患者病情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改善


现在,全球已经有将近150项有关反应停的临床实验正在进行之中

在我国,反应停目前已被医学界人士逐渐改称为“沙利度胺”。在临床医生的严格指导下,我国众多皮肤科、免疫科和肿瘤科的患者正在接受着沙利度胺的治疗

参见

Thalidomide

Thalidomide is used for a number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erythema nodosum leprosum(麻风结节性红斑, multiple myeloma(多发性骨髓瘤), and various other cancers, for some symptoms of HIV/AIDS,Crohn's disease, sarcoidosis,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a number of skin conditions that have not enough evidence


木水漂

我认为答主还是补充一下,反应停有两种手性分子,一种是安全的,而另一种具有致畸性。而这也促进了对于手型分子的研究。

cushing

回复

木水漂

虽然只有反应停的s-构型具有致畸性,但在体内R-构型和S-构型在体内会消旋化。也就是说即使服用单纯的R-构型沙利度胺,依然无法保证其没有毒性。参见

ncbi.nlm.nih.gov/pubmed

***************************************************************************************

第三章:

天灾加人祸:喜服含马兜铃酸中药的人肾功能被毁,长期使用则诱发肿瘤,累及病人难以估计。作为泌尿外科医生在临床上见到了大量因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而导致尿路上皮癌(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的患者


中药审批时间线:

1987年3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药剂型研制工作的意见》,要求对“常用中药饮片进行研究和改革”

2008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详见

关于印发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

第七条 

符合以下条件的该类中药复方制剂,可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并直接申报生产:
  1.处方中不含毒性药材或配伍禁忌;
  2.处方中药味均有法定标准;
  3.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基本一致;
  4.给药途径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日用饮片量与古代医籍记载相当;
  5.功能主治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

第八条

  (四)具有充分的临床应用资料支持,且生产工艺、用法用量与既往临床应用基本一致的,可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试验资料;临床研究可直接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五)生产工艺、用法用量与既往临床应用不一致的,应提供非临床安全性试验资料和药效学研究资料。药效学研究应采用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进行;如缺乏成熟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鼓励进行与药物功能主治相关的主要药效学试验。临床研究应当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

2000年,新版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已明确含马兜铃酸的药材有6种,除关木通外,分别为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寻骨风、朱砂莲,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品种有百余种(不包括含关木通的品种)

马兜铃酸肾病时间线:

1964年,中国曾报告了两例“极型肾衰竭”病例,学者吴寒松发现这两例病人曾服用过中药关木通煎剂,但这一报告并未在中国医学界引起重视

1990年代,这种肾衰竭病例在全球一些地区开始集中出现。1990年比利时服用减肥中药“苗条丸”的时髦女性中大规模出现此类肾病,这种苗条丸上市已逾15年,此前服用者并未出现这类肾病。比利时学者Vanhererghem对此减肥药展开持续关注和研究,他发现该药是在被加入了一种中药粉“广防己”之后才涌现出100多病例的。然而“广防己”中含大量马兜铃酸

1993年,Vanhererghem将这项研究发表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

1994年,法国也发现两例与服用中药有关的“终末肾衰竭”案例,于是就此进行了一项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这项调查显示,1989年-1994年间,在法国有标注为“汉防己”但其实是“广防己”的中药出售

1997年,日本一家委托中国生产中成药的企业因患者肾损伤而引发的国际纠纷,结果发现该药中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关木通”。一份《关木通及肾脏毒性研究》的实验报告证实关木通确实可致肾脏损害,由“关木通”组成的复方也可损害肾脏且关木通的剂量与肾的损害没有直接关系,“长时间小剂量”也可对肾造成损害

1999年,肾脏学专家--黎磊石院士注意到了马兜铃酸的肾毒性,他所在的南京军区总医院报道了3例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导致肾脏损害的病例


2000年,比利时因服减肥药丸所致的肾损害病例达105例,其中43例进入了终末期肾衰接受肾移植或透析治疗,在39例终末肾衰同意切除天然肾脏和输尿管的病人中发现了18例泌尿系恶性肿瘤



2003年2月,中国新华社以系列报道方式首度向公众披露同仁堂“龙胆泻肝丸”中使用的“关木通”含马兜铃酸导致尿毒症,导致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已接治相关患者100多名


2003年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就关木通进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大鼠的药物反应与人相同:大剂量给药,大鼠出现急性肾损害症状;长期小剂量间断给药,导致慢性肾损害



世界范围的反马兜铃酸药物政策相继出台:2000年英国药物安全委员会建议,立即禁用含马兜铃的中草药,同时英国医药管理局也提出了对马兜铃在全英范围内进行暂时性禁用;随后,又对含马兜铃的中草药成品实行无限期禁用。美国在2000年也停止进口、制造和销售已知或怀疑含马兜铃酸的70余种中草药。从2000年11月开始,世卫组织便在其药物通讯中发出类似警告,西班牙、奥地利、埃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等国也纷纷发布禁用警告。至此,马兜铃酸对肾脏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国外甚至称之为“中草药肾病”,中国学者则称之为“马兜铃酸肾病”


马兜铃在中国的情况截然相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既没有确认龙胆泻肝丸的肾毒性,也没有召回企业此前生产的含有关木通的各类产品——却因无法举证,遂无法追究药企责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的郭晓昕所搜集历年各国所报道的与马兜铃酸有关的不良反应有361例,其中197例发生在中国,并且出现5例死亡病例。在舆论压力下,国家药监局才开始限制、禁止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这迟到的禁令比西方国家晚了4年。

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才发布关于加强广防己等6种药材及其制剂监督管理的通知,并将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列为处方药

2006年《柳叶刀》杂志发表调查,显示约有12%的台湾人受到慢性肾炎困扰,且医疗数据显示每3个台湾人里就有1个曾吃过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美国药物学家用基因测序技术观察并找到答案,马兜铃酸会控制人体DNA它会在肿瘤抑制基因内部留下个记号,显示人体摄取了这种致癌物。在此前的调查中,格罗尔曼调查151名泌尿道癌患者,发现在那些有易患基因的患者中,84%有摄入马兜铃酸的迹象

2012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建立了DNA数据库以此对照中药中的成分。该项研究最终共发现68个不同的植物品种,其中就包括麻黄属植物及细辛,二者均含有有毒化学成分,例如可导致服用者患上肾疾病、肾衰竭以及上尿路癌症的马兜铃酸

而中国,目前还有四种含有马兜铃酸的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只是被限制使用并未禁止,即至少有36种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作为处方药在售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海洛因哇~~~整理转载两篇不错的图文《19世纪西方人民吸毒史》转自微信公众号北戴河碱业工人读书会;还有一篇是《海洛因可卡因入药史》转自微信公众号利维坦

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这段时期,欧洲的家长会用鸦片给孩子止啼,大家下班后会到酒吧里来点可卡因,头疼脑热就去药店买海洛因回家来一管儿,发生战争时国民还会捐钱给前方战士购买毒品和针头。后来,历史学家们把那个时代命名为“大飞行时代”(The Great Binge)

对这段奇妙的时期,很多读者应该也不会特别陌生,除非你只认识贴着尼古丁胶布的新世纪神探,却从没见识过那位没事儿就走一针可卡因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

先从19世纪末大红大紫的海洛因说起。1897年问世的海洛因不但没有被当做是“头号毒品”,而且被认为是取代吗啡的人类救星。“海洛因”这个词也不是什么民间称呼,而是发明它的德国拜耳公司为它注册的品牌。捎带说一句,除了海洛因之外,这家拜耳公司还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发明,包括阿司匹林、美沙酮、芥子气、伐地那非(另有一些中文译名包括立威大、乐威壮等,you get the idea)等等。也正是1897年发明医用阿司匹林的那位拜耳员工,在11天后又亲手为人类带来了海洛因这一止咳佳品。

研发成功后,拜耳公司便将海洛因作为止咳糖浆出售,效果很好,在大飞行时代的医药市场上大放异彩。而且大家本来都用吗啡止疼,而那玩意儿成瘾性实在太大,前线的负伤军人们很快成批转化为吸毒爱好者,因此所有人都在呼唤替代品;海洛因在这种时候横空出世,其成瘾性又不为大家了解,结果人们都把它当救星来欢迎。

在整个大飞行时代,人们几乎什么头疼脑热都用海洛因来治:头疼走一袋,牙疼走一袋,来例假疼也走一袋,戒吗啡戒得太难受了再走一袋——当时有很多人用海洛因来治疗吗啡成瘾。确实管用,大家很快就不需要吸吗啡了,因为海洛因不但能在体内代谢成吗啡本人,而且还比后者更快通过血脑屏障,让使用者来得更快飞得更高,比直接吸吗啡还要带劲。


而在海洛因诞生之前,鸦片也曾在19世纪的西方(主要是英国和美国)受到人们的青睐。早在1830年,英国人每年就要从土耳其进口2万2千磅鸦片;约翰·济慈的很多杰作都是吸了鸦片写出来的,狄更斯更是一路吸到死。19世纪的英国还生产含有鸦片的小儿糖浆,专门用来对付太能闹腾的人类幼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鸦片也被用来治疗哮喘。

最后说说福尔摩斯先生最爱的可卡因。相信很多读者都和我一样,在童年时代读到福尔摩斯小说时,对那句“此人除了爱走点可卡因之外没什么恶习”印象极为深刻。不过,福尔摩斯偏爱的吸食方式是注射,而可卡因最早还是以调酒用料的方式进入大飞行时代的。

1863年的一天,化学家安吉罗·马里亚尼想调点酒喝,就往里放了些古柯叶子和别的东西,结果弄出了史上第一款可卡因酒(多称“古柯酒”)——“维·马里亚尼”。这款堪称“半生草本半生酒”(引自一位留英诗人,请关注其微信公号“苏俄转播”)典范的饮品获得了两代罗马教宗的喜爱,其中一位特意颁发给马里亚尼先生一枚梵蒂冈金勋章作为答谢。


继教宗之后,西方各国的教士阶层也纷纷爱上了可卡因,因为讲经布道很消耗体力,有了可卡因他们就能随时在台上光芒四射精力充沛,讲起道来既妙趣横生又没完没了。再加上教宗本人强烈推荐,这东西在西方教士中就成了基本用具了。

忍不住再插一句题外话。除了可卡因之外,冰毒也曾在某种程度上帮助过那些迫切需要精神头的人:根据多位朝鲜脱北者的说法,偷越中朝边境往往需要越境者连续三四十个小时保持清醒,因此在开始越境前溜个冰是很普遍的做法。当然我每次说这件事都会有人反问:朝鲜人民饭都吃不上,哪儿来的冰?我只能说这些人还真是一点都不关心朝鲜啊,不然怎么会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

让我们回到大飞行时代的可卡因。由于这种药物在振奋精神方面的功效,那个时代的欧洲人普遍都对它抱有某种好感和期许,所以当时流行的养生文章经常会教育大家:吃饭之前一定要喝一杯可卡因饮品(没酒精的也行,但必须得有可卡因),不然消化不良头痛阳痿可别怪老师没有教你。当然,儿童的身体尚未长成,这种滋补法恐怕受不了,所以他们每顿饭前只能喝半杯可卡因饮料,再多喝就不好啦。


这种饮品也不用非得在酒吧才能买到。最早期的可口可乐就是连酒带可卡因都有的,后来觉得酒精有害健康,就把酒去掉只放可卡因了,正好适合大飞行时代的少年儿童使用。(想必大家对coca cola中的“coca”早就心知肚明了吧。)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先是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又是1912年海牙禁毒公约,然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在1914年到来了。那个飞到宇宙尽头的自由时代,就此画上了匆匆忙忙的句号。

最后,让我们向出生于1867年、逝世于1912年、整个生涯几乎同步于大飞行时代的威尔伯·莱特先生致敬,感谢他和他弟弟一起为我们人类带来另一种飞行的可能。

以及,让我们来看看大飞行时代的各类包装和广告:





以下是第二篇《海洛因可卡因入药史》转自微信公众号利维坦


遥想当年伦敦的化学家怀特第一次合成海洛因的时候,还拿兔子和狗做了实验,发现它们留口水,瞳孔放大什么的,就没再进行该药物的研究。今天本文说的这段历史,恰恰是发生在1898年到1910年左右的事情,当时海洛因被作为一种止咳处方药出售。

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它的高度危害性:

不过话说回来了,上世纪中叶那会儿美国还有镭射避孕套呢。看看当年这些奇葩的“万能药”,也不应该觉得稀奇,毕竟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基本上都是从试错走向试错再走向试错的……

穿越到1898年冬季的美国,一大早你刚刚从床上爬起来,却发现自己浑身无力,感冒发烧流鼻涕。像那些自力更生的美国人一样,你拖着行尸走肉般的身体来到当地的邮局或理发店寻找解药(注:美国一些邮局和理发店会卖一些治疗小病的药物)。这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一些名字荒诞冗长的小药瓶,写着“赛斯·阿诺德医生特制香膏”、“温斯洛夫人镇痛糖浆”等等。药瓶的包装上声称最多只要5分钟,便可治愈包括牙痛、重感冒等一切疾病。而被掩盖的真相则是,这些“药物”中包含了大剂量的可卡因、吗啡和酒精。


这就是早期的专利药。


20世纪初,专利药的盛行达到顶峰。“专利药”顾名思义就是那些由个人或公司研制出的药品,注册商标并在药店出售,疗效如何那就另当别论了。制造商们为了提高销量,故意对患者隐瞒真实的药物成分。实际上,尽管买来的药无法治愈你的感冒,药水里高剂量的可卡因也会让你感觉身体恢复得倍儿棒,比正常人还精神!


专利药逐渐引起医学界和政府的重视和担忧,1906年美国政府建立了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并在1914年通过了旨在调控麻醉剂和古柯制品分销系统的哈里森麻醉税法。在这之后,专利药逐渐被政府取缔。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段药物历史的黑暗时期得以重现,还多亏了纽约药物学术图书馆里的小伙伴,他们把那个年代的药物广告和宣传卡片照了下来并存进电子档案。宣传卡是推广某种药物的宣传手段,通常被放在药店中或送给当地的经销商。19世纪晚期的这些卡片成为了收藏家们的最爱,就像今天人们热衷收藏的棒球卡或是口袋妖怪的卡片。下面是早于1923年就出现的一些宣传卡和广告,给人唯一的感觉便是:简单粗暴的万能药!


曾经想瞬间治好咽喉炎?请用丁斯莫尔夫人咽喉炎止咳香膏!不过请三思而后行,此香膏的成为只是大剂量的酒精加上几种调味用的化学制剂。有趣的是,丁斯莫尔夫人实际上是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丁斯莫尔的化学家,而且还是个汉子!他觉得把自己的名字和肖像变为女人的话,他的香膏可以卖得更多。


在这张设计怪诞、以鲜花为背景的广告上,一位殖民地时期的男人正给一位患有慢性肠道疾病的女人服用赛斯·阿诺德医生香膏。阿诺德医生与他的竞争者不一样,他是一位持有临床医学执照的医生,在罗德岛的乌萨科特还经营着他自己的制药厂。在冗长的药物说明上,阿诺德医生标榜自己的药水可以治愈各种慢性疾病,包括腹泻、霍乱、疟疾等等等等。

起这样一个名字真是吓死宝宝了,英格汉姆的神经痛终结者可以治愈各种慢性胃病,包括蠕虫病、痢疾、胃部痉挛、霍乱。由于此药的适用人群多为儿童,英格汉姆医生为了掩饰真正的药物成分也是操碎了心,他也因此在1915年吃了官司。官方文件显示,此药86%的成分为酒精、麻醉剂、樟脑还有辣椒,最重要的是,英格汉姆的神经痛终结者中不含一丁点儿对胃部疾病有效的成分。


晚上宝宝哭个没完,把束手无策的父母折腾得精疲力竭。不妨试试温斯洛女士的舒缓糖浆吧。1849年,缅因州班戈市的夏洛特·温斯洛女士配制了这款舒缓糖浆,此药水的功效是镇静正处于出牙期吵闹的婴儿(或小动物)。这种糖浆每一盎司含65毫克的吗啡,别说是幼儿了,就是用来镇定成人也绰绰有余了。


哈勃是个特例,他并没有像其他竞争者一样掩饰药物的成分,而是坦荡地声明:此药不含镇定剂(吗啡)。尽管如此,哈勃的风湿糖浆中还是包含了大量具有镇痛作用的酒精。这种糖浆主要治疗血液病、肝病、泌尿系统疾病、肾病和便秘。尽管此糖浆真正的组成成分很难描述清楚,它的宣传卡片上还是标明了“在生产过程中,此糖浆加入了适量的黑毛茛和肺筋草”。


雷德克里夫医生的超级药方也叫“七之封印”、“黄金奇想”、“史诗级果蔬镇痛剂”,在1872年由匹兹堡医生门罗·肯尼迪配制。它的成分包含三氯甲烷、红辣椒、樟脑和薄荷油。此药方据说可以终结任何疼痛,它的宣传卡片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甚至还给出了“不止痛、不要钱”的承诺。

上图是1917年纽约奎宁和化学药物公司(N.Y.Q.)在实用药品期刊上打的广告,多是一些20世纪的流行药:吗啡、士的宁、海洛因和奎宁。


1861年,职业魔术师约翰·哈姆林和李桑德·哈姆林俩兄弟创建了哈姆林巫油公司。这种叫做“巫油”的药剂包含50-70%的酒精(视剂量而定)和其他一些古怪的成分,比如松脂、氨水和三氯甲烷。哈姆林兄弟坚称,有了他们的巫油,从牙痛到癌症,任何疾病均是油到病除。1900年,人们开始怀疑巫油对癌症的疗效,哈姆林兄弟便送给他们的经销商一个体型巨大由混凝纸浆做成的大象,以此来提高销量。

上图是1899年《实用药品期刊》上的一则广告。格雷克然是马丁·史密斯公司注册的格里戈类海洛因药物。这种药剂在1874年从罂粟中提取出来,当时的人们认为使用这种制剂不会上瘾,可以代替吗啡,因此大受欢迎。根据广告中的介绍,格雷克然可以有效治疗多数呼吸道疾病。考虑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史密斯公司还是很有良心地建议给儿童服药时剂量最好要远小于成人。


1863年一名叫做盎格鲁·玛瑞艾妮的法国化学家配制了文·玛瑞艾妮补剂,它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当时,可卡因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和医药领域,受到启发的玛瑞艾妮凭借他的化学知识,把古柯叶搅碎放在装波多尔葡萄酒的大桶里,每盎司补剂含7.2毫克可卡因,命名为文·玛瑞艾妮后在市场上推广。此制剂赢得了许多大人物的赞誉,包括当时的里昂教皇,教皇还赐予玛瑞艾妮补剂一枚梵蒂冈金牌,托马斯·爱迪生也高度赞扬了玛瑞艾妮的制剂,说它让自己工作时更来劲儿,更持久。


勃林格与索娜(B&S)是一家主要销售奎宁和可卡因的制药公司,由阿尔伯特·勃林格在1885年建于德国的莱茵河地区,并成为当地最大的制药商。这家公司今天仍然健在,并以“提供最精美、高纯度的可卡因晶体”闻名于世。上图为1907年一则实用药品广告,上面说明了B&S公司可卡因的各种优点,还有那些支持把可卡因用于治疗的医生的名字。

这是一则发表在1900年美国药剂师和药品名册上的广告,据说“块状吗啡”可以“治愈”一切疼痛。19世纪对专利药管制比较松,弗雷德里奇·威廉·泽尔蒂纳提纯出了这种块状吗啡。块状吗啡比普通的麻醉剂更高效,并大量应用于美国内战时受伤的士兵。不过,由于使用过的患者多数上瘾,这种块状吗啡被冠以“士兵的瘾患”之名并迅速衰落。

多数美国人对这家叫贝尔的公司都略知一二。1890年,这家公司的主打药品是阿司匹林和海洛因。阿司匹林已经有100多年治愈头疼的历史,它的成分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从没改变过。相比之下,贝尔公司销售海洛因的历史就不那么光彩了,在1899年实用药剂师的广告中,他们的海洛因被宣传成可以治愈咳嗽和感冒的药物。据说海洛因一词来源于德语的“heroisch”,有“英雄主义”和“力大无边”的意思,服用过海洛因的人都认为,“heroisch”这词用得相当贴切!


user avatar   liang-zhi-wu-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1951年美国风靡一时的儿童玩具,辐射实验室。

售价将近50美元,为什么这么贵呢?

因为里面特么的真有铀-238矿石!一共四块!!物超所值吧亲!!!


user avatar   reseted1579091819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极端排他性的民族、种族、宗教、文化主义


user avatar   wang-zhi-63-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图预警,图片来自百度,仅供参考]

先说一个故事。

1997年,香港回归还差十来天。六年级的小王放学回到家,只见家里黑压压的一大片人,他们通通围在外婆身边。外婆的床被抬到了客厅里,她就躺在床上。

小王认识这些人,她们都是外婆平时的「功友」,他们其中有隔壁的刘大妈,楼下的张老师,单位的马厂长,还有保卫科的赵科长,还有一些陌生的面孔。

他们表情严肃,按照固定的步伐围着外婆转圈。边走手臂还上下挥动,嘴里还念念有词,「祛病,祛病!」

类似这种


原来他们得知外婆中风发作,结伴过来给外婆发功治病。

小王的妈妈在一旁张罗茶水,还放着「功带」(一种传说被气功大师开过光的伴奏带,类似佛教的梵音)

类似这种

见到小王回来了,妈妈赶紧叫他放下书包,一起加入到「发功」的行列,一起给外婆「运气」。小王之前也跟着如果几次功友的集会,也让大师开过慧,所以也有几分功力。

开慧的图找不到,但是动作基本是这样


接下来一个月,外婆除了第一天去过医院之后,再没有住过院,每天都在家里接受功友的发功祛病。到最后轻度中风因为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最后半身不遂。

从那以后没多久,某大法被取缔,小王他们家修炼的功法也和许许多多其他「养身气功」一起,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故事,你可能会觉得小王全家愚昧可笑,但事实上,在那个年代,上至政府官员,大学教授,下至普通工人,农村妇女,全国上下几乎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方都掀起了全民气功的热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曾掀起一场全民气功热,官方和民间交相辉映,气功报刊、气功理疗院、气功表演会遍布各地。十年时间,气功从一种养生方法逐渐变为“特异功能”展示会,千万人为之疯狂。
1981年,中国中医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气功热开始向全国蔓延。
1986年,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时任科协主席的钱学森在成立大会上演讲,在实质上推动了气功的发展。
对于气功热的成因,有说法认为当时的武术热潮让人们的志趣从普通的体育锻炼转为气功修炼。但迅速,气功开始成为人们治疗疑难杂症时的一种精神寄托。
在气功热期间,不少气功大师都有治愈“外国政要”的传说。图为1987年3月3日发,以气功、点穴治病而闻名的朱鹤亭为保加利亚驻华大使顿切夫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据称,他还治愈过一些友人的糖尿病、帕金森氏症、偏瘫、肺癌、白内障等。
(引用和上图来源铁血社区)

这些气功的信徒们,早上不再打太极拳舞太极剑,而是去广场上修炼静功(主要是呼吸吐纳)和动功(伴随音乐浑身抖动)。


到了下午的集会时间,则聚在一起听「大师」讲功,打坐冥想。

其实到这里,他们的活动基本都是比较传统的气功养身功课(目前科学对气功的功用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

那么重点是什么呢?聪明的孩子已经想到了,就是盈利模式。

每一个功法都有一个「教主」,也多半是创始人,现在可以叫董事长兼CEO兼形象代言人

类似这种

发错图,是这种

首先,他们要做的是「品牌定位」。

以小王家修炼的功法为例,他们的首先给自己的定位是,「养身」和「益智」(对那段时间有所了解的人可能已经知道是哪派气功了),目标明确,他们也知道老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

接下来,他们需要有一个品牌故事。品牌是啥,品牌就是「教主」本人。于是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虚构出了一个在上山下乡的拖拉机上冥想得道的气功大师形象(确实是这么编的。)这个大师在得道之后会具备种种神迹,比如隔空移物,透视眼,预测未来等等。但是这些神迹都只使用口碑传播,绝对不会有文字记载。总结起来,就是教主和释迦摩尼一样,顿悟了这套功法,他是大师,他是光,是唯一的神话。



下一步就是产品研发了。他们的产品主要分三种。

一是核心人员才能参与的气功大会,就是教主和护法开个产品发布会,带着大家一起听课一起练功。这个机会是很难得的,只有「上层弟子」才有权享受,当然你去听课接受教主亲自发功是需要路费食宿自理的,同时你也需要拿出诚意自愿表达一些诚意,捐一些功德。当然这种会还有一个目的,是让你有机会见识到教主的神迹(一般是魔术表演,比如变个蛇什么的),回去宣传给其他功友。

这样的

这样的

第二大产品是练功教材。那个时代主要是光碟,磁带和课本。为了卖出尽可能多的教材,他们会将课程细分成很多门课,比如外功和内功,动功和静功,呼吸和冥想,益智和开慧,养身和祛病,单人和双修,甚至还有功舞(一种比广场舞魔性得多的集体舞蹈)等等等。为了确保正版教材的销售,他们会告诉功友,所有的正版教材上面都有印有「教主」头像的镭射防伪商标,同时每一本书,每一盒磁带都是教主亲自开光过的,但是开的光只对一个人有效,一家都教的话就要人人都买。

一年级教材

二年级教材

伴奏带


第三类产品是周边,比如贴纸和手办(其实是教主画像和教主雕像),一般的形象是一个头顶祥光端坐莲台的美男子(参考男版观音)。另外类似现在庙里的吊坠、玉石、手环、高香更是一个都不能少,所有产品都由教主亲自开光,保证有效,无效说明你功没练好,还不多买几块+7的玉佩加持。

他们有吉祥物型

蝶形

挂历型

海报形

还有利润最高的金镶玉型

有了产品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渠道搭建。小王家修炼的功法是全国普及的一种功法,所以需要搭建的是全国渠道。

当时气功最热的地方非帝都莫属,「教主」首先拿北大教授做案例,用生命科学院和钱学森做背书,以首都为大本营。

1979年3月11日,《四川日报》发表通讯员高琪、丁先发,记者张乃明的报道:《大足县发现一个能用耳朵辨认字的儿童,省有关研究部门已采取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研究》,这标志着当代特异功能运动的开端。《四川日报》的消息见报后,四川医学院马上派出了一个调查组赴大足县进行调查。调查认定,唐雨的耳朵并不能辨认字。耳朵认字是弄虚作假的结果,其手法“基本上采取了魔术师的那一套”。就在四川医学院的调查还在进行的时候,3月16日,《上海科技报》迅速转载了唐雨用耳认字的消息,跟着转载这条“科技新闻”的有《河北科技报》《湖南科技报》《南方日报》《长江日报》和《甘肃日报》等,“美国之音”播出了类似的消息。香港《大公报》《明报》更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人的惊人发现。1979年5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祖甲《从“以鼻嗅文”到“以耳认字”》的文章,18日,叶圣陶先生《关于耳朵听字的新闻报道》在《人民日报》发表,两文对“用耳认字”这种“荒唐的新闻”进行了批评。图为《自然杂志》封面,右侧为中国气功热幕后推手:大科学家钱学森。

当时的中宣部部长胡耀邦曾在中科院工作过,他看到这期简报,在4月23日给一些宣传部门的领导作了批示: “穆之、井丹、绩伟、曾涛、香山同志一阅。所有表演过这出丑戏的小孩都没有罪。地县委居然轻信,党报居然发表,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声中,居然出现这样荒谬绝伦的笑话,并由此推想各条战线上必然存在的能同这样笑话相比美的事情,我们该要这么警惕啊!该要这么努力联系实际解决一些问题啊!” 之后,在同年11月8日,他又就《北京两个小学生能用耳朵手心和腋下认字》的报告,给两位宣传部门的领导写下批示:“穆之、井丹同志:这类事情,科学工作者要怎么办可以由他们去办。但不能公开宣传。宣传这类事情对四化没有一点用处、好处。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宣传这类事只能增加人们的迷信和思想混乱。这一点务必请你们把关。”

1980年代在胡耀邦的坚持下,中宣部对特异功能和气功的态度是“不介绍,不宣传”。这使得相信特异功能的钱学森很不满意,于1982年5月5日给老朋友、中宣部副部长郁文写信。信中说:我也向您表白我的判断,我并以党性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不是假的;有作假的,有骗人的,但那不是人体特异功能。人体特异功能和气功、中医理论是密切相关的。(文字来源:胡耀邦史料信息网)下图中左三为钱学森。

出于尊重大科学家钱学森,胡耀邦同志在1982年在5月13日作了如下批示: “这不是我们的科研方向和在科学上还没有充分证实之前,报刊上不宣传,不介绍,也不批评,这两者我看是稳妥的,公正的,要坚决这么办。但可以允许极少数人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也允许他们办一个小型的定期的研究情况汇编,发给对这方面有兴趣的科学工作者阅读和继续探讨。”

(图文来源凤凰网)

教主主抓本地高端市场,和各大高校打成一片,下面则派遣八大护法十大金刚奔赴各地组建分公司,不对,是开分会,并在当地挖掘招募具备组织能力的地方带头人(如现在的广场舞领导者),前期一般以本教骨干职位作为诱饵,后期则许以销售分成。有些「功法」还会使用类似传销的方式按发展的下线销售情况给足提成。


整个组织体系会按照「中央」、「大区」、「省市」、「乡镇村组居委会」来细分,确保每个「用户」都有一个上级可以接头。


在完成渠道搭建之后,只需要每天组织开会练功就行了,就跟跳广场舞一样简单,各类产品便会沿着搭建好的渠道开始正常销售。


拉人,练功,买教材,买周边,买新教材,买新周边。精确激发并满足目标客户需求+定期的客户关系管理(集体练功开会)+精准的口碑传播=盛极一时的中华神功


——分界线——


可能是职业病,我对任何一个体系的商业模式特别感兴趣,所以跑题讲了这么多。

我一直觉得气功是几千年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东西,和中医一样必然有他存在的价值。而这些所谓的「大师」,跟风而动,将龌蹉的商业目的裹挟在半生不熟的所谓功法里,直接毁掉了普罗大众对气功的认知和看法,更是直接毁掉了许许多多人的健康。这种行径实在是为人所不齿。

顺便说一句,坑害了小王一家的那位「教主」,在被取缔之后,逃到美国,没几年就被车撞死了。他的神功还是没能保护他。


user avatar   hao-bu-hao-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爸妈,庸医的最高境界。

我爸,南大生物系毕业,正高,研究方向是香烟烟气致癌性,然后每天一包烟。

我妈,上医大公共卫生系毕业,副高,研究方向是各类食品添加剂。目前三高,关键还不肯吃药,看着那高高的血糖,我担心的要死。对了,满满一箱的零食,高油高糖的那种。

家庭2个洁癖我从小生活在无菌中,结果抵抗力很差,经常感冒发烧或者拉肚子,2个教授会说看医生吃药没用,叫我多睡觉多喝热水,拉肚子拉干净饿2天就好了。

感觉学医的的确是挺无情的,看生死很淡薄,小时候有点伤心。


user avatar   liang-xing-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这个问题吵火了,然后让微信部门的人看到。然后等待版本更新。


user avatar   liu-dong-yang-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user avatar   hello-yu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较遗憾的是蛇院的脸谱化。

在哈利波特入学的年代,蛇院有名有姓的学生都被刻画成绝对的坏心眼、蠢,大多数很丑(详见潘西和克拉布的描写)。

来看分院帽的歌:“精明的斯莱特林,来自那一片泥潭。”

“——而渴望权力的斯莱特林,最喜欢那些有野心的少年。有哪对挚友,能比斯莱特林和格兰芬多更好?”

可以看到最早期的时候,斯莱特林的学生。具备精明的头脑(学习成绩应该还不错,会精打细算,会明哲保身),渴望权利和野心(应该不少斯莱特林毕业后进入魔法部成为官员),斯莱特林和格兰芬多是挚友,历史上两位创始人的却是好朋友,并且是相互欣赏的关系,虽然有一些观点不能苟同,但并非是针锋相对的。

但是萨拉查是有弱点的,投射在斯莱特林的学生身上,就是空有一身本领,但没有全局观念,在意血统和门第,而且还对黑魔法有很大的兴趣。萨拉查本人还比较傲娇,你不重视我的观点和决定,我就要报复———在多次争吵后,萨拉查决定出走,而且还修建了密室和保存了自己的宠物蛇怪(纯血种巫师看到蛇怪,也是得死)

在所有斯莱特林里,最喜欢的人物是莉塔(神奇动物出场人物)。


她具备斯莱特林的特质,比如血统高贵,容貌美丽,精明,冷漠,对黑魔法应该非常熟悉(黑魔法防御术功课很好,毕业后成为傲罗)而且有一段黑历史(父亲残忍又暴虐无道,重男轻女,弟弟的死亡)。但她依旧是善良、向往爱和正义的人,她冰冷的外壳下是一颗温柔敏感的心。多像斯莱特林啊。但她勇敢地保护所爱之人,并不是胆小怕事之辈。她也会为错误的过去忏悔,从成长之路上看,她是一个亦正亦邪,非常丰富和矛盾的角色。

学生时代的汤姆里德尔,当然是一名优秀的斯莱特林,虽然很穷,缺爱,内心邪恶,但是人长得帅,成绩优秀,极为聪明,而且善于运筹帷幄,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非常圆滑。当然也是哄女孩的高手。走上革命之路是必然。

但是成年之后,这个角色就缺乏了张力,成为一个一心求永生,用暴力和恐惧维系部下的leader,反观我们可爱的格林德沃,高智商洗脑一套套。无论在小说中还是电影里,食死徒追逐伏殿的理由都比较单纯——崇拜他的力量?认同他的纯血论?恐惧他的报复?但在政治统治上,好像缺少了一点什么。也许是正确性,也许是智慧,伏殿至少别老盯着校长,至少先把魔法部占领,傀儡政权给坐稳,而构筑的新的魔法世界的愿景,其实原著并没有太说得出来——让大多数巫师倒戈伏殿,是需要理由的,没有革命的理由,搞得伏殿是为邪恶而邪恶,有点立不住。

但是到了哈利波特时代的7年间,斯莱特林并没有出现一个合适的、丰富的角色。斯莱特林成绩最好的马尔福,大多数也体现了愚蠢的行为和做法,和他的前辈汤姆里德尔的深藏不露的野心差得有点远。

马尔福和哈利的cp很多人嗑,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马尔福不是一个和哈利能力相当的人(虽然马尔福真的很爱哈利,想和他做朋友,做不成朋友就要努力刷存在感和他对着干,有点像小学生恋爱)马尔福成绩应该是还不错,尤其是魔药课,可以看得出经常和赫敏竞争,魁地奇也是从小抓起)也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情,纨绔懦弱和妈宝,没有什么大智慧。

最大的遗憾,是哈利并没有一个斯莱特林的同学,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蛇院。

也许在哈利时代,有一个蛇院的男孩或女孩。


他/她成绩优秀,擅长魔药课和黑魔法防御术,虽然不是马尔福的小跟班。但是因为血统和家族,马尔福也不敢怼他,虽然表面冷漠,对马尔福欺负同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也时常偷偷地救他们一把,他也许非常毒舌和黑色幽默,代表的是中立的蛇院,但是他非常欣赏哈利和他的朋友们。他也有爱情,有自己喜欢的巧克力蛙卡片,有一只美丽的小蛇,也许在大战的时候,他会与DA一起并肩战斗,甚至反抗他的食死徒父亲和家人,并且在战斗中为某个美丽的麻瓜巫师挡刀,死时感化了对面的家人,倒戈哈利阵营(越想越多)

—— 虽然听上去很像斯内普,但是并不是。斯内普的善良的核心是对莉莉的爱,如果他不爱她,他才不care哈利死活。

选角的话,贝拉·莱斯特兰奇其实可以更美艳一些~ 原著中她可是布莱克家的美艳三姐妹。

少女版本

成年版本:伊娃格林


芙蓉!!!

我承认波西是一个有魅力的女演员,但是82年演一位比波特年长2岁的少女会不会有点太勉强?

我心中的芙蓉1号


我心中的芙蓉和加布里姐妹


user avatar   chao-su-wei-g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科举制」? 
  真实历史上普通民众的生活条件是怎么样的? 
  现代人的哪些习以为常的观念与生活方式,放到更久远的人类史上只有很晚近的历史?当代人的习惯哪些只有数十年数百年的历史,人类千年的文明史上并非如此生活? 
  猫的身体为什么这么软? 
  为什么抗美援朝中四川籍烈士远多于其余诸省? 
  人口占绝对优势的汉族在元清两度被少民征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挪威三文鱼养殖场被曝水质污浊,病鱼鱼身布满溃疡,三文鱼养殖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吃三文鱼真的不安全吗? 
  整容看得出来吗? 
  明朝真的能代表汉族吗? 
  如何理解资本原始积累?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二十一世纪初(2000~2005 年)看似不靠谱的预测成真了?
下一个讨论
迪拜真的那么富有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