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中,秦明已作为梁山泊好汉之一登场。
《水浒传》的两个源头《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中,都有秦明。
这个人物形象来源早,定位清晰,是宋江的得力干将。
“雷横、秦明安在?”
这里引用一句《梁山七虎闹铜台》台词,宋江遣将,雷横、秦明是很重要的将领。由此可见,此二人在宋江心中的地位。
在早期故事里面,卢俊义也不是晚到60回才出场,而是在前面。
《水浒传》中的一些情节,比如林冲的段落,实际上是小说新造的,属于施耐庵原创的故事。
这个顺序被作者打乱了以后,现在的人看起来,就不太能够理解了。
你看宋江先喊雷横,再说秦明,剧中雷横的台词比秦明多。
二人参见宋公明。
(雷横云)某雷横是也,这个是秦明。
秦明云“宋江哥,喏。学究哥,喏。唤俺二人那厢使用?”
学究云“您二将近前来。今差您往铜台救卢俊义去。您二人先入城,等俺人马到时,就要接应。听我分付你咱。
(雷横云)“谨奉学究的令,先徃铜台郡救卢俊义走一遭去。学究神机有大才,二人先去入铜台。打听城边人马到,仗剑横冲杀出来。”
这一段台词的来源是明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应该是根据元杂剧再度编撰而来,其中甚至出现了林冲。但是你看其中的问题,雷横代表秦明回话,然后复述吴用的计划。秦明喊了两声哥,两个喏,问有啥事。雷横的地位在早期实际上比秦明高。
为什么说是根据元杂剧改编而来,因为这很明显就和《水浒传》中的描写不同。因为在《水浒传》中,雷横排第二十五位。地位远比秦明低。
秦明喊“学究哥”雷横喊“学究”这说明秦明和宋公明、吴学究的关系那不是一般的好。
这个顺序和写法,说明这就不完全和《水浒传》一条线。而是早期故事源头。
或许正是这一点,作者保留了秦明的地位,排在在七虎尾巴,然后将雷横踢到了后面。
早期水浒故事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并不是连贯的,而是一个个单独的故事,也不完整,是《水浒传》将他们串联起来。秦明原本就是宋江班底。
而关于秦明归降宋公明这一段故事,早期应该没有,而是作者创作的。作为整本逼上梁山英雄大聚义故事,就不得不说清楚主要的梁山好汉是因为什么上的梁山。
而作者也不会轻易否定这些故事的蓝本和大致人物关系。当时的人既要看杂剧,也会看这本书,两者冲突太多,必然有喷子提意见。
在《水浒传》中,关于秦明最大的分歧就是秦明一家因为宋江派人冒充秦明杀人放火,被慕容知府给杀了。
慕容知府不放他入城,因为秦明“指拨红头子杀人放火”,已处决了秦明的家小,又命人放箭射秦明。
因此,秦明为什么还要上梁山?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秦明就在七虎之中,所有的源头都指向秦明和宋江的关系好得很。作者不能轻易否定这些事实。在讲述秦明上梁山的原因时,秦明一家是死于官府之手,虽然后来上梁山时大吵大闹,最后却因为“上界星辰契合”而表示算了。
这里面实际上就有和故事源头妥协,但又要加入自己的原创的意思。当时的人或许一点疑问也没有,秦明就是宋江的好哥们,杀秦明一家的又不是宋江,这没事。
但是今天的人们,根本就不了解元杂剧,而且元杂剧的剧本台词大多散轶,怎么个唱腔也搞不明白。对于水浒英雄的故事传说都是来自《水浒传》然后再根据现在的社会道德观念来理解几百年前人们的思想理念,自然会疑窦丛生。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
三人。
第一是张飞。
张飞多次单挑吕布,也是唯一一个单挑吕布超过三五十回合最高达到了一百回合。而全身而退的。甚至吕布还对他产生了隐隐的恐惧。
第二是夏侯惇
夏侯惇在濮阳还是哪儿单挑了吕布差不多二十回合吧。
第三是张辽
要是没有张辽,曹操还想生擒吕布?
疑似人员:
董卓飞戟射吕布,吕布慌忙逃窜
李阙还是郭四也曾单挑过吕布数个回合。
山东孔圣门下的大将铁锤武安锅竟然跟吕布大战数个回合,竟然仅仅断了一只手,恐怖如斯!
公孙瓒单挑了吕布竟然有五回合之多!
忘记了还有个貂蝉,怕是单挑吕布能达到三百回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