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项目被否,原因是利润率太低。
其实地产现在利润很薄了,我这个项目ROE才5%。现在除了旧改,其他利润都不行。
大部分原因是土地出让金太高了,大家都去竞拍导致楼面价太贵。
所以核心还是土地供应不足。
因为资本比你精明,他知道控制哪些资源可以从你身上榨出最多的钱。有些房是刚需有些房不是,你以为资本分辩不出来吗?
货币就像水,实业好比花草树木。
植物要长得好必须要有适量的水,但旱季雨季水量不同,所以需要蓄水池。水多了就存到池子里,水少了就从池子里放水。这个蓄水池往往是最低点,也就是交易中最安全的一个种类。在美国是股市,在中国是房地产,在日本是债市。
低点是由特殊的地理结构决定,有的在山坳里,有的在地下湖,有的是天然湖。无论如何,低点蓄水一旦成为现实。所有的植物都会把根系伸到湖边。所以这个时候,一旦把蓄水地点改变,一大半植物就会因为来不及改变根系导致缺水而死。
中央调控就好比减少蓄水池子里的水,水少了自然会让植物把根往其他地方生长去找水。但是,只要其他的蓄水池没建起来或者其他池子不够低不够大,(也即是,其他的安全金融属性产品的安全性和增值空间不如房地产。),最后,水还是会汇聚到原来的池子里。
因此,再没出现比房地产更傻瓜赚钱的途径之前,房子依然会作为金融品。
但是!蓄水池的把所有植物都引到它周围导致整个区域极度不平衡,进而极度不健康,近水处参天大树,远水处一片荒芜。所以必须要把水引到他处。
只是如何引,目前并无好的办法。按理说,股市一路慢牛是最好的。不过中国股市依然混乱,无法担当货币蓄水池。
所以房间什么时候跌要看股市,只有股市持续热起来,房价才能慢慢跌下去。这个过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该买房还是买房。短期看,国家尚未有替代房地产的合适方案。只是制造“恐慌”防止过热罢了。
因为一平均就都降了啊。
因为三四五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郊区等等这些改善型刚需根本看都不看的房子在降价,甚至大幅度降价。而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在涨价,甚至大幅涨价。
例如,广东粤西粤东粤北贫困地区的1000套房子原价50万,降价5万,降幅10%;同时广州深圳的核心地段的100套房子原价500万,涨价50万,涨幅10%;那么降价总额和涨价总额都是5千万,全省房价持平,非常稳定。实际数据是会涨一点点,体现经济一片稳定且增长。
然而你会在乎湛江雷州半岛的大花园洋房吗?你会关注汕尾的无敌海景房吗?不会,你只想要广州深圳的学区房,改善房,网红盘。
不扯什么数据,不当什么投资专家。
更不割什么韭菜引流公众号卖一波课,
因为我也是韭菜之一。
写一点咱们普通购房者能看得懂的,而且一看就明白的。
我最近这段时间也被房价涨跌问题弄的不明不白,盘算着要不要卖套房投资。
刚才学理财知识的时候,恍然大悟——你问房价涨跌,跟你问股市涨跌是一样的。
或者说,不谈具体房型,城市,地区,遑论房价涨跌是没有意义的。
就好比你问别人这几天大盘跌不跌一样,
问题是,大盘跌的时候,也有人赚。
大盘涨的时候,也有人亏。
原因太简单了。
因为每个人手里握着的股票不一样!
而每个人手里握着的房子也不一样!
同时,每个人对房子的需求更不一样!
这个时候,你光看大环境有什么意义呢?
房子就像选股票,如果真有买卖房产的需求,你单看大盘又有什么意义?
而且房市相对于股市更复杂,
光是不同城市的不同片区,就可能有天壤之别。
(注意,例子中的深圳,郊区市区,都是概念,不能用现实作对比,方便你理解而已)
举个例子,你在深圳,想买市区的房子,
手头的钱凑一凑刚好买得起。
然后有些专家网友告诉你房市不好,要跌
你信了,没买市区那套房子
结果大环境房价确实跌了,
可是跌的却是全国均价,
而深圳市也是跌的郊区的房价,
市区的房价不跌反而涨。
这样一张一跌算下来,确实是均价跌了
但对于有购房需求的你而言,
你更买不起市区的房子了,
只能退而求其次买郊区。
这时候,专家跳出来了,
说,你看我没说错吧,房价跌了,韭菜们快上车,来我这里买课吧。
然后,房价跌了,专家赚了,你却买不起市区的房子了。
换个例子,你在深圳,想买郊区
手头钱凑一凑也买的起。
专家说房价跌,你看大环境不好,于是信了
后来全国均价真的跌了,深圳郊区也跌了,你买得起了。
于是你就会说,哎呀,感谢专家,我听你的没买。
然后开开心心的买了一套郊区的房子,剩下的拿去做定投理财,也是美滋滋
这种情况,我也为你开心,因为我不是专家,我也只是个普通购房者。
说白了,抛开具体城市,片区,功能,户型,大小。
去谈整体房市,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意义不大。
如果你真的有那个心思,作为购买过三套房产的普通人,
(二线城市一套,三线两套)
我的建议是,你花一点时间弄明白你的需求,
然后再多花一点时间亲自去你所在城市的各大片区和楼盘看看,
相信我,这段亲身对比,实地考察的经历和经验,比看什么宏观大数据和专家言论要靠谱的多。
因为调研过的你会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
别墅永远比高层难卖,小户型一直都比较紧俏,
靠近地铁站的房子就要比不靠地铁站的贵,不同地产商的房子价格就是不一样,
而你所购房子的户型,甚至小区配套的物业都有可能影响房价。
而且同一小区,不同单元的价格更是天差地别,
有时候的原因是你买的单元旁边多一根高压线,你买的别墅门前有个小人工湖。
好嘛,高压线有辐射;人工湖夏天蚊虫多;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居住质量和价格。
更别提采光,楼层高低,建筑质量了。
而且,每个城市的发展重心也会影响房子的价格。
而且这些事情,是房地产销售,在卖房子的时候,根本不会跟你说的!
他们只会讲自己房子的优点,而种种缺点,需要你自己一个一个去拆解。
实际上,上述这些实际条件对房子价格整体的影响,是比房市的宏观影响要大得多的。
换言之,如果你有经历去研究宏观房市,不如琢磨一下这些实际问题,
你跟着所谓的砖家叫兽苦叹房价涨跌,不如自己亲身去看一看
弄明白自身需求,搞清楚城市片区对房价的影响,简单预测一下城市未来发展重心。
比搞明白未来10年整体房价涨跌更有价值,而对你的实际帮助也更大。
聊国家经济大势并不能为你的生活改变什么,
但是积累的选房经验会帮助你在未来拥有更好的居住环境。
总结一下,
我不是让你买房,
我不是让你买房,
我不是让你买房!
同为普通人,
我是让你把研究宏观房市的精力拿出来,研究下你的实际需求和本地楼市环境。
这比听什么搞宏观经济的砖家叫兽对你而言,要有用的多。
这玩意得去市场上看。各种大V教的也就是挑房注意什么还有价值。
举例,1,04年某市土地出让金大概在1000,去年20000。城市自己猜。你觉得04年的能比19年贵么
2,某地段精品楼区,二手估值在20000左右,然后某一时间段,出了几套顶层,对比市场跳水15%,然后对照得出小区下跌15%,这对么?
3,拿新盘对比二手本身就不靠谱。类似的地段,04~12年间地产爆发阶段的盘,有多坑大家都知道。设计不合理,容积高,配套差,等等。等18,19看的新盘,容积低,设计合理四平八稳,套内面积计算的比较极致,配套规划合理。那么哪怕同样楼龄,这两年的新盘也该更贵。哪怕有人觉得应该更便宜,但是绝大多数人会在更高的价位给他扫干净,让这种人只能发帖议论议论。
4,某片区,前些年的天坑盘,住也不行,租也不好的。在二手房市场上当流量,哪儿哪儿都是它们。然后某年政策允许,可以免税或低税卖了,然后把这片区的综合成交价砸下去30%,还不少滞售的,然后专家得出结论,综合今年某地区成交价同期环比,房屋交易成交价格明显下降,存量已经是累赘,说明楼市遇冷,地产已经是危险资产。这个你信么?
5,真正的好楼区,每年二手周转率很低,而且出手了卖的就快。所以每个城市二手楼盘市场完全不代表这个城市的均价,但是可以看看当地哪些楼盘可能是天坑。有些楼盘一年周转了10%以上,也就是说7,8年,这个楼区在住的人可能就换一茬了,这个坑还去干啥。
6,鹤岗已经有5万一套的房子了,然后网上说地产已然崩溃,说当地怎么怎么样。然后实际上市中心新盘价格还在3000~4500之间。
最后推荐大家想买房就多看看房,把全市的楼盘都走个遍。该有的规划仔细看一看,争取做到每看一个楼盘都能对上周边片区规划和附近走势。相信我,当全了然于心的时候,该买的楼盘,好楼盘,去一次就知道应该就买这个。
编辑一下:政策一放开,房子卖的还是很好。天天房价崩,真的崩了存钱也没用。看看日本费20年劲都缓不过来。
我们家孩子就特别会玩儿数据,每次考完试都用不同的方式想我汇报,比如:
正常汇报法:这次我考了95分
名次汇报法:这次我考了第三名
进步汇报法:这次考试我比上次考试提高了2分
提升汇报法:这次考试我比上次考试提升了1名
困难汇报法:这次考试特别难,好多同学不及格,我考了61分
模糊汇报法:这次考试我的正确率高达90%(一般是占分最多的几道题都错了)
当然,还有一个绝招,就是瞒报。
降房价也是一样,是同比降了?环比降了?增长率降了?成交量降了?整体降了?高房价地区降了?税收降了?。。。
还有样本从哪儿来的?谁来统计?口径是什么?和谁比?。。。
日本经济泡沫破了多少年了,东京的房价也一直是稳中有升
什么原因呢?
觉得放假要跌的理论是:房子的总体数量相较于总需求,是过剩的
但是现实是:大家都想要的房子的总体数量相较于总需求,是不足的
现在经济形势压力大,房地产产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要房价稳经济,所以房价变化还不太大。
但是我们都知道,房价目前已经很影响实体经济了,影响制造业。
只要产业升级站住脚,未来有新的产业如5G、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业发展起来,未来国家肯定会砍向房地产的。
我国房价是个迷,已上车的和中介说还在涨,空头们则互相转发着“xxx项目降价,业主怒砸售楼处”的新闻。
如今的房价就是个分化的局面,北方肯定是跌了的,幅度都不小,但南方深圳带头肯定是涨了,安徽合肥今年的学区房涨幅非常大。
房市是个流动周期相对较长的市场,日本的泡沫经济90年初就破了,房价直到92年才有明显下跌,一直跌到2005年才见底。
上图2 是著名研究机构Numbeo发布的数据,网上随便一搜就有,其中我国的准一线与二线城市并未参与排名,比如厦门、三亚、苏州等,否则前20,至少拿下一半。有些朋友经常拿上海对标美国的纽约,我翻了下,上海排第4,而纽约排在第94。
中国楼市有泡沫,这事连官方都承认了,您要非说没有,不是掩耳盗铃么?但我翻遍了历史,从没见过是泡沫能不破的。
我们把城市理解为一个实体的平台公司,它提供电力、交通、消防、教育、医疗、安全等公共服务,吸引企业和居民入驻。企业和居民向其纳税是它最主要的盈利模式。
城市增长的第一阶段,是通过土地质押进行融资,大搞基建,就属于典型的烧钱式资本型增长,反映到现实中就是城市飞速扩张,高铁、地铁覆盖越来越广,新区、开发区层出不穷,房子越盖越多……另一面是债*务和宏观杠*杆率也越积越高。
买房相当于买一座城市的股票,房价是城市资产总值的投影。
一个城市的房子值不值得买,会不会持续涨价,要看它是否到了无法维持资本型增长的地步。因为需求总是有限的,不是新区建成了就一定能招到商户并形成稳定税收,快速扩张的城市一旦走到其税收覆盖不了运营成本的节点,就意味着它的资本型增长结束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就看它能不能按时按量支付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城市运营人员的工资以及养老金、社保金是否还有结余。如果出现了不能支付的苗头,那这城市就有很大的爆雷风险。
大家想想看北方那些房价下跌的城市是不是都有这些特征?哈¥滨已经在鼓励房企降价让利去库存了,而黑¥江是第一个养老金结余为负的省份。
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60%,赵燕青老师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城市空间已经严重供给过剩,实际可以满足80%的城市化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空间的城市化,并没有带来人的城市化——城市里到处是空置的房子,而外来务工人员还是住在城中村或群租房里。
这说明我国城市供给已经严重过剩——市场过度饱和——再扩张下去就是亏损的。所以整体上,我国城市资本型增长的模式已经结束了,现在要转型为靠税收和消费驱动的运营型增长。
这时候城市发展的策略要从大修大建的老套路中跳脱出来,转换成狠抓服务质量,促进公平、法治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只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企业和劳动力人口,增加税收,提高城市”利润率“。
前文讲我国城市的房价租售比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因为高增长所以高市盈率是合理的。
BUT,现在没有高增长了,那高市盈率(租售比)还有什么道理呢?所以城市估值是要动态回归的。
所以北方城市目前的下跌还只是开始。
城市是“人”的城市,税收也由“人”创造。而人随产业走,产业随利润走。
房价高的地方,人力成本就高,企业很难留下,轰港就是典型的负面例子,空心化是必然。而新$坡就不同了,广泛覆盖的公共住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企业留得下,就业机会多,人们产生的消费和税收就能稳定增长,城市也更健康。
结合这些论述,您再品品最高层反复强调的“高速度的增长要转换为高质量的增长”是什么意思?
因为运营型增长是赚慢钱,虽然健康但成长性不足——城市一旦失去了快速增长的预期,就意味着它的市盈率(租售比)要动态回归,参考值是欧美城市的15-20左右,所以爆雷的风险是很大的。
但我国地域广袤,且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既有像独山那样过早透支资本的地方,也有一些城市因人口流入而推动了消费-税收的增长,注入了资本型增长的潜力,情况很难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