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惜。逃离学术圈的博士是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学术圈分为这么几类人:
1.真大牛。比如钟南山院士、袁隆平院士,他们愣是给祖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好处,叫他们国家脊梁都不为过。这类人在学术圈中非常稀缺,能有个1%就不错了。
2.有较高科学节操的科研人。这类人虽然成果不见得突出,但耐得住寂寞。做科研是真的想为国家乃至世界造福,即使面对学校考核也可以不改初心。这类科研人不会为了抢学校福利房、抢科研经费浪费自己精力,自己有了成果也愿意和同行分享合作。
3.科研墙头草,投机倒把分子。这类人把科研当成谋生的饭碗,只要能出成果,能拿项目经费,能评职称,他们会追所有热点研究方向。搞出来的东西有没有用并不重要,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才是他们的目标。
最后的结果就是产生了一堆学术垃圾,对社会发展根本就是毫无意义。
但是这类人也没有太大的坏心眼,也挺善良的。
4.学阀,学霸。这类人看着这字眼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他们可能在年轻时做了不少成果,取得了较高的学术地位。然而他们后来变了,变得独裁暴虐。他们利用自己学术地位,在项目申请、论文发表、人才评选等领域恶意打压可能影响他地位的新人。
对于可能颠覆自己学术地位的论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拒稿。对于有利于巩固自己学术地位的论文,哪怕质量差都要录用,这一点在文科领域非常严重。
最后导致的后果是,论文能不能录用不是以论文质量为唯一标准,还必须有国家级项目支撑,作者必须有大佬。
5.学术舔狗。部分学术新人为了尽快混出头,不惜一切跪舔行业大佬。这种跪舔是全方位的,给大佬当生活秘书都是小事,甚至还出现过核心期刊上通篇歌颂导师和师母的论文。
对于逃离学术圈的博士来说,他们没有能力当大牛,也没能力当学阀、学霸,留在科研圈就只能选择当清贫老师,墙头草和舔狗。现在高校大搞非升即走,清贫老师也当不了了,只能当墙头草和舔狗。
当墙头草其实也挺累的,为了抢热点研究还得加班加点地干。然而,干完以后,看着自己的学术垃圾,心里面也没有充实感,反而有种空虚感。就这墙头草的角色现在也越来越少了,能独立决定自己研究方向的高校教职或者科研岗位已经是难如登天了,新毕业的博士想留在学术圈只能当大佬手下的舔狗了。
当学术舔狗就更惨了,给行业大佬当舔狗,跟私企那些舔老板的打工人没本质区别。现在高校逐渐取消编制后,是走是留就是课题组大老板一句话,不舔大佬就意味着职业生涯完蛋,想混一辈子都难。
说实话,这还不如去考公务员或者去国企。在这些地方,不跪舔领导不过就是爬的慢或者没晋升机会,只要搞好自己本职工作,谁也不能赶走你。
就个人的经验来看,其实放弃的原因有很多,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和想法都不一样。一般读博士的分成这几种人:
通常来说,数学系的那些本科课程难度就已经可以劝退90%的人继续从事数学科研了,而且这90%的人还是985学校的学生。能够留下来继续从事数学研究的10%的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总会有种种原因退出的。有的是因为导师比较坑,实在是无法给学生合适的题目;有的是因为导师不会带学生,导致虽然学生的生源很好但是出路却很糟糕;有的是因为自身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他更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去从事其他行业了。所以,无论是在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阶段,总有各种各样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数学界。至于为什么没有讲师之类的离开数学界,或者比较少听到这类话题,那是因为混到讲师的时候通常都是35岁左右的人了,而工业界目前对大龄无经验人士貌似不是特别友好。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在工业界都是存在的,因此年纪越大,越不容易转行,只能够在学术界继续混下去。如果某个高校的Tenure Track职位失败了,那就换一个差一点的高校继续混就可以了,无论怎么着都能够找到一份学术界的工作。
而当初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通常来说都是数学系里面的优秀学生,而且都是从985甚至更好的高校出来的。这些人对自己其实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例如毕业之后要发表多少多少篇文章,在什么档次的学校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一旦达不到类似的标准或者要求,通常都会觉得自己已经不那么优秀了。或者说其实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标准:如果能够去XXXX学校从事教职工作,那就继续做下去;如果不能够达到类似的标准,那就转行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这些学生一旦发现自己不能够达到之前自己设置的底线,就会选择做其他的事情。其实也有的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就已经认识到自己不会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因此就会选择一些容易让人毕业的导师,拿到一个博士文凭之后就投身工业界了。
整体来看,从事数学研究(而不是那些灌水工作)其实是投入高并且产出低的一件事情,很多时候投入了很多时间却没有一定的产出是非常打击信心和积极性的。这种时候,如果还在读博士的话,博士生导师则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来鼓励和激励博士生,而不是把博士生往绝路和死路上逼。毕竟每个人的想法和成长环境不一样,之前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现在的环境。如果没有及时地鼓励博士生,那么博士生的心理和想法就会发生变化。毕竟投入同样多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可能收益会比继续做数学科研多得多。毕竟做数学研究的时候,一年365天能够有30天有突破的idea并且执行出来就已经算很成功的了。
从事基础性的学科研究如果按照很久之前耐得住寂寞,愿意坐冷板凳的标准来说已经远远不够了。无论是申请基金,经费,还是拿到Tenure的岗位,都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出一定的成绩。如果不出成绩,只做大问题,那么无论是经费还是教职都是不稳妥的。因为身边有无数的人为了生存和自身利益会做很多中小问题,写十页左右的论文迅速发表,占领高地并且拿到教职和经费。退一步讲,就算一个人说他自己在做大问题,谁知道他整天是在混日子还是在思考问题。所以,如果要评价一个人科研的好坏,其实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毕竟学术界目前已经是产业化,没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基本上也就不要在学术界待着了。
一般来说,从事一个职业,要么是有兴趣,要么是有成就感,要么是有钱,要么是有其他利益。如果在做数学的科研中,既没有兴趣,又没有任何成就感,甚至无法带来任何的金钱和利益,那么继续从事科研对个人来说就没有那么大的价值或者意义了。不如去做一些让自己感到高兴的事情或者投入到能够赚钱的行业中去,毕竟从事理论研究的投入产出比实在是太低了。如果想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就不能把它当做一份工作去计较工作时间,而要当成一份事业来做,一件即使短期内没有任何回报但是却依然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的事情。
博士完还水了两年博后的我来说几句心声。
决定做不做学术,其实很大程度是根据你博士做的课题是否前沿,以及你的导师是否是大牛就决定了。博士毕业后,要继续做科研的话,基本就是断定你要去高校这条路。越往后走,你就会发现科研学术圈是圈层很明显的,门第划分明显的圈子。
哪怕你博士很能发文章,但是方向跟研究成果也就是跟风的,其实也混不了什么出头路,也就是在一堆韭菜青椒中苦苦挣扎。真正到38 48两个年龄槛之前拿到帽子的,去翻翻履历,就知道在博士期间,甚至本科的时候,你就已经注定无法在科研这路走多远。当然,如果你在国外,或者真的学术天赋极高除外。
就百分之95的博士生吧,其实,科研学术圈子真的不缺一个你,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做的东西是不是前沿科学,是不是自认为是天赋型选手,因为这圈子到最后,就是讲天赋的。努力的人一大堆,不过是复制模仿跟风水文章,做一些自我感动的事,这样的人退圈其实并不可惜。可惜的是那些真的很有天赋,又很有热情的人退圈。
其实我自己也慢想清楚了一些事,对于博士生群体而言,绝大部分情况是,学术圈失去你不可惜,只是你自己觉得从自己学术幻想中醒来有点可惜。
你看基辛格博士,基本上没搞啥学术,主要在实践,而且开创了新局面,这不是学以致用最高的境界了嘛?
不知道题主的答题范围,国内的大家都知道很多,我没必要不充了。
欧美国家博士毕业了不搞学术的是多数,搞学术的是少数。可惜不可惜的,都是个人感觉。
个人觉得不可惜。毕竟在邮件的最后署名上,你的名字前面多了两个字母,Dr. 铁蛋,Dr.二狗子。这其实日众多欧美博士毕业生最真实的想法,也就是我不在乎去哪儿,我只在乎头衔,和这个头衔能带给我的价值,或者利益。
得益于发达国家的整体就业环境和还算不错的待遇,以及不是那么高的房价。他们绝不会对所谓的学术研究有过分的执念。
以澳大利亚为例,因为我只了解澳洲,我不是百度或者网上看来的,我是从我自己周围的人的去向来实际描述的。
博士读完了,以我认识国外PhD A为例,去了当地的市级医院,去做了一个仪器分析员,也就是化验员,其本人非常满意,待遇也非常不错。A的博士经历非常不错,在同一级别的学生中是各方面都比较好的。PhD B毕业后去了本市的一家小型药物企业任职,估计也是职场不好混,后又回到了博士期间的高校,但也不是搞学术,而是做EHS专员,也就是实验室安全,人员健康方面的管理员。AB均为当地人,都有自己的小家庭,且配偶收入稳定,小家庭在当地买房毫无压力,生活节奏慢悠悠,社会福利也不错,谁还想拼。其他的留下来做学术的,真的就是特别出类拔萃的,一个学院一年可能留下个一两个。其他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是被工业界或者学校的非学术岗位消化。有人可能会说这种岗位貌似听起来是国内硕士就能干的活儿呢,也没错,问题是,你也得拿到这个名额,用这个博士学位去当敲门砖。
还有不少的部分去做行业咨询顾问,这个去向在国内还不是很多,很多人也不太了解咨询顾问是什么。还有不少去做了销售,是的,比如专业软件的销售,就是平时给买家发发license,沟通下之类。用个本科生当然也能完成,但是国外干啥都用邮件,还是那句话,最后落款是个博士,总能显得专业不是,买家更会相信对方是有实力的公司。硬件销售也有不少博士,比如一些非常基本的实验室仪器的宣讲介绍等,放到国内是几乎不可能有博士愿意去做这些工作的,因为真的是杀鸡用牛刀了,但得益于优厚的待遇,受人尊敬的氛围,发达国家还是有不少博士在从事这样的工作。都说国内卷,其实大家都很卷,这本就是常态。
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假期和收入。上面这些工作也许听着不是那么令人兴奋,但是到手的钱和你能得到的日光浴,假期,旅行,房子,丝毫不少于做科研的人的时候,许多所谓有科研理想的人也许实在自我安慰吧。
因为很多博士其实找不到不做科研,也能有房子,车子,假期,稳定收入,又受人尊敬的其他工作了。
如果给了一百万的年薪让你到企业,你还是觉得年薪四十万的高校更适合你,那这种人确实是不做科研可惜了。
可惜。但是主要应该由学术体系的设计者、掌权者承担责任,他们应当反思博士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们设计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是否有效达成了这个目标,而不是苛责每个博士个体背叛理想。将大环境的不合理归咎于受害者个体是很荒唐可笑的,就好比认为90年代下岗工人是因为自己不努力才下岗一样——事实上他们在原有岗位越努力越投入,下岗后的适应能力反而可能越低。
很可惜?是很可惜啊,说不可惜都是假的,那么长时间的学术训练,巨高的沉默成本,放弃搞学术确实还是挺心疼的,可是学术也不是我们想搞就能搞的啊!
你们天天说互联网卷,打工人卷,但在学术圈的卷度面前,互联网的卷连幼儿园级别都不是!互联网的卷顶多就是996拼努力,学术圈的卷不但007拼努力,还拼天赋,拼运气,拼出身,拼人脉….圈外的人无法想象,这些年为了去一个好单位搞学术(很多学科重平台重资源,不去好单位约等于学术生涯死缓),门槛水涨船高到了什么地步,10年前只要是美国博士+top博后1-2期,985高校把你当爷,抢着要你,而现在只有美国top博士+top牛组博后2期内+顶刊一作若干,才能勉强混一个非升即走的高级博后资格。
如果说现在做学术只看成果那我也忍了,大不了多做几年博后,憋几个大招出去也行,但是现在很多高校明确要求博后不能超过2期,要35岁内评上帽子,等于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做出非常重要的成果,只有运气+实力双双爆棚的选手才能做到。最可怕的是,每年这样的选手还很多,多到萝卜远多于坑,这帮天选之人之间还得互相卷,打得头破血流.…..
连天选之人都卷成这样了,我们这些普通博士还有啥机会吗?
每次比较重要的学术会议,都会有一堆高校来现场招老师,我亲眼看见一个哈佛phd+哈佛医学院博后被某南方985高校招聘怼“学术成果还不够,再做两年博后攒点文章再来”。可他的文章在我这等phd眼里已经是非常牛逼了,我要是毕业也有那么多同级别的文章,我能笑一辈子。
比我牛逼好几个level的人想进学术圈都如此波折,更何况广大普通的phd呢?反正现在进工业界,多挣点钱也不寒掺,而且不少科研岗位都是博士起步的,薪资也很香,那就两眼一闭乖乖去吧。
博士放弃学术是不是很可惜?是!但这不是因为我们放弃了学术,而是因为学术放弃了我们啊!要是有高校有意收留我,那我肯定也愿意搞学术啊!
强烈建议合肥中科院研究所开设少年班,让这些小朋友作为后备力量培养,无缝衔接入职合肥中科院研究所,然后再离职,输送到社会,形成生态化反!
关键在于生产力。
生产力在于科技。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