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代发真有那么多的好处,那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多发几篇,还把这好事告诉你?连个就业门槛都没有,就这个问题就吸引了五六十个代发,这个回答里面就像是在宣传学术不端一样。真别忽悠孩子了,每个来找我私信的我都仔细聊了,我觉得真的没必要搞金钱操作!
你好,我不是什么中介,是一个普通的社科本科生,今年大四,截至目前发表期刊五篇,其中北大核心两篇,曾经投到CSSCI通过专家审,在编辑终审时直接退稿。总之因为一直是自己写自己投,在文科本科生里经验算比较丰富的。更建议你参考我的建议:
(只针对文科,尤其是社科学科的经验,如果是理科,一般是实验室模式吧,solo的可能性应该是几乎不可能的才对。)
1 首先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写作投稿这件事,一定是一个赚钱的事情,如果你想倒贴钱去做一件事,可能最后反而做不好。我自己的五篇论文,基本都是自投自中,自己收钱。最便宜的是gz开头的一个期刊,三四千小文章给了400r,最贵的有收到过两次2k,比起自己的努力不值一提的工资,但一定不需要你花几千去找中介。你找中介还不如找我吃顿饭。
事实上,每个学科都有期刊鄙视链,各位“行内人”太清楚了,哪些期刊收钱发,哪些期刊靠实力发。哪些期刊歧视(或者是不收)本科生一作独作文章,这些都是一个学科小生态了然于胸的事情。再不济也可以通过你的期刊名称看出来,像周刊,旬刊,参考性很小,而正规省级月刊以上,才是你需要投稿的。
就是说,就算你花了钱,发了论文,老师一看你的期刊,就知道你进行没有金钱操作,如果是普通老师,大多数一笑了之,只看论文质量罢了。但是也有极端老师,就反而不收这样的学生。
而且,既然你想发文章,那大概率会读研,也有一些希望步入学术圈,甚至有一个学者梦(´∀`)♡。那就请珍惜自己的学术羽翼,没错,从现在做起珍惜自己的学术羽翼,每一篇文章追求自然生长,而不是偃苗助长。你可以想想,如果你以后真的成了大牛,你肯定不希望你的第一篇论文是这种花钱的水平,还有可能被扒学术不端,多难受。
2 选题,在2021年年初,请你密切关注每个期刊的选题指导,一个是关注符合你实力的目标期刊(一般来说省级或者市级重点机构办的期刊会比较好,不建议投学报,厉害的学报投不上,差的学报不合适),如果这个期刊没有选题指导,我建议是选择你们业内最牛的几个期刊选题指导进行参考。不要选一些又偏又怪的选题,不要完全靠自己的喜好选题。
比如我举个例子,你喜欢玩王者荣耀,你就写王者荣耀的经济学原理(我不是经济学,随便一举例),这种文章即使你写的文采斐然,也是一篇独立于研究大潮的文章。编辑部选稿件,大概率是看你这篇文有无章未来的被引用可能,你这篇文章,除非遇到一个也写王者荣耀的傻子,否则采用的可能性偏低。这就是期刊社的功利一面。
另外,还涉及组稿问题。比如有的期刊会突显地方特色,如“北京特色专栏”,这些都是可以试着结合地方特色投一投的。还有的会设计“国际视野”专栏,可以投一些国外的调研类文章。如果你和责编关系好(比如是老师,或者师兄师姐),还可以知道他们接下来几期希望做什么专题,如果投专题,审核效率还会变高!甚至一个月左右就能上知网网络首发。
另外,字数不宜过多。八九千字的肯定比五六千的难发很多,毕竟稿费成本按字数算,编辑也不想发一篇质量应该不高的文章八九千字的钱,要是五六千可能就勉强接收一下。
3 格式和学术规范
这个我不想说太多,因为这是学术基本功,如果你这方面做不好,比如参考文献还格式不统一,还不知道自己要投的期刊是尾注还是脚注,用中文一,(一)这样的序号,还是1 1.1 1.1.2这样的序号这样的问题,我建议还是多学习,太基础了。学术规范,这个学术抄袭问题,我只能说珍惜自己的学术羽翼,不要让你之后每个日夜都昼夜难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并不建议你和其他机构作者在本科阶段一起合作写文章(你未来的硕导除外),我曾经有一次这样的经历,最后经历了恶意的学术举报。就是极端的鸡蛋挑骨头,最后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很恶心人你知道吗。那段时间我刚刚保研完,其他机构作者也刚刚评了奖,连是谁搞鬼,针对谁的都不知道。就是这种搞笑的匿名举报,却不会对举报者有任何惩罚,他完全可以针对你的任何一个标点符号下手,逐字逐句恶意挑刺,让你即使是教授也避无可避。
4 投稿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投稿一定是从期刊或者官方公众号等途径找到的确定的投稿渠道!牛逼一点的期刊甚至会注册投稿系统,让你注册成为作者。千万!千万!千万不要百度xx期刊,点第一个“官网”,直接上传文章。
你的文章会被某些淘宝代写拿去直接“白嫖”,到时候事小这篇文章废了,事大如果你也投了,代写也投了,会涉及大量一稿多投,学术不端问题。同理,也尽量不要信任中介,也有这样的风险。
另外,要注意不要投工作类期刊。就是那种名字很牛逼,甚至是核心,但是文章质量很一般,而且一般作者都是某个单位(非学术单位)的科员,主任这些人的文章。大概率是给领导评职称用的。如果你投了,第一审稿周期巨长,我同学有审完排队了一年半的,另外就是被疯狂的加三插队,领导优先的原则,会让你的文章无路可去。还没办法撤稿,只能等着。
5 心态
像保研 考研这种场合,只要你文章质量好,就算是没发表过的,给老师看一眼,甚至只看个选题摘要,就知道你这个孩子文字功底如何,眼界认识如何。太高太低,文字写的啰嗦还是逻辑跳跃,用语毛病多不多,甚至是我都能一眼看出来。一定不要过度纠结数量。
我一直觉得本科生阶段,多投多被拒是好事,我曾经写过很多很多篇我认为有发表能力的文章,因为主题不符合/我的本科生身份不符合/甚至单纯因为他们不喜欢被拒。还有被专家审拒,被初审就拒,直接一点的“建议另投别刊”,委婉一点的“你这个主题和我们不太符合”都有。
我曾经见过我身边的研究生学长学姐因为某业界“水刊”拒了她的文章哭了的,因为这个水刊也是相对的吧,毕竟她导也是责编,按理说不会拒。导师也特别自信,觉得这篇文章根本不用“打招呼”,就投了。结果被拒了,在那里哭的。我觉得我被拒到姥姥家,可能不会出现这种心态波动了,刚开始很难过,但是我的难过都是五分钟的周期,后来就麻了,这篇不能用就接着考虑。这样的心态反而会在研究生面试时候受到导师的好评!
另外,我的建议还是,多试试c刊,为什么呢,我投过我们专业所有的cssci,给我的感觉就是,甚至他们退稿的意见,曾经给过我一篇文章十大点大修的意见,句句是死穴,就是那种案例完全不具备参考,这段必须改,结构必须改。最后肯定是因为拆的太厉害导致没法接着返修了,直接放弃了。但是当时真的不是崩溃,而是感动,甚至是感动哭出来的感觉,会有人认真看你的文章,从逻辑击破你的漏洞,而不是仅仅看你的摘要啊参考文献啊就对你指指点点。后来我的科研水平增强突破,和这种大修意见有很大关系,非常感动这样的大修审核专家。
6 滚雪球
五篇论文 说少不少,说多不多,除去我大一不学这个专业,大二打基础,实际上都是大三写出来,大四之前发出来的文章。滚雪球,是在于你的学术影响力,从勉强接受第一篇,是一个突破,自己收到样刊和稿费,看到自己的文章被排挤在边缘位置。到今年开始有杂志社(不是核心)找我约稿,独作的文章发表在了第13页的位置,甚至以往的大四学长还担任了某杂志社(虽然很菜的内部刊物,且现在已经取消了)的审稿人和推稿人(但是真的很牛啊)。其实是慢慢营造自己的学术影响力,与编辑和大牛多交流思想,获得他们对于“值得发表稿件”看法的经历。
说白了,我并不觉得我发了论文我很牛,但是我敢说我被拒的经历,大修小修的经历,投稿的经验和学科写作基础在我们专业保研生也是比较好的水平,大牛老师并不会因为我发了文章而要我,我说服导师的理由,或者是说我自信的事情,一直是我投稿反反复复的经历,和良好的心态。
希望对你还有很多想要投稿的同学有用。如果有什么想交流的,也可以私信我吧,我也可以保证不收任何咨询费用。
21年10月24日补充:已经开始审查打击了,大家还是断了中介的念头吧。
集成电路作为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基本集中在国内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
目前形成了以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为核心的四大城市群。
从芯思想研究院发布的数据看,前十大城市中,长三角占据一半,五席分别是上海、无锡、苏州、合肥、南通;环渤海只有北京一个入围;珠三角和中西部各有两席。
过百亿的15个城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合计为8280亿元,前10大城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合计为7370亿元,占比89%。
一、上海
据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450亿,较2017年实现23%的增长,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上海在设计领域,部分企业研发能力已达7纳米,紫光展锐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三。在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28纳米先进工艺已量产,14纳米工艺研发基本完成。在装备材料领域,中微、上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额500亿元,分为100亿元的装备材料基金、100亿元的设计基金、300亿元的制造基金。基金将加快促进汽车芯片、智能移动芯片、物联网芯片、AI储存器芯片、安全芯片以及智能储存器芯片等高端芯片的研发和生产。
二、无锡
根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来看,无锡市在2018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014亿元,较2017年实现14%的增长。
无锡市当属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无锡市原计划到2019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任务,无疑已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第一方阵行列。
无锡作为“国家南方微电子工业基地中心”,近年来一直在构造集成电路“芯”版图,经年积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集聚了包括华虹半导体、华润微电子、长电科技、中科芯、中德电子(江阴润玛)、江化微、东晨电子、固电半导体、宜兴中环领先等在内的200多家企业,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等多个领域,集成电路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在锡渐成,勾勒出了无锡集成电路的美丽风景。
2000年以来,先后成为国家科技部批准的8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全国仅有的两个由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国家微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另一家是上海)。
不过无锡IC设计业偏弱,占比仅为10%;制造业占比25%;封测业占比高达40%,设备材料占比25%。
三、北京
2018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970亿,较2017年实现8%的增长;排名仅仅次于上海和无锡,位居全国第三。
北京市规划到2020年建成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形成了 “北(海淀)设计,南(亦庄)制造”的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积累了一定的“家底儿”。以中芯北方、北方华创、屹唐半导体、集创北方为代表的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紧密合作,协同打造北京集成电路产业的“芯”实力。
四、深圳
深圳市2018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为890亿,较2017年实现34%的增长。
深圳市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位列珠三角地区首位,规划到2023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深圳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重要聚集区,长期处于设计业龙头位置,在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领域非常薄弱。根据深圳新的产业规划,当地将补齐芯片制造业和先进封测业产业链缺失环节,聚焦提升芯片设计业能级和技术水平,注重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努力优化产业生态系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五、成都
2018年成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较2017年实现23%增长。
成都市要跻身国内集成电路设计第一方阵,打造中国“芯”高地,规划到2035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3400亿元。这个规划周期确实有点远。
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聚在高新区。在芯片设计方面,拥有各类设计公司120多家,包括振芯科技、锐成芯微、和芯微、雷电微力、华大九天、华为海思、新华三等各具特色的企业,设计领域涵盖网络通讯、智能家电、物联网、北斗导航、IP等;在晶圆制造方面,拥有德州仪器8英寸晶圆生产线;在半导体封测方面,成都拥有华天科技(原宇芯)、士兰微、英特尔、德州仪器、芯源系统(MPS)等近十家封装测试企业,形成西南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基地。
六、西安
2018年西安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较2017年实现5%增长。
西安市打造集成电路产业新高地,规划在2021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西安依靠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和华天科技西安、美光/力成封装项目,大大增强了西安在集成电路产业中的竞争力。
目前西安形成了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研制与生产,到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的较完整产业链。
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情况来看,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制造业一枝独秀,设计业与封装测试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七、苏州
2018年苏州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较2017年实现7%增长。
苏州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集成电路设计、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拥有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随着中科曙光、澜起科技等一批旗舰项目落户,集聚效应已初步形成。目前,苏州市在芯片最有价值的设计领域,已积累了一批实力企业。当前,苏州市重点支持工业园区和昆山等地区发展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产业。园区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目前已集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40多家。
八、厦门
2018年厦门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关口。
厦门市是国家集成电路布局规划重点城市,致力构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规划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将达1500亿元。厦门已经形成火炬高新区、海沧区、自贸试验区湖里片区三个集成电路集聚区,目前成功引进了一大批龙头项目,初步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装备与材料以及应用等产业链环节,聚集了三安光电、联芯集成、士兰微、通富微电、紫光展锐、瀚天天成、美日丰创等20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部分环节的生产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九、合肥
2018年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较2017年实现25%的增长。在长鑫量产后,预计2019年合肥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会有较大增长。
合肥市打造中国IC之都,被列为全国九大集成电路集聚发展基地之一,计划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500亿,其中设计业100亿,制造业300亿,封测60亿,设备材料40亿。随着晶合集成、长鑫集成的投产以及强势引进的一批设计、材料企业,加上宏实自动化、易芯半导体、大华半导体、芯碁微电子等一批本土企业,合肥已逐步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并带动其他高科技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产业布局上,合肥市现已形成了三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经开区、高新区、新站高新区。2018年9月27日合肥市正式被授牌成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合作试验区包括合肥市三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经开区、高新区、新站高新区。
十、南通
2018年南通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较2017年实现23%增长。
近几年南通集成电路产业飞速发展,已初步形成完整产业体系。汇聚了包括通富微电、越亚半导体、京芯光电、捷捷微电子、启微半导体在内的一批企业。
十一、杭州
杭州市致力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之都,从杭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可以看出,到2020年年底,全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500亿元;明确提出集成电路设计业是杭州信息经济创新发展的长期有效的驱动力,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提升全市整机系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杭州市的行动目标重点发展芯片设计,选择特色芯片、高端存储芯片等芯片的制造,兼顾封装测试与材料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杭州是八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优势,汇聚了包括中天微系统、广立微电子、士兰微在内的一批优质公司。目前拥有多个细分领域精尖核心技术,在嵌入式CPU、EDA工具、微波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数字音视频、数字电视、固态存储(固态硬盘控制器)、计算机接口控制器(包括磁盘阵列和桥接芯片)、LED芯片和光电集成电路等领域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个别甚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进入了国际主流市场。
十二、大连
2018年大连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较2017年实现60%增长,其中英特尔大连就高达227亿。
大连市要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计划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500亿。2108年随着英特尔大连工厂二期扩建项目投产,有力助推大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十三、重庆
重庆市规划到2022年力争成为中国集成电路创新高地,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000亿。重庆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但电子信息产业需要高水平集成电路技术支撑产业发展。重庆将养生培育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项目,重点解决制约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和创新生态问题,实现重庆产芯片产品全面支撑重庆市智能终端、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制造、仪器仪表、5G通信等电子信息领域应用需求。
重庆的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中在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园区已构建从EDA平台、共享IP库、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集成电路全新产业生态,吸引了华润微电子、SK海力士、中国电科、西南集成等一批知名集成电路企业聚集发展。目前正全力打造全球协同研发创新平台UMEC联合微电子中心、全国最大功率半导体基地和韩国SK海力士集团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工厂。
十四、天津
2018年,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天津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较2017年有20%的下滑。
天津市致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计划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天津集成电路产业逐步形成了IC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三业并举、新型半导体材料与高端设备支撑配套业共同发展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格局,聚拢了集成电路企业百余家,聚集了紫光展锐、唯捷创芯、国芯等一批国内集成电路设计龙头企业;芯片制造业拥有中芯国际、中环股份、诺思科技等知名企业;封装测试业有恩智浦半导体、金海通、双竞科技等重点企业;材料与设备支撑业聚集了中环半导体、中电46所、华海清科等企业。
十五、南京
2018年,南京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实现了56%的增长,一举突破100亿大关。
南京的集成电路产业主要聚集在江北新区,目前已经拥有台积电、华天科技、长晶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集聚了260余家集成电路产业企业,覆盖行业内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等全产业链环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