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撕葱的投资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因为他的生态位和历史进程所致。
别看撕葱的曝光很高,但王思聪的资金体量,拿到中国的投资界,也就算小字辈的。
早些年的熊晓鸽,沈南鹏,后来的高瓴资本的张磊,这些人才是投资界的扛把子,当然还有后来马云和虞峰搞的云峰基金,请来的天才少女李颖控盘,虽然是后入局,但毕竟地位在这里,直接对标千亿美元体量的盘子。
当然,上面这些人也只是中国金字塔的上流社会,还算不上顶层。
相比于顶层的万亿体量的资金流动,这些上层的操盘反倒是更加引人注意。
比如张磊,当年一手托起京东,将近10年前,大强子见他只要7500万美元,张磊偏要塞给他三亿刀,逻辑是:如果这个钱你不要,那只能说明你的认知根本没到这一步,这步棋你没看透的话,那不要说7500万,我一分钱不会投你,因为搭建基础物流,三个亿也就算个头寸,后面还要大笔的烧钱追加。
至于他的耶鲁校友沈南鹏,当年也是携程创始人,后来出来做投资,这个投资不单单是砸钱就算完事儿,沈南鹏的职责是负责砸钱之后的一系列运作,这个背后是一套非常复杂的团队,广阔的横跨全球的人脉,注意,这个资源是WTO风口初期就已经完成的,他的盘面几乎涵盖了中国最近十年的独角兽和一线巨头:京东商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今日头条,摩拜单车,饿了么,滴滴出行,爱奇艺,蔚来汽车,新浪,360,唯品会,拼多多,快手....
反观撕葱,也比较聪明。作为一个有点小钱的富二代,委实不能和上面的大佬相提并论,何况前面说了,这帮老江湖都是趁着WTO和中国互联网发展初期的那一波浪潮,已经把大坑都填完了。无论是资金还是机会,王思聪都不可能有机会。
更重要的是,王思聪对那些行业根本不了解,并且他也是一个比较享受生活的人,不可能像沈南鹏一样,一周在飞机上飞100个小时,那种生活对于局外人来说光鲜而刺激,但是这种生活天天过,体力上的透支远远高于上海地铁每天4小时通勤的996白领,王校长毕竟还要风花雪月,杨村出油,这种高强度的体力活太累。
于是,撕葱的生态位就被牢牢确定下来了:第三产业,细分的话,就是时髦的娱乐风口行业。无论是熊猫直播,网络游戏还是什么网红公司,都是这种。
当然,这个无形中和老爸的战略又很契合,当时万达大船转舵,开始从商业地产全面转向第三产业。因此,在投资这个小船玩好了,对于将来掌舵大船也有帮助。
你们这些老家伙,别看现在闹得慌,我撕葱在第三产业小角度切入,再过二十年,说不定也能翻云覆雨——就像二十年前马云做的事情一样,,农村包围城市,从非主流逆袭成主流。
可惜,历史进程变天,巨浪滔天,撕葱的小船瞬间被卷翻,万达的大船也开始晃荡起来。
其实撕葱对于娱乐行业的眼光是很精准的。
当年人问他对于papi酱这种网红怎么看,他就抛出了一个“必定过气”的宿命定理,然后到后来如涵电商上市,撕葱的论断也堪称精辟:1.亏损的悖论(本身KOl定位的高营销矛盾);2.张大奕一人独揽九成流量;3.网红造血模式的不成熟。
这番论断,足见撕葱绝非草包之辈。
但是一个人的成就,从来不取决于他的姿势水平,更加重要的是大的环境,以及窗口期是否容得你喘息。
同龄的马云,能力被撕葱完爆,但是马云的历史进程的踩点能力(时运),比起撕葱的投胎,还要稀缺十倍以上。
当马云靠着日系和美系的金元挺过了互联网寒冬,之后便是一马平川,马云的成长高峰期是35岁之后(成就越高的人,成长期越长和高峰点越滞后)。
而撕葱,如果熬不过这一关,上限也就停滞于此了。这个历史节点,非人为可控——2017年以来,国际国内大环境的深刻巨变之下,纵使关系大局稳定的朱肉都无法幸免,不要说小小池·塘里的一叶扁舟了。
当然,大船和小船之间也是相互依存,万达的危机很早就埋下伏笔,当年的橙衣记者问王健林,老王以自媒体捕风捉影搪塞。但时至今日回头去看,不能说老王在欲盖弥彰,只能说后来大环境的发展,朝着坏的方向去了。
最后,撕葱很优秀,人也老实。你看此次出事之后,网上除了他的宿敌,罕见的没有“墙倒众人推”,这个待遇足见其人品,也希望他能挺过这一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