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了解王思聪的圈子和更多的内情,只从基本的商业风险控制来说。
王思聪这样的背景,应该有很多人帮衬和资源可以动用,也不差钱来做事。但最后 的结果是,想做的项目和要花出去的钱,没有评估负债和现金流的风险,也没有法务对他自己和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预判和处理。
最基本的,这样干这个项目,这样花钱,啥时有收益,收益的情况如果不理想,其中的风险怎么承担和分解出去?怎么退出?王思聪的这样的身家和背景,不应该将自己置身到这样的结果啊。这个结果说明,王思聪没有很好的组建一个基本有水平的队伍来做项目控制,做好基本的财务分析和法律风险的评估,以及处理。好像只有高歌猛进,热闹景象及金钱的自由挥洒。
王思聪在有雄厚背景和可以依靠多方资源背景下,最后以这样一种方式出名,说明商业能力是不合格的,但我觉得还不能说商业眼光不行,他做的很多事情是在消费趋势上的。
我有一个同事,现在是业界大咖。
好多年前,他去了一趟美国回来,说去了拉斯维加斯。
我问他手气如何,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我去赌场,目的就是为了输钱”。
这倒新鲜了。
众所周知,大家去赌场的目的就是为了赢钱。
如果去赌场是为了输钱,那不去岂不是更好?
他和我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深圳的律师同行,去拉斯维加斯旅游,自然要去赌场一试身手。
结果当天运气爆棚,赢了几万美元,相当于几十万人民币。
那可是差不多20年前,几十万在深圳够买一套房子了。
这个律师突然发现,赌场就是亲妈啊,管吃管喝还送钱。
回到深圳,再去拉斯维加斯当然不方便了,可是隔壁有澳门啊。
于是他每周末都去澳门找妈妈“取钱”。
不过赌场岂是吃素的?
本来一个好好的律师,现在欠了一屁股债,天天无心业务,四处借钱,试图翻本。
所以他告诉我:我去赌场,拿出100、200美元,去玩老虎机,选最低投注额,就是为了找个乐子。
输完回房间睡觉。
你看,这才是成功人士的思维。
虽然输了钱,但是享受了赌博的快乐,不吃亏。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正在老去,很多企业都面临第二代接班的问题。
我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不少的制造业第一代企业家。说别的还好,提起子女接班那是一脑门子的官司。
第一代企业家是在市场中厮杀出来的,闯过了大风大浪,才创下偌大的基业。
自己创业已经够苦了,不能让孩子再受苦。
于是第二代往往就格外受到照顾,其中大部分有海外留学的经历。
子女回国,自然要到自己家公司学习管理。
制造企业,很多时候利润是一分一毫省出来的。
从小财大气粗、具有国际视野的子女,自然看不上这种辛苦钱。
工厂不在市区,迎来送往颇多不便。
核心管理层都是自己叔叔辈的,如何命令得了?
于是,学习管理若干时日,会和老子说自己兴趣不在于此。
结果往往是老子投资一笔钱,孩子去往一线城市,白天“认真”投资,晚上逍遥快活。
国人对于投资的态度很有意思。
一方面,大家都认可,投资是一个极其专业的领域,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胜任。
另一方面,很多人也相信,只要自己有了钱,自己的判断比那些金融民工强得多。
拥有财富虽然不会让人更聪明,但可以让人胆子更大。
家里钱多,不知道干什么,那就去做投资吧!
你说什么PE、天使、PRE-IPO?我听老师讲过的。
经验?做几单不就有了嘛,要你多嘴。
2009年,王思聪持5亿元“零花钱”进入投资市场。
2011年,王思聪在微博上宣布:“强势进入,整合电竞”。
电竞在当时正值谷底,王思聪的投资大家难以理解。
2012年,的iG战队一举斩获WCG2012世界总决赛冠军。
王思聪认为这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蛰伏已久的投资天才迸发而出。
他曾公开宣称:很多趋势都是我先看出来的。
也就是说,我就是趋势。我才是那个最值得投资的人。
在“首富之子”和“投资天才”双灯闪耀下,大批投资人赶来助一臂之力,最终投资规模达到30亿元。
2011-2017年期间,万达集团如日中天,王健林三次登顶中国富豪榜,最高峰个人资产超过2000亿元。
5亿元当然是零花钱。
王健林轻轻吹一口气,王思聪就能飞起来。
而最初的成功,恰恰成为王思聪“越飞越高”的动力。
花无百日红。
万达集团的风逐渐小了,风口的猪并没有长出翅膀来。
王思聪“啪叽”摔在地上,感觉到了一丝压力。
咱不惹事了,不发微博,总会安全一些了吧?
“咚”!我去,掉井里了。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新加坡玩。
朋友晚上约了一位金沙赌场的荷官一起吃饭。
金沙赌场是个极其怪异的地方,输钱特别得快。
我问那个荷官有没有人真正赢到钱,她说:
“很多人运气会很好,一下赢很多钱。但是,只有懂得在适当时候离场的人,才能最终赢到钱”。
其实投资也一样,投资前,必须考虑退出问题,否则“钱生钱”的目的就打不到了。
当然,王公子是不考虑这些问题的。
“我又不想上市,我也不想套现,有钱可以慢慢选择自己想要投的项目,有钱可以不急着要投资回报,我又不靠公司赚钱吃饭。”
亏损?
没想过啊。
上市?
不需要啊。
离场?
不可能啊。
信你?
我爸王健林啊。
。。。
爸爸我想你了。
没钱了吧?
嗯。
回来上班吧。
好的。
你看,身为前首富之子,万般无奈,只能回家继承几百亿的家产。
只不过想起娱乐圈没有了小王同学,还是有一点莫名的惆怅。
疯起来连自己家都骂的人,不好找啊。
感谢你看到了这里。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王思聪投资中间涉及的法律风险。
目前来看,主要问题至少有三个:
1、个人担保的风险
个人担保固然可以放大收益,但是也会放大风险。
所以,没事儿别担保,说到天上去都不行!
2、担任高管、法定代表人的风险
凡是在投资圈吃过大亏的人,往往在登记的资料里看不到。
很多公司是通过身边的人,比如司机去设立的。
你要问他为什么,他就告诉你不为什么。
不为什么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名字?
我有事走先。
在公司改成认缴资本制以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责任大大增加。
高调王校长,在20家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是33家公司的股东,在34家公司担任董事或高管,对108家企业拥有实际控制权。
如果爆雷,思聪同学可能会收到成打的限制消费令。
没来由的董事、高管、法定代表人,一定不能接。
3、普思投资居然是一人公司
一人公司,风险要多大有多大。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不过,在王校长的字典里,可能根本没有“风险”这两个字。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