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端上“辣椒炒肉”!
打开百度百科搜索“辣椒炒肉”,一张“经典湘菜”的美食名片立刻跳在你的眼前。
打开维基百科搜索“辣椒炒肉菜系”,你依然会发现没有一个词条关联和江西并列。
惨还是江西人惨,明明是联名发表的作品,江西人连第二作者都不配署名。
part.1
都是招牌家常菜,江西菜却始终没有姓名
辣椒炒肉身为赣、湘著名家常菜,但却一直被外界标榜为湘菜,只见湘而不闻赣,这实在让江西人的乡愁都不知道该寄托何处。
湖南人在江西菜馆里点个辣椒炒肉,还会惊艳地感叹一声,没想到江西人的湘菜都炒得这么好。江西人听了脚底一滑。
当然,这还是在省内,走出江西,你可能根本找不到江西菜馆来点。
论阿卡林省到底能阿卡林到什么程度,但凡是跟知名度有关的东西,从来都没有争赢过——
高铁是环江西的,婺源也经常被记成安徽的,不知道庐山原来隶属江西,没听过江西人也爱吃辣,就算四大菜系扩大到十二菜系都没人想起加个赣菜。
赣菜属于什么菜系?
A. 四大菜系
B. 八大菜系
C. 十二大菜系
D. 其他
江西人:luei了。
都是吃辣的大省,湘菜已经走向外地人流浪的胃,并逐渐占领深圳,但江西作为深圳人口流入top4的存在,竟然找不出一家知名江西菜网红餐厅,哪怕是不用排队的那种。
赣菜在饮食布局上就先输一着,当辣椒炒肉作为湘菜代表红遍网络的时候,为解乡愁的江西人还得委屈巴巴地跑去湘菜馆点一盘辣椒炒肉,为湘菜继续摇旗呐喊贡献GDP。
江西人:都是吃了不会营销的亏。我恨!
part.2
江西辣椒炒肉,辣椒才是真主角
看一个江西人会不会吃,关键点在于一道辣椒炒肉;辨别一家江西菜馆会不会做,关键点也在于一道辣椒炒肉。
作为环八大菜系的赣菜,虽然四大、八大、十二大菜系评选什么都没捞着,但它最大的特色就胜在没有什么特色,没别的,就是特别下饭。
川湘云贵吃辣是辣拌饭吃,江西人吃辣是饭拌辣吃。尤其是辣椒炒肉。
小时候吃妈妈做的辣椒炒肉或许还会问一句,为什么这道菜里的肉这么少。长大以后再吃,却会觉得肉多反而不正宗。
点外卖的时候,会吐槽辣椒比肉多三倍的肯定不是正宗江西人。在江西人的眼里,不论贫富还是大宴小请,辣椒炒肉这道菜的黄金比例总是介于三七和四六之间,辣椒永远不可能被肉喧宾夺主。
别的地方做辣椒炒肉基本都以青色尖椒为主料,这种辣椒的辣度不及红椒,还会有清甜之感,对辣无感的菜系基本都会选择这种炒法。
但江西人炒这道菜,不拘用什么辣椒,红的青的,切碎还是整条,甚至在辣椒炒肉之上还能再放两勺朝天椒增味。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余干辣椒炒肉,选用余干县当地特产辣椒——余干枫树辣,味香、辛辣,吃后略带甜味,所谓“辣嘴不辣心,皮薄肉厚”赞的就是余干的枫树辣。
但也别掉以轻心,看起来是绿油油一片的青辣椒,一口下去极可能辣哭。
毕竟,在江西,辣椒才是绝对的主角,辣椒炒辣椒都能成为一道菜。
本质而言,江西人爱吃辣的原因既结合了地形和地理因素,也融合了辣椒本身味重、鲜、香、咸,吃起来带劲的特色。辣椒味浓而烈,储存性久,佐料咸辣醇厚,极其适合以前一日两餐、需要一整天在外干活的人补充体力。
而且辣椒炒肉这道菜食材常见,做法不复杂,完美适应了从中原大迁徙时代逃荒过来的客家人饮食习惯。
part.3
辣椒炒肉是江西人最经典的妈妈菜
对江西人来说,一盘辣椒炒肉就是一汪乡愁。
通常一场席面吃到最后,一勺一勺地把辣椒往自己碗里舀的永远是江西人。最后吃剩的菜再少,只要辣椒炒肉还在,那么这顿饭就还能吃下去。
如果去一个江西人家里做客,也一定会有一道辣椒炒肉,一顿饭吃下来,你根本分不出哪个盘子装过辣椒炒肉,因为那个盘子可能比炒青菜的盘子还要干净。
江西菜少有隆重的大菜,也缺乏精致的小炒。朴实、家常,就是江西菜最大的特色。说是辣椒炒肉,就绝不会有第三种原材料出现。
又或是一道酿豆腐,就是四四方方的豆腐切块,中间再塞上些肉末,原料朴实,做菜的手法也朴实,没有太多的花样,在保证原材料最大本色的情况下,进行佐味。
但尽管江西菜简朴,却也不简单。它的简朴在于食材常见、做法容易,哪怕是新手掌勺,也能依葫芦画瓢炒出一盘似模似样的来。但要把江西人朴实的家常味做到令人惊艳的程度,却是见证真正实力的时候了。
就拿辣椒炒肉来说,一道水准之上的辣椒炒肉应当以它的拌饭量来进行评价,至少要达到一勺能拌一碗饭才算达标。猪肉不论肥瘦,只要有辣椒在侧就能化肥腻为神奇,辣椒不论青红都能做到口齿生津、回味无穷,一口咬下去,啊,这才是家的味道。
▲来源:微博
所以,关爱身边的江西人,请从为他/她炒一盘辣椒炒肉开始吧。
王勃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中,以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赞誉江西之地,
事实上,从东晋名将陶侃与其后人陶渊明起,江西到宋明两朝更是英才辈出:
王安石、欧阳修、 文天祥、 晏殊、曾巩、黄庭坚、陆九渊、汤显祖、八大山人……
不止是在宋朝时文风鼎盛,“唐宋八大家”得其三人, 王安石、欧阳修、 曾巩。
明朝时江西籍内阁首辅多达10人,(解缙、胡广,杨士奇,陈循,陈文,彭时,费宏,夏言,严嵩,刘一燝),仅次于11人的浙江,超过9人的江苏,甚至有“朝仕半江右”(满朝文武半江西)之说。
明朝从首任首辅解缙起,内阁制度存在约242年,其中江西籍首辅主持内阁的时间,接近80年,占了近三分之一时间。
因此,科举时代的明朝,江西甚至可说是全国公认最好的三个省份之一, 足以和江苏(当时还是南直隶一部分)、浙江并列而无愧。
人杰地灵甲天下,满朝文武半江西。
然而,嘉靖年间,先是夏言和严嵩这两位江西同乡,成为誓不两立的政敌。严嵩迎合嘉靖帝,害死夏言后,虽一度执掌内阁十五年,年过八旬,垂垂老矣时,终于被松江人徐阶斗败。
徐阶更为排斥异己,发动了对严党的大清洗,多名江西籍朝臣也被强行牵连其中。从此,内阁和朝臣中,赣籍官员人数大减。
清军入关后,对南昌和赣州这两座全省最重要城市,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屠杀,杀害近四十万人。
太平天国战争时,江西又做为清军和太平军双方势力反复拉锯的主战场,在短短5年时间就减少200万人口。而且,战后湘军集团和湘籍官员在清廷的强势崛起,强大的话语权更决定了京广铁路(当时称为“粤汉铁路”)的最终路线。
1896年,当清廷筹建粤汉铁路时,最初拟定是从江西入粤,相比于当时赣籍官员的懵懂,已经睁眼看世界,深刻意识到铁路对一个地区价值的湘籍官员们,竭尽所能,大声疾呼反对。
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维新派风云人物谭嗣同更在其主办《湘报》连续发布多篇文章,鼓吹“铁路入湘之利,入赣之不利”,最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和压力下,粤汉铁路选道湖南。
这条堪称中国南北大动脉铁路运行通车,也直接导致了赣江水道这一此前持续千年的内地与岭南商路的衰败,并决定了湖南和江西两省至今的兴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从南昌首义到井冈山星火燎原,定都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无数江西子弟投身革命,浴血沙场。在红军长征北上后,遍布全省的苏区遭到国民党军的屠戮报复,所谓“茅草过火,石头过刀,人要换种”,全省人口锐减超过500万人。
江西人口数据:
日军侵华时,占领南昌六年,直接杀害当地民众超过7万人,战前30万人的南昌市区仅剩8.5万人。
到新中国成立时,江西省总人口已经从民国初年的1700万人锐减到1300万人,为中东部相邻各省最少,甚至至今也没能彻底恢复元气。
看看现在各省的人口数据,湖北5700万人,浙江5400万人,安徽5900万人,湖南6500万人,江苏7800万人,广东1亿人,而江西只有4400万人,还比不上地域更偏远的广西(4900万人)和云南(4800万人)。
21世纪,高铁时代开启后,一张“环江西高铁图”更充分说明了这个省在全国经济布局中的边缘地位。以至于赣省网民都纷纷自嘲自己是“阿卡林省”。
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21日发布的数据,2018年末,中国内地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逼近14亿大关。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351万人,女性人口68187万人。男性多于女性3164万人!和人们常说的“三千万光棍”一致。
而全国男女比例最失调的地域前三名,就是海南、广西、江西。
再对比人均gdp排名:
其中,江西女性和男性数量比例为100:120,这就大致意味着大约每120个男性,将会有20个是单身汉。男多女少的现状,长期不发达的经济形势(人均gdp全国第24名,倒数第八名),闭塞的交通环境……
冰冻三尺,远非一日之寒,是一个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地域,持续了整整百年的沉沦。要解冻,也远非一日之功。
这片伟大的土地,在五百年前不知出了多少民族先贤,学问大家,在红色革命时代,为这个国家的新生,更是浴血牺牲,可说最多。
然而目前这种被全国经济边缘化、被相邻各省越抛越远的现状,优秀年轻人纷纷北上或者去沿海安居的现状,说到底,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好在,2016年,随着沪昆高速铁路通车,终于结束了“江西无高铁”的历史。
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