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参考台媒一篇报道以及与T某位部长的交流:
----------------------------------------------------
在TSMC官宣的几个信源中有部分披露,包括chiplet基本参数,也听到一些声音推测其战略意图;不能否认先进封装工艺对于简化并延续设计、控制成本和加快投放的积极作用。一个细节是,这个7nm chiplet是用很贵的CoWos (2.5D)封装(相对于INTC的较低良率的EMIB而言),虽说不算最先进的3D IC,也足以拉开国内传统的封装厂3-5年代差。
普遍趋势: 我们知道,chiplet封装方案在INTC和AMD都在做,导入新封装方案是主流Fab的趋势,毕竟用chiplet封装个硬核就是准产品化了,也会减缓对新工艺节点的追逐。对成长期的AI初创团队,对于有特殊设计和应用场景的专精路线,也不必重新发明轮子,直接拼盘chiplets :),通用电路晶体管数自然大于专用电路部分很多,往一个die上设计,就不必重复其余大部分的通用电路劳动了;
这个方案从技术上是好主意,就是把DLA的通用硬核和专用矩阵电路分开了;从商务上,chiplets也是主动且具备高毛利预期的方案,但实际不好说,T有跟客户直接竞争的嫌疑的。思考一下上面第“3”条,那个大幅降成本增效的数值并不是Foundry可承诺的;
虽不能确定TSMC会设计芯片(低概率),但作为假设,Foundry在此模式下,对于国内类似芯原这样的集成产线或是不论软/硬核的那些AI方案,部分fabless直接引进chiplet方案就好,简化了设计,省去许多中间研发调试的成本/时间/风险。同时这种假设也近似Cadence等的商业策略,通用IP core都给调好了,新设计团队专心探索workload/dataset并做好专用电路即可了,chiplet甚至降低了流片负担(设想如果一个AI芯片90%通用电路)。Time to Market将会缩短多倍,缩短市场周期后的成本摊薄、NRE、毛利同样会更为可观,foundry也更加绑定和赋能了那些技术上游的fabless。当然,也设想下,未来也许愈来愈没有板级什么事了。
这种假设的想象空间是,Foundry模式演变IDM-to-be,积累更多通用IP之后,便能同时支持通用/专用的产品化需求了,多年硬核gds的积累,能够给Fabless简化设计成本进而把握部分定价权,当然,这仅是资本市场想象力。反之对于传统IDM的自产能力,也会因此刺激其升级/扩容吧,确保仅中低端大批次的品类送代工吧。
此外,假设这种新模式Foundry可以做一些基础chiplet die的营销并逐步扩大上游产业链地位,IP库不断延展积累,新模式演进到一个周期,就可以看空传统Foundry了吧:)传统型foundry要做系统级的、较新制程的、高附加值的、大批次的代工订单会变得挑战。
虽然,TSMC一贯有用公版设计做demo的惯例,但这次的设计思想和发布时间,似乎不能草率解读,但也不能极端解读为TSMC去竞争客户市场。可以设想的是,Foundry模式也许正在微变,未来3-5年,全球哪里才有几十万人+级别的IC design队伍的红利以及繁荣的整机市场呢?作为我国市场在高端制程上依赖的主要代工伙伴,可以推测T的战略意图。
总之,Chiplet异构集成技术是值得国内Fab深入产品化的,也是后摩尔定律时代的典型方案。Chiplets封装方案相比Single-die能够有效降低设计难度、降低制造难度以及降低流片成本。但当前仍有两点掣肘,一是:对于异构系统,有更大的优化空间也同时意味着架构优化的难度也会增加;二是:如今异构集成能否成功推广的关键之一是质量保证;虽然相对传统IP,Chiplet是经过硅验证的产品,本身保证了物理实现的正确性,但它仍然存在良率隐患,比如如果SiP/SoC其中的一个硅片或逻辑或甚至soder balls出问题,则整个系统都会受影响(比如车用场景),代价很高;因此集成封装的Chiplet必须保证逻辑、连接以及器件焊接的100%无故障。如今,摩尔定律的微缩极限和成本平衡点受到挑战,Chiplets便成为各大芯片厂商的推崇,INTC推出可将逻辑芯片与存储芯片进行3D封装堆叠的Foveros技术,TSMC也推出了可以实现wafer-to-wafer键合的多芯片堆叠SoIC技术等,都是架构创新方向的有益探索。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