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上海学X思的英语老师(学X思大概算是上海还比较著名?的培优机构),想从一个培训班老师的角度回答下这个问题。
一直在玩的孩子学习比不过那些天天在培训班里泡着的——这绝对是句傻话。培训班永远不可能是一个小孩长大后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我觉得家庭教育才是。在我们学而思里曾经有个表情包流传甚广,上面就四行字“你以为到学而思学习 就像往功德箱里投钱 是在许愿吗!你要复习啊!” 其实这句话真的还挺写实的。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班来,感觉就像终于找到了个地方可以暂时把烫手山芋扔掉一样,不是花钱来学知识,而是花钱给自己找个心安,钱花到了,我作为家长的职责就尽到了。但是事实上,一周一节课,一节课就两个小时。就算你语文数学英语都报,再加上音乐舞蹈围棋画画等等等等,一周七天,培训班在小孩的生命里连24个小时也就是七分之一都占不到。剩下的七分之六他在哪?在家长身边。
培训班有没有用?有。肯定有。培训班老师们往往掌握着n多家长不会的专业技能,这些技能光靠家长教是教不来的。我很喜欢把技能比作种子,家长可能只会语文种子数学种子英语种子,质量可能还不太行,但是培训班有音乐种子美术种子轮滑种子围棋种子,质量还有保障。报了很多培训班,就像买了很多优质种子种到了小孩脑袋瓜里,但是种子能不能发芽 看的就是孩子本身的天赋、以及家长的上心程度了。
所以如果要说这两种孩子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见识过的种子数量不同吧。至于长大后种子开花结果的质量哪个好,没谁说得准。
先讲主要观点:我认为不停的上各种培训班有时候是家长不作为的表现之一,把孩子交给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并不代表尽到了做家长的义务;作为精神科医生,我见到太多一直被逼着学习最后厌学甚至拒绝上学的孩子;提问的家长有钱有闲,花了很多心思带孩子拓展视野,值得羡慕并提倡。
看了高赞回答,说不停的上培训班的孩子会比玩的孩子今后过得更轻松。又跑回去重新读了一下提问。
不理解为什么会高赞。
难道这样的回答更符合知乎er的心理预期?
明明逻辑都不通啊。
上培训班 ≠ 学习好,这么简单的逻辑还需要证明吗?
送孩子上培训班代表家长重视教育,这当然是好事。相对来说,家庭经济条件也会比较好。可是,童年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和家长的亲密接触,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孩子得到全方面的成长并且和家长建立情感上的亲密链接。这种情感上的安全感,对孩子以后人格的成长有极大的好处。
所以,上各种培训班不如抽时间陪孩子玩。
我是精神科医生,我见到的当然基本上都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
我听过好多不停的上各种培训班的孩子抱怨。学钢琴的孩子恨不得家里穷到把钢琴卖了,这样就不用学了。
这些当然是小孩子常见的抱怨。
我做过心理治疗的孩子里面,大部分孩子对上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深恶痛绝,甚至拒绝去上学。
而那种从来没上过培训班的孩子,我很少见到。
就是说父母放任不管(姑且这样说),不送去培训班的孩子,心理障碍的概率要小一些。
也许是幸存者偏差,我上学的时候几乎没上过培训班,我认识的同学里面,现在过得比较好的人当中,一半一半吧。
有些上过,学过钢琴,画画之类,有一技之长确实让人羡慕;也有很多人,没怎么上过培训班像我一样,我们的共同爱好只有“阅读”,也过得挺乐呵。
所以上不上培训班和以后的生活没什么关系。
提问的家长,有闲有钱陪孩子玩,让人羡慕。
有些事情一搁置就会一两年停滞。
汇报一下现在两个宝贝的情况。
大宝现在刚上四年级,在断更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些事情。
1,成绩基本上稳定,成绩现在全部在A+,具体每次考试都在95分以上,满分没那么多了。
2,可能是因为真的没有兴趣了,钢琴在5级以后就没再学了,只去上了杨梅红的服装设计课和楼下野路子的轮滑课。
3,得了一点杨梅红体系比较有影响力的奖,也算是有所成就。
二宝今年4岁半了,刚上幼儿园大班。这个期间发生的事情大致有这些。
1,从小小班跳级去了小班,现在升到了大班。由于班上同学普遍比她大几个月,在发育上比同学都矮小一些。
2,她开始有了自己的脾性和想法。她开始出现内敛的一面,再也不喜欢当众表演背唐诗和乘法表,除非姐姐背不出来的时候用来恶心她姐姐 (๑^o^๑)
3,开始学习钢琴和和轮滑。
4,继续拿各种奖。
我对孩子的态度一直很随缘,没有强迫过她做老师布置以外的作业,也不强求每次100分,只要她品德,自律,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这三件事在我满意的范围内,就不会给她太多压力。
毕竟未来是属于孩子的,我们做父母的,把我们能做的做好就行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以我们大多数人的眼界能力,并不足以指导孩子的一生。
我们能给孩子的,是一生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我一直都只是在孩子认识世界的阶段里,把我探索的东西交给她们。
我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是品德,自律和方法。这三件事的重要性中最重要的,我认为恰恰也是大多数人认为可以忽略的,是品德。
品德是人生一切好运的源泉。
中华文化里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品德。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分工,对能力的要求都不会特别高,要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必须在品德上能够让人信服。
我给我女儿定的规矩很简单。
1,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必须跟家里人说实话。如果你实在不想说,也不能说谎话敷衍。
2,说到的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可以向家人求助协商,但是绝对不能放鸽子。
3,一定要讲自己的真实想法。无论想要什么玩具也好,提什么要求也好,都要心平气和表达出来,绝对不要指望通过哭闹,耍脾气来获得。
4,力所能及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如果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就找其他人一起帮助解决。
5,帮助别人以后,不要去问回报。尽量不要欠别人人情,也不要别人欠你过多的人情。
虽然这些原则可能会得罪到一些人,但终究会获得真正的认可,即使将来人生有什么挫折,也不会过得太差。
我先歇息一下,回头讲下自律的问题。
超长文,建议收藏观看
(挂图的原链接失效,已修改)
有人建议讲一下如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
我说一下我的心得。
1,玩具在0-3岁期间不是多多益善的。
我见到一些周围的孩子,家里父母比较宽裕,玩具多,事实上,上学以后,往往会出现作业拖沓等毛病。
这个问题在童年看不出太大问题,但是把习惯带到中高考阶段,很有可能就会致命。
比如说,作业量大的时候,休息不好,厌学,等等。
可以这样说,一个0-3岁孩子一般有十组左右有代表性的、自己感兴趣玩具,加上一些健达奇趣蛋之类的小玩具,就够了。千万不要看广告,堆玩具,多到孩子玩不过来的时候,孩子就不会专注于某个具体的玩具,而是天然形成了猴子掰包谷的习惯。
一些被淘汰的玩具,要及时收起来。宁可丢掉,也不要给孩子养成乱七八糟的习惯。
2,多阅读,少看电视。
这一点对于所有孩子都适用,也是我们家一直引导的。
所有线性传播的媒体共同的特点是,你的思维在跟着内容走,久而久之,思维的主动性就放弃了。
有人说,我看教育节目不好么?
当然不好!
因为你看电视的时候,注意力就不是集中的状态。
多少家长年轻时号称要看美剧学英文,学会了吗?
既然成年人都做不到,对孩子就更别提了。
相比来说,阅读,甚至玩游戏,都会比看电视强。
当然,电视也不能完全禁止,因为同龄的孩子也会看电视,回头孩子没有了谈资容易被孤立。
我的解决办法是,每次看电视,要求孩子将出电视里讲的内容,如果有空,还要问点深奥的问题,比如,如果你来讲这个故事,怎么讲?
只有用这种办法,才能使孩子告别神游的状态。
3,钢琴是提高注意力的好办法,但不是人人适用。
目前孩子们的兴趣班中,我只推荐用钢琴训练注意力。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对于训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一点上,其他所有乐器都比不上。
我不建议学习钢琴作为未来的职业目标,甚至时下流行的考级,其实也没有什么卵用。
但是考级一定要考,因为没有考级的目标,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和动力。
这里,要回到我的一个核心观点:考试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基础技能。
这话可能会踩到一些杠精的尾巴,会说,考试不能全面考核人的能力,会把孩子变成考试机器。
其实你回过头来很好反驳:你连片面的考核都过不了关,谁会相信你掌握了全面的技能?
在有了考试压力的环境下,孩子才会真正坐下来,进行刻苦的训练,否则神游式的学习,还不如不学。
有人又说了,别的乐器或者兴趣班不行么?
我拿一段我家孩子在家训练钢琴的片段。
这是5级的科目训练,说实话,我并没有刻意逼她练习,所以很多坐姿,手法,都是不标准的。但是,通过这样的训练,她能够实现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个对我来说就够了。
4,定好规矩,家长贴身盯着不是好事。
当孩子学习在一二年级阶段就要家长去盯,说明整个学习习惯已经出了问题。
家长会忙,会老,如果学习习惯不自觉,再好的成绩也会一夜崩塌,
我大女儿如今即使听写,也是先自己读一遍,录在平板电脑上,然后自己写。
这些都是她自己养成的,因为我们的规矩定在前面:如果你自觉,我是不会管你的,但是你不自觉的时候,别怪我一天到晚盯着你。
正因为有约在先,我大女儿为了实现“爸妈不管我”的目标,一直都非常自觉,我们也基本上不检查作业。
最近大女儿玩平板有点多,我们就把平板收回来了,同时罚她一个星期不准玩。
这个惩罚她没意见,因为一切都有言在先,做到心服口服。
最后,强调一下。在孩子一到三年级的阶段,是孩子整个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机,这个时候,无论如何,有天大的事业,也要停下来陪孩子。否则孩子一生都要为这个阶段的缺失补课。
想不明白这种纯粹讨论育儿的文章是踩到谁的尾巴了,居然还有杠精在评论区骂人,我就懒得挂人了,某些人自重就好。
再次申明,以下内容来自本人的育儿心得,无论是大家以为的天才宝宝也好,还是我的教育方式也好,都是来自经验总结,所有商品都是我已经育儿的道路上,曾经使用过的,购买与否,自行判断就好。
这一段,我想说的,是怎样培养孩子的三观。
我在孩子刚记事的时候,更希望客观的向孩子灌输一些事实,让她们自行去做判断。
比如说吧。
“这个世界有没有鬼”
这其实是个深奥的人生观问题。
我就会罗列几种说法,我们很多人相信是有的。他们觉得人死了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他还能思考,甚至还能跟我们说话。
但是,现在没有证据证明这个说法是真的。
还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传说,鬼是想象出来的。
我们中国有个很伟大的思想家,叫孔子。他就说了,我们如今连活着的问题都没搞明白,又如何去讨论死后的世界呢?
所以,那些鬼神,我们不要去问有还是没有,因为有或者没有,对我们都没有影响。
当然,谈到死亡,你就可以继续引导了。比如最近,我女儿对医学有了些兴趣,想知道人为什么活着。
孩子能这样深入去学习,自然也少不了买书。
能满足孩子求知欲的东西,最好不要吝惜。
再比如说,大女儿问我,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有穷人和富人。
这是个关于世界观的命题,这种问题必须能够自圆其说,我不建议用什么先验的东西去解释。
这个问题,我花了一些钱给她解释。
现金流游戏,我下了电脑版,用不着这么贵,不过体验感不如桌游有趣,所以也买了桌游。我们家这副已经借给别人了。
这个游戏的内涵,其实超出了大部分成年人的认知。
那就是必须迅速的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让资本收益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也是穷人跃迁成为富人的几乎唯一途径(除非买彩票中奖)。
虽然我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但是我一直很欣赏这个游戏,因为它洞穿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虽然讨厌,但至少真实。
所以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有人说,这是培养孩子财商的工具,其实不至于,只要玩懂其中道理就可以了。
当然了。这个游戏有大量实打实的计算,甚至要借助计算器,对孩子学数学确实有好处。
最后,讲一下价值观的故事。
从小,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你的理想是什么?”
这个是价值观的终极命题,没那么好回答。
我大女儿的回答是想当画家。
事实上她也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我给她买来最好的专业颜料,从小进行涂鸦(链接后面有)。
其实我很欣慰的一点是,我女儿一直都不是很在乎金钱。虽然我们不是富贵家庭,但女儿的物质上一直也没有太多亏待,加上孩子成绩好,一直也没有和人攀比什么,所以形成了对美的价值追求。
我反对用成绩,获奖这样的短期目标形成孩子的价值观。
倒不是什么功利主义,而是短期目标一旦实现,再设立新目标很容易让人疲惫。
我会教我女儿设立一些短期目标,比如攒积分攒到200分换出国旅游,钢琴过三级等等。
你可能会问,这些看起来和做画家没关系啊。
其实关系很大。
因为我在她提出画家志向的时候,就高速她,一切的艺术都是互通的。美术作品也有韵律节奏,文学作品也可以描述画面,只有成绩好了,接触更多的艺术形式,才能获得这种高水平的认识。
说实话,我上面这段话,大部分艺术家能明白并熟练运用,就不会那么惹人讨厌了。
当然,为了证实我说的这段玄学,我将音乐史,美术史给她进行了讲解和对照——一个时代的人们,面对当时的环境,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同一种思想(文学史有点不那么直观,等她再长大一点才能明白)。
音乐史是我对着资料放歌给孩子听讲的,没有商品推荐。上面这本艺术史比较推荐,家长自己也应该充一下电。
说白了,如果自己能充电教孩子,就尽量不要送孩子去兴趣班。因为你自己去教,目的更单纯,说白了,也更负责任。
文字超多,纯手打,建议收藏观看。
我这样讲起来比较散,我觉得有必要从为人父母,以及这些年对不同家庭的对比来提感悟。
总体来说,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如果单纯从“我们如何建立系统”来讲,很容易泛泛而谈,像很多高赞回答那样,讲的每一句话都对,但是怎么做?也许还是茫然。
不如我就从“建立系统教育会有哪些误区”这个话题来说,也许可以更快地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
首先,最容易走的弯路是迷信老师的作用。
我有个很好的朋友,因为2岁的孩子在幼儿园比较内向,老师竟然要她叫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我一听这话就来气,恐怕该看心理医生的是你们老师吧!
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是也反映了一个真相——没有哪个老师是为孩子的终生负责的,他们最多只能负责孩子一个小阶段的成长。
而为孩子长期负责的,只有家长自己。不认清这个现实,指望一个名师师指导孩子的一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不管你有没有时间,孩子最终是家长去教的,而不是老师。
其次,是迷信昂贵的教具和玩具。
我有个很要好的朋友,孩子也和我家二宝一样2岁多久通晓了乘法。
其实他们两口子跟我们家一样,都很忙,孩子是怎么学会的?就是用计算器!
是不是很我之前的挂图有点相似?
没错,孩子很小的时候,那些什么“小朋友,跟姐姐读”都是废话,他们只能接受很简单的反馈信息,但是却拥有惊人的机械记忆潜能。
这些简单玩具,互动简单,按键巨大,反馈即时,对于2—3岁的孩子,其实是强过各种所谓的早教软件的。
如果你有心,你会发现普通的麻将对低龄儿童来说,教育功能并不亚于复杂乐高积木。
为什么?因为这种物品是为生活而设计的,其实手感是强于玩具的,而且信息量比玩具更丰富。
不信大家可以试试,左边一堆玩具,右边一堆麻将的情况下,初期孩子会被玩具艳丽的颜色吸引,但后期,绝对都去堆麻将了!
我的二宝现在3岁半了,如今有声挂图和计算器已经满足不了她了,一些简单的游戏成为她成长的工具。比如UNO牌。
因为我们家人口多,一家人玩牌可以同时锻炼数学和沟通能力。
也正因为沟通能力强,各方面比较突出,所以二宝现在也奖状一大堆了。
总之,我一直都觉得,世界上的东西,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不要刻意去追求所谓的好,而忽略了什么才是最合适的。
第三,不要把学习和生活对立起来。
我看到很多家长总有一种紧迫感,怕孩子学习跟不上云云,总是给孩子很多学习任务,仿佛闲下来就是罪过。
其实,我觉得,初中以前的学习任务并不繁重,只要有兴趣,掌握方法,完成老师交代的学习任务,再加上少许课外练习,真的足够了,仪式性的重复学习,到了青春期,是肯定会厌学,出现问题的。
拿我家大宝举例吧。
钢琴三级(乐理一级)美术乱七八糟不知真假的所谓全国奖也得了一些了,考试从来没落下,但其实玩得比谁都疯。
为什么放任她疯,因为我必须提高她的学习效率,一旦布置任务过多,她就一定会各种磨洋工,从而形成学习拖沓的毛病。
而玩的那段时间,其实她学到的东西,比上课不会少。
比如说,为了让她在美术上有进步,我特地把她带到我的一个好友,本地的大学美术教授家里。
教授同志的教育理念很有趣,他会在家里准备专业的画纸和水粉颜料,然后叫孩子随便在家里画,随便调色,什么也不教。
教授同志的理由很简单。便宜的颜料和画纸会一开始就带偏孩子对色彩的感知,越是培养兴趣,反而越要向专业靠拢,不能省钱。
也正因为如此,我在选择兴趣班的时候,第一考察的就是画纸和颜料。
同样的道理,孩子对一件东西又兴趣的时候,一定要不惜工本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比如说,带孩子去博物馆之前,做好功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他们触摸实物,或者亲自游历。
其实,很多小玩意,比如瓷器矿石标本,铜钱之类的古玩,价格都很便宜,如果孩子有兴趣,完全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跟他们讲故事,其实,是非常好的入门教材。
需要强调的是,学龄前到三年级之间,孩子无论多早熟,对物理化学之类抽象的科学都是很难有兴趣的,他们的兴趣往往集中在历史,生物,地理等非常(mei)直(men)观(kan)的学科,这方面,一定要尽力满足,揠苗助长是不可取的。
在这种方面,买各种兴趣用品,比买那些玩不几天的玩具,要强得多。
说白了,在小学阶段,培养兴趣方向,是不亚于于学习的重要任务,这关系到未来孩子一生的走向。时间和精力放在这里了,一般孩子学习也不会太差。相反,如果在小学毕业,孩子最终还没有培养出应有的求知欲,未来真的会非常麻烦。
好吧,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
明天两个宝贝儿的绘本通知获奖了,明天的故事,从两个宝贝自制绘本开始讲起。
有人问我2岁左右的孩子买什么书最好。
我的意见是,现在市面上各种所谓互动的产品太多,很多家长可能倾向比较贵的。
其实,我想说,这个才是神器,不要看它便宜,关键是孩子通过触发,能有更灵活的参与感,对记忆很有好处。
我家孩子2岁背九九乘法表,全靠它,并没有我什么功劳(很便宜,别说我做广告哈)
转眼给我女儿如此多赞,搞得不好意思了。
有人说我是教育界的老中医,不知道是褒是贬。
其实,我还真是教育界的中医,因为之前我就真教过编导,把一水儿300多分的学生带进了大学。
所以,疗效我还是有保障的,至于教育思想对不对,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带这群高中生的过程中,我懊恼地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最关键问题是缺乏最基本的认知能力,这些能力恰恰应该是在学前阶段到小学一二年级建立的!一旦错过这个阶段,三观基本定型,课业不断增加,再想矫正希望就会非常渺茫。
既然说我是教育界老中医,我就用中医思想来讲一下我的教育思路,对与不对,仅供参考,杠精退散。
中医讲表里,小孩的教育也一样。
一切表面的现象,例如认字,画画,跳舞,学习成绩,都是内因在起作用。
我认为的内因,主要有,注意力的集中能力,横向思维联系能力(举一反三),纵向的推理能力(哲学思辨),自律能力(目标计划的完成),视觉想象能力,身体协调能力。
这6项能力如果都不错,基本上就是个超人了。一般有个三四项比较发达,其他的也能够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去完善,基本上学习上也不用怎么操心了。
所以这就解释了我给大宝的教育路线。
学钢琴不是以装逼为目标,而是为了训练注意力的集中和自律能力。
学美术,不是为了画一副好画,而是为了实现视觉想象和一部分的身体协调能力。
给她讲故事,不是为了让她学习知识,而是为了复盘故事中的情节,从而具备基本的举一反三和逻辑思辨能力。
这样说吧,作为一个家长,你必须具备比培训班更高远的眼光去看孩子的每个变化。
因为培训班只能负责你很短一个人生阶段的教育,但是家长,最起码要带到大学毕业吧。
但是,现在大部分培训机构在家长不成熟的教育观影响下,越来越让表象占据了主导,而忽略了内因的发展。
比如说,书法班,为了早点让孩子在家长和老师面前有所表现,放弃了基本的书法教育规律,直接教孩子用大人的方式写字。
也正因为看到他们教法不对,我坚决没有让孩子去上书法班,免费都不去。
事实上,大宝通过学习画画获得的视觉想象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字形的间架结构有了自己的领悟,写的字不仅得到了奖状,还经常被推荐去参赛(好像也没得什么奖品)。
反正好不好,大家见仁见智吧。
有人又问到的时间规划能力。这个属于比较高级的能力了。
为了让孩子获得这种能力,我也走了一些弯路,现在比较好的心得就是,在孩子中,搞积分制。
这个可能涉及我们家不成文的家规中的军事民主的成分。
结果导向,目标清晰,一旦协商成立,就毫不折扣的执行。
很多家庭也在用积分制教育孩子,但是达不到教育效果的原因很多,其中最经常出现的就是在执行的时候,跟着家长的喜好来,高兴了,就说“你表现好,加10分”不高兴了,就说,“今天表现不好,扣分”。
孩子是有自己思辨能力的,时间久了,所谓积分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我们家的积分,是完全的结果导向。
考100分,加10。99分,加5。
一个奖状,加20。
当上班干部,加50。
期末双百分,加50。
最美学生,加100。
有些杠精可能会说,你这样会让孩子变得功利。
但是反过来问一句,除了结果导向,还有什么能保证整个评价是客观的?
事实上,我家大宝的品德方面,我从来就没有担心过。同学中对大宝的评价普遍是纯朴善良。
因为这套考核其实相当宽松。
比如说,我们规定的是,200分可以换一次去美国的旅行。100分可以获得跨省的旅行。10分可以获得自己选择的小礼物。
所以,这个考核体系的精髓就是,压力刚刚好。既不会让她讨厌,也不会是唾手可得。
所以,她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制定计划,并且一个个信心满满去实现。
比如说,要考100分,就不用家长去盯,她自己一个人去背书看书。
她自己会来问我们,学习上的困惑。
她自己还能制定新的目标,然后跟我们商量应该加多少分。
总之,只要激励机制有了效果,孩子就会自发进行学习和计划,形成了习惯,家长就不用怎么进行管理了。
总之,家长的管理,也是一门学问,这套方法是我从学霸的家庭教育里学来的,但是也不是什么情况都管用。
尤其是孩子稍微大点了,各种习惯成型了,这套方法再临时拿出来,就没有用了。
以上,只是浅见,大家互相分享,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点赞关注。不接受任何抬杠,以及教育以外的讨论。
有些人对我的描述不太信,我放点我家二宝1岁9个月读唐诗和三字经的视频。
我家二宝1岁9个月背三字经的样子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1195137703002112
两个娃,从小接触过不少超常儿童,很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在玩儿和上培训班是两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这两者一不矛盾,而也不能概括孩子的全部生活学习。
如果是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在同等水平下,还不如我用一个排序来概括
家庭教育>培训班>学校教育>自己玩儿
是的,按照知乎985起步的平均水平来看,如果能把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大量的交流给孩子,会比什么都强。
而且,在没有好的家庭教育的情况下,培训班和自己玩儿的效果差不多。
我的初中,大概三年内走出了三个少年班,一个浙大,两个中科大。
我们那样的十八线小县城有个毛线培训班,这三个少年班共同的特点是,家长都有本科学历,工作也比较清闲,所以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和孩子交流上。
至于题主的问题,上培训班强还是自己玩儿强,我的答案还是,必须看家庭教育。
我小时候没有上过任何培训班,当然长大以后确实不会什么乐器,绘画也一般。
但是这些后天自己感兴趣的时候上网学了一下,大大超过了我那些上培训班却没有走专业路线的同学。
原因其实挺简单。那就是从小我就爱好阅读,因为阅读量大,所以能够很快梳理知识脉络,并很快掌握。
有时候可以把这些归结为天赋,但是后来等我有了娃以后我才发现,这主要来自我父母在我婴幼儿时期的陪伴。
我出生以后,我母亲从一线车间岗位上调到一个没什么前途的岗位,从此我从孩提时代就与母亲为伴,她能够很快回应我所有的问题,传授我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都是教授技术类知识的那些培训班所不能替代的。
我家大宝虽然不是亲生,但我从3岁多开始也是尽量用这种办法培养,现在马上升二年级了,成绩还行,兴趣也没落下,关键是她也有自己的时间玩。
我会跟她商量,问她喜欢去什么兴趣班。最终,在放弃了舞蹈,轮滑等一系列兴趣班后,选择了钢琴和美术。
整个过程中,我都把培训班作为家庭教育的延伸,而不是主体。现在每周三天钢琴,一天美术,剩下三天每天练琴,每天睡觉之前讲半小时《笠翁对韵》和《增广贤文》。
其实我也想过找国学老师之类的,但是跟那些老师交流几句之后马上感觉这些人就是教育界的中医。所以决定还是自己来教。
看着这么满的日程安排,很多人会以为大宝一定学得很累。
其实不然。
我很早就教她规划时间。每天4点放学之前,其实她课间就已经把作业写完了。
所以一放学,她就可以在午托玩吃鸡看电视一直到6点晚饭。
吃完晚饭和二宝玩一会,赶去7点半的钢琴课,8点多回家,又能看电视玩游戏(也可以在楼下小乐园里玩或者跟我去抓娃娃),9点听我讲故事,不到10点就睡觉了。
而很多不会计划时间的孩子,要一直做到8点以后才能玩儿。如果有个学习班,根本就没时间玩儿。
所以你说玩儿的孩子和上培训班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我觉得没什么不同。你把孩子当累赘丢到学习班,和放他自己玩儿,在几十年之后不会有任何区别的,相信我!
说完大宝,轮到二宝了。
二宝今年2岁,已经会背100多首唐诗和99乘法表。
之前有人推荐我去做早教,后来我觉得那些鬼东西没什么卵用,干脆就交代我妈和我自己教。
后来我发现二宝的记忆确实有些超常发挥,到1岁半已经把整本唐诗卡片背完了。后来也就没再逼她背了,纯粹开始她问什么我教什么。
我买了一批那种很便宜的,可以发声的挂图,她就自己在那里玩儿。没过多久,居然自己背下来了九九乘法表,比她姐姐掌握得还早。
而其他什么早教之类的,真的做不到。
所以我的总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了兴趣,什么都是白搭。
兴趣也不是从天而降的,必须要靠陪伴才能发掘。
哈哈,这俩家的行为,一个比一个没用。这个母亲,犯了很多家长的通病: 迷信育儿经,过度教育和期望过高。
实际上,育儿经验是没用的,要想提高孩子成绩,父母的特质比父母的行为影响更大。
也就是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对孩子做什么,重要的多。什么你带孩子玩啦,她带孩子上辅导班了,没吊用。
不要急着喷我,这都是有数据验证的。
从孩子出生开始,有条件的家长(甚至包括很大部分条件不好的家长)都在各处寻访养育孩子的经验,看这种育儿书籍,听各路有为父母介绍经验,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辅导、训练营。不光孩子累,家长也累的一塌糊涂。
这些家长的焦虑可以理解。统计显示,孩子未来的成就,50%跟基因有关,另外50%跟环境有关。既然50%的基因已经被决定了,那么作为父母,只能去千方百计拼剩下的50%。
但各种育儿班、辅导班和育儿专家不会告诉你的是,大部分育儿经都是无效的:父母确实对孩子有很大影响,但真正可以提高孩子成就的是父母本身的素质,与父母怎么做无关。
所以,大部分父母根本不用这么焦虑,专心搞好自己的事业就成。
这一结论来自于美国开展的一项儿童行为研究,具有很高的可信性。
1990年代末期,美国教育部开展了一个针对童年行为研究的课题,名为“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
研究测算了2万多名美国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的表现。这些儿童从全国各地随机选取,准确体现了美国小学生的构成。
项目调研了每名儿童的各种信息:种族、性别、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水平,不仅如此,还通过采访家长、学生和老师等搜集到更多私密信息,比如父母是否打孩子,孩子看不看电视,是否是收养的孩子等。
项目组根据这2万多条数据构建了数据模型,以上这些因素可以作为数据模型的输入。
输出是孩子们的表现,其参数选取就比较简单了:考试成绩。虽然说考试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但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以后成功的概率会大大提高;而且,多数家长也认可成绩的作用,毕竟很多父母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夏令营的唯一目的就是提高成绩。
为了让这些数据呈现可信的规律,项目聘请经济学家使用数学工具,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分析。以下描述过于学术,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跳过。
回归分析法利用统计方法寻找因素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相关性关系,指两个变量是否会共同变动,如果数据变量过多,一般的处理是认为选择两个变量,固定其他变量,然后分析。
注意,相关性关系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描述相互变化的关系。比如在这个项目中,如果考察“父母教育水平高”是否让孩子成绩优异?回归性分析是无法做到的,但把问题稍微修改下:“父母教育水平高的孩子,成绩是否普遍优于父母水平低的孩子?”回归分析就可以解答了。
区别在于,以X、Y两变量为例,如果X高,导致Y高,或X低,导致Y高,这就是因果关系;而在相关性关系中,Y与X有关,但不由X唯一决定,可能有其他因素导致X、Y的共同变化。
下面看一下结果,孩子成绩跟父母哪些因素有关?
这项研究重点考察了以下16个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发现其中8项对孩子成绩会有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另外8项没有影响,大家不妨先猜一猜。
结果揭晓,对孩子考试成绩有影响的8项因素为:
父母学历高
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母亲头胎年龄大于等于30岁
出生体重低
父母在家讲英语
是被收养的儿童
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家中藏书多
另外8项因素对孩子成绩没有影响:
家庭完整
父母最近搬入条件较好的小区
母亲在孩子幼儿园前不工作
参加过早教和智力启发课程
父母定期带孩子去博物馆
孩子经常被打
经常看电视
每天父母都读书给孩子
我们可以试着分析几个成对的因素,寻找里面的规律
1 有关:父母学历高;无关;家庭完整
拥有高学历的父母,孩子通常成绩较好,意料之中。教育水平高的家庭往往重视教育,但同时,教育水平高的父母,智商往往较高,而智商具有高度的遗传性。
家庭是否完整对成绩并没有影响,这大约与我们的常识相悖,因为我们常说单亲家庭孩子成长会受到不利的影响,但这个研究表明,至少在学习成绩方面,如果孩子表现不好,不能怪罪于父母离婚。
2 有关: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无关:父母最近搬入条件较好的小区
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带来较高的考试成绩,也很合情合理。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高一般来说智商高,而且教育程度高,所以事业有成的父母养育的子女成绩就较好。
而搬入条件较好的小区,却对儿童成绩并无帮助。这点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也可以解释,毕竟搬家只是改善了硬件条件,好房子是没法提高成绩的。
多说一点,这一条在美国是成立的,但对于中国,由于学区房的存在,是否成立有待商榷,希望有人能给出调查数据。
3 有关:母亲生育头胎年龄大于等于30岁;无关,母亲在孩子幼儿园前不工作。
生育投胎年龄大,往往说明母亲教育学历高,或事业有成,这样的母亲会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而母亲在孩子幼儿园前不工作,却对孩子成绩没有影响。这条对全职妈妈来说是个坏消息,大部分全职妈妈的借口之一就是为了孩子成长,而这点表明,不要自欺欺人了,你全时陪伴孩子对孩子成长并无益处。
4 有关:父母在家讲英语;无关:父母定期带孩子去博物馆
父母讲英语,还是说明父母文化程度高,或者社会地位高,因为在美国,只有拉丁裔、非洲裔和亚洲裔等少数族裔的贫困家庭在家不讲英语。这可以类比中国父母讲普通话,一般来说,父母讲方言,说明教育程度或社会地位不高。
定期带孩子去博物馆,也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坏消息。定期带孩子去博物馆开拓眼界,是“过度养育”的表现之一,根本不会提高孩子成绩。
5 是被收养的儿童;无关:经常被打
这一组大跌眼镜。是被收养的儿童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被遗弃的儿童经常来自条件不好或社会地位不高的父母,智商很难保证。
令人惊讶的是“经常被打”这一条,我们通常认为打孩子的父母不文明,但事实并非如此,可能父母都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与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并无二致,当孩子惹人生气时,所有父母都会“痛下杀手”。
另一个解释跟数据采样有关,因为参与调查的父母,对于是否打孩子可能会有所隐瞒,所以导致数据失真。当然不管哪一条解释,我都不建议经常打孩子,至少,打孩子对孩子健康有害。
6 有关:家中藏书多;无关: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家中藏书很多说明父母爱学习,或教育水平高;读书给孩子听的父母则不能说明这种特征,只能说明父母对孩子比较上心。
而且,有趣的是,如果有家长看了这一条,故意买很多书放在家里,却从来不看,也不会对孩子成绩有帮助。
剩下两组就不细致分析了,大家总结一下,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大作用,到底又是哪些因素起作用?
再列一下与儿童成绩有关的8个因素:
父母学历高
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母亲头胎年龄大于等于30岁
出生体重低
父母在家讲英语
是被收养的儿童
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家中藏书多
和无关的8项因素:
家庭完整
父母最近搬入条件较好的小区
母亲在孩子幼儿园前不工作
参加过早教和智力启发课程
父母定期带孩子去博物馆
孩子经常被打
经常看电视
每天父母都读书给孩子
看出什么规律没有?
大体而言,前八个因素是父母本身特点的描述,而后八个因素是对父母行为的描述。
高学历、高地位、身体健康的父母,往往养育成绩较高的孩子;但儿童是否去博物馆、是否被打、是否参加智力启发课程、是否看电视、是否听父母读书,则对成绩没有影响。
这说明,育儿经,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养育,是没用的。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重视育儿经的父母,往往是本身不怎么成功的父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辈身上,但很少有人去想:自己本身就不成功,怎么能强求孩子去替你成功呢?
当父母拿起育儿经或儿童辅导书以后,为时已晚,因为真正重要的因素—身份、天资、配偶、生活方式—已经注定。如果天资聪颖、踏实肯干、学历较高、收入较好,配偶也同样出类拔萃,这种家庭养育的孩子会有更大的概率成功。
而父母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并无太大影响,重要的是父母本身的特质。
所以,与其绞尽脑汁的上各种班、买各种书,学习怎么培养孩子,不如父母好好学习提升自己,奋斗事业才是王道。
今天从书架上抽了一本很知名但一直没去读的书:
这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点:
一是写书的角度,是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谈人的成长,回答了儿童时期为什么对人很重要,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们和孩子的相处有什么启发,里面还有很多科学的社会学实验,是一本理论体系相对科学的书。
二是跳出了很多育儿书籍的框架去谈怎么育儿,过往我们接触到的体系都是,如果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那你应当从此刻开始怎么做、如何做才能达成你的目标,这些方法论千差万别,争议也很多,甚至搞得家长们有点无所适从和焦虑,而这书的作者也曾经焦虑过,后来觉察到,是“我们问了错误的问题”,搞得答案很多、甚至相互矛盾不一致。
这书因为是老外写的书,同时又和心理学等知识结合的比较紧,读起来比较晦涩,没有速度感,翻完书之后,我又去得到上听了苗炜工作室关于这本书的解读,以及万维钢在精英日课中的系列解读,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引用自原书,第二三部分转引自万维钢的解读:
具体我们聊点干货吧:
01 作为父母的工作并不是要创造一种特定的孩子
作者在引言中就写道:
我自己就是焦虑的中产阶级父母中的一员,我这一辈子都在感受着教养模式的威力和我对它的抗拒。我的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还算幸福和成功,并开始生儿育女。
但是我也发现,我总在根据他们人生的起起落落来评估自己的功与过:
我最小的儿子在8岁时,我还在每天送他上学,是不是过度保护了?或者当他9岁后我没有再送,是不是太过疏忽了?
我希望孩子走他们自己的路,发现自己的天赋。但是,我当初是不是应该坚持让大儿子读到大学毕业,而不是让他去做音乐?
我之前相信,现在也仍然相信,好的公立学校是所有孩子的最好选择,但是当我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当地的公立高中难以适应时,我是否应该像对小儿子一样,将他们送到郊区的私立贵族学校呢?
我是应该逼小儿子关掉电脑去读书,还是应该让他学习编程?我怎么才能确保我“聪明”的二儿子既有很多时间自由玩耍,又能完成作业,同时还可以参加高等数学班和芭蕾课?
最难的是,当我的小儿子完成高中学业时,我离婚了。我是应该早些离呢,晚些离呢,还是根本不离?
我拥有的儿童发展专业知识并不能让我比其他人更了解答案。回顾我近40年的养育历程,我怀疑真正的答案是:我们问了错误的问题。
如果教养模式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是什么?作者认为:为人父母,本质是爱!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而是与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悦,以及孩子与你在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
爱没有目标、基准或蓝图,但爱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是为了改变我们所爱的人,而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蓬勃发展。爱的意义不是塑造我们所爱之人的命运,而是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命运;不是为了向他们展示道路,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道路,哪怕他们所走的道路不是我们想选的,也不是我们能为他们选择的。
确切地说,爱孩子的意义就是为那些无助的幼儿提供一个丰富、稳定、安全的环境,这个环境充满变化、创新和新奇的元素,可供他们无限发展。无论是从生物学和进化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个人和政治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
要理解我们与孩子的特殊关系,也许最好借用一个古老的比喻。照顾孩子就像照顾花园,做父母就像做一个园丁。
在教养模式中,父母就像一个木匠。你要注意你正在使用的材料种类,这可能会对你要做的事情有所影响。但基本上,你的工作是将这些材料塑造成最终产品,以符合你的最初计划。你可以通过查看完成的产品来评估你所做的工作有多好。这是门吗?这把椅子牢固吗?混乱和变异是木匠的敌人,精确和控制力是他的盟友。你要精心测量、果断下手。
而当我们照顾花园时,我们为植物创造了一个受保护的培育空间。这需要大汗淋漓地努力付出,疲于耕地、辛苦施肥。正如任何园丁都知道的,特定计划总是会失败。罂粟长成了霓虹橙色而不是淡粉色,玫瑰没有顽强地爬上离地面不到半米高的栏杆,黑斑、锈迹和蚜虫永远也除不掉。
然而补偿是,我们最大的园艺胜利和欢乐正来自花园逃离我们的控制之后发生的事:当白色的鹤虱草意外地出现在黑色紫杉树前方的正确位置,当被遗忘的水仙跑到了花园的另一边,在蓝色的勿忘草丛中怒放,当那些本来应该牢牢固定在树荫下的葡萄藤在树丛中长成红色的风暴……
好父母不一定会把孩子变成聪明、快乐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变化。
我们作为父母的工作并不是要创造一种特定的孩子。相反,我们是要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发展。我们的工作不是塑造孩子的思想,而是让这些思想去探索世界的所有可能;我们的工作不是告诉孩子该如何玩,而是给他们玩具,然后在孩子玩完后再把玩具捡起来。我们不能逼孩子学习,但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习。
02 让孩子听话的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听你的话?这可能是让家长们特别焦虑的一个问题。
书中用一些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我们希望能传达给孩子一些知识,但是孩子非常挑人 —— 不是什么人跟他说什么东西他都信。
心理学家很早以来就把小孩跟大人的关系分成三类。假设你是一个妈妈,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下班再接回来 ——
“安全型”的孩子,你送他到幼儿园、离开他的时候,他会对你依依不舍。他不想让你走,但是你走了也就走了。你去接他的时候,他看到你来会非常高兴。
“回避型”的孩子,你走他无所谓,你来了他也没表现出有多高兴。
但是有心理学家后来做过测试,发现回避型孩子每次离开家长和见到家长的时候,心跳都在剧烈加速!孩子实际上有强烈感情变化,但是因为他跟家长关系很疏远,他克制了自己的感情。
“焦虑型”的孩子,离开妈妈的时候简直是难舍难分、强烈哭闹,然后见到妈妈也哭闹,根本没法哄,就好像极度地需要爱一样。
有统计表明这三种孩子长大以后的感情生活也受影响。想想如果恋爱对象也有这三种类型,是什么样的剧情。当然统计归统计,也有很多人长大以后战胜了自己的性格缺陷。
而孩子是哪种类型,取决于家长。事实上有的孩子可以跟这个人是一种类型,跟那个人是另一种类型。
对于这三种孩子,家长想要通过对话来教孩子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们的接受程度非常不一样。
比如咱们拿四岁小孩做个实验。实验中拿一个孩子从来没见过的东西给他看,比如说是一张软盘。妈妈跟孩子说,这东西叫“存储器”,而一个陌生人说,这东西叫“软盘”。
你猜孩子会听谁的?
安全型的孩子听妈妈的。他跟妈妈关系好,他相信妈妈的话。
但在另外一个测试中,有个玩具,既像是一只鸟,又像是一条鱼,总体更像是一只鸟。那你说这个东西到底是鸟还是鱼呢?妈妈说这是鱼,陌生人说这是鸟 —— 安全型孩子在这个情况下,会选择听陌生人的。
他爱妈妈,但是他更爱真理。他能看出来这个东西更像鸟,他不会盲目听妈妈的话。安全型孩子的学习模式非常健康。
回避型孩子会怎么做呢?面对第一个问题,他有同样大的可能性听妈妈的或者听陌生人的。妈妈在他心目中并没有更大的权威。那可想而知,面对第二个问题他就更不相信妈妈了。
焦虑型孩子在两个实验里都相信妈妈。妈妈说啥都是对的,他不顾客观事实……
所以当你指责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先要问问自己跟孩子是个什么类型的关系。
所谓“听话”,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行动。
实验表明两三岁的小孩就已经善于判断一个人靠不靠谱。
如果一个人讲述知识的时候很自信,表现出很擅长做这件事,小孩就会倾向于听他的话。
小孩对自信的敏感度比大人还强烈,如果这个人不自信,小孩根本不信他。
这就是为什么假模假样地向孩子灌输知识没用。孩子能分辨出来你的矫揉造作虚张声势。要让他相信你、听你的话,首先要问你跟他的关系好不好,其次要问你自己行不行。
由此得到六岁以下的儿童在模仿和听讲方面具有极高的水平。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智能的,而且随时都在潜移默化地进行。他们学习的效果跟模仿和听讲的对象非常有关系。
你是什么人,比你对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如果你本人很靠谱,知识丰富充满自信,跟孩子的关系很亲密,孩子对你有安全感,他就愿意模仿你,他就更信任你的话。如果你本人的一举一动都很有教养,心地善良做事稳重,你的孩子也会是这样。
反过来说,如果你自己根本不读书,却在孩子面前刻意表演一个什么知识,逼孩子死记硬背天书一样的东西,他就会认为你不靠谱,你给他带来的都是困惑。
没有多少干预手段真起作用,但是家长跟孩子的三种关系,的确是影响深远。
古人说“言传身教”,在要求别人之前都先反思自己。现代家长不问自己是个什么人,试图把孩子当产品一样定制,这哪里是教育之道呢?
03 让孩子玩为什么特别重要
书里专门有一章写的是“边玩边学”,论证孩子的玩,是必不可少的成长环节 —— 玩不但能促进学习,而且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孩子的玩一共有三种:跟别的孩子玩、玩玩具、和假装。
1. 跟同伴打闹,这能让孩子学会社交互动;
2. 玩玩具,这能让孩子探索东西都是怎么工作的。
3. 假装,能够激发创造性,想象不同的可能性,而更重要的则是,掌握人生最重要的技能,也就是心智理论。
打闹和玩玩具都能增加大脑的可塑性,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做好准备。
研究表明假装跟学习成绩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对心智成长至关重要。
所以玩既不是浪费时间也不是休息和奖励,玩就是最好的学习,玩是一种战略需求。六岁以下孩子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认字和学加减法,而是充分地玩。
那家长能对孩子的玩做些什么呢?书中提到一个研究是这样的。
有一个特别复杂的玩具,有各种功能。你挤压一个地方它能发出“滴”的一声;你再拉一下那个地方,它能播放一段音乐;别的还有能说话、有闪光的效果等等。
第一组,有个实验者把这个玩具拿来给孩子们看,说她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用的。她假装不经意地碰一下玩具,发出滴的一声,然后就把玩具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玩。结果孩子们拿过来就积极探索玩具的各个方面,很快就把所有功能都找到了。
第二组,实验者像个老师一样,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们这个玩具会发出滴的一声,并且演示了这个功能。她也是把玩具交给孩子就走了。结果孩子们就反复模仿同样的动作去玩玩具,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发现其他功能。
由此可见,所谓教学,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孩子非常敏感,如果你是在教他,他就不探索了,他就模仿你。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你也做出一副探索的姿态,就能引导着孩子一起探索。
还有个实验是这样的。
研究者要让4岁的孩子学习各种几何形状,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之类。给孩子看不同的东西,希望孩子能理解它们本质的形状。孩子们被分成三组。
第一组,实验者像老师一样,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这是什么形状、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是讲课。
第二组的实验者戴着一顶侦探帽出场,跟孩子们说我们要一起去发现“形状的秘密”。她拿出各种东西,引导孩子找东西的共同点。如果有孩子说对了,比如孩子说这些形状都有三个边,实验者就重点重复这个孩子的话。等孩子们找到了特征,实验者再帮着总结规律,还提出问题。这是一个探索式的做法,非常接近“玩”。
第三组则是没有引导的纯粹的玩。实验者把各种图形教给孩子们就不管了。
一星期之后,实验者再去考核孩子们记住了多少不同形状 ——
结果可想而知,第二组,也就是引导组,学习效果比其他两组好得多。
科学家认为最好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应该只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引导孩子自己搭建知识,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知识。
当然这种引导法对家长、甚至对老师的要求都非常高。
对一般家长来说可能不干预就是最简单的办法。
先说这些吧,你如果能意识到你现在的各种养育方法,也未必能得到一个你想要的目标,你大概就能更宽心的提供好养育环境就可以了;如果能意识到,孩子听不听你话,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谓鸡娃不如鸡自己也就是这个意思;然后,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讲,让孩子充分玩有利于大脑发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你就不会对孩子不按你的要求学习不会那么执拗了。
嗯,这书给佛系养娃提供了理论支撑,不过是对孩子佛系,对自己不佛系。
题主妈妈,你是真的想要知道“一直玩儿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以后会有什么不同吗”?我怎么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对比甚至有嘲笑的意味?
而我们也是5岁上公立幼儿园除了背背古诗做做思维训练什么都不教,我们平时除了从读绘本就开始听英文绘本,上了个不教技法的画画班(主要是思维拓展)周末学学游泳什么都没学
孩子的教育本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没有一个家长知道哪条路是最好的路。但是,由于孩子同孩子之间的巨大差异,学习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最适应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总有家长像题主一样,坚持宣称,我的孩子“什么都不教”,“什么都没学”...
接下来呢?期待的结果是不是:即使“什么都不教”,“什么都没学”,孩子“什么都会”比别的孩子强好多?一定是天才吧!
而事实是什么呢?
事实是,这些孩子并非“什么都没教”,“什么都没学”,只是教的方法不同,学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又或者是根据孩子的喜好学的内容不一样而已。
题主妈妈,“玩”和“学”并不是一对敌人,“玩儿”不代表就一定不是在“学”。聪明的家长知道如何寓教于乐,引导孩子在“玩”中更高效的“学”,就像题主给孩子读绘本,带孩子去科技馆,“能讲解的我都尽量给他讲解了”,孩子不是光“玩儿”了,而是在最好的启蒙老师——家长的带领下学习。
题主妈妈,孩子学习不丢人,孩子不学如何长大?教孩子更不丢人,教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不教孩子的父母才是不称职的父母。题主给孩子读绘本教英语,到科技馆讲解,旅游,拼乐高...这些转换成培训班,就是“乐高课”“绘本课”“科学课”。。。只是授课老师是家长,而形式更丰富多样而已。
题主妈妈,隔壁家的孩子上培训班有的时候是因为父母没有技能,没有精力,或者没有时间,他们只是选择了他们认为最适合他们的孩子的,本质上,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多学习一些,并无可厚非,在本质上是一样,殊途同归。
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多多尝试,去探寻孩子的兴趣点,当父母的技能有限的时候,培训班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陪孩子一起玩,教孩子如何“会”玩,并在“玩”中“学”,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给孩子都绘本,带孩子逛自然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带孩子旅游,陪孩子玩乐高,看孩子画画...并在这些过程中,能把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孩子,这些都是父母能给予的最好的陪伴和教育。
培训班是拓展孩子兴趣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在自己能力所不能及的领域,让孩子学一门乐器或者一项体育技能,再或者是学学机器人,下下国际象棋...对孩子而言,这些也可以是“玩”的一部分。所需要注意的父母需要从众多培训班中挑选真正适合孩子的,而非人云亦云,盲目追随。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同别的孩子比较,孩子所要做到的是,比昨天的自己更棒,而非比别人家孩子更棒。
父母和培训班都能带着孩子玩,也都能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习,只要是遵循孩子的意愿,并且在家庭条件(经济,时间等)承受范围内,适合孩子的,都是可以尝试的。
教育不只有一种颜色,不是非黑即白的,孩子的世界是多彩的,教育也是一样。
一直在玩儿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训班,这明显是2个极端。
我就是个一直在玩的、从来没上过培训班的孩子,一直到上小学前,我没上过幼儿园,父母上班忙,顾不上我,就天天跟着我哥(比我大一岁半)和一帮小男孩天天在外面疯玩。
上学后,自己的记忆力和专注力还算不错,所以学习成绩还可以。
上中学,才开始学英语,听说特别差,好多音听多少遍,还是发不标准,听就更差了。
没上过任何培训班,动手能力很差,唱歌总是不在调上,跳舞总是和别人不一样,不是快了就是慢了,没有一点节奏感……
上了大学,竟然被调剂到设计专业,还要学素描水粉,学得特别吃力,一度非常痛苦……上公共课机械设计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空间感特别差,我上课听课特别认真,做完作业和上课一直看小说的同学一对,发现和人家完全不一样,然后老师改完之后,发现自己全错了,人家全对……
我除了学习文化课还行外,在其它能力方面都跟个白痴是的。
而我学习文化课还可以,纯靠自己记忆力还可以,全是死记硬背,苦读书。
我女儿现在四岁半,她三岁的时候开始给她报了英语班,2个月前给她报了舞蹈班,近期还打算报个乐高班。
英语班的第一年,感觉主要就是培养兴趣了,这个目的应该是达到了,女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很浓,每次布置的作业她总是能很认真的完成,
她的发音很标准,她学会了唱几十首英文歌,喜欢和我用英语玩角色扮演……有些音我发不出来,就和女儿一起听,让她先说一遍,然后我再跟着她说一遍。
舞蹈班,我们本来没打算报这个的,后来是因为女儿真的很喜欢,才给她报的,我发现她动不动就跳舞,但总是跳得没有任何章法,才决定给她报班的。
乐高班,刚去试听了一次,感觉还可以,由浅入深得通过乐高搭建学习管道、齿轮等机械原理,女儿试听了一次兴趣也很浓,准备近期去交钱了。
我们给她报班的前提是她的真的喜欢,并且愿意去上,否则不会强迫他。报班的目的也并不一定真要学到什么,只要能对她的某些能力有提升,就可以。
比如舞蹈班,一个是她真的很喜欢,二个我们也没抱着让她成舞蹈家的打算,能提升她的韵律感、节奏感和平衡感,我觉得这钱就没白花。
趁着孩子现在有时间,也有兴趣,我们家长也有这个经济能力,能报的班就报了,对她的各方面能力提升也有帮助。等她长大后,不要像我一样,除了学文化课后,做别的事情都那么吃力。
这位妈妈,我看了你的提问以后都上火。你知道美国老师平时都是夸夸夸,能让我有批评的冲动你已经赢了!
我想提醒你的有三点:
1. 多说说孩子喜欢什么而不是你认为要学什么
通常我听完家长的描述以后可以快速的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性格、兴趣做出一个判断,以及和同龄人相比大概是在哪个范围。就好比你去看医生,医生会告诉你孩子的生长各个指标和同龄人相比是否正常,如果是和其他妈妈聊,大家大多是各自聊各自的娃。
但是我看了好几遍你千字的提问,脑海中都没有你孩子的画像。更多的是
“为娘认为自己这书也没白讲!5岁的孩子虽然技法并不成熟但我也是画插画出身,为娘认为这个年龄阶段合作介质和材料的应用还有最棒的想象里要不技法更重要!。”
“每天晚上睡觉前回讲各种绘本,最近讲的多的是这本登月,字数并不少,当然前几次读我会讲一句英文翻译一遍中文.”
甚至连孩子的年龄我都是在第六段才找到的……=_=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我的孩子喜欢……他喜欢问我……所以我们去了……参观以后他提出想要……我鼓励他自己去找答案……回国以后他更喜欢……”
把教育孩子当成一个一个的小项目去做。
0-6岁的主要任务,就是玩。出不出国属于锦上添花的事。你在国外看到的野兔子就比在农村山坳坳里的土兔子跑得快吗?在乐高乐园可以放飞自我释放体力,在学校操场跑圈不一样能跑断片吗?
读绘本也是。美国的图书馆有“6岁以前要听1000个故事“的项目,字数多少,是否要先英文后中文都不是重点。哪怕一本书重复读10次,也能算10次。重点培养的是亲子关系,孩子对读书的乐趣和习惯。认字是次要的,难度也是次要的。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定是首要的。
2. 在玩中发现一两个孩子的兴趣着重培养
作为一名家长,一个成年人,我们活了二三十年比孩子高明在哪里?就是在引导他们玩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兴趣和天赋,重点培养。
不管你是玩,还是上培训班,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时间长了,自然想要回报。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学些基础的乐理知识、编程入门、色彩搭配等。小学以后就有经济实力的(像题主这样的)应该要重点培养一两个兴趣爱好了。现在的培训班,课后班,兴趣班,很多高级的就是在玩中学,并且带学生出国打比赛。有时候上培训班就是为了占位,能够获得比赛的资格。
兴趣爱好,课外活动从来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如果爱好太多,主课一定会被耽误。在兴趣爱好中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和专注,这是最重要的。
小学低年级阶段可以多探索,但是家长心里应该有个大概的规划。比如如果未来要出国,可能乒乓球羽毛球书法这些就不太能吸引国外的大学。
如果真的没有得失心就是放养一样的玩,那还来提问做什么?
3. 育儿是一件私人的事,家长之间不要互相作比较
玩也好,上培训班也好,家长都不容易。玩就要比上培训班高级吗?这还要分出个鄙视链??再说好多孩子上培训班,也是家长都是双职工,没人看娃,刚需。
你可以花六万出国住特朗普的别墅,他可以花六万报两门国际学校课后班。你们都棒棒哒。看世界和上培训班并不矛盾。在我没有当美国顶级高中的老师之前我也不觉得小学就要上培训班,但是我看到从六岁就开始学高尔夫游泳体操的学生早早就被藤校录取以后,我也能理解这些家长了。
养儿不易,多交流,少攀比。
我的教育公众号:硅谷学堂 guiguxuetang
教育的其他回答
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比一直玩的孩子以后生活压力小一些。
因为能上好多培训班的孩子,爸爸往往比较有钱。
我也在一线城市,我孩子也正在读幼儿园。那些面向幼儿园宝宝的培训班,我考察过一些,说白了其实就是带孩子各种玩,但是是专业的老师,用专业的教具,有计划有章法地玩,然后在玩的过程中学那么一点点东西。你觉得孩子上那么多班肯定累,但我观察过,孩子们在里面都乐得不行。
可惜我不是那种有钱的爸爸,我的经济能力支撑不起让我孩子那么玩。大多数时候,他只能在家和我玩,我给他看绘本讲故事什么的。其实我也想让他去骑个马打个冰球什么的,但没办法,实力不允许。
家里的收入就是这么多,却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就算咬着牙给孩子报课外班,也是报了这个就报不起那个,这种时候怎么办?
跟自己说,不读辅导班的孩子以后也不比天天读辅导班的孩子差?
当然这个命题不一定错,但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知道,其实我们只是在给自己找心理安慰。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如果我有年薪百万,或者好几套房子收租,我肯定也给孩子报各种班让他玩,看看他到底哪方面有天赋,然后再好好培养。就算他啥天赋都没,玩个高兴也行。
但既然我能力有限,那我也不酸人家,认为别人那样培养以后不一定比得上咱家这种散养的。我能做的,也就是在我所能提供的条件上,给他我能给的教育。
至于我家孩子和那些上好多课外班的孩子以后谁更厉害,这个说不准。
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的命。他的智商,长相,天赋,包括一部分性格,以及他爸有多少钱多少地位,这是他生来自带的;他有多努力,以后会得到什么样的机会,遇见哪些人,我们也都说不准。
六岁以前上什么辅导班,对两个不同的孩子来说,并不会对他们未来人生的差异起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但对同一个孩子来说,多上一门课,可能就是多给他打开一扇门。
所以,如果我有钱,我会选择给他报个班,让他去多见识一个东西。
当然,我也不认同有些答案对课外班的过分拔高。我看有个答案说,就算你特别聪明,就算你是全校第一,以后简历上也没法写你聪明,但是别人的简历可以写他会钢琴美术书法……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小时候学的那些钢琴、美术、书法,顶多能算一个业余爱好,远远到不了可以写到简历上的程度。就算你要写,在用人单位眼中,也比不过你学校的名气,你的绩点,你的工作经历。
所以,我其实是想开了,对我这种经济条件有限的家长来说,我首先要培养的,还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本领,包括一个健康的身体,认真的做事态度。至于其他的爱好特长,都是有了錦之后再添的花。
有,当然更好;没有,咱也不酸人家。
我曾经教过一阵中学生,而且我的家这个家族比较大,从我这一辈以及下一辈的人里就能看出来,过早地施加学习压力虽说不见得是坏事,但是不能光看能力成绩的培养,一定不能忘了培养自律和责任心,自律和责任心,自律和责任心!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咱们都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说实话,真爱学习的有几个?所以指望着引导,让孩子爱学习,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心。
当家长的都希望,哎呦我们家孩子可爱学习了,比打游戏的劲头儿还大呢,扎在知识和习题的海洋里不出来,我都催他出去活动活动。
我遇到这种家长,都恨不得给他两巴掌让他醒醒,做啥梦呢
我们不可能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和练习,不可能让学习比玩儿有更大的吸引力,不可能让孩子说都不玩儿手机了就买习题册去做题。只能是说,让孩子认为,哎,这道题我不弄会了,我玩儿都不踏实。这个地方我没弄懂了,我就有可能在高考中失利。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可以说就是初中阶段,至少我们这边是这样的。因为初中只要不是太差,总是会有考上重点中学的好学生。好初中和一般的初中,差别可能就是好初中全年级一半的人都考上好高中了,一般的初中可能全年级有二三十个考上好高中的。但到了高中可就不一样了,好高中全年级都在一本线以上,差的高中年级第一才上个二本。
所以孩子只要进了个好高中,基本家长的心就可以放下半截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在初中阶段让孩子一定要养成自律的习惯,并且有责任心。关于培养自律意识和责任心,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光让马儿跑不让马吃草,得适度让孩子去玩儿他最喜欢的东西,比如旅游,比如玩耍,比如玩具,比如追星,比如打游戏。因为中学以后,孩子的精力是很有限的,也很容易分心。如果他之前没有玩儿够,没有在玩这件事上“见过世面”,那么他在中学这个最重要的阶段,很可能随便一个什么稍微有点儿意思的事情,就把他的注意力和精力勾走了,他就没法好好学习了。
所以综上所述,给孩子上培训班没什么可批判的,但是一定要让孩子在童年阶段,在玩儿上好好见见世面,玩儿够了,在真正要紧的时候,才能心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