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不是以为自律不好,而是因为自律是一个太过宽泛,模糊的概念,什么事儿都能往自律上去扯,什么失败的原因也都是归结为不自律,最后就导致大部分把自律当做努力目标的人,根本不可能实现目标。
比如早起,我在很早前的回答里就提到过,早起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条件做到早睡,或者白天可以规律地补觉,那你就不可能长期规律早起,这跟你是否自律,意志力是否足够没有半点关系。
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用到一个地方多了,就自然不会有意志力去坚持做别的事情了,打工人的意志力,很多时候白天就在职场上被老板和奇葩同事消耗差不多了,下班后哪里还有多余的份额留给你做那么多事情?很多时候,你能坚持做一件很小的事情,比如每晚看十分钟书,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所以,不要什么事情都往自律上扯,更不要一失败,就让意志力背锅。
你是不是看见诸如“人是如何变强的”“我是如何学会自律的”“自律让我变得更好”“多少天让你学会自律”这一类的视频或文章题目,就会下意识地觉得很烦,但又总会在某个时刻,再拐回来集中刷一下这些视频,刷完后的当下觉得好像收获很多,但往往是第二天一觉醒来就一切恢复原样了?
我今天并不想教你如何轻松改掉一个坏习惯,也不想告诉你养成一个好习惯的一百种最强方法,而只是希望大家可以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习惯这个事情,也许你能对自己过去的习惯,以及对身边人的很多习惯都会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首先,请跟我一起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才是习惯,习惯又是由哪些基本元素组成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想出来,你每天或者每到特定的场景就会下意识去做的事情就是习惯。而这些会下意识去做的习惯,其实是由具体的一个个行为组成的。比如你下班回到家里就会躺倒在沙发上刷一个小时的视频。
这个习惯是由进门,躺倒在沙发上,拿出手机,打开视频应用,一个接一个地刷下去这几个具体的行为组成的。再比如,你每次周五晚上下班后,路过某个烧烤店门口的时候,都会忍不住进去吃几个烤串,喝两瓶啤酒。这个习惯也是由路过烧烤店,走进店里,点菜,吃烤串,喝啤酒这几个行为组成的。
看到这里,很多人心中可能就会产生一种疑问,说,这么分解一个习惯,确实没啥问题,可是这么做有意义吗?
这么做的意义就是告诉你,如何用行为学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习惯。这样才能帮我们认识到,以前关于习惯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只要有充分的信息就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提供足够多,足够有力的信息或证据,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进而改变这个人的行为。
比如,你不抽烟,我现在让你去劝一个抽烟的人戒烟,我想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和话术,你的主要内容都绕不开吸烟有害健康这个主题。但抽烟的人难道不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吗?
很多老师劝学生要上进,要好好学习,也是一样的套路,只会反复告诉学生学业有多重要,但是不想好好学习的学生,真的不知道学业的重要性吗?
同样的,我也会告诉你自律有多重要,一旦自律之后,你将会获得多少好处,并且借此机会向你兜售一大堆方法教程和训练营。这个套路之所以能屡试不爽,就是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律的重要性,同时大部分人又都做不到自律,所以才会一次次地落入到同样的失败循环之中。
我很早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我们想要劝说别人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就用了我们自己都很反感的方式,比如我喜欢吃油炸食品,当有人想劝我不要吃这么多油炸食品的时候,就会说一堆我早就听了无数次的各种油炸食物不健康的话,同样,当我想要劝一个喜欢喝奶茶的人少喝点的时候,我往往也只会说,高糖不健康。
我们安慰别人的时候也一样,各种能想起来的用来安慰别人的话,当自己陷入到和对方一样的困境里的时候,把这些话说给自己听,自己也是觉得没啥用,甚至会有一些反感的情绪。
我们之所以反感,就是因为,你说的都是我知道的,我知道了,还不去做,就是因为很多问题不是光知道就可以解决的。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我们就得出了今天关于行为的第一个重要结论,那就是仅仅有有效的信息或证据,是不足以让一个人改变他的某个行为的。
一般到了这个时候,那些想要教你自律的人,往往就会得出一个,这都是你意志力不足,都是你没有找到坚持下去的方法导致的。然后马上就会给你推荐一个不要九九八,只要九块八,可以让你从零开始学会自律,慢慢变强的课程。
这时候就要引出关于行为的第二个误区,那就是很多人认为动机是行为改变的真正驱动力。
可事实上,动机却很不靠谱,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我们最终做出一个行为,可能是好几个动机共同驱动下的结果,比如一些人会很纠结,当准备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头脑里就经常会同时出现几个小人在说话,最终做出的行为,就是多个想法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再比如你点外卖的时候,有的时候是你很明确地知道,自己这次就要吃什么,但更多的时候,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往往会经历一段很复杂的思想过程,如果你没意识到这些,建议去看一下孤独的美食家,看看五郎每次都是怎么做出最后在这家饭店吃饭的决定的。
第二个原因是动机经常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多时候你有强烈的做某件事情的冲动,但过了那段时间之后,你的动机就没那么强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经常说狠话,发毒誓,立志要做某些事情,却很快就会半途而废的主要原因。如果你想养成的长期行为需要靠这种动机来驱动,那显然是不靠谱的。
第三个是很多动机驱动的行为是要追求一个很模糊的目标,这样就会导致动机再强烈,也没办法驱动最终行为的发生。比如你有强烈的动机,想要吃更健康的食物,但如果你没有系统地学过营养学和膳食搭配的知识,那想要吃的健康对于你来说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每次到了要吃饭的时候,你就只能凭借很零碎的知识去筛选食物,最终很可能纠结了半天,却依然选了很不健康的食物。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些人单纯就提供健康食谱,或者提供帮你点外卖的服务,也有很多人愿意花钱买单的原因。
由此可见,单纯靠动机驱动,是很难让你长期规律保持某种行为的。
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室创始人福格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行为是由动机,能力和提示三个要素共同驱动的。
只有当三个要素同时存在,并且达到某个数值的时候,行为才有可能发生。
下面就基于这个公式,再说几条大家平时都能意识得到的结论。
第一,动机越强,行为就越有可能做到。这个很好理解,比如在半夜里,你忽然想要吃炸鸡,感觉自己不吃炸鸡就会马上窒息,那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会点外卖或者不惜花重金打车去最近的炸鸡店买上一份炸鸡。
第二,行为越容易,就越有可能做到,并且最终成为习惯。这个也很好理解,简单的行为更容易坚持。
第三,没有提示,任何行为都不会发生。所谓提示就是让你想起这个行为的契机,比如你非常想要买一双鞋子,并且你下班途中也会路过卖鞋子的商场,而且你也有充足的预算去买那双鞋子,但是你就是在下班途中路过那个商场前,接了一个电话,并且一不小心就在电话里跟朋友聊嗨了,直到到家后,你才发现自己把买鞋子的事儿给忘了,这就是尽管你的动机很强烈,做出买鞋子的行为对你来说也很简单,但因为你把买鞋子这事儿给忘了,所以行为就没有发生。
我们根据这些原则,就很容易画出这么一个,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容易发生的图。
纵坐标是动机的强弱程度,横坐标是这个行为的难易程度,我们知道动机越强,行为越容易,一个行为就越会发生,那么一个行为越是靠近坐标的右上角部分,就越容易发生,一个行为越是靠近左下角部分,就越难发生,而处在中间部分的那条曲线,就是行为发生与否的分界线。
福格教授就是用这么简单的一个模型,来告诉大家,不管是你想要改掉的坏习惯,还是想要养成的好习惯,都可以把习惯中包含的各个具体的行为放到这个图表中,这样你就会轻而易举地搞清楚,为什么一些行为想要戒掉很难,而一些行为想要养成也很难。
比如你正在阅读一本书,这时候来了一个人,他告诉你,让你把整本书从头到尾都朗读一遍,那这个行为显然处在左下角的位置,因为你既没有朗读整本书的动机,也没有马上就朗读整本书的能力。但是如果这个人只是请求你,给他展示一下这本书的封面,虽然你做这个行为的动机也很低,但是完成这件事对你来说简直太轻松了,那给他展示封面的行为就很可能会发生。
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总是会控制不住地经常刷手机,因为刷手机这一行为,实在太容易做到了,只要拿起手机就行了,那么只要你有一点点刷手机的动机,你就很可能会马上拿起手机就开始刷。
福格教授告诉大家,想要养成一个行为,或者戒掉一个行为的第一步就是像这样去认识一个行为。
然后你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行为的三要素去分别想办法。
既然行为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那么你就可以分别从动机,能力和提示三个方面去想办法,看能不能促成或戒掉一个行为。
比如你想戒掉喝可乐的习惯,我认识很多人都十分依赖肥宅快乐水,他们都会在家里常年囤积至少两箱的可乐,就是为了方便他们想喝的时候,马上就能喝到。
如果你想戒掉可乐,从降低动机着手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我开篇就说过,吸烟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同样喜欢喝可乐的人,也十分清楚高糖饮食会带来的危害,所以想要靠各种方法去降低一个可乐上瘾的人喝可乐的欲望,实在是太难了。
喜欢喝可乐的人,通常也是不需要太强的提示,每天到点就会本能地想要喝可乐,所以从消除提示的角度下手,也不现实。
那就只剩发生行为的难易程度这一个方面了,如果你想要戒掉可乐,最可行的方法,就是不要在家里或者办公室囤积可乐,告诉自己,我不需要戒掉可乐,但是我只要想喝可乐,就必须亲自步行去附近的便利店买,并且每次只能买一瓶最小包装的可乐。
这样,你既不会为自己没有忍住又喝了可乐而产生负罪感,也会多少降低一点,你喝可乐的频率和数量。
同样的,你如果想要养成一个习惯,也可以从这三个要素下手,比如你很懒,很不喜欢运动,但是你又很想自己养成运动的习惯,那么你就可以开始分析,提高自己做运动的动机可行吗?显然不行!那增加提示可以吗?显然也不行,这就像很多没办法早起的人,即使定再多的闹钟,也很难起来一样。
那最后就又只剩从行为的难易程度下手了,之前戒掉可乐的方法是,增大喝到可乐的难度,那现在督促你养成运动习惯的方法就是要降低你运动的难度,福格教授就是从每次上完卫生间,就做两个俯卧撑开始的,最后循序渐进,养成了做运动的习惯。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靠谱,觉得一次就做那么一点,真的会有效果吗?
福格教授就说,重要的不是有多少效果,而是让你靠重复这些动作,来养成一个习惯。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个行为,当你重复多次之后,对你来说,做这个行为的难度就会慢慢降低,也就是说,即使你做运动的动机没有上升,但是因为你已经坚持做很多次了,所以每次再去做这个行为的难度,其实对你来说已经降低了,这样你就可以慢慢加码你的行为,最终达到不错的效果。
最后再聊两个常见的误区,其中一个是很多人在通过这种方法制定行为的时候,会把自己很讨厌做,但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列进去,这样的做法,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因为你很难强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即使是你想要戒掉可乐,那也一定是建立在你真的想要戒掉的意愿基础上的。
很多人会过分强调重复的重要性,比如很多人都会说多少天养成一个习惯,实际上福格教授发现,很多行为只要做一次,马上就能养成习惯,因为你做这个行为的体验非常好,你一下子就记住了,并且十分渴望重复。而有些行为,即使坚持了三四十天,也不会成为习惯,因为你从心底里就在抵触做这件事。
这个我很有感触,我是一个夜猫子型的人,所以早睡早起对我来说就是天然比较困难的事情,即使我在学生时代不得不坚持了很多年早睡早起,但我一有机会,马上就会立即进入晚睡晚起模式,并且早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到点醒来就再也睡不着的情况。因为我不喜欢早睡早起,也没有想要改掉这个毛病的意愿,所以尽管我重复这个行为无数次,我也没有养成所谓的生物钟。
第二个就是,很多人在制定行为计划的时候,喜欢要么不做,要么就来个大的!这是完全背离了这个方法,因为这个方法强调的就是,通过行为模型,找到那个尽可能处在行为图表右上角的行为,然后培养这个行为,当这个微习惯已经成为你的习惯后,再慢慢加码。
要么不做,要做就想做个大的,是很多人都会有的通病。因为我们的动机总是倾向于怂恿我们做大事,却又总会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远离我们,让我们独自品尝被现实打脸的尴尬和沮丧。我们总是在立flag的时候情绪高涨,信心满满,却在执行不下去的时候,完全找不回当初的那种动力了。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立志要做一件事的时候,觉得拼了命也要做成这件事,却会在之后动机消散的时候,忽然觉得做这件事毫无意义,这种虚无感马上就会把自己吞噬掉,以至于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所以,在制定行为计划的时候,一定不要犯这个错误。要尽量找到处在右上角的那个你既有一定意愿,又比较容易做到的行为作为初始行为,等你真的把这个行为变成自己的微习惯之后,再慢慢加码。
我在上面说的这些方法,都是福格教授多年研究行为学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他把这些经验都写在了一本叫做《福格行为模型》的书里,在这本书里,福格教授对这个模型做了非常细致的讲解,并且讲了很多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和案例。
利用这个模型,你不仅能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你还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获得很多有益的结论,比如Instagram的创始人,就是在上完福格教授当年在斯坦福开设的行为模型课之后,受到启发,开发出了Instagram这个应用,当年Facebook花巨资收购这家公司的时候,很多人想不明白,一个简单的照片分享应用,凭什么获得如此多用户的喜爱,又凭什么值这么多钱?
其实就是因为Instagram的创始人意识到,一个应用不能太复杂,否则就会降低很多人使用的欲望,他把照片滤镜作为吸引用户的点,让用户产生想要分享漂亮照片的欲望,增强你的动机;同时又把应用做到非常简单的,一键就能分享照片,降低这个行为的难度,这样才能引导用户更多地使用这个应用。
其实当年拼多多能够在淘宝京东的围剿下成功崛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拼多多在微信分享后,可以直接在微信里完成下单和支付,而那时候,很多下沉市场的人,根本就没有淘宝和支付宝账户,当年对于那些没有养成用淘宝网购习惯的人来说,淘宝就是用起来太复杂了,而拼多多简单到连购物车都没有,这一下子让下沉市场里很多不网购的人变成了拼多多的用户。
所以,当你用行为学的角度去看待很多问题的时候,你往往都能获得一个和以往完全不同的视角,从而得出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