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说说18世纪詹姆斯·库克前的情况
澳洲土著迁移至澳洲大陆的历史已有数万年,但真正为现在人所熟知的澳洲土著社会文化,定型的历史可能不过最近的600-800年
有学者对昆士兰州北部的原住民部族Djungan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发现被Djungan人视为恶灵盘踞的禁忌之地Ngarrabullgan山顶,在600-800年前仍有原住民留下的生活遗址,但此后人类活动的迹象急剧减少。究竟是Djungan禁地传说的成型在先,还是环境变化因素在先,导致原住民抛弃了这里,仍在争议之中
Ngarrabullgan山,距离今天土澳著名的旅游胜地Cairns只有100公里左右,被附近的原住民视为禁忌之地
无独有偶,在北领地的阿荷姆地地区,原住民的社会也经历类似的过程。考古学家对Groote Eylandt内陆的山区进行考察发现了多处历史在1000年以上的人类活动遗迹,而相反的是,位于海岸线周边发现的大量遗迹,检测出的历史大多不超过3-400年。今天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居民传说对于那些1000年前位于内陆山区的遗迹毫无提及,似乎也暗示了和Ndarrabullgan类似的情况,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在过去的5,600年间发生过重大变化
Groote Eylandt的原住民
约克角西岸Aurukun的原住民也有类似的过程,但他们的足迹刚好相反,是从海岸走向内地。根据对贝冢遗迹的考察,大约在800年前他们结束了在海岸线大规模的粗饰蚶采集,转而向内地更广阔的狩猎地开发,以至于在之后的大约200年后,已经将经济重心从沿海采集转变为游猎方式的原住民社会对于在沿海看到的贝冢之由来已经十分陌生,将之视为造物主或大自然创造的产物。可知今天Aurukun地区的原住民传说,历史大概也在5-600年左右
Aurukun地区的土著部族,是有史可查的第一个与欧洲人发生接触的澳洲土著。他们在1606年与登陆的,由威廉·杨森领导的VOC探险队发生冲突,甚至成功击毙了数名VOC海员,迫使杨森决定带队返航
由此可知,大概也就是欧洲人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前夕,澳洲原住民也经历了传统文化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其中既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有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
对澳洲北部阿荷姆地的土著来说,一个可能的因素,就是与邻近的海岛东南亚地区发生了往来
2009年来自澳洲不同大学的专家成立的考古研究小组在对澳大利亚北部的西阿荷姆地一处包含大量壁画的原住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后,意外发现其中一幅最为古老的壁画,根据碳同位素的年代测定大概在1517年-1664年间,最有可能的是在1577年左右。这个重大考古发现至少可以揭示两点点:1. 当地的约隆古部族使用蜜蜡进行壁画创作的历史已经可以追溯到至少16世纪早期; 2.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壁画上所描绘的马卡萨传统海船Prau的形象,暗示着东南亚商人在澳洲北部的活动最早也可追溯到16世纪;
这个壁画是酱紫的
也就是说,在大航海时代,因为东南亚地区贸易活动的进一步繁荣,已有零星的马卡萨或布吉斯商人为了寻找海味、檀香木、珍珠以及玳瑁甲等商品而来到澳洲北领地。但应该跟17世纪航行到此的荷兰人一样,在当时的澳洲北部没有发现特别值得开辟贸易据点的价值,所以就不了了之了。
这种零星的接触,到17世纪中叶开始,逐渐演变成了固定的贸易模式,每年由马卡萨渔船到此,向原住民收购新鲜海参,在此进行晾晒加工后离开。
是谁在背后推动这种贸易模式发展壮大的?
当然是我大吃货国了.jpg
明人有云
这种贸易的一端,是澳洲海鲜可能最早在明末清初时候,就已经摆上了中国权贵的餐桌
另一端,则是东南亚商人输入的布匹、容器和捕鱼工具,也很大程度地改变了阿荷姆地澳洲原住民社会的生活模式。比如,有考古证据证明,在海参贸易兴起之后,当地土著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由各种各样粗放型捕捞获得的杂鱼,逐渐转变为有目的,重点向营养价值或经济价值较高的渔获种类集中,这或许暗示了当地土著在工具和造船技术上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