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关羽单刀赴会? 第1页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由于蜀汉史料付之阙如,现下只有东吴一方的自说自话,主题都是突出己方的伟光正。然而,即便是自说自话,也有口径不一致造成的矛盾。

譬如,谁提出的单刀赴会?

《三国志·鲁肃传》:

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

很显然,是鲁肃主动邀请关羽,双方将军单刀俱会。易言之,与会者都可称单刀赴会。

同传注引东吴国史《吴书》说法又有不同:

肃欲与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趋就羽

成了鲁肃主动找上关羽,单刀赴会。

以当时局势,鲁肃完全没有必要急吼吼冒风险跑去关羽地盘求和。因此,《三国志》“单刀俱会”的记载更符合逻辑。

其次,关于会谈情况,《吴书》称鲁肃占尽上风,关羽“无以答”。《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又有不同:

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

两位大佬打嘴炮,末了最佳男演员居然被一不知名蜀将夺得┐(‘~`;)┌ 这位大老粗直接揭穿了政治魔术,于是乎和稀泥无法继续,鲁肃只能掀桌子呵斥,关羽配合赶跑了这位不懂政治的哥们,搓麻将继续。

《三国志·鲁肃传》称,因为鲁肃同志的出色嘴炮表现,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

问题是找《先主传》一划拉账本:

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

零陵郡原已被东吴占领。敢情鲁肃一通嘴炮,己方不但放弃了刘备后方不稳的大好局势,反倒吐出了零陵郡,难道是吴奸石锤?这会谈究竟谁占了上风?

如果蜀汉一方档案得传,估计就是记满了关将军如何英雄慷慨,虎口夺食令东吴退让的桥段。

这种外交权衡,原本就是嘴炮各表,各自宣布胜利的把戏。易言之,谁在口舌上占点便宜并没什么意义。决定会谈结果的,只有利益和实力。

捎带,真正的话事人也轮不到关羽和鲁肃,只能是刘备和孙权。

《三国志·吴主传》:

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所以,单刀俱会其实什么都没解决。最终影响结局的是乱入的曹操,实际操作的是不知名的蜀使和诸葛瑾,拍板的是二位大佬本人。《鲁肃传》是为传主专美了。

末了说一下湘水和议。

细算一下实力,刘备一方精英俱出,八万大军云集荆州,孙权没有取胜把握。如果火并,至少要落个两败俱伤。

同样,刘备也不能铁定吊打鲁肃、吕蒙领衔的吴军,且后院失火腹背受敌。如果诸葛亮孤军顶不住曹操主力,益州有个三长两短,即便击败了孙权,也是得不偿失。

再看需求。刘备急于回军救火不必赘言,孙权也有眼见的大利:曹操主力远在汉中,数千里之外的合肥极为空虚,只有区区数千兵马。放刘备回军火并曹操,自己回转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岂非手到擒来,正合兵法避实击虚之要领?

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各自作出让步:刘备承认孙权占有江夏、长沙、桂阳三郡的现实,孙权返还零陵郡。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原本是各取所需的妥协产物。谁也没想到刘备回军,怼得张郃全军覆没,其后更是端掉了汉中。孙权统十万大军,却被张辽数千人马怼得几乎当场去世。于是乎,显得湘水和议大耳朵占尽了便宜,孙权竹篮打水,成了傻白甜小白兔,这真是找谁说理去。ㄟ(▔,▔)ㄏ




  

相关话题

  为什么诸葛亮在贴吧无人不踩,到了知乎却无人不捧? 
  刘禅为什么不去南蛮? 
  怎么评价曹植与曹丕之间的关系? 
  我该怎么反驳那些说“诸葛亮是阻止全国统一的历史罪人,对百姓来说,统一的魏国比分裂的三国更好”的人? 
  抛开忠义这方面,关羽到底是不是有点傻? 
  如果让fgo的各位作者写三国会出现什么样的剧情? 
  假如你是华佗,面对曹操让你为他治疗头风病的要求,你会如何应对? 
  诸葛亮应对夷陵之战承担怎样的责任? 
  为什么处在三国的分裂时期,中原王朝对外作战能力很强,反而到了晋朝大一统时期,却发生五胡乱华这样的事呢? 
  怎样看待「汉以强亡」的观点?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知乎用户@Drthrax和斯—毛派的论战?
下一个讨论
解放战争是否存在必要性?





© 2025-04-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