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本來是一個傳統的地理名詞,指的是巴、蜀,漢中一帶的盤地,也就是後來劉備立國之地。
劉備所建之國,號漢。不過名稱是其次,重點是劉備宣稱的這個「漢」,是繼承了劉協的那個「漢」;但是當時另外兩個分裂政權「曹魏」和「孫吳」,都不承認這個宣稱。所以他們大多直接稱呼「劉備的漢」為「蜀」。接替曹魏政權的晉,自然也沿用這個「政治正確」;亦由於這個政治原因,陳壽的《三國志》,關於「劉備的漢」那一部份,即叫做《蜀書》。
大約到了宋朝,才有以「蜀漢」作為「劉備的漢」的「專稱」,《通鑒綱目》即其一。(沒有專門研究,僅粗檢史書,如另有依據,歡迎提供)
季漢,本來的意思是指漢末,即劉秀那個「漢」的最後時光,並沒有指定「劉備的漢」的用法。
最先使用「季漢」去聯系「劉備的漢」的,是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但楊戲是「蜀漢」時人,他指稱的漢,仍然是那個宣稱承繼自劉協的「漢」,亦即《季漢輔臣贊》的「季漢」還是指漢末的意思。再者,楊戲死於景耀四年,其時蜀漢未滅,按理說,他不是先知,不可能指自己生活的國家和時代為「季」。所以,這個「季」字,很可能是後人所加。
到了明代,謝陛才寫了第一本以季漢指代「劉備的漢」的《季漢書》。但在明清之際,《三國演義》風行,書內多用「蜀漢」或「蜀」去指代「劉備的漢」。
三國史在以前並不是甚麼顯學,研究的人其實不多,基本上較為嚴謹的著作,都是以「蜀漢」去稱呼那個「劉備的漢」。較不嚴謹的,以「蜀」作稱呼的,也大有人在。印象中,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著作,基本沒見過「季漢」這種用法。
「季漢」這個稱謂的流行,應當在網絡年代,源起就沒考究了,其中有沒有當代的民族主義影響呢?就留待有興趣的朋友去探討吧。
并没有什么影响。
光绪皇帝亲政遭遇甲午战争惨败后,提拔了一批新党主持改革。一群愤青改革中因为种种原因遭遇了很强大的旧党阻力。
康有为和光绪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坚信是皇帝的知音,并脑补了是慈禧太后在暗中破坏戊戌变法,于是派人连夜通知袁世凯,想通过政变杀死慈禧太后。
袁世凯一听这还了得,表面应付一下赶紧通报荣禄,要将康有为一伙人一网成擒。
康有为事先逃亡,在海外骗钱为生,编了很多的政治斗争故事(还搞出一张和光绪皇帝的合影)骗取赞助,在海外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度过了一生。
时人嘲讽他: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