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政法大学李筠教授所著的《论西方中世纪王权观》一书。
与一种普遍的观点不同,西方从来没有政教合一过。之所以政教分离原则会从西方的政治体制中诞生,是因为从一开始政权和宗教就是相互独立的。
西方中世纪的政治生态叫做“政教二元制衡”,王权代表着贵族统治阶级,宗教作为团结社会力量的社会组织与其进行博弈。
宗教是一种信仰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了维护、传承、发展自身,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作为信仰的社会载体,它是信仰的高级存在形式。
在中国,信仰的承载最初只有“政权”和“家族”两种形式。政权通过祭天来确认天命作为法理依据,家族对于祖先的祭祀在不同的地区各有不同。不同的家族不会祭祀同样的祖先。
道教虽然在传统上可以追溯至很古,但是宗教这一社会组织形式,却是在汉朝佛教传入后,从佛教那里学来的。
在汉朝以前,中国没有宗教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家国模式一直是一种传统,即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宗教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加入,使“国”与“家”之间出现了一种由陌生人构成的社会组织形式,这显然是进步的。也因此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国家意识形态、民间信仰、社会宗教组织多层共存的信仰承载模式。
这一模式也注定了,宗教的制衡作用不可能得到像中世纪欧洲那样的力度。事实上:自汉朝以来,我们的制衡就是在国家意识形态、民间信仰、社会宗教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
首先
从来没有教皇权利超过世俗政权的时候……教皇权利超过【某位国王】也是因为有【其他国王】为他撑腰,说白了教皇及其信仰,在当时是一个幌子,用来党同伐异,谋取现实利益罢了。
这就好比当年周王礼法至高无上,但真的是这样么?诸侯只不过以此做借口,壮大现实政权而已……
其次
以西方史学观点,儒家学派被定义为儒教,那以此来看,哪个宗教对政权的禁锢,比儒教对我国主体政权的禁锢更深邃呢…………
这种事,我建议还是抛开国内教育的倾向性,真真正正的读一些欧洲的文化史和艺术史,以及教会历史。
欧洲政权相比于我国政权,其纠葛制衡,更迭变化,更加复杂。所以欧洲宗教的作用,跟我国宗教的作用,无法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