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有一次出去开会,GE医疗的人说他们利用空闲时间捣鼓出来一个把脉的仪器,还申请了专利。后来没有上市大概是认为没有必要吧。
不就是桡动脉嘛,超声一看清清楚楚: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心率,有没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弹性,周围组织病变。保守估计至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医生靠把脉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
所以就算给马车装了更先进的轮子,它也跑不过汽车啊。
1、“把脉”的作用:
作为“望闻问切”中的切脉,很多人误认为,单靠切脉就能详细确诊病症,其实是很错误的认识。
举个例子,当你感冒了,脸色会很难看,稍微有点生活经验的朋友都会问你“你看起来不太好,没事吧”? 你会说“我头疼/鼻塞/…… 等等的症状”。 你的朋友会告诉你“你感冒了……”。
这就是“望闻问”三连,在了解了基础病症之后,凭借经验给出诊断的过程,稍微有点生活经验的普通人都能做到。
稍微有点经验的医生,通过望闻问,基本能把可能的疾病范围缩小到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那把脉是干嘛的呢?
首先是排除重大疾病的可能性。如果你的病症不复杂,且脉象基本正常,那就是小病。
其次才是通过各种脉象,结合上面的望闻问三连,给出更为准确的判别结果。
一旦出现医生平时没怎么遇到过的奇葩脉象,那一般的医生就是一套:
从这个层面来说,把脉和过去医院经常能看到的听诊器基本是一个作用。
就是通过某种波形(声音、脉象都可以看做一种波形)来对体内脏器的健康状态给出一个基本判断。
和现在可视化的检测仪器(超声、CT等)对比来看,肯定是明确落后且正确率较低的。
但优点就在于成本低廉,对于一个村镇级别或者社区级别的小医院来说,配个听诊器神马的简单,配个CT机是不可能的。
在没有现代仪器的帮助的情况下,诊断正确率的保证完全在于医生经验。就有很多无法言传的玩意儿了,这些缺陷西医也经历过。
“看了上图,还觉得中医把脉low么?”“の……还是西医的方式好!”
2、中医把脉的可能发展方向
中医把脉的可发展方向,并不一定是准确确诊疾病。
而更应该发展成一种成本更低,更廉价易推广的“健康状态判断器”。
毕竟现在去趟医院,甭管大病小病都是验血、B超加其它检查,各种检查费直接就300+的看病体验完全不好。将医疗成本降低也应该是医疗发展的大方向,只不过不是资本主义喜欢的天赋树而已。
利用可佩带数码设备采样波形。
再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及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去学习,根据脉动波形输入,
输出结果“健康”“小病”“赶快去三甲挂XX科吧,你可能患有XX”的结果。
让成本300+的佩戴设备通过检测脉动波形,然后给出基本健康结果,就已经是个足够好的玩意儿了。
这东西就能有效降低居民人均医疗成本,并帮助大医院有效整合有限的医疗资源。
至少当你只是感冒等小病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去附近的社区医院,通过20左右的挂号费+检查费,就把病看了。 或者让各种手环的数据,能直接得到一定程度的使用。
这种玩意儿完全就是现在的科技水平的可行范围。
——————————————分割线——————————————
顺便DISS下现在高赞的几个答案中提出的让AI帮助“脉象分类”。
千万不要让AI将脉象按照传统理论分类。
这相当于让alphaGO使用特定的围棋开局。
可能这个开局思路本身就不那么好。
这是韩国人值得中国人学习, 而不是鄙视和嘲笑, 的方面.
特别是在目前汉民族自尊自信被砸得粉碎的现实环境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