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评论区有小伙伴提出了一些问题,在这里解释一下。
1,报道中提到,这种新药可以“准确攻击癌细胞”。而从Kazunori教授给出的数据来看,除了癌细胞,其他组织器官对该姚德吸收是很低的。这点就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2,生物半衰期,就是一种物质被生物体摄入之后,其中摄入量的一半被生物体排除的时间的。它代表了物质在生物体停留的时间。而同位素半衰期就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减到一半的时间。
对于一种药来说,可以有两个用途。一是准确定位并且成像癌细胞。此类药物半衰期短,成像之后迅速排出。对于有治疗效应的药物,具体的半衰期可以结合治疗手段和疗程。
3,放射性药物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考虑药物效用作用完了之后,残留物质会不会对人体伤害。放射性同位素的浓度实在太低了,衰减成稳定同位素后,浓度低到可以忽略。比如我研究的砷-76,衰减后变成砷-75,衰减后的砷浓度远远小于人的日均摄入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人邀算了。
明确反对所有觉得这则报道有夸大的答案,因为你们根本没有说到点子上。
刚刚过去的21届国际放射药学会议(2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diopharmaceutical Sciences)
上,听了Kazunori教授的汇报,才对他团队所做的工作有了系统的了解。
先说结论:
Kazunori教授所做的纳米抗癌药,开创了在放射药学领域运用纳米科学的先河,并且他们所做的工作在整个放射药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他们课题组所研发的诊断治疗癌症类的药物,有两个已经通过了FDA的通过,正在投入临床试验,还有更多的药物正在接受FDA的审核。从这点说,五年内面世完全没问题。
再说概念:
放射药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癌细胞进行诊断和治疗。诊断手段有PET,SPECT等。治疗是利用放射性元素释放的射线或者粒子来杀死癌细胞。
EPR:通俗点说,就是癌细胞表面有一些特定孔径的通道而正常细胞没有。只要药物颗粒大小适合,就可以穿过这些孔径到达癌细胞。以此达到只进入癌细胞而不进入正常细胞的效果。纳米科学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再来说误区:
回答这个问题的我来分两类,一类是做药的,一类是做纳米的。
1,做药的,主要担心这几点。纳米颗粒进了癌细胞来不及释放药,纳米颗粒释放的药会产生抗药性,纳米颗粒药物在体内很快就被排掉,对正常细胞的伤害等等。
对放射药学来说,纳米颗粒只是载体,纳米颗粒只要将放射同位素传递到癌细胞里了,就像往癌细胞里放了一颗核弹,癌细胞就等着上路吧。
同时,包含放射同位素的纳米颗粒,和普通纳米颗粒,在药学,化学生物学角度来说没有区别。因为放射同位素浓度太低了。纳米颗粒进入体内,通过EPR被癌细胞吸收,没有被吸收的,很快就被肝脏肾脏过滤排掉了,已经有结果证实这一点。
抗癌研究了这么多年,临床上用的最多的还是放射疗法。只要是能够减少对正常细胞损害的科学进步,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何况Kazunori教授作出了如此的改观和贡献。
2,对于做纳米的人。
真的懒得吐槽你们拿文章来评价人了。纳米这几年火,文章多,影响因子高,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现在真的觉得幸亏自己出坑早。
觉得Kazunori教授做的没啥的,我来问你几个问题。
实验室通风橱里能操作的最大放射剂量差不多是10mCi,不能再高了。而对于这个剂量的放射性元素,他的溶液浓度只有nM/L,也就是100纳克每升的水平。请问你们谁能在这么低的溶液浓度下,合成出可控大小的纳米颗粒?不懂的人以为纳米颗粒很好合成。是很好合成,可是放射性的又是另一码事。
最后在这吐槽一下。在某些领域,比如纳米什么的,以发表的文章来评价人比较合理。我以前也做纳米,知道灌水多容易,没法过science 或 nature的就退下吧。
在另外一些领域,贡献是无法用文章衡量的。Kazunori教授是对癌症诊断治疗,放射药学发展有杰出贡献的人,不要有眼不识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