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癌症是怎样被检查出来的,普通体检能查出癌症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arri-kepp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泼点冷水。

现代医学是最矮穷矬的学科之一,他的发展程度远远低于你的想象(传说中黑科技我们不算)。

这里说三点。

先说结论:目前的科技水平癌症基本(注意是基本)不能预测。

==========

上面说的有点缺少限制性状语:极早水平预测

在这里还是要提醒的是,在统计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环境谬误”,意思就是说无论大样本的统计数据多么天花乱坠,但是这和单个个体关系不大,因为一个个体所处的环境和大样本中大多数人的环境或许并不一样。要坚信一点:数据是用来做科研的,并不是给普通人做健康参考的。


第一,当你感觉不适去检查而发现癌症并非是体检无意发现的时候,多半已经没救了。这里所指的是指一般的癌症,并非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这些恶性程度很低的癌症(当然甲状腺癌分型很复杂,不要遇到最恶心的那几个)。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癌是一个系统性的疾病,出现癌这个词的时候不是说长了一个肿块,而是出现了全身崩塌的系统性大问题。有一个经典的学说叫种子与土壤,大概所表述的癌细胞与组织相容性的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理解成你能所见的只是一个嫩芽,但是他长出嫩芽的时候早就根深蒂固了。比如消化系统肿瘤,出现了消瘦而去就医而确诊胃癌等等,基本上是没有活路的,我见过医生自己不舒服做了胃镜,发现了胃内壁出现了火山口样结构(胃癌标志性样貌),一年就去世了,这还仅仅是不舒服,不是消瘦。那么胃癌怎么才能早期诊断?答案是除了每年胃镜没有任何方法。韩国日本中国蒙古是四个胃癌超高发生率的国家,但是日本和韩国很多企业胃镜是体检必须项目,所以发现早期的概率大概是70%(印象,不一定准,还要求医生眼光毒辣),但是如果放在中国,自然是人多镜少,加上谁也不肯花钱每年被插一次(胃镜的痛苦真的做了才知道),于是。。。等待胃癌的靠谱的标志物基本上还遥遥无期。

第二 谈到标志物,具体玩过这个东西才会知道他们有多么不靠谱,别的不多说,53个在nature(够牛吧)等等高影响杂志之中被吹的非常“promising”的分子有47个都在重复中惨遭斩首,最搞笑的是大多的理由是抗体不行(抗体:怪我咯),其中最夸张的是投入了几百万美元研究出的玩意原来从一开始就弄错了分子量,导致一直在做的根本不是那个玩意(无力吐槽)。所以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急功近利的筛选机制能够搞出非常靠谱的标志物简直难于登天。当然还是有靠谱的,但是必须加上相对二字,我们使用的大多也是一直在用的,新的标志物非常难找。

为什么会这么难?这个要从标志物寻找的过程来看。我们需要大样本,极其庞大的样本才能诞生极其可信的数据,但是癌症并不是非常普遍的疾病,不是感冒发烧抽个血做个化验就能取样,一天接客几百例。甚至和基因,生活习惯紧密关联的癌症出现的地域性很局限。依旧用胃癌为例,稍微看下sci就能发现什么鬼,好像老外高分杂志根本不鸟他,除非是大规模测序,但是老外对黑色素瘤非常感兴趣,不过在中国黄种人里好像发病率远远降低。所以这是其一,样本不好找,导致了不能全世界集中力量寻找。

第二,现在大规模找癌症标志物的方法无非基因芯片,组织芯片。基因这种不靠谱到家的东西简直坑爹,就这么说,查下GEO DATASET 里面的数据能打起来,做出来的图那叫一个感人肺腑。其次你觉得你把自己全身测序就牛了?没用的。癌症有非常奇特的特征名为异质性,同一个病人如果转移了五处,五个地方分别测序基本上得到五个结果毫不奇怪(亲眼所见),就算你把一个瘤切成五块测出五个结果也很有可能(同亲眼所见),就是这么邪门,这说明了一个病人自身的标志分子尚且不能确定自身,那么又怎么能范用。

第三,前面说了,庞大的数据库包括GEO GCTA ONCOMINE(很多援引自前者)等等,但是很多数据看上去是一回事,你自己染了又是另一回事,pcr做出来又是再一回事,怎么破?不是自己错了,或许很多东西本身就不是长得那么回事。

当然我们不能用人做实验,但是可惜的是自发,原发的肿瘤模式动物能够模拟真人发病的几乎没有,或者就是没有。用裸鼠毫无抵抗力皮下成瘤什么的除了表现出某基因很牛叉其实然并卵。细胞是另一个进行实验的重大平台,但是我就问一句,同一个标志物的基因在十来个细胞系里表达不一(没见过完全一致的),信哪个?

第三,最近新来的几个玩具,有一个叫循环肿瘤细胞,CTC,听说很好玩很靠谱。这东西的原理大概是如果有原发灶之后,产生了非常微量的细胞剥离(大概每xxμl有一个),进入循环,可以被检测到并且捕获,用他来单克隆检测判断病人的疾病,是不是so smart。

不评论,听我说个真实的故事先。

有个医院搞了这个demo机器,然后医生和几个基友吃饭谈到了,说可以免费给他们玩玩,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然后有个哥们动心了,去了。结果不幸得很,从这个哥们体内还真抓到了所谓的CTC,结果这同学天旋地转,你要明白CTC可能预示着癌症已经转移,那是什么概念,都转进血液循环了。然后各种pet,结果什么都没查出来,几年了依旧活蹦乱跳,只是现在还是茶饭不思,按照这个趋势估计真的要得癌。

所以CTC的问题在于:有癌的查不出,没有的反而会查出。

为什么?

鬼知道。

但是我们还是强行塞了一个解答:大家知道细菌的基因组突变率在10e-6左右,真核的由于修复系统比较给力,要强一点,但是终究是有的。于是在那么一堆细胞里总是有范冰冰和凤姐的,有一天有个细胞被你抓到了,你非说它演过甲方乙方,原因是他是光头。也就是说,本身身体里有大量的,具有癌细胞特性,但是并没有功能的某些突变体的存在,他们不是CTC但是他们很像,不过按照目前的科技不能区别。

是不是很不乐观?真正仔细考量过癌症之后,突然觉得生命这么美好我们要珍惜,这是接触这个科研的唯一唯一的感想。


user avatar   tali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癌症的早期检查很火。一个基本的情况是这样的:癌症的治疗,在中晚期阶段,除了少数几种癌症,比如乳腺癌,现在还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所以,一个自然的想法,就是在早期发现,及早治疗。

但是,癌症检查,尤其是自体无症状时的早期检查,现在仍是很有争议的领域。主要是因为早期检查的研究难度大,现有方法的准确度低,对被检查者的好处有限。

据我所知,一般查出有癌症大多是因以下几种情况:

1. 感到有症状,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出来。
2. 因为其它病症去医院检查,结果附带查出来有某种癌症。
3. 常规体检,查出有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症。
4. 有针对性的癌症检查,像常规体检一样定期检查,检出异常。
(补充:第 5 种情况是,你是特定癌症的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遗传,长期吸烟,肝炎病毒携带者等,需要定期监查,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对于 4,没有普适的检查,只有针对具体某种癌症的专门检查,就像@荆外提到的。最常见的,也是被普遍采纳的,有针对乳腺癌的 mammograms,针对宫颈癌的 pap smear,针对前列腺癌的 PSA 抗体血检,针对大肠癌的血检和肠镜等。

从医学的角度说,当然是有直接症状的问题最严重;无任何异常被发现有癌症,情况最轻。

所以一般对于因为有直接症状查出的癌症都无大异议,因为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了,大部分时候是中晚期,都要立即治诊。但对于 2-4,就是自身没有异常感觉的癌症,是争议最大的,争议性由 2 到 4 逐步增大。

争议之大,我觉得真得没法给大家一个推荐,只能科普一下,帮你理解问题的复杂性,知道一些关于癌症的基本知识,让你自己作决定。

现代人谈癌色变,最轻也是癌啊。

但是,癌症不是一个病,而是很多病。就如@jinxi 所说,同是癌症,机理可以很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恶性肿瘤都是不一样的。甲的肺癌和乙的肺癌就可能不一样,它们只是有一样或类似的显型,但致病机理,基因型却可以不一样。即然是不一样,就有可能这些癌症有着不样的病理,不一样的恶性程度。

就举前列腺癌为例。

现在估计,有六分之一的美国男性会在这一生的某一时刻得上前列腺癌。但是,并不是所有前列腺癌都是足够恶性的,大部分的此癌症其实发展得很慢。比如通过对越战时牺牲的美国士兵做解剖发现,不少士兵在 30 多岁就有了微小的前列腺癌变。考虑到大部分人到老年才得病,有理由相信这些癌变大部分也可能只是缓慢生长,甚至到死也不为人知。

事实上,通过解剖,的确有很多人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得了这癌症,他们的死也的确与它无关。40-60 岁的男性里有 1/3 有前列腺癌,到 85 岁,3/4 的人有前列腺癌。

类似的还有乳腺癌。对 80 岁去逝的女性解剖表明,2/3 的人有乳腺癌,但是,只有 4% 的人是死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一样,大部分人是带病生活,其实不知道自己有癌症,也并非死于癌症。

对于普通人来说,相信大部分人最终关心的其实是自己能活多久,而不是自己有没有癌症,如果有,癌症能不能被治愈。所以,真正让心担心的,是那些特别恶性的,致死或立刻影响生活质量的肿瘤。

可是,众所周知,越恶质的癌症,发展速度越快,从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癌变到有显著症状,可能只有几个月时间。对这种癌症的最佳治疗时间窗口,可能只有几星期,这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等不及什么年度体检的。而体检能检查出的,很可能是发展缓慢的癌症。

当然,我们可以相信科学,现在能在癌症真正早期的时候就发现它,在它还没有开始恶化时就防患于未然。

不过,以我对这个方向的了解,现在(2011 年)医学能做的还很少。

首先,如上面所说,癌症不是多稀罕的东西,很可能你身体里已经有了,因为很多肿瘤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才能变成恶性肿瘤(当然也可能它们自己在这过程中挂掉了,长个瘤子也不容易)。现在检查技术越来越灵敏,我真怀疑,想给你找你癌,你把各种检查都做了,还真就能找到像癌的东西。 结果就成了,找到又怎么样?

那就找吧。

既然是检查,一般是从早期检查(early screening)开始。

这个,真不好做。

比如,现在有了血液检查技术了,查 PSA 抗体就可以知道你有没有前列腺癌变。

从血液里检查癌症的想法大约是这样的:存在癌细胞,这些癌细胞会向四周散发特定的分子,比如促进血管生长的因子(癌细胞也要血液给它们营养啊),或者癌细胞也有阵亡的(很多,毕竟癌细胞是不正常的细胞,免疫系统也不是吃白饭的,一将功成万古枯啊),这些癌细胞被分解后可能有一些特别的分子成份被释放。这些分子,会进入血液,这样对血液做专门的检查,就能找到这些癌细胞存在的蛛丝马迹。

通常做法是把癌症病人的血液和正常人的做比较,看有哪些成份上的不同,最后找到最有代表性的分子成份。

但是,这里有一个逻辑上的问题:

早期检查的目标对像是身体处于没有任何症状时期但已经有后来发展成恶性肿瘤的早期肿瘤的所谓正常人,而用来找这癌症特症分子的样本却是从肯定得了癌症的人身上得来的。对于肯定得了癌症的人,癌症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这时候的恶性肿瘤,它比起早期肿瘤来说又有了很多重要的变异,很可能让那些早期特征被隐没在无数各种各样的分子中了。

比如我自己曾经拿一些大肠癌的 RNA 表达和正常细胞做比较,发现至少有 1/3 的基因表达是天壤之别,更不用说其它有区别的了。这就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区别啊。 从这里找出早期肿瘤细胞里的特有表达因子,的确有点大海捞针。

更糟的是,这些早期肿瘤因为小,能释放入血液中的分子也少得可怜,这就对检查的灵敏度有了极高的要求。再从中找到能够区分会长成恶性肿瘤的特异标识物,就是难上加难。

最近有一研究,把跟踪对像中得了某特定癌症的人在数年前采集的血样做分析,发现在早期检查方面,最近这些年找到的各种表达特征都不管用,最好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一个,准确率也可想而之。

雪上加霜的是,这些癌细胞不是什么天外来客,它们能释放的标识物,也是很多正常细胞会释放的,这样,错误就不可避免。就算是 PSA 这样的检查,也有很高的错误率。

不过,我们知道,光一个 PSA 是不作数的,毕竟,癌症的确诊,是要靠活检的。

这里的问题是,活检的准确度远没有一般人想像的高。比如前列腺癌,有二成的活检对恶性程度的判断是不准的。

类似的错误也发生在其它癌症里,比如黑色素瘤。有一个实验让几个病理专家拿出自己认为典型的病理切片让其他专家检查,结果呢,既使是这些典型的切片,也有四分之一的病例是大家无法统一认识的。在旧金山美国最顶尖的黑色素瘤治疗中心,每个活检是由三名医生同时过目,共同决定,就是因为有些肿瘤,尤其是早期的,很难确诊。

所以我们关心的早期肿瘤,在诊断上就更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如果你没有任何症状,我建议你一定要找两个以上的医院/医生来帮你诊断,确定治疗/观察方案。)

有了这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了什么情况呢?

情况就是,这些癌症早期检查可能对延长你的生命没啥帮助,如果是误诊,还能让你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比如,上面提到的对前列腺癌的 PSA 检查。

这是一个相当常规的检查。至今美国有超过三千万男性做了这个检查。一般的建议是五十年以上的男性都要定期做这个检查。

可是,美国政府的 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本周就要给出关于 PSA 的新建议。在上周公布的数据里,它说这个检查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平均下来不能延长你的生命,只能给你多加些诊疗的苦楚:在 86 年到 05 年这二十年间,有一百万美国男性因为接受 PSA 检查而进行了手术或化疗,5000 人死于手术,1 到 7 万人有严重的手术引发的其它问题,有一半人在精液中发现红细胞,20-30万人丧失了性能力。

而前两年,同一机构刚刚宣布,常见的乳腺癌检查 mammograms,也是负面效果大于正面的。

罗佳 提醒,宫颈癌上,因为其病毒诱发的特性,适龄女性应该做 pap smear 检查,合适的话,也应该考虑疫苗。这个还是很有意义的。

那,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这么热衷于癌症早期检查呢?

其实,问题不止于癌症,在其它很多病也如此,比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等。

换句话说,这个社会在不断的向大家传达一个理念,就是健康的生活是常态,任何不健康,都是危险的,要纠正。(其实呢,要我说,不健康才是常态,比如头痛鼻塞,拉肚子崴脚,大大小小的事三天两头出......)

结果就是,你去看病,医生把你的病说得越有模有样(也许是你从未听说过的名词),你还越高兴。如果医生说你没病,你可能还觉得不满意,是吧。(有一研究就关于这个的,特逗)

但硬帀有两面。

误诊可以是有病没查出来,也可能是没病找病。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人宁可没病找病(抱着治治总没坏处吧的想法),也不想有病没查出来。

医院和制药公司可喜欢这个了。

你不是想找病么,那就把正常的指标定低点。中间那段呢?

亚健康!xx 病前期!吓人吧?

本来是有病才要治的,现在没病的人也要定期作检查了,亚健康人也要吃药了(某个癌症一年才几万人啊,检查可要查几百万上千万人啊,全是钱啊)。

结果,重要的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本身,被推后了;检查,治疗,可以赚钱的,被推前了。

本来是可能发展不出来或过好多年才能被感觉到的肿瘤,现在临床检测的灵敏度越来越高,早早被发现了,于是你就可以早早的进行治疗了。你也就成了一个癌症患者,走在争取做一个癌症幸存者的道路上。

必须承认的是,由于早期癌症检查的大面积展开,相关癌症的死亡率在下降。比如,美国因为 PSA 的普及和治疗的进步,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下降了 25%。相比起来,不怎么推行 PSA 检查的丹麦,前列腺癌死亡率在最近一些年里增加 50%。

对癌症早期检查的争议,不是在于它们能不能救癌症病人,每一个被真正查出来的病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争论在于,它们是不是会过度治疗,对大部分人带来不需要的额外负担。比如,有估计说,每一个早期检查出来的乳腺癌患者后面,有 2 - 10 名误诊者。如果你坚持每年去做 mammograms,十年的误诊概率超过二成。到底怎么样是对社会最好的,还是一个在讨论的话题。

最后说一个数字:

如果没有癌症,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估计能提高 4 年。

只有四年。

(考虑到过去一百年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提高了几十年,这个数字并不高)

放到发展中国家,这个数还会更小。

而生活这场游戏,没人能活着通关。

------------------

因为是随便说说,所以相关文献都没给出具体的,见谅。

如有兴趣,可看这本书(应能下载到):

H. G. Welch. Should I be tested for cancer? : maybe not and here’s wh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2004.

---------------------------------------

这篇文章是数年前写成,所以一些信息有点过时了。最后再提供一些参考网站吧:

什么样的早期检查可以做(仅从有效性考虑,并价格因素),可以参考美国政府支持的 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所做出的相关建议(这里面包括了常见的癌症检查):


一般性体检,可以参考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的体检建议(分性别和年龄):

当然,既使是这些权威的专家建议,也会有冲突,做还是不做,看个人


最后,任何早期检查都是有代价的,Max Planck Institute 的 Harding Center for Risk Literacy 为几个常见的情况给出了风险和收益的对照,包括体检,一些常见癌症的检查,心脏病的治疗等等,可供参考。


user avatar   fu-shi-b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本想简略回答,没想到越写越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觉得我说的还蛮有道理的,希望能够赞同分享,让更多人看到,从此对健康体检重视起来。

首先回答,癌症是怎么发现的

癌症的发病一般都很隐匿,引起明显症状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这也给大家一个基本印象——到了医院,查出来的癌症往往都是中晚期,发现早期癌症多数是意外。

大多数癌症在早期都没有很典型的症状

比如低热、体重减轻、疲乏等。这类症状比较轻则很容易被病人忽视,稍微明显一些,又很容易和劳累、感冒相混淆,甚至很多首诊医生也会把这些不典型的症状忽略掉。

等癌症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患者本人和医生的重视。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发现癌症

肿瘤细胞形成实体肿瘤后,通过占位(可以理解为挤压)、梗阻以及神经内分泌作用表现出一些很显著也很典型的症状。举几个例子:

例如肝细胞癌(HCC)和胰腺癌(PC),肿瘤可能造成胆道梗阻,胆红素进入血液,病人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医学上称之为黄疸:

同时,我们的内脏内部的感觉神经分布其实非常有限,多数是在脏器表面的浆膜层中分布感觉神经末梢。所以当肿瘤大到一定程度或者本来就发生在靠近浆膜的部位时,就会出现显著的疼痛。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在身患肝癌期间还坚持工作,为了缓解肝部的疼痛,他拿水杯顶在肝部。肝痛也随着肿瘤的发展逐渐从间歇性隐痛发展为持续性剧痛,最后支撑水杯的座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我见到过很多肝癌患者,那种疼痛常人根本扛不住,所以对焦裕禄同志更是肃然起敬。

所以当一个肝区持续性疼痛伴有黄疸,同时近期还有体重下降和持续性低热的病人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做出一个肝细胞癌的初步诊断。为了佐证这个初步诊断,会开具肝胆胰脾B超检查,如果发现了肝脏内的肿块,这个检查花费低、速度快。如果B超结果高度怀疑癌症(形态和内部血流情况)会安排一个增强CT扫描,动脉期增强显著的肝内结节主要考虑恶性,然后就可以安排手术切除。最后切除组织再送去病理科做病理诊断,作为确诊依据。少数增强不典型的还可以安排细针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确诊依据。

再例如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癌症患者会出现无痛性的血尿,就是因为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肿瘤血管异于正常血管,容易出血。血液进入尿液,被病人发现。

当老年的无痛性血尿患者来找泌尿外科医生,医生必然首先想到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一个全泌尿系B超检查就有可能发现可疑肿瘤(如果肿瘤体积太小也有可能无法发现),同时在尿液中寻找脱落癌细胞。当发现可疑病变后就会安排增强CT或者磁共振扫描。如果肿瘤发生在膀胱或者输尿管,还可以通过内窥镜夹取一些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作为确诊依据。

所以,当实体肿瘤引起可以察觉的症状时往往已经初具规模。如果在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还能争取尽早发现癌症,从而为手术及其他治疗争取机会。如果拖延下去等肿瘤发生全身转移时,原发部位的症状加上转移癌引起的症状则会更加明显,但这时候发现疾病已经为时过晚,很多患者已经没有了手术机会,只能通过放化疗,在痛苦中“续命”。

良性病变注意定期复诊也可以做到癌症的早期发现

很多癌症可以由良性病变发展而来,一些对自身健康比较重视的患者,能够做到定期复诊和有针对性的体检,所以也可以在癌症的早期就发现。

比如黑痣发展为恶性黑色素瘤。我们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黑色素痣,黑色素痣就是一种先天性的良性病变。它们的特征是边缘整齐、表面光滑、色素均匀一致、大小颜色基本恒定:

但随着紫外线暴露、年龄增长和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刺激,一部分黑色素痣会发生恶变,从而在外观上出现:边缘模糊、色素深浅不一、表面出现破溃、高低不平等表现:

如果患者注意定期检查,就有可能早期发现病变,从而早期手术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反之,一旦恶性黑色素瘤发生转移,其结局将非常不理想——第IV期:肿瘤细胞已经超过了区域淋巴结(比如远处的皮肤、淋巴结和身体其他器官)。5年生存率仅为10%。

包括胃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如果能坚持定期做胃镜检查,也可以在早期发现胃癌。

所以做好慢性病管理,定期复诊和有针对性体检,可以尽可能早一些发现癌症。


所以一般来说,患者发现癌症往往是因为出现的相应的症状(比如疼痛、出血、持续性咳嗽、消瘦等)去医院做了更加细致的检查被发现的。但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还是依赖病理学检查。

然后回答普通体检能否发现癌症

首先说答案,可以

对答案进一步解释说明是:可以发现发展到一定大小的实体肿瘤和中晚期肿瘤,以及其他血液肿瘤。

我们先来看看常规体检的内容:

不同检查目的、不同收费水平的体检,其内容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我这里摘录一份某体检公司网站提供的常规检查套餐的项目清单,逐条做分析:

一、常规检查(45项)
血常规17项、尿常规12项、便常规15项、便潜血1项;

主要是对血细胞、尿液和粪便基本成分进行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对血液成分(主要是血细胞成分)和对泌尿系统基本健康状况进行初步了解。如果有血液系统疾病,比如贫血、白血病,全身的感染、过敏都可以通过血常规发现蛛丝马迹。大便潜血往往提示胃肠道出血,可以由消化道溃疡、寄生虫和胃癌、结肠癌出血引起。为了进一步明确原因,体检医生一般会建议做胃肠镜检查。

二、生化检查(18项)
1、肝功能检查(10项):丙氨酸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LT/AST 、总蛋白、白蛋白、总胆汁酸、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
2、肾功能(2项):尿素氨、肌酐;
3、糖尿病筛查(1项):血糖;
4、尿酸筛查(1项): 尿酸;
5、血脂(4项):甘油三脂、总胆固醇CHO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这部分总体上是了解肝肾功代谢系统健康状况的。肝肾恶性肿瘤时这些指标会可能有波动。

三、免疫检查(9项)
1、乙型肝炎(5项):乙肝五项。
2、癌症筛查(2项):癌胚抗原、甲胎蛋白。
3、梅毒筛查血清实验(1项): 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
4、结核病筛检(1项): 结核杆菌抗体试验。

乙肝和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联,所以乙肝检查可以认为是肝癌筛查的一部分。癌症筛查的两种指标分别是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如果这两个指标偏高,分别提示结直肠癌和肝细胞癌。另外还有一些检查套餐中含有全套的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CA125(卵巢癌),CA199(胰腺癌、肝胆系癌、胃癌、结直肠癌),PSA(前列腺癌)等等。

但是血液中肿瘤标志物升高也并非完全与癌症挂钩,毕竟一些良性疾病也可以使其升高。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CA125高于正常水平;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PSA水平也比较高。肿瘤标志物可以看做是癌症诊断证据链的重要一环,但本身不能作为癌症诊断的依据。如果发现某个指标高于正常很多,有必要做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检查(CT,磁共振,穿刺活检等)

四、B超(12项)
肝、肝内胆管、总胆管、胆囊、肝门静脉、肾、胰、脾及其它、男:前列腺、女:子宫 、卵巢 、膀胱;

当恶性肿瘤达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就可以被B超发现。但是单纯依靠B超往往很难做出良恶性判断。

五、心电图(1项)
心电图;

和癌症无关,主要是和心脏健康有关。

六、X线检查(7项)
胸部透视: 心、肺、隔、纵隔、胸腔、胸部正位像、胸部侧位像;

胸透可以发现很多重要的信息。尤其是肺癌,在胸透平片上可以发现肺癌的阴影,有时还可看到肺癌引起的肺不张。

七、钼靶X光乳腺透视(1项)
钼靶X光乳腺透视;

乳腺癌组织中往往存在微小的钙化灶,这些钙化灶可以在低剂量放射线下被观察到:

八、一般检查(9项)
身高、体重、血压、脉搏、体重指数、体脂肪率、胸围、腰围、臀围;

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整体营养水平并提供健康状况的一个初步印象。

九、耳鼻喉科(13项)
耳廓、鼻腔、嗅觉、扁桃体、听力、外耳道、鼓膜、鼻中隔、鼻甲、鼻窦、鼻咽部、咽、喉(声带会厌);

不要小看这个检查,不少早期的鼻咽癌就是通过“看看”被发现的。当然了,也有一些鼻咽癌的病灶被软腭挡住了,一般的鼻镜或者口咽检查看不到。但是在体检过程中医生一般会询问有没有鼻涕中经常带血的问题,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情况,如实作答即可。体检医生会着重检查,或者给你建议,去耳鼻喉科做纤维鼻内镜检查。

十、眼科(11项)
视力、辨色、眼压、眼睑、结膜、泪器、角膜、虹膜、晶体、玻璃体、眼底;

某些颅内肿瘤可能会因为压迫动眼神经或视神经引起眼部运动障碍或者视野缺损:

十一、口腔科(9项)
唇、颊、齿、齿龈、牙周、舌腭、腮腺、颌下腺、颞下颌关节;

前段时间,随着《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一文火爆全网,口腔癌这种发病率相对较低的恶性肿瘤进入公众视野。

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酒、吸烟、嚼摈榔,还有对口腔慢性炎症的忽视,都有可能引发口腔癌。但是很多口腔癌的早期其实是有癌前病变的,比如口腔白斑、粘膜下纤维化,都是可以通过口腔检查发现的:

十二、妇科(7项)
外阴、尿道外口、阴道、宫颈、子宫附件、前后穹隆、白带常规;

让广大女性谈之色变的宫颈癌,早期可以通过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粘膜的改变。这时医生会建议你去妇科做进一步的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检查或者宫颈刮片检查,如果发现异型细胞,再通过磁共振检查明确一下病变范围。做到早期诊断,为早期治疗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十三、外科(13项)
皮肤、甲状腺、乳房、脊柱、淋巴结(颈部、腋下、腹股沟、锁骨上淋巴结)、肛门、直肠、前列腺、四肢关节、泌尿生殖器、腹股沟、足背动脉、下肢静脉;

通过对乳腺、甲状腺、直肠和睾丸、前列腺的触摸检查,能够有助于发现这些部位的可以结节。发现以后医生会建议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检查。

十四、内科(8项)
心界、心律、心脏杂音、肺脏、肝脏、脾脏、肠鸣音、脂肪厚度;

肿瘤患者可以出现上述几项的异常

十五、肺功能检查(4项)
肺活量 、通气功能检查 、小气道通气功能 、血氧饱和度。

肺癌患者可能出现肺功能的不全,但更多情况下肺功能不全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关性更高些。


所以综上所述,普通体检很难直接查出癌症,但是可以圈定一些高度怀疑癌症的体征,从而指导你去各个专门科室进一步检查。

与本回答的第一部分相呼应,如果你不做定期体检,只是等着出现了临床症状再去寻找原因,很可能会错过癌症早期诊断的黄金时间。而定期体检虽然不一定能发现你所有的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但或许可以在你还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时就发现可疑的蛛丝马迹,随后引导你去做进一步检查。虽然有时候很可能出现“过度警报”的问题,但总体上讲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user avatar   bao-bei-shuo-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先说结论吧,普通体检项目可以查出癌症,但是真等查出来了十个里面也有九个是晚期了。

我们做的普通体检想要查出早期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的早期癌症,几乎不可能。

而癌症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早发现。如果早期就能查出来,早治疗的话,即便大家印象中的绝症,比如胃癌,食管癌,治愈率都要比晚期高十几倍。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癌症筛查必须做专项体检的。下面这篇文章会详细介绍,并给出一个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人群,不同家族病史的癌症早期筛查的具体方案。

下面说说这篇文章的由来,我本身只是行业相关,因为在行业里,才深刻理解中国体检意识的薄弱,以及体检行业的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想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癌症的早期筛查,从没有想过,文章能引来那么多临床医生,甚至包括中国医科大影像学专业的博士医师,以及许多癌症病人和病属的点赞和支持。

看着大家在文章下面,讨论分享自己癌症体检的经历,并给我和其他人提供自己的方案和经验,真的是莫名的感动。我最后会把这篇文章的原回答的链接放出来,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下面的评论,很多人提供的经验真的非常有价值。

很多人,像广州医科大学的学生自己做的公益号,通过私信联系我要授权要转载,说希望更多人的看到。我这里统一说一下,写这文章初衷就一个,科普。要求转载的只要注明出处,不用再私信征得我的同意了,转就行了。只要是真心帮助科普的,都支持。

从这里开始,就是原文了。


从事的行业特殊,每天都和各种健康问题,体检报告,重大疾病尤其是癌症打交道。

见过很多人每年体检,花的钱也不少,每次体检报告上各项指标没有任何异常,

可是癌症一查出来为什么就已经是中晚期了?

很简单,因为,90%的人做的是假体检!!!!!!

咱们一般人做的这些体检项目想查出早期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的早期癌症,几乎不可能。

这是我电脑里,三四年下来存的上千份体检报告的的样本。



这些人提供给我的体检报告,绝大多数都是长这样的,

这些体检报告的检查项目,只是最最最基础的检查项目,都是由身体基础项目检查+实验室检查+功能影像学检查三大项组成。

身体基础检查项目包括:体重,身高,血压,内外科,耳鼻喉,眼部,口腔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血脂血糖等,

功能检查包括:心电图,x光,B超(包括肝,胆,胰,脾,肾,甲状腺,前列腺/子宫附件)等影像学检查。

这种普通体检,只能让咱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重要器官运行是否正常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筛选比较有用,对于中晚期比较严重的癌症会有一个指示作用,但是你要拿它去筛选早期的癌症尤其是肠胃消化道的癌症,十个里面得有九个会被漏检。

早期癌症的筛选,必须做专项体检的。

借这篇文章,保贝就给大家认真聊一聊,癌症体检筛选最常踩的坑,再用自己职业真实经历的事情给大家讲明白为啥癌症一查出来就是晚期,最后帮大家出一个不同年纪的人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癌症专项体检的方案,多久检查一次最好,以及检查一次大概要花多少钱。


一、癌症体检筛选最常见的坑

坑一:体检项目对癌症没有针对性,不管男女老幼,不分家族病史,不管既往病史,不分职业性质,所有人都开一模一样的体检套餐。

中国体检的这个怪现象,是有历史旧账可寻得。早几十年,防疫站是承担体检任务的主体,目标也很简单,就是评估人生长发育是否符合常态,有没有传染病等等。由于体检目的单一,为了方便他们索性就设计了一个统一的套餐,

时间一长,这种套餐的观念就逐渐固化延续下来,等到后来的大型商业体检机构进来之后,发现套餐可以快速的实现规模效应,又没有医疗风险,他们就干脆把套餐使劲包装加一些普通体检项目,让咱们误以为它又大又全,肯定精确。

听明白没?我们现在流行的这一套体检,它最早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查你身体的健康状态,根本不是针对癌症设立的。这种一刀切的常规体检,就是说白了就是懒省事挣快钱,然而对于癌症早期筛选,没卵用。

下面保贝以这几年的职业经历,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做这样的体检,癌症一查出来就是晚期?

首先很多癌症病属都知道,大多数癌症其实在早期并没有很典型的症状,经常表现为低热,经常疲劳,消化不良,食欲下降,持续体重减轻以及肿块,如果你没有癌症专项的体检和活检结果的支持,仅靠普通体检或者体表的轻微症状就让医生去确诊,几乎等于痴人说梦。


说两个真事情。

一个和我年纪大小差不多的朋友的孩子,一岁半的时候经常腹泻,发烧,走路老是累走不动,一开始送到县医院,基层的医生年轻没有经验,检查了一下说是缺钙,吃了一个月的钙片,没用。送到省会儿童医院,主治的医生也是刚做妈妈,见的多又加上天生的母爱,让孩子抓紧做腹部B超,照了一个多小时,肝肾占位,肾母细胞瘤。整整耽误一个月!

还有一个是听理赔部门的同事讲的,大爷腹痛腹胀,医生让做个胃镜,大爷闲麻烦难受,和医生理论不做。一个月后,吃不下东西,便血了,症状非常明显了又拉来,胃癌晚期。同事去核保阅卷的时候,医生给同事说,胃癌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腹痛。但是没有胃镜,没有活检,单纯从腹痛就说人家是胃癌,缺少病史,缺少证据,谁也不敢啊。毕竟,吃撑了都还会胃胀胃痛呢。

上面这俩还是病人已经有症状,且医生临床经验丰富的。

要知道有的癌症早期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比如肺癌,胸腔给了肺内肿瘤完全足够的生长空间,肺癌早期的人开始并不会有任何异常,吃饭呼吸和正常人一样,直到肿瘤长大压迫到胸腔了,侵犯胸膜了,才会有胸疼,这时候再去医院往往不是早期了。这种情况的早期发现,通常都是其他身体异常了,去医院体检带出来的,如果没有定期的专项体检(比如低剂量CT查肺癌)它的早期发现就有很大的偶然性,一方面完全考验医生超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能查出早期的概率,和“上帝在掷色子”差不多。


再说一个真事情。

这个就是我们知乎网友的现身说法,妈妈牙烂了个洞,去医院补牙。牙补完了,医生多说了一句,看你妈妈舌头上溃疡的有点太对劲,要不你带她做个活检吧。结果,早期舌癌。妈妈只是切了一点舌头,目前定期复查,一切良好。

你知道,我看完后咋想的吗?

有时候医生的一念,可能会改变病人的往后余生。

如果换不那么明锐洞察的医生补的牙呢。要知道,这个网友说当时妈妈手术住院整个病房可都是口腔癌晚期,舌头全切那种。

说到这里再帮大家延申一下吧,

即便是定期专项的癌症筛选,也只是说可以大大提高一部分癌症早期筛选出来的概率。比如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的高危人群,只要你符合筛选标准,确实可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但是,也不是全部癌症都可以,有的癌症它天性狡猾。


再说一个真事情。

一个30出头的年轻女客户,孩子那时候应该还不满1岁。当时胃镜也照了,照了两次,发现异常。但是病理活检出来却是正常的。医生出于强烈的职业操守,一定坚持要她再做一次,窄带成像的内镜,客户不愿意,说病理都出来了,还有什么好查的,你们当医生也不要太黑了,转身就把医生给投诉到医务部去了。医生不放弃,顶着医院压力病人的骂,苦口婆心坚持让病人做,成像取了两块活检,最后终于在其中一块上发现了早期印戒细胞癌。

这客户给我说了几次,就希望孩子将来长大了,当医生。


举了这么多例子,明白没。现阶段癌症之所以早期筛选难,无非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大部分人没有做定期专项癌症筛选,做也是做的我说的那种假体检大套餐。

第二个原因,很多癌症早期确实比较狡猾,没有明显症状,等病人和医生意识到的时候,十有八九不会是早期了。

第三个原因,和医生的特性,比如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一颗强烈的悬壶济世的心也有关系。


坑二:癌症体检手段驴头不对马嘴

因为医疗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地方尤其是基层的医院癌症筛选手段落后,检测过程驴头不对马嘴。

最常见的两个例子是,很多地方竟然还在用X光查肺癌,彩超查前列腺癌。

要知道X光查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用x光去查肺癌,10个里面,九个晚期。

我这里给大家做了一个高发癌症的专项检查项目表,大家熟记。





坑三:包装成“高大上”,号称一次检查查清所有癌症的高端体检项目

最典型的就是两个,pet-ct和基因检测筛查癌症。

好多体检机构的Pet-ct宣传语是“一个检查看到你全身的病灶”。但其实它在常规体检中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Pet-ct的作用主要是在对癌症进行分期,鉴别是否转移复发,以及癌症的预后评估上。你要说,真用它查找身上可能的癌症病灶,它并没有比我上面列的专项检查有任何的优势。事实上,pet-ct在健康人群中筛选出恶性肿瘤的比例仅有1.3%。

而且有时候,他还会把根本不是肿瘤的识别成肿瘤,造成一种假阳性的结果,把人弄的心理恐慌,造成过度检查。

还有号称“一滴唾液就能筛查出癌症”的基因筛查检测,基因检测的结果只能提示一个人某种癌症可能高发的偏好,但实际上,偏好高,患癌的风险也未必高;偏好低,也不能排除患癌的可能。如果没有某种癌症的家族遗传史,做基因检测那就是白白浪费钱。

那为啥还有体检机构推荐这两种高大上的检查?

因为做一次pet-ct就是上万的体检费呀!


坑四:体检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假体检防不胜防

医生培训周期长,本硕博11年,再加上3年的住院医师规划培训,直接造成了医生资源短缺。有些体检机构招不到医生看病例,就让护士冒充医生,给你看体检报告。

之前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直接自曝行业丑闻,

有些体检机构给你做的就是假体检!用护士假冒医生检查B超,抽血没做检查就直接扔掉出结果。



本身影像学检查,比如b超和增强ct,就很依赖医生个人的水平经验,每年认真去体检,早发现都那么难。那这种故意造假引发的误诊和漏诊,无疑等于谋财害命了!


二 各个年龄阶段到底该做什么项目检查?


首先无论经济条件再差,每年的常规体检,一年至少做一次,强烈建议不要停!

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大家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一些专项体检。

这里保贝直接整理出了一份不同年龄人群的癌症筛查清单,大家可以照着做。尤其是图中注明的高危人群,自行对号入座后,只要你符合其中任一条件,听保贝的,一定一定一定要按照时间要求去做它对应的专项体检,绝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1.女性

20-29岁



备注:一级亲属就是指你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

特别说明一下这个表格怎么用,以20-29的女性为例,三步法,

第一步,一年一次的女性常规体检,必须做。

第二步,常规体检之外,我建议最好能加上女性这个年龄段爱高发的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肝癌筛选项目,如果你正好是表里的高危群体,那专项检查绝对没商量,必须做了。

注意:所谓高危人群是指你符合高危因素中的任何一项,就算高危。比如在上面的肺癌五项高危因素中,不管1 2 3 4 5你有过哪一个,你就是高危。就一定要做低剂量CT了。

另外,也要注意,我列的每次专项检查的时间间隔,到底是三月一次,还是一年一次。

第三步,如果前两步的检查,存在指示性的指标异常,那么可以再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加上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比如,如果常规体检彩超显示有乳腺结节,那医生可能会建议增加乳腺钼靶和活检等来进一步对结节性质进行评估。这个时候就一定要遵医嘱,老实去做。

以下全部表格,同样的三步法, 不做过多赘述了。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以上


下面是男性要做的,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以上

切记如果体检前你的身体已经明显出现异常症状,这个时候就一定要以医生面诊的意见为准!


三 关于体检的一些其他问题

1.一次全套体检要花多钱?

先看一张我总结的各个癌症专项体检项目的表,各地有出入,但是差别不会特别大。

因为我的这个三步法,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风险人群来定制的,所以很难给大家一个统一价格。

大家可以对照上面的表格,自己算,比如一个28岁的小姐姐,长期吸烟,有性生活史,那么她的体检花费大概就是,一个常规必选项目300到400元+一个肺癌低剂量螺旋CT 200-500元+一个宫颈癌TCT检查200-300元。

当然了,医生根据体检结果实际情况,要单独再做的项目,另算钱。


2.保贝,我按照你说的方法,老实定期做专项体检,是不是一定保证筛查出癌症早期?

这个,你真想多了。

这套专项体检的三步法,只能说可以大大增加癌症初期的查出率。对宫颈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等高危人群,确实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但是想依靠一种体检或者一套体检,就能把所有癌症一网打尽,,至少现阶段在中国,是不大可行的。

绝对不是说,我给你做个计划,你照着执行,就可以百分百的测出所有癌症。

在癌症早期筛选的字典里,永远请记住,没有保证这两字。


3.体检到底是去公立医院还是民营体检机构?

如果你只是想走个形式,比如入职体检,可以考虑体检中心;

但如果你是真的想对身体负责,那我的建议是,最好选择公立医院。

体检中心的优势主要集中于服务、环境、专业设备等等,全程体验感也会更便捷、舒适,

但是他们只是负责体检的机构,不负责诊断治疗,和后续的医疗服务是断层的!

说白了,就是你服务再好,设备再先进,也要有专业负责的医生帮你看结果啊,癌症早期筛选这个事情,上面说了,真的很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观察力。


4.去公立医院体检能用医保报销吗?

原则上,体检只要不住院,是不能用医保报销的。

但是可以刷自己医保卡账户里的钱。


5.有必要去国外做体检吗?

老实说,像日本还有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癌症早期检出率,确实要比中国高。

在日本,80%的癌症患者发现时都处于早期,在中国则一翻,,80%以上的癌症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这是现实差距。

那么就一定有必要去别的国家做体检吗?

这个就要看你的经济基础了。

如果你有条件,当然可以去。毕竟国外一次体检可能就上万起步,还不包含往返机票。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觉得如果你能从一开始就采取常规体检+专项体检相结合,在国内做也够了。


文章写到这,基本上尾声了,最后是我作为一个相关行业从业者,给大家的两点诚挚建议。

在这个行业里,每天都得面对死亡,它从不问我想不想面对。

看到过年轻妈妈失去1岁半的女儿,从此郁郁寡欢;看到年方半百的父亲,失去23岁的儿子,从此酗酒混世;也看到过八尺大汉,任凭母亲躺在自己怀里走去,无能为力嚎啕大哭,和他们相比你我都是幸存者,病魔尤其是癌症有时候真的像一把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你不知道它会砸到谁头上,一旦被砸中,它摧毁的就是整个一个家庭,改变那些最爱你的人的往后余生。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复旦讲师于娟《此生未完成》,2011年死于乳腺癌,33岁

第一点建议,别嫌小姐姐我啰嗦,答应我,一定一定要定期专项体检,不要对自己的身体太过自信。癌细胞都是从小到大慢慢生长的,刚开始你是绝对不会直接感受到的,你一疏忽,等它大到压迫神经给你一个疼痛麻木的意识了,十有八九就已经是中晚期了,想处理你都来不及处理了。

而如果早期能查出来,即便是大家印象里的绝症,其实治愈率可以是中晚期的十几倍。癌症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早发现。

我朋友的舅舅从检查出来腹内腹水,到胰腺癌到去世,短短的六个月。

十几年来,朋友引以为戒,每两年做一次全面的专项体检,前年乳腺钼靶发现早期结节,医生建议切,就切了,现在该干嘛干嘛。

第二点建议,体检这个事情上,一定要听医嘱。不要拿自己的固执偏见去挑战医生的专业,医生建议检查什么,就抓紧时间检查,医生建议定期随检,就一定按时随检。我的老父亲老母亲,他们做了一辈子的人民教师,虽然不像书本里说的那么伟岸光辉,但是我知道他们肯定不想任何一个孩子成为社会的废人。当医生的也一样,要相信他们既然选择穿上了那身白衣,就肯定不会轻易让一个生命从自己手里堕落。


写在最后:

这个是原回答链接:

建议大家去评论区读一读病人,病属,医生还有相关从业人员的讨论,热心且非常有用。大家有别的保险和体检的问题也可以留言,私信给我交流,或者关注 "保贝说保"留言


user avatar   lao-ba-ping-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想先为大家介绍一组我国癌症现状的数据。


根据 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新增癌症病例 428.5 万,死亡 286.5 万人。


癌症,早已经成为了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列举出2018年我国癌症高发前十以及男女患癌种类前五。


数据来源 IARC


这其中的大多数癌症,在早期都没有很典型的症状,单靠患者自身体很难察觉。

就像 @菲利普医生 说的那样,普通体检很难直接查出癌症,但是可以圈定一些高度怀疑癌症的体征。

如果要更有效地筛查,则要借助于癌症早期筛查手段。

我们建议,如果是有相关癌症家族史或是长期接触容易易致癌物的朋友,担忧自己会有患癌的可能,最好要定期进行癌症早期筛查。

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预防机制。


早期癌症确诊,可以提高治愈率5 年生存率;如果发现时已是晚期,治疗上会更加困难,5年生存率也会降低

乳腺癌的各个阶段的5年生存率来举个例子。


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将防治癌症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们列出一些高发癌症的高发群体、高发年龄段以及相对应的筛查方法

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帮助。

注:TCT为液基细胞学检测


对于有家族癌症史的朋友来说,定期的筛查是重中之重。

而对于大部分的普通朋友来说,我们则要建议大家多注意平时的作息方式。

就像我们对许多品牌、厂家要求的一样:

「一件事等发生了再去解决,远不如从源头上控制」

防癌也是如此。

单靠筛查无法预防癌症,只有改变致癌的高危生活习惯,才能真正减少癌症的发生。


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

戒烟少酒,合理膳食,经常运动,永远是最有效的抗癌方式。



参考文献:


1.(NCCN)肺癌筛查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

2.《内科学》人卫第9版

3.(CDC)美国疾控中心,结直肠癌筛查
cdc.gov/cancer/colorect

4.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 (草案2017年,上海)
biohit.cn/uploadfiles/2

5.卫健委,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nhc.gov.cn/yzygj/s7659/

6.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2013 版)

7.中国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2015年)

8.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2015年)

9.美国妇产科学院(ACOG)-宫颈癌筛查

acog.org/Patients/FAQs/

10.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iarc.fr/news-events/obe

iarc.fr/

11.英国胰腺癌基金会

pancreaticcancer.org.uk

12.美国癌症协会

cancer.org/cancer/breas



如果大家觉得我们做的还不错,可以点赞、评论、感谢、分享来支持我们。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我们的主页,进入置顶导航查看:

zhihu.com/org/lao-ba-pi




  

相关话题

  00后骑动感单车4小时现茶色尿,医生诊断为过度运动致横纹肌溶解,如何把握自己能承受的运动强度? 
  如何自己一个人带孩子? 
  可以用K线图分析病毒扩散走势吗? 
  如何看待全国18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联手推进中医药自信教育? 
  长期健身对你的工作带来什么影响? 
  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 2.3 万例」,为何美国疫情如此严重? 
  中医医生不建议我吃冰,我有没有必要戒掉冰淇淋? 
  第五批国采开标,平均降幅 56%,大批原研药退出,将给国内医疗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如何评价女孩网购银环蛇被咬导致脑死亡? 
  女外科医生怀孕时会脱产吗?一般都是几个月大的时候?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