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美国国债突破27万亿美元,最终结局会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e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看大约有三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摧毁了全世界大量的生产力,美国再次坐享二战红利,收纳外国高质量移民,大量产业复兴,出口猛涨。政府财政变黑字,国债逐渐降低。这是二战之后有过的事情,美国二战期间发放的战争债券在战后并没有对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美国经济规模一度占世界经济规模的三、四成。不过目前并看不到爆发大规模战争的迹象,即便爆发了,美国也很难在战争中独善其身,不太可能像上次一样本土基本不受影响。目前全世界主要产能都分布在欧洲、东亚和北美,这些地方都不是什么好惹的主。能大量毁灭产能的战争很容易打成核战争。一旦打成核战争,谁能保证美国的主要产业带不变成辐射废土?有理智的政府官员都不会去赌这条路径。

第二种是美国抓住了下一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在产业发展中掌握先机,能够获得很多高收益的企业,相比于其他国家占据主动。财政转黑字,国债逐渐缩小。这是克林顿当政时期发生过的事情。不过目前也看不到下一次科技革命即将启动的迹象,而且中国还在后面紧追不舍,但凡出了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就想分一杯羹。但这条路确实是美国最有希望能逆转当前财政趋势的道路。毕竟历史上也成功过,如果小布什没有大兴刀兵,美国可能能在他治下继续延续财政黑字。

第三种是国债暴雷,政府无力偿还,严重影响政府的运行。这时候,我们可以参考英国二战中和二战后的历史来看美国可能的应对。首先是大幅度削减军费和医保等福利,然后把海外军事基地和领土统统卖掉。比如把关塔那摩卖给古巴,把塞班、关岛卖给中国或日本等等。还有就是美元大幅度贬值,这会极大削弱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这会导致海量的海外美元回流美国,造成美国严重的国际支付危机(就是外汇市场上美元极多,造成美元极度贬值,拿着美元换不来外汇换不来货物)。于是这便是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落幕了。大量美元回流导致极高的通货膨胀率,国债变相贬值,到了这时候,国债也就不是最严峻的问题了。此时社会可能发生动乱,甚至存在分裂的可能。如果美国目前的财政趋势没有因为什么重大事件而得到逆转,这就会成为最后的结局了。


user avatar   lzy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9财年结束,美国国债达到GDP的106.5%。

有人说,赚的钱不够还债,美国要崩盘了!

这个说法是错的!

国债总额超过GDP增长,并不是一定会立马崩盘,比如人家日本,国债与GDP的比值到了250%,但目前还没玩崩盘。

原因在于,虽然欠了22.72万亿,但不代表22.7万亿都需要马上还啊。

美国的这22.72万亿国债,有30年到期的,也有10年到期的,还有1年期和1月期的,利率从3.07%-1.95%不等。

美国并不需要把所有国债一下子全部还清,每年只需要支付两笔钱就好了——一笔是国债利息,一笔是当年到期的国债。

所以,美国政府债务崩盘的上限,并不是债务总额超过GDP,而是每年债务付息+当年到期债务>全年财政收入。

注意,过了这个临界点,一旦出现美债违约,就没人敢再买美债,美国政府想要发新债还旧债的游戏都玩不了。

目前美国这两笔钱加起来一共有多少呢?2019财年国债利息支出是5000亿美元,到期债务是2.5万亿美元,两项加起来一共3万亿美元。

2019财年,美国联邦政府的收入预算约为3.4万亿美元,比每年债务付息+当年到期债务总额的3万亿多了4000亿美元。

虽然很逼近崩溃边缘了,但还有那么点儿距离,问题在于,美国的国债还在以每年1.2万亿的规模在增长,国债增长了,意味着每年需要支付的利率也相应增加,美国的国债,年利率为2.89%的10年期的居多,按这个来算,光每年需要增加的债券利息支出大概是246.8亿,加之每年到期的债务也在逐年增长,如果这样的趋势得不到遏制,未来3-8年,美国政府债券必然崩盘!

但美国会坐以待毙吗?当然不会,即使只是垂死,也要努力挣扎下啊!怎能放弃治疗!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已经不是第一次把自己弄到这样的境地了,他们曾经的结局,也就是未来的结局。

归纳起来,美国历史上,曾通过三种办法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关于这方面,黄奇帆在“2018上海全球金融论坛上的演讲”说得比较清楚,我直接引用,并简单解说下:

第一种是美元贬值、通货膨胀。为了维护美元地位,维持债务融资来源,美国采取直接违约的可能性极小,但却不能排除美国政府以间接方式违约。这些方法包括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有三个历史性案例:一是1933年,美国因美元贬值,废除国债的黄金条款,国债购买者不能按原契约换取相应黄金。二是“二战”后,美国采取通胀办法,每年通胀6%,5年总债务占GDP比例能减少20%左右,10年能降低40%左右。三是1971年美国单方面停止美元兑换黄金,致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继而确定了牙买加体系。总之,采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变相违约,早已是美国减债减赤的惯用手法。

通过贬值减少债务,简单来说,就比如现在你用100美元可以买个苹果手机,这时你拿100美元买了美债,你随时可以把美债买了,换回100美元,去买个苹果手机;但如果美国让美元贬值了50%,你把美债买了,还是可以换回100美元,但只能买半个苹果手机了,相当于美债无形中减少了一半。

但问题是,你这么干,对于持有美元和美债的国家来说亏大了,你玩得过火了,大家都不使用美元,结果便是美元结算体系的崩盘,不仅美国玩完,整个世界经济都会出大问题……

第二种是通过加息缩表剪羊毛,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美国每一次加息周期往往会演化出某一领域或某一地区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有4轮加息周期,80年代加息的尽头是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加息的尽头是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开始的加息周期尽头是全球金融危机。目前这轮加息周期从2015年12月开始,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加息一次,2018年已经3次,预期全年加息4次。那么,这次加息的尽头是在什么地方、什么领域出现大级别的危机呢?由于加息,美元走强,近几个月继巴西里拉之后,南非兰特、印度卢比、印尼盾、俄罗斯卢布、阿根廷比索都在大幅贬值。因此,现在大家有种预感,近期的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是否表示新一轮金融危机将表现在新兴市场。

之所以美元加息会导致地球上另外一个国家经济崩盘,和崩盘国家本身大肆借外债和吸引外资有关系,比如当年巴西,借了大量外债和外资用于经济发展,美元加息,很多外资就考虑从巴西撤资来美国投资,结果人家跟巴西要钱的时候,巴西大把的钱还不上,国家欠了钱还不上,就更加引发恐慌导致更多资本外逃,从而演变成全国性的金融危机。

对于美国自己而言,如果把握好加息节奏,可以实现不拉低股市,各种途径被借出去他国投资的美元回流美国本土投资,间接增加美国的财政收入,从而缓解债务危机。

这个玩法,损人利己,着实妙不可言。

第三种是以全球经济老大的实力改变游戏规则,大打贸易战意图获取超额利益弥补、化解债务困境。美国经济结构有很大问题,其GDP中85%来源于以金融为中心的服务业,制造业只占11%。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根本就是自己的经济结构造成的,而不是别国造成的。怪罪于别国,完全是一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行为。金融业属于精英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非常差,比如美国金融中心华尔街总共才吸纳30万人就业。美国政府提出要重新振兴制造业,但谈何容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五到十年根本转不过弯来。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表面上恢复很快,但是结构不好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新增GDP占比中制造业一路走低,金融与房地产占比一路走高,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贫困人口占比从10年前9%上升到20%。特朗普提振经济的减税、关税、基建三大措施叠加加息缩表后的美元升值回流,相当于给美国经济打了兴奋剂,短期看经济数据还不错,但经济结构性矛盾并未修复。大基建由于美国政府拿不出钱来而势必落空,其他几个短期兴奋剂式的措施,只能是暂时缓解美国经济中的结构性困难。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不是着力调整国内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协调发展,认认真真、持之以恒的节约开支、减少赤字特别是减少军费来化解国内财政债务危机,而是四处开火,对欧洲、北美、日本特别是中国大搞贸易战、单边主义、逆全球化。事实上,美国的这些作为和措施,是无法解决美国经济内在的、固有的结构问题、债务问题的。

美国发动贸易战,一方面旨在遏制中国在研发和高端制造方面的进展,保持自己在这些领域的领先和高额产业利润(详见美国为什么要针对中国?),从而增加政府税收;另一方面意在提振制造业,做大蛋糕获得税收,同时提升百姓收入减少政府对贫困人口的福利性支出,归根到底都是在努力开源节流。至于能不能真的做好,达到经济和收税增速远远大过国债增速,美国自己都很难打包票。

至于美国到底会走向哪里,能不能走得好,真是不好说。

对于中国而言,最好的选择,是去杆杠、降风险,真的到了那个临界点,如果美国大刀耍得好,必然有某个高外债的国家遭殃,降低杠杆至少可以保证中国不要成为美国以邻为壑的受害者。

如果美国不小心玩脱了,那中国就这么顺势轻轻一推……


user avatar   aceco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国债最大的影响因子是利率。

美国政府的收入-政府支出-利息支出=余额(黑字/红字),在余额是黑字(盈余)的时候,美国还能有能力缩减国债规模;在余额是红字(亏损)的时候,只能多发债务覆盖红字部分,国债规模增加。

政府支出几乎是固定的很难消减,而且随着美国老龄退休潮到来,这个是长期上升的。

利息支出是不固定的由利率水平决定,只要利率压的够低,国债规模增长率就可以压下来。

只要发的出新债,能把新债利率压的很低,换句话说就是买的人很多就不会崩;

反之一旦新债发不动,买的人很少,导致利率陡升,财政恶性循环立刻崩。

所以,只要美国是世界第一、美国的国债一定能发的出去,而如果美国不是世界第一,那么利率重新定价分分钟教美国做人。

所以一直说美国不做世界第一那连世界第二都很难。


user avatar   ling-hu-chong-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国债一出生就没打算还,却能越借越多,以后也没打算还,最终的结局就是推倒重来,世界格局重塑。


读懂美国经济,首先要了解国债,而不是美元。国债是美国财政的核心,一部美国通史,就是国债的发展史,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戈登所言:

“18世纪70年代,国债帮助我们赢得独立。18世纪80年代~19世纪60年代,国债为美利坚赢得最高的信用风评级,欧洲资金得以滚滚流入美国,协助美国经济快速增长。19世纪60年代,我们凭借国债拯救合众国。 20世纪30年代,我们凭借国债拯救美国经济。 20世纪40年代,我们凭借国债拯救世界。毫无疑问,美国国债不仅是美利坚无与伦比的福音,而且是全人类无与伦比的福音。”

一、美国生于国债,无意还清

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本该是庆祝胜利的一年,但美国国会议员在四处逃串:费城-普林斯顿-安纳波利斯-纽约,导致国会因人数不足而无法开会。

原因很简单:老兵讨薪,政府没钱,被迫逃债。

美国是靠举债打赢独立战争的,一出生就面临7500万美元的债务。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根据统计,当时美国GDP1.6亿美元,债务的2倍而已。

更直观一点,同时期的欧陆霸主、全球老二、实行重税的法国,一年财政收入也就5亿里弗尔,7500万美元相当于4亿里弗尔。而当时的美国,只是一个极度贫穷的农业殖民地国家。这就好比,现在一个非洲国家,欠美国的钱相当于中国一年财政收入的80%。

总之,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且当时的联邦政府,是没有征税权权力的。江山是打出来的,但美国这个国家是商量出来的,先有人民再有政府,13州的大佬们极力防止中央政府干涉到自己的独立自由,不可能赋予联邦政府强大的征税权力,即使是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联邦政府的前身)也没有征税权力,靠各州的捐赠维持运作。

所以,靠征税来偿还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美国与众不同的地方:还没开始征税呢,就背负巨额债务。一般国家都是先有财政收入,当收入无法覆盖支出时,才会去举债。美国刚好反过来,债务先于税收。

这些钱都是从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借的,欠的钱总得还啊,总不能让欧洲再揍一次吧。

当时的英国将国债玩得炉火纯青,美国便就地取材,仿效英国建立国债制度。

国债有两个好处:1、公开透明,各州会比较放心;2、由于购买者都是当时的富裕阶层,这就将上等阶层紧紧地团结在政府周围,将政府的兴衰与精英阶层的利益绑定在一起。

一举两得,政府和州都满意。

于是,国会将联邦政府的征税权和发债权写进宪法。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指出,“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用以偿付美国国债并为合众国的共同防御和全民福利提供经费 ””以合众国的信用举债“。注意它的措辞,征税首先是为了偿债。

1790年,推出第一批美国国债,共计7100万美元,占GDP比重38%。由于金额巨大,美国也没打算彻底还清,而是趁此机会创立一个庞大永久的国债市场,不断地借新还旧,形成政府与金主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共生机制,彻底绑定大资本家。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美国一出生就是大资本家控制的国家,他们是美国的最大债主,至今也是如此。

于是,一套以国债为基础的财政金融制度确立起来。策划者汉密尔顿被称为”国债之父“,成为10美元纸币的头像。



美国诞生之初,就奠定了这个国家的基本财政逻辑:国债不是债务,而是财收收入的手段。它对国债和税收的理解,与中国完全不同。

以后的美国,政府一旦要花大钱了,一定是发债,而不是加税。1803年,美国从拿破仑手里购买路易斯安那,作价1500万美元,靠的就是在欧洲场发行5%利息的国债。

由于国债购买者都是大资本家,因此,联邦政府必须保持良好的信用,不能违约,说白了就是“刚兑”,否则就会直接动摇统治根基。直到现在美债也没违约过。

由于那时的美国一穷二白,还比较注意国债规模的控制。1790~1800年,国债余额只增加1000万美元,占GDP比重17%。



二、史上唯一一次还清国债


美国曾经有过“改邪归正”。

进入19世纪,美国民主主义崛起,平等自由大受欢迎,开启了第二次大觉醒的思想解放。

新世纪的连续几任总统,都认为国债是国家主义和富人经济特权。他们都主张削减联邦政府的财权,严格限制中央政府的权力,以财政盈余实现国债清零

1800年至1812年间,杰斐逊和麦迪逊两任总统用财政盈余偿还国债,将国债余额减少一半,从8300万美元削减至4500万美元,占GDP比重仅为5.7%。

1812年至1815年,美英爆发第二次独立战争,美国再度依靠国债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国债余额由4500万美元飙升至1.25亿美元,增长2.8倍,一度达到GDP比重的15%。



战争没有打断国债清零的历史进程。

1829年,极端民主主义者杰克逊就任总统,继承杰斐逊“遗志”,坚持消除精英阶层的特权地位,杰克逊认为国债是特权阶级控制美国和剥削大众的手段,坚决实行国债清零。

到1836年,杰克逊用财政盈余还清了所有国债,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

杰克逊的政策,极大损害了精英阶层的利益。1835年1月30日,杰克逊总统遇刺未遂,这是美国史上首次暗杀总统。凶手被判精神病,关入疯人院。

三、战争使国债重生,还债无期限

杰克逊总统的政策让大资本家感到后怕,他们联合起来组建辉格党,控制了这个时期的联邦政府。他们自然希望以国债团结在一起,控制这个国家的同时,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1846年美国爆发墨西哥战争,吞并德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战争花费高达6400万美元。1849年美国国债余额6310万美元。

从30年代开始,美国引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高速运行,在1860年南北战争爆发前,财政预算平衡,但国债余额几无变化,还是6500万美元左右。

这个时候的美国已经无意清除债务,不断借新还旧,将国债变成永续债。中国有句戏言: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呢?很贴合美国大资本家的想法。建国之初的国债制度,重出江湖。



南北战争(1861-1865)造成60万人丧生,而当时的美国人口才3000万,十分惨烈。军费自然来自于国债,国债年发行量较1861年增长20多倍,国债余额在1863年就超过10亿美元,1865年战争结束后更是飙升到27.56亿美元,占GDP比重30%。税收仅占军费的9.3%。

在这场战争中,实行奴隶制经济的南方没有国债制度,又没法征税,便采取极具破坏性的发行纸币,总共发行了15亿,造成了灾难性的通货膨胀。期间,北方以国债集资,物价上涨80%,南方增长了90倍!南方不输才怪。

这就是国债与纸币的区别。国债是透支未来的购买力,纸币是透支当下的购买力,在操作空间上,国债优于纸币,其关键在于,要么以经济增长修复未来的购买力,要么以财政盈余消化国债,只有这样方能“长治久安”。

战后,美国双管齐下,一方面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经济发展,另一方实行财政紧缩,以财政盈余逐渐消化国债。

到19世纪末,各项工业指标飞速发展,GDP翻倍,达到200亿,并取代英国成为钢铁产量第一大国;国债规模也逐年缩小,美国还清了内战期间的国债,国债余额控制在19亿美元以内,占当时GDP的10%左右,处于安全状态。

即使和平时代,美国也无意消除债务,只是控制规模而已。这个思路持续至今。国债看起来有偿还期限,实际上是无期的。



四、用国债打世界大战,国以债兴


1914年一战爆发,1917年美国参战。军费自然靠国债,1917-1919年,美国前后发行5次,总共募集215亿美元,国债余额增长8.4倍,达到250亿,占GDP35%,超过南北战争

一战耗费328亿美元,国债解决了2/3,剩下1/3靠加税解决。财政收入从1916年的8亿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42亿美元和1919年的46亿美元。

国债依然是那把最锋利的财政利器。羊毛出在羊身上,国债只能靠美国公民的未来税收来偿还,而作为国债的主要购买者,那些银行家、资本家就成为美国债主,成为赢家。

巨额国债意味着巨额风险,美国再次用经济发展和财政盈余来降低风险

20年代,西欧一片废墟,美国风景独好,被称为“柯立芝繁荣”“咆哮的年代”。经济繁荣带来财政盈余,美债逐年下降,1929年国债余额170亿,占GDP比重降到20%。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削减国债规模。



1929年爆发猛烈的通货紧缩危机。罗斯福采纳凯恩斯主义的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大兴公共工程,刺激经济增长。

政府办大事的钱从哪来呢?只能靠国债,1941年国债余额达到500亿美元,是1929年的3倍,占GDP比重迅速攀升至40%,超越一战。

美国还来不及消化债务,就碰到了“珍珠港事件”。1942-1945年,美国的军费总额2482亿美元,美国国债余额增加了2100亿。毫不客气地说,二战完全是靠国债打下来的。

1945年国债余额2600亿,占GDP122%,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GDP总量。国债的风险暴露无疑。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越打越富,登上资本主义霸主地位,坐拥全球3/4的黄金储备。以此为基础,1944年建立了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文章开头约翰·戈登与其说“国债拯救了世界”,还不如说“国债成就了美国”。中国人喜欢说美国发战争财,这是事实,美国是踩着欧洲的尸体上位的,凭借的直接工具就是国债。

美国深刻体会到了国债的甜头,以后的国债,不再仅仅是联邦政府的财政手段,更是美国的战略工具。


五、越走越邪,全球买单


1、财政盈余不再用于还债


布雷顿森林体系深刻地改变了美债的运作体系。既然美元是世界货币,我可以用美元收割本国老百姓的财富,那自然也可以用来收割外国的财富。从此,美国再也没想过用本国的财政盈余来消化国债,而是以美元来收割全球财富为其买单

以致于美国经常发生这种骚操作:债务越滚越大,却还不断实行减税。这种反常规常态化的背后,是美国政客以减税福利维持民众对自己统治的支持,然后把债务推给其他国家。




1945-1960年,美国生产着全球1/3的工业产,主宰世界贸易,经常发生财政盈余,但国债余额保持平稳不变。美国将财政收入用于本国福利,而不再偿还国债,这就使得国债规模没有减少的可能性。

随着全球的经济发展,货币不断贬值,1945年的1美元与1960年的1美元,在购买力上差别明显。国债余额看起来规模不变,其实在不断稀释。1945-1960年,美国GDP增长1.5倍,从2000亿增加到5000亿。国债/GDP降至50%左右。

说白了,就是依靠美元从全球吸血,债务稀释给全球承担。自此,国债彻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骗局,财政盈余成为本国福利,世界都在为美国人服务,美国开启另类的殖民历史。



1961年,为强化霸权地位,美国介入越战,美国参战15年,死亡6万官兵,直接投入高达1500亿美元,算上通过日韩不计其数的间接投入,这场战争至少花费2000亿。1960-1975年,国债余额以平均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刚好可以抵消越战花费。

从数据上看,与以往的大战一样,越战也是靠国债打下来的

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边是深陷越战泥潭,一边是社会福利的突飞猛进。肯尼迪总统提出“福利国家”,签署史无前例的减税方法;约翰逊总统实施反贫困的“伟大社会”计划。60年代的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06个月,被称为“百月繁荣”,但是即使剔除越战的战争债务,美债余额也未下降。

财政收入全用于建设“福利社会”了。

1960-1975年,越战虽然失利,国债也翻番达到5000亿,但GDP增长2倍达到1.5万亿。因此,国债/GDP的比率进一步降至33%,是战后的新低。因此,越战并未动摇到美国的财政实力

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国宣布脱离金本位,美元发行量不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美国可以通过随心所欲的贬值和升值,从全球获取隐形财富。美元贬值,积累的巨额债务,就大大稀释了,其实就是变相的赖账;美元升值,财富从全球回流到美国本土,美国经济走强,开启另一波国债发行。

大部分美元在国外流通,大部分国债投资者是国内,美元+美债,成为美国聚财财富的不二法门。



2、以邻为壑,用拉美祭旗


1973年爆发石油通胀危机,经济陷入衰退,算上通货膨胀的影响,美国实际GDP在1974-1975年连续两年负增长。

为解决危机,卡特和里根两任都实行减税和增加支出的政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但结果截然不同,卡特时期通胀率达到19.5%的战后最高水平,1980年GDP再次陷入负增长。里根则拯救了美国经济,“里根经济学”走红,里跟本人也成为美国人心中的伟大总统。

这种相反结局,肯定就不能简单归纳为减税和增加支出这样的所谓“供给经济学”。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里根把拉美剪了羊毛。

60-70年代,是拉美的“黄金时代”,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新兴经济体。美国将收割对象瞄准拉美。从1979年开始,美国开始货币紧缩,以高利率和美元升值作为反通胀手段,美国连续加息,将利率一度猛拉至20%

拉美主权债务危机随即爆发,债务重组,美元回流。

1983年美国经济开始强劲复苏,此后通胀率降至5%的低水平。

拉美从此一蹶不振,成为美国经济的牺牲品。

定向爆破、精准打击,这一波羊毛收割得贼6。




废掉拉美的同时,美国也想拖垮苏联。里根对苏强硬,将国债规模带到一个新高度,从1976年的5000亿,到1981年的1万亿,再到1988年的2.6万亿,占GDP比重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50%。

面对里根的国债大礼包,老布什的竞选口号是“不征新税”和“减少债务”。你看,减少债务的手段是削减开支,而不是增税,这就有点舍近求远的意思了。

但可笑的是,老布什一上任就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增税+扩大开支。

1992年卸任时,国债余额达到4万亿,增幅50%,而GDP仅增加25%,国债/GDP是63%,比里根时期还要高。与此构成反差的是,1981至1992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从20.2%下降到18.6%。

这算是增了哪门子税?里子依然是“减税+发债”的老套路

老布什的钱花到哪里去了呢?肯定不是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只持续42天,对手是伊拉克小国,耗费只有600多亿,九牛一毛。只有一个去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这场经济拉锯战,美国笑到了最后,代价是短短十年间,增加了3万亿国债。这个数据是美国1991年GDP的一半!继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再次品尝到国债的巨大好处,从此欲罢不能。

如此巨额的债务,如果是19世纪的美国,肯定会用财政盈余减少国债规模。但这个时候的美国,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


六、小踩刹车


克林顿号称“中兴之主”,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解决债务问题。他实行以削减财政赤字作为核心的财税政策,并以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带领美国经济走向繁荣,双管齐下。

克林顿给美国带来了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繁荣,股市红火,通胀率从未高于3%,美国不断创造经济增长的记录,2000年美国GDP达到10万亿,这是一个标志性数据。

1993-1997年,美国财政赤字逐年下降,从2903亿跌至219亿,1998财年开始转为财政盈余,当年盈余693亿美元,是美国三十年来首次。2000年,克林顿离任时,给小布什留下了2362亿美元的财政盈余。

但是,骚操作又来了。随着预算的平衡,1997年克林顿及时提出减税方法,将财政盈余以福利的形式返还给美国人民,而不是用来偿债。另一个事实是,1992-1996年国债余额从4万亿增至5.2万亿。

即便是第二任期内的财政盈余,国债规模也增加了5000亿,国债/GDP是57%的高位。

所以,克林顿只是想控制国债增速,无意减少国债规模


七、猛踩油门,花钱一个比一个狠


小布什一上台,就推出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计划,额度达到1.3万亿。

一边是庞大的债务,一边还忙着减税,没有人在乎国债偿还的事,这是后人的任务,赢得当下的选举才是最重要的。

但小布什很倒霉,碰到了“911”恐怖袭击,反恐成为基本国策。

美国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机构的报告,伊拉克战争的最终成本是8146亿美元,阿富汗战争消耗费用为6856亿美元,合计1.5万亿。再算上战争负伤、死亡士兵赔偿金、养老金等其他类隐性成本。哈佛大学研究人员预计总成本在4~6万亿美元之间。

这两场战争的花费至少是4万亿美元。

小布什当政8年,卸任时,国债余额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国债/GDP升至71%!任内增加4.3万亿,基本覆盖战争花费。

虽然战争花费巨大,小布什完全没有增税的想法,其减税计划完整伴随着他的总统任期。反正有国债嘛!一边是国债的迅速增加,一边是财政收入不见起色。反正就是没想过还。


论花钱,奥巴马才是登峰造极,号称“赤字之王”。与老布什的失信一样,竞选口号是“削减赤字”,一上台就采取相反的做法。

08次贷危机爆发,通过大幅QE,美国经济在2010年恢复增长,国债规模突增2万亿,大放水既拯救了美国经济(其实是大资本家企业),也稀释了之前的10万亿债务,一箭双雕。

由于美国经济刚刚恢复,这些多出来的资金就奔向利润更高的新兴国家,俗称“热钱”,赚够了之后,美国再以加息形式收回,这些国家把这几年赚的又还给美国。这就是特朗普加息的原因所在。下篇再讲这个。

奥巴马出身平凡,风度绅士,谦虚的外表下隐藏着极大的雄心。




他反对小布什的伊拉克战争,但利比亚战争、ISIS,动起手来一点也不手软,导弹防御计划、核潜艇研发,还提出火星计划。奥巴马时期的军费预算,明显超过小布什。

他为平民站台,出台了很多像医改、住房、教育、失业救助这样的“民本”政策,力图缩小弱势群体与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颇有点60年代约翰逊总统“伟大社会”的感觉。奥巴马因此成为美国人十分尊敬的总统。

还有为拯救经济危机而实施的扩张型财政政策。

都是大手笔的花钱项目,但奥巴马保持着历任总统的减税初心。2010年还是通过了《减税法案》,减税总金额高达8580亿美元,2012年又推出《美国纳税人减税法案》。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边花钱,一边减税,其雄心就只能靠国债了。他以平均每年1.1万亿的速度,将美债规模带上了19万亿的“山巅之城”,国债增速远超GDP增速。他还游说中国多买点。继“二战”之后,美债余额再次超越GDP!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这句话用在奥巴马身上,再合适不过。



特朗普接下了奥巴马留下的“烫手山芋”,他没得选,必须竭尽所能解决国债的问题。

特朗普开始大规模撤军,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的美军大批撤离,要求北约、日韩等驻军国家提高自己的防务支出,从而缩减美国的军费开支。

缩减开支的同时应该增加收入,但美国的常规骚操作又来了:降税。2017年,特朗普刚上任就力推税改方案,大幅降低税率,要在未来十年内减税1.4万亿美元。直接导致2018年美国财政收入低于2017年,次贷危机以来首次负增长

在开源方面,美国压根就没想从本国入手,而是从全球剪羊毛。

与里根一样,特朗普一上任就连续加息,每次0.25%,将联邦基准利率拉升至3%,以吸引美元回流。于是,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国开始严格的外汇管制,竭尽所能减少美元回流,但依然没能阻止汇率从6迅速上升至7;阿根廷、土耳其崩盘;巴西、印度、印尼、南非等新兴国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欧盟也受到拖累。

以邻为壑,美国经济增长不错,GDP增长率从2016年的1.6%增加2017年的2.4%、2018年的2.9%,2019年下滑至2.3%,总体的经济表现明显好于奥巴马时期。

然后继续发债。特朗普主政三年,年均增加1.3万亿,比奥巴马还狠,2019年美国国债首次超过23万亿,国债增速超过GDP增速,国债/GDP攀升至107%。

与历任总统一样,特朗普从没想过缩减国债规模,而是想方设法通过经济表现来维持国债的信用,以便能够借更多的新债。

小结

简单概括美债史:债因战起、国因债生、战因债成、国以债兴。国债与美国命运牢牢绑定,融为一体。

在美国“减税+发债”的常规操作下,不仅还债早就无可能,而且总是以全球财富为其买单。

—END—


欢迎来我的公众号:小炒说,写有深度的历史,评有厚度的时事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川普接手的时候是20万亿,现在执政三年才借了三万亿,平均一年借一万亿,川普这理财水平可以啊。


user avatar   chang-sho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管情况再坏,美国经济都有一个保底方案:“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关门杀猪,三家分球”。

一用此招,美国经济就有救了;但一用此招,美国老大地位就没了。

如果美国拒绝此方案,结局难以预料。也许最终会没事,但没有近乎十足把握的保底安全性。


user avatar   yuan-fang-qing-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元国债,曾经是享誉世界的优良资产。

老布什就任总统时,美国国债总额是2.6万亿美元,年支付利息2408亿美元,年利率9.2%。

为了打海湾战争,老布什借了1.4万亿美元。

克林顿就任总统时,美国的国债总额是4万亿美元,年支付利息2923亿美元,年利率7.25%。

这是一位很省钱的美国总统。

小布什就任总统时,美国的国债总额是5.67亿美元,年支付利息3619亿元,年利率6.3%。

小布什比老布什能花钱多了,掀起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花钱如流水,借了4万多亿美元。

奥巴马就任总统时,美国的国债总额达到了10.02万亿美元,年支付利息4511亿美元,年利率4.5%。

奥巴马接手的,是小布什留下的烂摊子。

按理说奥巴马应该励精图治,减缓美国的失血速度。

但这样怎么能出政绩呢,反正自己最多干八年。

奥巴马并没有纠正前任的错误,反而将其发扬光大,获得了一个“赤字之王”的称号。

在任八年,奥巴马成功将美国国债扩大到了19万亿美元,年支付利息5000亿美元,年利率下降到了2.5%左右。

最近30年来的美国历史,就是一个国债规模节节膨胀,而国债收益率节节下跌的历史。

4任总统的时间,美国国债从2.6万亿美元膨胀到了19万亿美元,年利率从9.2%缓慢下跌到了2.5%。

以前的美国国债,确实很香,信用优良收益又高。

但今天的美国国债,可真不一定了。

特朗普上任前,大肆抨击奥巴马的财政政策,宣称要给美国人开源节流,解决美国国债不断增长的问题,让美国“再次伟大”。

这个想法和计划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做起来就不是那回事了。

在特朗普主政的前三年,美国国债就增加了4万亿美元,平均年增速为1.3万亿美元。

2019年,美国的国债规模首次超过了GDP,达到了23万亿美元。

但回头看看,这其实只是个开胃菜。

2020年上半年,美国发行了4万亿美元的债券,国债规模达到了27万亿美元。

2020年9月,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联邦财政出现了3.1万亿美元的缺口,也就是说联邦政府还需要借3.1万亿美元的国债。

年底,美国的国债规模,就会突破30万亿美元大关,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而且,目前特朗普还在推动一项1.8万亿美元的刺激方案,正在不断的游说议会寻求支持。

真是花钱无止尽。

上台4年,美国的国债规模就从19万亿膨胀到了30万亿。

特朗普成功的击败了奥巴马,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

一个人,用了4年时间,借款就达到了以前历任美国总统欠款之和一半。

而美国的国债收益率,票面利率也创纪录的达到了年化0.625%,断崖式下跌。

真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崽卖爷田心不疼。

年化5%以上的美国国债,甚至3%以上的美国国债,我觉得都有投资价值。

但年化0.625%的美国国债,还是算了吧。

美国国债之所以可以支付这么低的利息,是因为美联储制定了一个非常低的央行利率。

而美联储之所以要制定这么低的央行利率,并且能够推动下去,是因为整个美国的资产收益率都在飞速下降。

美国作为美元的发行方和信用提供者,其央行制定的利率,就是美元资产的收益锚。你不买美国国债,也没有更好的美元资产可以投资了。

买美国国债,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是所有烂苹果里相对而言最好吃的那一个。

所以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暴跌,代表的是美国经济实力的衰退。但国债利率的降低,也让美国政府的举债能力大幅度增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奥巴马就任时,美国国债的规模是10万亿美元,每年支付利息4511亿美元。

奥巴马卸任时,美国国债的规模是19万亿美元,接近翻倍,但每年支付的利息却仅为5000亿美元。因为国债的利率,从4.5%下跌到了2.5%。

而特朗普所发行的十年期国债,其利率已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0.625%。

如果用这种债券借来30万亿美元的钱,那美国政府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仅为1875亿美元。

美国政府的财政压力不仅没有增大,反而减轻了,再借30万亿感觉也不是事。

如果有朝一日美国国债敢把利率定在0.1%,那可以借的钱会更多,因为利息压力低到近似于不存在。

那个时候借30万亿,每年利息只需要还300亿就可以了,为啥不借更多的钱?至于还清国债,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发生这种事并不是不可能,日本就在这么干。

日本的国债规模负担比美国更重,已经达到了GDP的224%,欠下的钱日本政府永远还不完。

但日本国债的利率,为0.1%,低到近似于零,日本政府并没有利息的压力。

而日本国债之所以卖得出去,是因为日本央行已经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很多年了,最近甚至在玩负利率。

很多资金不买国债,真的没地方去。

但压低利率是有代价的,那就是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整个日本都很难找到稳定回报1%以上的项目,还要承担风险,所以0.1%收益率的国债才引发了日本人的疯狂抢购。

其实因果关系可能说反了,不是央行压低了利率导致经济萎靡不振,而是因为经济萎靡不振导致央行不得不压低了利率。

你像中国,就不敢降息,因为很多资产价格增速过快,如果降息就可能诱发资产泡沫。

中国很多地方的首套房贷,都已经达到5.5%以上了,二套房更夸张,就这都压不住房价。

如果美国欠下的30万亿债务,敢按照5%的利率支付利息,那每年就需要支付1.5万亿美元。

而美国联邦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年才3.3万亿美元。

庞大无比的美国军队,一年的军费才7000亿美元。

所以美国国债的利率,永远不可能回到5%的水平了,因为根本付不起利息。

这种加息能力的降低,直接废掉了美国利用美元潮汐收割全球的能力。

有个词大家很熟悉,叫美元周期,也叫美元潮汐。

美国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大规模的异常降低美元的利率,迫使美元流到全球那些具备高资产收益率的国家。

大概再过个7~10年,美国就会大规模的异常升高美元的利率,吸引美元回流到美国。

美元的流动规律,很像潮汐,而且是人为制造的潮汐。

利用这种潮汐,美国可以轻而易举的控制很多新兴国家的经济,要你生你就生,要你死你就死,从而可以割全球的羊毛,来确保美国的伟大。

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要储备美元,并且利用美元来作为本国发行货币的信用锚定物。

你央行里有多少美元,你才可以发多少本国货币,否则分分钟大规模通货膨胀。当你央行里的美元消失时,你的经济自然而然就崩盘了。

从1974年开始,美国连续割了全球三次羊毛。拉美国家被割了,日本被割了,亚洲四小龙被割了。

每收割一轮,美国就可以继续伟大10年。

2004年6月~2006年7月,美国在2年时间里连续加息,把央行基准利率从1%上调到了5.25%。利率在短时间内异常增长5倍,这必然会带来剧烈的经济波动。

这次美国瞄准的新兴国家,是中国,因为此时只有中国的经济体量,才能喂饱美国,其他国家身上的肉不够多。

但中国和前几任被收割国家不一样的是,我们实行外汇经济管制,美元的进出很困难,热钱流出速度很慢。

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太快了,比前几任羊毛的经济都要稳定。

5.25%的美元利率,对很多国家的资本来说都非常具备吸引力,但是对当时GDP增速达到10%以上的中国来说,还算好。

美国的加息行为,没有对中国构成威胁,足足2年时间都没有看到热钱大规模流出中国的迹象。而美国自己,撑不住了。

大规模的异常加息,是要引爆全球的资产危机,不仅对外国有压力,对美国自己也有压力。

对那些本身经济不稳定的国家来说,这就是爆炸导火索,以前的美国经济比所有的国家都稳定扎实,所以在自身问题被引爆之前,其他国家就先炸了。

然后美国资本如同秃鹫般收割大量资产反哺美国,修复美国自身的问题。

但这一次,美国碰到了经济比自己更稳定的中国。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还没有熬到中国炸,美国自己先炸了。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联储被迫降息,一口气把利率从5.25降低到了接近零。

这是自布林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国第一次在没有收割外国羊毛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无意义的加减息流程,不得不依靠直升机撒钱来强行刺激经济。

这直接导致了2008年之后的美国,萎靡不振,再也不复伟大。

2015年12月,美国再次开启了加息周期,试图吸引全球美元回流,割一轮羊毛来弥补美国的经济问题。

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外汇储备遭遇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维持人民币不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剧缩水。

2014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是4万亿美元。

201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只剩下3万亿美元了,消失了1万亿。

中国不得不因此实行铁腕的外汇管制,强行遏制了外汇的流失速度。

外汇管制虽然对经济有影响,但也因此打破了美国的加息割羊毛企图。

看到加息无效后,美国不得不再次开始降息。

所以最近一年多,中国的外汇压力很小,贬值压力很小,再也不用严防死守人民币汇率7这个关口了,甚至人民币还开始不断升值。

而美国的央行利率,已经低到了不能看的地步,连0.625%的10年期国债都发出来了。

庞大的美国债务,会大幅度压缩美国未来的加息潜力。

而没有加息,自然就没有降息。没有加息和降息,美元潮汐就不存在了,美国就很难再割其他国家羊毛了。

近百年来,美国太顺了。

一战,美国没受到任何损失,收割了大量的战争红利。

二战,美国又没受到任何损失,再次收割了大量的战争红利。

战后,美元成了世界货币,美国承诺35美元就可以兑换1盎司黄金。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不再履行美元换黄金的义务。通过赖账,美国获取了大量的利益。

然后,美国弄垮了拉美,弄垮了日本,弄垮了苏联,弄垮了亚洲四小龙,还碰上了一轮信息革命。

借此,美国才维持了长达50年的辉煌。

而如今,美国还有什么?

只要中国小心点,不给美国割羊毛的机会。

靠美国自己,断无可能创造出足够美国人挥霍的财富。要么全民降低生活水平,要么就想法设法再坑一个国家拿红利。

美国当然不愿意选择第一种,所以他们现在瞄准了中国,想法设法让中国给美国付账。

这就是特朗普为什么要对付中国的原因。

但这些财富是我们自己辛辛苦苦赚的,凭什么要拱手送给美国?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任职4年,特朗普借了美国历史上一半的钱


user avatar   xking-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观澜阁阁主的观点我不能苟同,鉴于他是最高赞,觉得有必要来反驳一下。

结论很简单,gdp增长率多少和政府能不能还国债不是直接对应的

就举最简单的例子吧,意大利从金融危机到现在gdp要么负增长,要么超低增长 <0.5%,如下图

而意大利国债占gdp一直远高于100%, 如下图

再看看意大利国债的利率,11年时一度高于7%

可人家政府也一直在维持着没有破产,利率再低,也还是远高于gdp增长率。不仅如此,政府负债对gdp比近5年来一直稳定,没有太大变化。

原因很简单,就算gdp负增长,只要政府勒紧裤带,让其财政非利息收支(primary balance)保持盈余,还是可以有可能减少负债的。国债是政府的负债,gdp是国民的产出,为啥要要用国民的产出,而且还是产出的增长部分来还政府债呢?这没有任何逻辑可言。

gdp增长率是和政府负债率,国债利率有一定关系,这个关系可以写为:

d(t)是t期国债占gdp比,r是国债利息,g是gdp增长率,pb(t)是t期非利息收支。如果非利息收支平衡,那国债占gdp比是逐年增加,还是降低由国债利息率和gdp增长率谁大谁小决定。但是这里的利息率和增长率都是实际率,即扣去通胀率后的利率。

再来看美国,虽然gdp增长率不高,2.1%左右,但这是实际增长率,而新闻里经常出现的2%左右的美国国债利率是名义利率,所以是用这两个利率对比根本就是苹果和橘子对对比。正确的比法是2.1%的实际gdp和0%的实际国债利率比(当然这么说也不完全严谨,现行市场利率和整体国债利息率还是不太一样)。所以现在美国国债的利率还可以再上升2%,只要非利息收支(pb)保持平衡,美国国债占gdp的比例就不会上升。所以,什么美联储不敢再加息也是无稽之谈。

就算gdp实际增长率比实际国债利率低了也不一定存在“要么违约信用破产,要不就跟日本一样,长期维持超低利率”的说法。现在流行的现代货币理论(MMT)了解一下?


user avatar   alp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世界历史上曾诞生的99%的货币到今天都已经变成了废纸,美元,人民币,英镑,日元等现存的只是少数幸存者而已。

为什么说这个?美国国债跟美元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看看美国国债最大的买方是谁?——美联储及其下属机构。

美元是什么?美联储发行的无息债券。(任何国家的货币都是央行发行的无息债券。)

所以就明白了,美债不过是美联储的一块遮羞布而已,跟发行美元没有本质区别。什么缩表什么的,都是做给你看的把戏而已。一手几年一共缩几千亿的无息债券,一手每年买1万亿的有息债券,拼命的印钱给美国政府增加流动性而已。


user avatar   dabaod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简单和大家聊一聊。顺祝国庆快乐!

以我个人的观察,美国人对待美债问题的真实态度是:视而不见,只管划水,也许上帝会来解决。

美国人的苦恼之处除了如何处理金融和金融服务业的泡沫外,还有他们自己都不清楚是否应该保持美元是否强势的精神状态,归根到底就是其政策的迷茫性。也就是说,传统经济学说和某些经济规律已经大面积失能了。这个判断是基于近年来美国不愿意接受“大衰退”这个结果而采取的逆市场、逆规律的一系列措施而推断出来的:你的一系列措施本身就不符合经济规律,你又如何指望从规律中找寻办法?

延伸解读出的一个令美国人困惑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还是不是市场经济?我们是否要摧毁自己的信仰?我们是否能承受无视国际社会的现状而回归一战前孤立主义所带来的后果?

说到这里,似乎离题有点儿远了。

理论上讲,单纯要解决债务问题有很多办法,比如进发(或转换)永续债,比如不断提高债务额上限,比如扩表……,但因为美债和美元的特殊属性,这三种办法对美国人都不适用,当然也可以用,前提是容忍或无视美国的国家信用(美元的信用)败坏。有人会问到相关性,建议把“信用”和那三个办法连在一起看,就可以明白了。

本题是问“最终结局”,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些年来,我们中国人总谈加速开放和深入全球化,换个角度看,这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核捆绑”,因为没有人能离开这个地球,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完全处于孤立状态,还不如索性和全球绑在一起,利益共担,风险共担。

利益我们已经收获了不少,风险,或者说最大的风险也无法逃避,因为我们不是上帝,如我前面说的,“美国人对待美债问题的真实态度是:视而不见,只管划水,也许上帝会来解决。”,上帝能不能做到?我不知道,但中国显然很难做到。

但问题在于,美国早已和中国紧密捆绑在了一起,属于“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罗列一下美国近年的一系列举措,就可以发现,两国发生的这个摩擦那个摩擦实质上表达了一个现象:

1,美国人实际上在拿枪顶着自己的脑门,然后对中国人说:“你得帮我解决这些问题,不然咱俩一起狗带,反正我已经这样了”。

严格来说,你也不能骂他无耻,毕竟他也没办法,你只能无奈地说他疯了,因为他也知道“一损俱损”的道理。他在赌。

2,中国人拽了拽捆在两人身上的绳子,看了看下面深深的迷雾说:“你爱咋地咋地,我真是没办法帮你,你划我也划,我也想好好活着”。

严格来说,你也不能抱怨中国,毕竟你自己都没办法解决自己的一大堆问题,哪有脸哪有时间和精力埋怨别人呢。


总结:实际上两个人都在划水,想着要耗死对方,知道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又知道目前离不开对方,又不甘心先开口联手……只能暂且划水了。

说白了这几年基本上就是这么个事情,在我看来,解决包括美债在内的一系列系统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中美两国达成协议,同心协力割全世界其余那190多个国家(地区)的韭菜,毕竟这190多个国家(地区)占全球经济的60%。

嗯,只要两大流氓拉的下老大老二体面几十年的面皮。


ps:补充,赶紧删了一些字。




           

相关话题

  201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对环境以及发展经济学做了哪些贡献?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中国为什么要购买美国国债? 
  美联储公布 3 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或 1 次或多次加息 50 个基点,这释放了什么信号?有何影响? 
  银行换外汇为什么会亏? 
  为什么黄金几乎在所有文明里都是贵重金属,并且作为了货币? 
  用能源作为虚拟货币的背书,那么这种货币能不能成为虚拟货币? 
  中国直接抛出1.1万亿美国国债能否击穿美元? 
  香港为什么不使用人民币?是中央政府要求的,还是香港政府不希望使用人民币?哪种是良币? 
  中国能不能在沙特和美国发动代理人战争,以打破石油美元,请详细分析可能性和利弊? 
  如何看待伊朗用人民币替代美元的做法?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李楠被爆称「iPhone 12 出来之前的所有 5G 手机都是小白鼠」?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僧多粥少,博士生名额紧俏已成为制约科研发展的一个因素 》?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