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代社会中,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衰落是不是必然的? 第1页

  

user avatar   liu-xing-c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学会不会在XXI世纪衰落,要看文学的外延到底是什么。

我从2012年开始学诗学,到今天没有搞清楚“文学”两个字到底指什么。专家们没有公认文学的定义,也不打算要公认一个定义出来。一派有一派的说法。简单说来,如果文学指的是有审美趣味的文本,即诗歌小说散文戏剧,那么除了“散文”这个垃圾桶不会死,其他的体式已经半死不活,造血功能不全了。但如果文学指的是人类特有的符号性虚构,那么文学永远都不会死。宗教、意识形态、数学、科学,无一不是符号性虚构。我们吃瓜群众有一个大致平均的看法,即认为文学并不局限于审美趣味的文本,譬如新闻报道可以是文学;但并不会认为一切符号性的东西都是文学,譬如三角函数不能叫做文学。但是我们的认识是公认的吗?不是的。

越狭义的文学就越容易死,越广义的文学越不会死。越落后的文学外延越死,越先进的外延越不死。我打一些比方:

Littérature的意思是写在纸面上的东西,词根littera就是hand writing的意思。按照字面意思,这个东西肯定死得差不多了。印刷术普及的时候这玩意就已经亡了。但是这样的死亡轮当然是粗暴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一代人有一代人对文学的理解。没人会认为铅印出来的现实主义小说不是文学。

同样的,英雄双行诗已经亡了,但是英雄传奇没有亡。救火队员张三说他如何舍身救美人的故事,依然动人。

风雅颂亡了,但是歌词没亡。“来呀造作啊,反正有大把时光”的人依然歌唱“无论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专家们安知电影和电视剧就不能是文学?学影视文学的学生首先站出来不同意。微博段子为什么不是文学?知乎撕逼文章为什么不是文学?搞笑短视频为什么不是文学?新的文学形式正在越来越发展壮大。它们有着巨大的受众,但是受着庙堂之上的精英们鄙夷,就如同当年的曲子词和话本小说受鄙夷一样。

还有一种由来已久的文学死亡论,不依托具体的文学现象,而讲的是那种严肃的审美趣味已经没有了。这种思潮的内涵很复杂,有的人认为是作者权威没有了、有的人认为是文学堕落成娱乐了、还有所谓文学边缘论,即文学不在人们的注意力中心了……坦率说,我不感兴趣。每个时代总有一些人的饭碗会被砸,一些人的地位会下降,一些人的审美趣味会过时。

极长期来看,一切都会消散。罗马会陷落,民族会消失,语言会被淡忘,太阳会熄灭,宇宙会热寂。这么说来,一切活着的东西其实都在死。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享受现在还活着的那些东西。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天才翻译家金晓宇? 
  在美国参议员和众议员的社会地位到底如何? 
  参团旅行该不该因导游的服务而购买购物店的商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什么护国大能吗? 
  赌王何鸿燊的葬礼于7月9日举行公祭,这场世纪葬礼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列维纳斯(Levinas)的“他者之脸”如何理解? 
  在外太空真的能像《火星救援》里扎破手套控制自己飞吗? 
  我国芯片技术是否落后?那太湖之光是怎么造出来的? 
  中国目前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面向未来,我们该怎么做? 
  为啥网络小说这么喜欢分段,甚至段末用逗号? 

前一个讨论
《冰与火之歌》中哪些话感动了你?
下一个讨论
如果没有发生五王之战,史塔克家的孩子们会和哪些贵族联姻?





© 2025-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