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
为什么我感觉铁路建设在八十年代并不算特别低啊。先后完成京秦,大秦一期,兖石,新菏,皖赣,青藏铁路哈格段,南疆铁路吐库段等新建线路。胶济,同蒲,石徳,陇海东段,京广南段,沪宁,广深等铁路复线工程。丰沙大,石太,太焦,成渝,贵昆等铁路电气化改造。
如果真的要说为什么陷入低潮,可能投资原因吧。毕竟之前七十年代是三线建设,后面九十年代国家允许中央与地方合资修造铁路以及国务院批准设立铁路建设基金。
很大部分是钱闹的。
70年代铁路修的多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家要先把骨干路网修出来,骨架立起来了才好往里面添东西嘛。而且还占个人工成本便宜的关系,铁道兵始终只是士兵还算好养活,而且以现在的目光来看,个人认为当时筑路产生事故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实在太不人道。
80年代铁路修的少还得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首先没法像70年代那样以极低的人工成本筑路,毕竟要裁军,像铁道兵这种编制肯定要裁撤掉的。80年代那个财政情况也不好,动不动物价飞涨,人心浮动太厉害,毕竟思想方面没有统一,各种社会思潮太多。80年代一些平原线还在用大前进当货机,普客就只能用棚车,铁路设施欠债多得简直不想还一样。ND5、6K、8K、8G都是80年代国际关系缓和之后买的,之前想买还没地方买呢。80年代机车技术除了东风4的一票剁手再改,稍微算得上创新的也就是韶山3跟韶山4,另外还有戚墅堰偷摸搞的16V280系发动机,东风8也就还是个试验车。
到90年代财政情况好点了才又开始慢慢修铁路,而且还有一个深层原因是铁路不够用的情况越来越厉害了。修路除了国家财政跟国内贷款,另外至少有世界银行贷款给铁道部修路,虽然少吧,但也是肉啊。90年代铁路方面最重要的一条线就是京九线,以这条线为代表,国内又开始修路完善路网,几个机车厂车辆厂满负荷运转造新车,而且新车研发情况也算喜人。东风4D、东风8/11、韶山6/7/8都是那个时代弄出来的新玩具,而且新的25B绿皮跟新空调客车25G也算开始量产,至少不用再拿22加空调。
80年代以现在的眼光算是出拳之前的收紧,一个很光怪陆离的时代。我只是80年代生人,具体情况估计得一些老同志才清楚,这里纯当抛砖引玉了。
财政极度困难,基建基本靠日本/世行贷款+地方财政配套(集资摊派),自然修不了多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