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充满电的充电宝或者电池会不会比耗尽电的时候更重呢? 第1页

  

user avatar   zhong-ke-yuan-wu-li-s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让我想到了关于称体重的经典笑话(还是满电的mp3!)。说回正题,答案是不会更重。

移动电源可以看作一个大容量的可充电电池。将电池接入电路中,电池开始放电,内部的化学反应中伴有电荷转移,使得正极得电子,负极失电子。电池内部,电解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这个过程都在电池内部发生,质量和电荷守恒。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出发,回到正极。当然,实际的情况是负极的电子进入外电路,外电路的电子再补充进正极。这个过程中,总的电荷、质量也是守恒的。放电前后的变化只是电解液成分的变化,同时负极的电子转移到了正极。充电的过程就是放电的逆过程。充电时,化学反应向相反的方向进行,使负极得电子,正极失电子。同样,这个过程中,总的电荷、质量都是守恒的。因此,无论是充电还是放电,都没有质量的变化。当然,如果放电或充电过程中有气体产生,那么气体逸出可能会导致质量的变化。我们常用的移动电源中并没有气体逸出,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通常情况下上述结论已经够用。不过为了让问题更有趣一点,我们可以从相对论质能关系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回答者并非粒子物理和相对论专家,纯粹出于兴趣和大家讨论。从上面的分析中看到,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化学能是增加的。也就是说,仅对于电池来说,充电的过程能量不守恒(如果把外界环境也纳入考虑那么能量是守恒的)。质能关系告诉我们:

那么能量变化,质量就会相应变化。以充电过程为例,能量是增加的,那么质量就会增加,这和上面的结论不同。以一个10000mAh,5V的移动电源为例。极限情况下它充电过程获得的能量是:

那么质量的增加量就是:

这个值换算成我们熟悉的单位,大约是 。以一滴水0.1mL计算,相当于0.00000001滴水的质量。这么一点的质量变化,无论是人手还是一般的电子秤都是测不出来的。何况,这还是我们粗略计算的极限情况。考虑到充电并不是从0充到满,以及电池的发热,电池内的能量分布等因素,实际质量的变化还要更小。因此,我们日常情况下完全可以忽略这样的质量变化,认为电池的质量是不变的。


参考资料:




  

相关话题

  如果突然出现一款消费级「核电池」(用于数码产品、甚至电动汽车,几年都不用充电),生活会迎来怎样的改变? 
  锂电池在从加热到爆炸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核电池可不可以做电动车电源,核电池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技术难点在哪里?哪里有的卖? 
  2020.10,model3选三元锂版本还是磷酸铁锂版本? 
  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电池800次循环后健康度大于90%是什么水平? 
  这个电池和发动机指示是代表什么意思 启动发动机了就不见有了? 
  如何评价欧阳明高:「车能跑1000km,几分钟就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还低,以目前的电池技术不可能」? 
  为什么任天堂掌机的 NDS/3DS 不沿用 5 号电池? 
  为什么三星手机的电池总有问题,是技术解决不了吗? 
  三星电池还会爆炸么? 

前一个讨论
如果人类用刚体做成一个围绕地球的圈,会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灰尘、水雾等物质比空气的密度大得多,却可以悬浮在空中?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