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 @榎本弥代
首先,这是明事儿出来后的跟风之作,最早在天涯连载。
作者高天流云的所谓“创作”就是把史料(主要是《宋史》)白话文化,可偏生文言功底不够,于是就开启了全程脑补模式。
举个栗子。比如史料这么写,你们说怎么翻译?
(荆)嗣登城,手刃数贼,足贯双箭,中手炮,折二齿
《如果这就是宋史》里的描述是——
天武军校荆嗣第一个冲上了城墙,一连砍翻了好几个北汉兵,可是代价也相当惨烈,他的脚上中了好多箭,手里拿着的家伙都砍得崩了齿”
OK,你可以说这是细节,不影响整体质量。
那我们再举个栗子。作为宋初重头戏之一的雍熙北伐,《如果这就是宋史》是怎么分析的呢?
首先是《如果这就是宋史》位面的历史——
到了夜里,曹彬做出了他军事生涯里最丢脸的一个举动,他抛弃全军,和副帅米信带着少量亲兵逃出了辽军的包围圈,夜渡巨马河,在河南岸扎下了营寨。
第二天,辽军全力进攻,宋军全军无主,战线崩溃,他们被辽军压向了巨马河。当天的河水里满是宋军的尸体……眼见全军覆没,危难中,宋军李继宣将军率部力战于巨马河畔,在数十万人溃逃的局面下,他竟然把耶律休哥挡住,让全军的残余部队得以过河。这一天,连赵光义亲自委派的幽州城未来的知府刘保勋父子、殿中丞孔宜等高官都淹死在巨马河水里。
史料原文中的历史——
彬等收馀军,宵涉巨马河,营于易水之南,李继宣力战巨马河上,辽兵始退,追奔至孤山。方涉巨马河,人畜相蹂践而死者无算。知幽州行府事刘保勋马陷淖中,其子利涉救之,不能出,遂俱死。保勋性纯谨,精于吏事,尝语人曰:“吾受命未尝辞避,接同僚未尝失意,居家积赀未尝至千钱。”及死,闻者皆痛惜之。殿中丞孔宜亦溺于巨马河。”
上下两段记载完全不同,为什么?因为——作者没有基本的古代文学常识。
史料中记载的其实只是一次渡河,即曹彬率大军宵涉巨马河。先简单记载事情经过,再追记这个过程中的细节(李继宣殿后、刘保勋父子战死等等)。“方涉巨马河”后所载的,就是渡河的具体细节而已。
但是作者没有看懂古代史料中常有的这个叙事顺序,于是将同一件事理解成了两件,并在此基础上幻想出了曹彬弃军先奔,大军随后渡河被辽军追击的异位面历史。因为史料中以同样的叙事顺序记载的史事颇多,《如果这是宋史》中就充斥了这样的异位面历史,而这是作者本人能力不足的硬伤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