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魏延的死,对于蜀汉来说损失大不大? 第1页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首先要明白魏延是谁

背诵一下魏延的籍贯字号是没有意义的。要在政治上认识他。

在蜀汉开国时期,刘备手下只有三个独当一面的心腹重将。一是关羽,镇守荆州。二是张飞,镇守阆中。三是魏延,镇守汉中。其中,魏延镇守汉中,在实权上已经超越了张飞(史书记载,刘备选择魏延镇守汉中时震惊全军)。

注1:从汉中重要性看汉中守将地位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亮於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顷之,转为益州治中从事。(《三国志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注意,此时的蜀郡太守是法正。而法正在前线帮助刘备与敌人作战的关键时刻,收获的是诸葛亮建议剥夺他的官职。那么,如果刘备和法正不同意呢?我不知道,反正,历史记载说,在刘备和法正同意“之后”,才“众事皆办”。那么这个要办的事很从容吗?一点也不从容,刘备当时是“急书发兵”,可以说是要命的时候。然而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很犹豫,不知道刘备这么急到底有多急。那还用说吗?肯定很急啊!这么急,诸葛亮居然又写了封公文,问是不是让杨洪代理法正的职权。你说刘备和法正能不同意吗?紧接着,就正式剥夺了法正的蜀郡太守一职。那么杨洪呢?杨洪救了刘备和法正的急以后,就被调离了。我们知道,诸葛亮是提出隆中对的战略高手,所以,以他的战略眼光,一定看得出来汉中很急。除非他看不出来。可是,如果他连汉中是否重要的眼光都没有,那么他又凭什么眼光来提出的隆中对呢?
注2: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这就是魏延,蜀汉三大将之一。

至于马超,黄忠,赵云,三人均不具备蜀汉方面军统帅的地位。马超本身就是军头,不能得到刘备信任。黄忠虽然立下大功,但是没有大将之任。赵云虽然忠诚,但主要职责是禁卫。

注1:马超有荣名而无实力:闻先主围刘璋於成都,密书请降。……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二年卒,时年四十七。(《三国志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注2:黄忠有战绩而无方面之任: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於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诸葛亮进言阻挠,而且是假借关羽的名义阻挠,但是关羽根本不知道)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明年卒,追谥刚侯。(《三国志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注3:赵云有忠诚但主司禁卫: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七年卒,追谥顺平侯。(《三国志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注4:五虎将均为追谥(都不是当时就给与的)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三国志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景耀……三年秋九月,追谥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四年春三月,追谥故将军赵云。(《三国志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

所以,魏延是蜀汉三大将之一,只是资历较为浅薄(他是南阳人,大约在刘备投靠刘表前后成为刘备部曲)。

在关羽张飞相继陨落之后,魏延就是唯一一员大将。刘备到死都没有调整魏延的职责,体现了充分而且精心设计的信任(下文会谈到其中精心之处)。

第二,魏延后来遭遇了什么

刘备临终前,就蜀汉军政做了重要安排。他同时设立两个辅政大臣,一是诸葛亮,一是李严。其中,诸葛亮缺乏军事资历,李严负责当时十分重要的永安防区(后来李严又移到了江州,也就是重庆),负责应对东吴。刘备明确规定,李严作为中都护带兵。这就意味着,根据刘备的指令,李严负有监督中央军的职责,并且有军队保证他能够履职。可是谁在中央呢?诸葛亮。所以刘备一代枭雄,对诸葛亮还是防着一手的。

注1: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刘备没有调整魏延。

但是,诸葛亮打破了刘备的设计。

诸葛亮以平定南中为名,力排众议,拒绝派遣将领出兵,而是亲自出征。众议既然认为只要派将领出征即可,丞相出征就缺乏必要,毕竟就是打打蛮夷。但是既然是丞相出征,诸葛亮就是当然的统帅。由此,诸葛亮剥夺了其他将领的军权,获得了军权。

注1:阻止诸葛亮出征的人死了:建兴元年,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时南方诸郡不宾,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三国志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注2:平定南中不需要诸葛亮亲征: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恢知璋之必败,先主必成,乃讬名郡使,北诣先主,遇於绵竹。先主嘉之,从至雒城,遣恢至汉中交好马超,超遂从命。成都既定,先主领益州牧,以恢为功曹书佐主簿。……更迁恢为别驾从事。章武元年,……遂以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刺史,住平夷县。先主薨,……丞相亮南征,……时恢众少敌倍,又未得亮声息,……於是恢出击,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南土平定,恢军功居多,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建兴七年,以交州属吴,解恢刺史。更领建宁太守,以还居本郡。徙居汉中,九年卒。(《三国志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随后,诸葛亮北伐。他派遣魏延出击,自己以丞相身份掌握了军队,此后再也没有归还,也就不动声色地剥夺了魏延的军事指挥权。历史上对此记载得很委婉,只说魏延希望能够分兵。其实潜台词就是说魏延连万人都不能掌控。但是魏延不能说,他只能说诸葛亮胆怯。因为已经有人因为说诸葛亮战略不对直接被废掉了。

注1:夺取魏延兵权: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注2:贬斥批评诸葛亮战略者:廖立……曰:"……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邵、琬具白其言於诸葛亮。亮表立曰:"长水校尉廖立……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众臣。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部伍分明者,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於是废立为民,徙汶山郡。(《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上庸覆败的原因是蜀汉内讧。孟达指出蜀汉将杀刘封,要刘封逃走。刘封拒绝叛逃,被杀。那么是谁要求杀刘封的呢?诸葛亮。此事见《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换言之,魏延早在诸葛亮时代就已经不是大将了。

第三点,魏延面临的形势。

魏延是孤臣。

有人说魏延出自荆州集团,这样说是不对的。魏延出自刘备部曲,严格来说是元从集团。荆州集团一般以荆州士人为主,原本以庞统为首。魏延不是那个圈子里的人。

刘备临终不可能让魏延辅政。因为魏延手握重兵,驻防要隘。如果再有辅政大权,那么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的话就要对魏延说了。

注1: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刘备说这句话的时候,诸葛亮并没有兵权;刘备将兵权给了李严,但又没有让李严入朝。可谓精心设计。

所以魏延在刘备死后地位很尴尬。他是唯一一个大将,但是朝中无人,也没有入朝干预朝政的权力。

刘备死后,军权逐渐被诸葛亮收拢。

南中是开端。汉中是关键。江州是收尾。

诸葛亮剥夺魏延兵权,手段非常高明。很多人似乎觉得诸葛亮不擅长权谋,这样看待诸葛亮未免把人看扁了。不动声色拿下一员大将,诸葛亮非常擅长权术。

事情很明白。由于诸葛亮的职位最高,只要诸葛亮出征,他就是最高军事长官。借此条件,诸葛亮拿到了蜀汉除李严外的全部军权。

包括禁卫军。

作为禁卫军的统帅,赵云被诸葛亮派给了疑兵的任务,作为诸葛亮的下属出征。

最后李严自己也被诸葛亮调离军队。诸葛亮给予了李严很好的条件,让李严掌管丞相府事。有人也指责李严有军阀心态,让自己的儿子接管江州军,然而这是诸葛亮主动安排的。看起来,这两件事都表现了诸葛亮对李严的充分信任。从政治上说,这两个事情都不是表面上那个样子。因为,李严一旦离开江州,离开军队,离开原职,那么,成都以外,就没有人拥有“清君侧”的权力。李严的儿子也不行。假设蜀汉朝中出了异变,李严起兵就是行使刘备赋予的辅政大臣职责,是国事;李严的儿子起兵就是儿子救父亲,是家事,号召力不可同日而语。名不正则言不顺,李严离开永安/江州,离开军队,刘备的布局就被破坏了。诸葛亮主动让李严的儿子接管江州军,是安李严之心。他付出的仅仅是名义上的相府主事一职,得到的却是蜀汉国中无人可制。因为相府中人还是紧紧围绕着诸葛亮。而李严却失去了名分。双方交换的东西明显不对等。而且诸葛亮随后迅速收回了自己付出的东西。

注1:
李严地位:章武二年,先主徵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李严与诸葛亮矛盾:诸葛亮集有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李严被调离军队: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李严上钩: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改名原因没有记载。不过先秦以来有称宰相为“严君”的风俗,而人们相互称呼也常称“某君”。李严到了相府就有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个“严君”,而且他们两个都是辅政大臣。为了维护和尊重诸葛亮的地位,李严做出了改名的重大举动。
李严掉进陷阱: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因为李严的身份已经从辅政大臣转为署丞相府事,所以丞相出征,他最有资格拿到后勤这个差事。
诸葛亮如何洗脱自己:
1.找借口: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诸葛亮此次出兵历时很久,从“九年春,亮军祁山”开始,一直打到“秋夏之际,值天霖雨”。旷日持久,却一直坚持到了李严说后撤才后撤。
2.借人头: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明年,……天子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张郃劝帝分军往雍、郿为后镇,帝曰:“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军隃麋。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时军师杜袭、督军薛悌皆言,明年麦熟,亮必为寇,陇右无谷,宜及冬豫运。帝曰:"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于是表徙冀州农夫佃上邽,兴京兆、天水、南安监冶。(《晋书 卷一 帝纪第一》)司马懿每次都能料中诸葛亮的走位,但是就是不听张郃的建议,而就是唯独这次不听,张郃就死了。那么司马懿为什么不听呢?原因不明。相关历史记载,张郃被迫送死之前唯一的建议就是要司马懿分兵,也就是不让司马懿一人独掌全军。
李严到底提了哪些建议:1.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2.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3.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这三件事里面,关于人物心态的描述都比较不可靠,因为内心世界是难以查证的。而最为确实的其实是三点:一,李严要求诸葛亮后退就粮时,派了两个人去见诸葛亮。这是一件很异常的事情,因为只有需要传达很复杂而且需要保密的口讯时才会这样;二,粮草不继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原本李严是无责的,但是李严却抛弃了客观因素。他不提客观因素,反而说军粮充足,这显得很奇怪。因为,既然粮尽退兵没有客观原因,那就一定有人为原因。可是主管后勤的是他自己,这样他就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这很异常;三,李严向后主上表时指出,军队后退只是伪退,目的是诱敌。客观发生的事情是,蜀军后撤时果然诱敌成功,杀死了张郃。蜀军在取得了射杀曹魏大将张郃的战果之后就从伪退转变成了真退。综合这三点,整件事的关键就在于狐忠、成藩究竟传达了什么口讯。在不知道二人究竟传递了什么口讯的时候,我们只能从侧面去论证李严行为的合理性。李严行为的不合理性主要集中在“运粮不继”和“军粮饶足”的前后矛盾上。但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运粮不继的主因是补给线过长(大雨相当于延长了补给线),那么只要大军适当后撤就可以缩短后勤补给线,军粮也就可以支撑作战了(当然这种程度的“饶足”并不足以支撑远征)。大军后撤有两种操作,一是彻底撤军、放弃本次战役;一是后退一段距离以便就粮,然后继续寻机打击敌人,继续本次战役。而史书明文记载了李严对后主所做的解释,李严说自己的要求是让蜀军后撤就粮并诱敌交战。这个的说法是符合事态发展规律的。

诸葛亮与李严之间一度其乐融融,但是诸葛亮抓住机会就穷追猛打,毫不手软地将李严废黜。于是之前的其乐融融就变得很假。那么之前其乐融融的两个人一定有一个是装的。由于李严放弃了名分和军队,付出了巨大代价,而诸葛亮没有对等交换,还翻脸到底,这样看起来是诸葛亮在设计李严。

至此,诸葛亮掌握了蜀汉全军,而且打破了刘备临终前留下的政治制衡格局。卧龙再无桎梏了。

这就是魏延面临的蜀汉国内局势:天下归一,自身闲置。

第四、后主与魏延进行的一次危险互动

在诸葛亮掌握全军、打破枷锁之后,立即发生了一件大事。魏延在军前与追随诸葛亮的刘备前心腹刘琰闹翻,迫使刘琰离开军队,返回朝中。

刘琰不是武将,只是清客,手里却有一千兵。刘琰专门负责陪同刘备接见各色人物,似乎是个特务头子。但是刘备死后,他就追随诸葛亮去了。

刘琰回朝之后,到了正月,妻子按例进宫朝见太后,被留住一月。传言后主给刘琰带了绿帽。于是刘琰带人公开打脸妻子。蜀汉经过审判,杀了刘琰。与刘琰被杀同时,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兵北伐。

注1:刘琰……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遂随从周旋,常为宾客。……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馀,随丞相亮讽议而已。……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琰与亮笺谢曰:"琰……自先帝以来,纷纭之论,殆将倾覆颇蒙明公……扶持全济,致其禄位,以至今日。……"於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卒】五百挝胡,至於以履搏面,而后弃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狱。……琰竟弃市。(《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注意这个过程,刘琰是被诸葛亮庇护的。
注2: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一般认为这是建兴十二年二月,也就是胡氏出宫当月。“悉大众”就是主力尽出的意思。

很多人觉得后主可能真的与刘琰的妻子有染。政治上来说,这是最好的可能。因为情杀其实是小事,如果是政治谋杀……矛头指向谁呢?

刘琰先与魏延矛盾,随后卷入一件与后主有关的怪事,轻易被杀。

注1:魏延表现诡异还有一处: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出亮营十里,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直诈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魏延大约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出头了。

随后魏延与杨仪的矛盾迅速上升激化。问题在于,杨仪是相府长史。这就相当于一个被剥夺了实权的下属单位负责人和领导心腹秘书整天吵架,而且之前他还刚刚把领导另外一个心腹撵走并且被集团老总以十分奇葩的理由干掉了。所以,魏延实际上是在和谁争吵呢?

随后,诸葛亮的应对也很诡异。诸葛亮在刘琰被杀时出征。在这样诡异的气氛下,他一反常态,没有在军情不利的状态下撤军,而是坚持留在前线,直到病死。诸葛亮曾经多次北伐,每次都可以顺利撤军。但是最后一次北伐,在没有任何必要的情况下,他坚决死在了外面,而不是回朝以后,在后主刘禅的主持下平稳交接。

注1:魏延杨仪矛盾: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注2:诸葛亮不正常安排撤军。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诸葛亮死在军前,直接导致了这样一个特殊形势:

蜀军如何移交,只取决于随军的诸葛亮丞相府,与远在成都的蜀汉朝廷完全无关。

懂的人自然懂。

这就为最后的内讧埋下了伏笔。

第五、与费祎的谈话

作为相府之人,费祎曾经有过两次著名的谈话。第一次是和魏延,谈完就卖了魏延,杀了他九族。第二次是和杨仪,谈完就卖了杨仪,废了他并最终杀了他。

第一次谈话发生在诸葛亮死后。诸葛亮临终,安排杨仪负责撤军,明确屏蔽魏延,并且指出,如果魏延不肯走,就先撤。但是诸葛亮一死,参与计划的相府众人第一反应却是先隐瞒诸葛亮死讯,然后派费祎与魏延谈话。魏延于是讲了自己关于撤军的想法,具体内容不详,杨仪提到过,但是也不详。总之,费祎没有听到自己想听的内容。丞相府在通过费祎转述知道了魏延的态度之后,经过斟酌,才决定执行诸葛亮的计划。

注1:魏延关于撤军的考虑只有很短的几句话: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然后,按照诸葛亮的设计,蜀军分裂为两军争相后撤,并指责对方怀有异心。其中,魏延连独立带领万人的权力都没有,杨仪手握蜀汉重兵。最终,蜀汉朝廷公开宣布魏延背叛,魏延全军崩溃,只带儿子和极少数人逃走。在魏延失去抵抗能力的情况下,蜀军没有选择逮捕魏延,而是直接杀了他和他全家。

没有活口。

史书对此只说了一句:魏延不便背叛。可是,如果魏延没叛,那就是蜀军主力叛了。

注1: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注2: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注意,这些人全都是诸葛亮的人,其中蒋琬从建兴八年以后一直都是相府长史、抚军将军,并且主管诸葛亮的后勤,以及蜀汉留守军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注意,在魏延和杨仪打官司的时候,蒋琬可以控制宿卫军。
注3: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遂夷延三族。(《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注4: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至此,刘备元从集团全灭(文臣里的庞统法正均已死去,武将里的关羽张飞也早已死去)。蜀军因为诸葛亮撤军计划导致的内讧而元气大伤,蜀军同时失去最后一员独当一面的大将。

这就是魏延之死的后果。

事后,相府集团称,诸葛亮生前“密指”——也就是外人都不知道的事儿——希望蒋琬继承自己,所以推举蒋琬接管权力。杨仪十分不满,反复谈论撤军时事。费祎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谈话。费祎这一次也没有听到自己想听的内容,而是听到了很多不该听的话,比如当初我杨仪要是选择了魏延——话说魏延当初究竟说了什么?联想到刘琰之死他与后主的互动,这让人很想知道——费祎立即进行了举报,然后杨仪被废黜发配,监管起来。杨仪不服,上书详谈过程,立即下狱并死于狱中。上书内容不详。

注1:蒋琬所得到的信任: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亮每言:"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三国志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注意,这句话出自所谓“密表”。
注2:蒋琬何时接替诸葛亮的:
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十二年,……亮卒于敌场。……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就是说,手握大军的杨仪还没回来,掌握宿卫大军的蒋琬就继承位置了。
注3:费祎的参与和杨仪的结局:仪……於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从记载中看,杨仪是一个满心都是权力的人,可是诸葛亮居然铁了心了要重用他!诸葛亮和杨仪是怎么看对眼的呢?此外,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杨仪所说与魏延所说并不一致。魏延当时说的是“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是让相府之人回朝;而杨仪却说“吾若举军以就魏氏”,说明他可以选择与魏延合作。但是,历史记载魏延的想法是让他们回去,并没有可以合作的地方。这说明历史记载中魏延的话不是很可靠。或者就是杨仪和魏延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至少杨仪觉得自己可以用什么东西换取魏延的支持。杨仪怎么想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为重要的地方是:不光是杨仪,相府其他人的共识居然是,在诸葛亮死后不用第一时间选择服从诸葛亮的安排,而是先要观察一下魏延是否可以合作!那么他们想要魏延合作什么?

第六、后续结果

此后,蜀汉朝政完全被诸葛亮丞相府掌握。掌握全部权力的相府集团要求蜀汉皇室为诸葛亮立庙,如同君王。刘禅不愿意,但是被迫答应。有人上书非议诸葛亮,被蜀汉朝廷严惩。

蜀汉历任政治首脑均出自诸葛亮丞相府(诸葛亮,蒋琬,费祎,陈袛,董厥。其中,只有陈袛没有相府任职经历,而他是费祎选拔的,是许靖养子。许靖这个人也是诸葛亮保下来的),军事则由诸葛亮提拔的姜维掌握。文武大权全部被相府掌握。但是在讨论蜀汉灭亡原因时,都说是因为不掌握文武权力的黄皓谯周。请问俩不管事儿的人是怎么导致亡国的?

注1:蜀汉朝政始终被诸葛亮丞相府掌握。
蒋琬:
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三国志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费祎: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寮於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三国志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南征是诸葛亮首次掌兵,为此死了一个反对诸葛亮的相府长史。而诸葛亮凯旋之后立即将身为刘禅侍从官的费祎抬高到自己特别信重的特殊位置上去。这是很异常的事情。
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三国志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这是诸葛亮首次将费祎当做自己人派出去办事。
还,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三国志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费祎获得了诸葛亮属官身份。
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三国志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杨仪作为枪头子出面与魏延争斗,费祎做裁判员。熟悉社会的人应该理解这是个什么场子。
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谘断,然后乃行。(《三国志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蒋琬费祎构成双头政治。
陈袛:
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丞相诸葛亮皆为之拜。(《三国志 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兄之外孙也。少孤,长於靖家。弱冠知名,稍迁至选曹郎,矜厉有威容。多技艺,挟数术,费祎甚异之,故超继允内侍。(《三国志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相表里,皓始预政事。(《三国志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这里附带说一下其实也很重要的董允,他也号称是四相。
上疏曰:"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於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其任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彰其慢。"(《三国志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亮寻请祎为参军,允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三国志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於皓。皓畏允,不敢为非。(《三国志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读三国志时要注意,陈寿所列的《蜀书九》和《蜀书十》分别是诸葛亮及其属官所爱憎的两类人。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最看中的蒋琬费祎被安排在《蜀书十四》,这是倒数第二的位置。
董厥:
董厥者,丞相亮时为府令史,亮称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思慎宜適。"徙为主簿。亮卒后,稍迁至尚书仆射,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后为侍中,守尚书令。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这个人很特别,传记列在诸葛亮传里面,放在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后边。而在诸葛瞻的传记里则说:“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姜维:
建兴六年,……会马谡败於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三国志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亮……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三国志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三国志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三国志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费祎此举与诸葛亮控制魏延很相似。
注意,陈寿在编写三国志时有着鲜明的分类观念。他将不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其他还有一批诸葛亮信重但没有成绩的官员放在一起,诸葛亮消灭的官员放在一起,有成绩而且什么派系都有的官员放在一起。陈寿的思维具有强烈的条理性。我在这里建议大家,无论是读书也好,看问题也好,一定要有条理性。

刘禅在邓艾率领的极少数魏军进抵成都之后,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投降,没有给姜维任何翻盘的时间。

注1:六年夏,……大赦。改元为炎兴。冬,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於绵竹。用光禄大夫谯周策,降於艾。(《三国志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280年,司马炎灭东吴。至此,篡位者结束了三国历史。

----以下为2018年12月10日补充的一些历史背景---

有人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权臣不篡位。

其实,权臣不篡位是三国之前东汉时期的政治常态。

自从王莽篡位失败以后,到三国建立以前是没有人篡位的。因为王莽的教训十分深刻,他的首级被做成标本一直保存到西晋,在武库大火中被烧毁。我们现在人看王莽往往觉得是个笑话,比如很多人说王莽的很多政策好像穿越者,王莽输给刘秀是输给了位面之子,诸如此类,王莽几乎变成了一个逗人发笑的小丑。但是在西汉末年、东汉和三国时代,人们是不会这样看王莽的。因为王莽的篡位理由不同于那些武将或者权臣,他篡位是因为他当时被天下视为圣人,而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汉朝气数已尽,包括汉朝皇帝自己都举行了再次承接天命的仪式,宣布汉朝皇帝不在姓氏刘而改姓。汉哀帝认为自己是尧帝后裔,下面应该是舜帝后裔接替汉朝了,于是自称“陈圣刘太平皇帝”,举行了“再受命”仪式。直到两个月后发现形势没有变化,糊弄不了老天,才取消了这个称号。王莽就是舜帝后裔(其实这没什么神的,我们很多人都是舜帝后裔)。这就跟苏联宣布改国名差不多。苏联解体前计划将国名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虽然没改成,但是大家都知道了,接着苏联就解散了,成了“独立国家联合体”。汉朝自己宣布说尧帝后裔的天下要完了,舜帝后裔要上台了,而王莽就是舜帝后裔,所以王莽上台简直就是顺应天命的行为。所以人家王莽那不叫篡位,只不过是从汉朝皇帝开始整个汉朝都脑子进水了,人家王莽就是被汉朝皇帝脑袋里的水给滋迷糊了才会傻乎乎去当皇帝。王莽是典型的儒家代表人物,推行了各种托古改制政策,完全依靠儒家理论治国。经过王莽的科学实验,儒家被证明是一个失败的理论。但是掌握话语权的儒家不这样说,他们说主要原因是王莽是的假圣人。不过不管儒家怎么说,后来反正儒家是不篡位了,而且他们很实在,让法家去管司法。最后演变成了“干事儿的都是坏蛋,好人只管一面抨击坏蛋一面升坏人的官”的奇葩景象,也就是传说中的“儒表法里”。王莽的改革,按照儒家思想,一是禁止土地兼并,宣布所有土地都属于皇帝,不许买卖,实际上等于说“均田地”;二是禁止买卖蓄养奴婢,宣布所有人都属于皇帝,实际上等于解放了全国所有奴隶。此举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势力,遭到猛烈反扑。最后王莽扛不住压力,被迫取消政策,宣布允许土地买卖、允许蓄养奴婢。这一反复,被解放的民众就不干了,然后豪强地主就鼓动他们起来造反,灭了王莽。

自从王莽之后,东汉时代主要的政治生态就是:一个年幼的小皇帝坐在皇位上任人摆布,一个出身不高的外戚代表皇室跋扈无比地操纵朝政(代表皇室可不就得跋扈么?难道还能低眉顺眼一副奴才相?),一群正直的儒家依靠世袭血统以及世袭垄断的解读儒家某部经典的权力身居高位、“世世代代在朝堂上与外戚/宦官集团进行殊死斗争”。

这个局面被打破,要等到被骂做“昏君”的汉灵帝强行将儒家经典全部刻在石碑上让天下人免费拓印。到那个时候那些四世三公的豪门就没有办法垄断儒家学说解释权了。所以,那些四世三公的豪门利用自己还保持着巨大优势的机会,有意无意地放任黄巾大起义爆发,并且欺骗汉灵帝在各地设立州牧形成割据局面,从而迅速进入到了三国时代。可怜的汉灵帝三十二三岁就死了。

所以蜀汉的政治没有什么特殊的。不过就是一群出身于诸葛亮丞相府的忠臣义士,“世世代代在朝堂上与外戚/宦官集团进行殊死斗争”,和东汉没什么区别。

谁说权臣就一定要篡位了?“众正盈朝”,共同打击那些打不死的外戚/宦官,不好么?军队也是你的,文政也是你的,但是天下治理得不好,责任全都是太监的。啪啪啪,这波操作不好吗?像司马懿家族似的,傻乎乎的非要当皇帝,脑子纯粹是进了水。你看明朝的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放弃交趾布政使司,让守卫交趾的地方官员死在越南(易中天的祖先就是守卫交趾时因为三杨的出卖而被杀的,随后三杨以此为由称交趾无法守卫耗资太大丢弃了)。由于放弃交趾,南洋朝贡国纷纷停止朝贡,中国开拓南洋的进程极大倒退。中国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地理通道,一个是陆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内地出发,出哈密,入新疆,走天山南北两路,入中亚,然后通往欧洲西亚。这条路有两个关口,靠近内地的关口就是甘肃,靠近境外的关口就是新疆西部(新疆最北面的阿尔泰山据说是当年突厥的核心区,距离俄罗斯腹地极近)。近代历史上,只要过了河西就十分荒僻,经济极度落后,主因其实就是明朝只控制到了这里,再往外的地方经济极度落后。还有一个通道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内地出发,过南海,出马六甲,进印度洋,然后通往印度西亚和非洲。郑和下西洋时期,对南洋地区进行了全面梳理。其中,马六甲海峡是南洋门户(新加坡就是马六甲海峡的东南出口)。郑和在马六甲地区驻扎了一些军队,设立了一些后勤基地。比如设立了旧港宣慰使(旧港现在被称为巨港,是印度尼西亚城市,南苏门答腊省首府,苏门答腊岛南部最大港口与贸易中心。苏门答腊岛就是马六甲海峡的南岸),在马六甲修筑后勤基地。三杨彻底停止了郑和下西洋(郑和经过争取,在明宣宗时代最后一次出海并死在海上)。开拓南洋是自唐代以来中国主要的经营方向。因为当时航海技术越来越发达,陆上丝路已经落后于海上丝路了。郑和下西洋是中国经营海上丝路的顶峰,紧接着就跌落到了谷底。据说,主因是官方贸易妨碍了东南海商们的利益,因为明朝用贸易利润去打击北元、维持长城防线、摧毁陆地上的潜在敌人去了。这种行为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你们竟然拿着我的钱保护我,我一分钱也不给你们!”我听说,古代看家护院的武师有个传统,遇到贼人来偷来抢,不能上去就撵走他们,一定要等到他们惊动了主人,才能赶走贼人,这样主人知道你立功了,才会多给你赏钱。所以说啊,有时候国防建设得太好,那些温室里的花朵压根不领情,还会大言不惭地说你们就会叠个被子。这种花朵就该拔了种麦子,大米也行,留他们纯粹是浪费资源。

——

2018年12月10日(话说这已经是11日了):鉴于很多人问出处,我将内容出处(主要是《三国志》,还有一条出自《晋书》)注了上去。有兴趣就买本三国志吧,写得很清楚。陈寿在安排人物传记时其实已经用很委婉的方式把想说的话说完了。但是多余的话他其实也不能讲,毕竟,他自己也是在篡位的西晋王朝里编写的《三国志》,西晋是篡位出身,“讳言忠”,万一哪句话写不对就死了。所以看的时候千万注意,只看事实!避免被那些褒贬性的话影响。

——

2018年12月11日

亚当斯科技三定律
第一条,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第二条,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第三条,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有人编了一个故事,说是在在“众正盈朝”皇帝十分短命的两晋时代,名将桓温收复四川时,遇到了一个诸葛亮时代的小吏。故事假托小吏之口,说:“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盛赞诸葛亮。问题是,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桓温攻蜀,是公元346年。相隔112年。这个小吏能够在诸葛亮时为官,并且亲自感受到诸葛亮的“温暖”,至少要有在诸葛亮死前工作过一段时间,那么诸葛亮死时他的年龄就不能低于18岁,正常来说应该不低于28岁。所以桓温伐蜀时他的年龄应该在130岁到140岁之间。这人在历史上居然没留下名字,怕不是只大乌龟?所以这是攀附名人桓温的温度制造的一个谎言。

在“众正盈朝”皇帝十分短命的两晋时代,西晋宗室亲王府中一批高官分析诸葛亮的政略,认为诸葛亮水平一般,在场的一人十分愤怒,写了几件事,说是诸葛亮做的,打脸否定了这些富有实际行政经验的官员。后来人们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这几件事都是假的。换言之,如果不是这几个谎言,那么在具有实际行政经验、而且了解诸葛亮具体方略的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人看来,诸葛亮实际水平不怎么样。这就是著名的“郭冲五事”。有人说,空穴来风,未必无因,郭冲这几件事虽然都是假的,但是也许诸葛亮做过类似的事情。秦桧曾经污蔑岳飞,韩世忠问他有何凭据,秦桧说:“莫须有。”现在郭冲也在吹捧诸葛亮,人们查看他的凭据,发现也是“莫须有”……

郭冲未必是个坏人,他也许只是中了亚当斯科技三定律第一条的毒。他出生时别人告诉他什么,他就觉得永远都是对的。这种纯洁的人很多,直到他们开始上班。

正面的都是谣言,负面的都是史实,那么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呢?

古人说,如果桀纣并世,那么他们是无法相互消灭的。那么,如果三国里面有一个是干净的,面对桀纣,他们以汤武革命的态势出击,还不能赢吗?有人说,蜀汉国力太弱,所以蜀国必败,蜀国必亡。这个观点十分可笑!关羽北伐,威震中原,堂堂东吴竟然要靠偷袭才敢进攻他,关羽手里区区三分之一个荆州就不弱吗?曹操官渡之战打袁绍,周瑜赤壁之战打曹操,他们不都是以弱敌强吗?

孟子谈论战争说,弱固不可敌强,小固不可以敌大。可孟子是军事家吗?

——

2018年12月11日

有人说,你没有凭据,全是臆想。

这句话倒是纯粹的臆想,因为凭据就是历史记载,于是我花费了很多个人时间,注明了出处。

有人说,历史记载也是有假的。

这句话又是污蔑。当时公认为陈寿《三国志》是良史,也就是当时的人是读懂了的。这种人发出这种毫无凭据的臆想,有什么价值作为评论审核通过呢?

又有人说,不要看细节,要看基调,基调不对就全是假的。

这句话又是反派大跳忠字舞,因为评价一个人的依据应该是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而不是舆论炒作、道德绑架。你要玩这个,我还问你竭尽全力维护地主统治阶级的历史形象是何居心呢!咋滴?咱们还穿越到五十年前去?

——

2018年12月18日

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紧随其后的一句话是“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我之前说,看历史记录不要只看褒贬和别人的主观判断,而要注重看实际干了些什么,要看真实存在的事情,特别是这些真实细节在整体中的地位。这句话借助后面一句话进行了主观定义,于是形成了包含了对细节的主观判断。那么我们在阅读这样的记载时,就必须抛开别人的主观判断,自己进行主观分析,建立自己的主观判断

这句话记载的事情,抛开褒贬内容之外,本质上是一件事:

李严在公文往来中说的话,很多都是前后矛盾,十分突出。

那么,在历史上,李严自己对此无言以对,于是蜀汉朝廷据此认定李严有罪。

因此,在废黜李严这件事上,蜀汉认定李严有罪的关键凭据,就是李严的军事公文前后矛盾。

这恰恰是最令人费解的地方。因为公文都是有记录的,李严留下这么多证据,不是一个履历丰富的官员所应该犯下的错误。有学者对此表示十分疑惑,但局限于资料匮乏,无法查证。

解决这个疑惑,并不困难。所需要的只是经验、阅历或者见识。

如果一个人有着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那么他多半对此不会存在疑惑。如果一个人的阅历中有从事类似战略战术的高强度对抗工作的经历,那么他多半对此也不会存在疑惑。如果一个人了解和阅读过此类事件,有了相关见识,那么他多半对此也不会存在疑惑。

为什么这样说呢?举几个例子吧。

本来有一个很恰当的例子,但是因为涉及近现代战争史,我担心有人恶意举报,不细说了。回来发到评论区。

南宋初期,岳飞北伐打到朱仙镇。宋高宗十二道金牌下令班师,岳飞被迫退兵。这件事知道得人很多。不久前我看有人写了一篇文章,指出,由于当时通讯条件的限制(公文往来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以及秦桧掌握着公文传递通道,所以,宋高宗下达撤军命令时,根据的是之前的战局态势,等到收到岳飞最新战报之后,宋高宗立即下令继续进军。但是,此时岳飞军已经撤军了。岳飞为了表示忠诚,也已经离开大军,自己带领少数人马分路返回。宋高宗知道岳飞已经撤军之后,又再次重申撤军命令。这样,如果我们拿出宋高宗的指挥命令,就会发现:“飞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构违错章灼。

在军事上,由于前后矛盾的情报而发出先后矛盾的命令,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在复杂的军事决策过程中,在战略特别是战术层面上,类似于《三国志》所说的这种“前后手笔书疏本末违错章灼”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只有具体分析其所在环境,才能够真正辨明责任。

我们很多人看到的战争资料,往往以正确的情报为主,即便是假情报,也常常已经指出是假的。这样,我们很容易依据正确的信息做出正确的结论。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往往要面对大量不知真假的情报,甚至要面对非常可信的人传递的假情报,这个时候就需要具备出色的鉴别能力,选择正确的情报。这里提醒一下,所谓“非常可信的人传递的假情报”,不需要为此而有“毁三观”的错觉,误以为没有人可以信任。原因很简单,你非常信任的这个人未必就有特别好的情报鉴别能力,也许他也被骗了。所以古人说了两句话,一是“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一是“水至清则无鱼”。不要走极端,以为好人和坏人是非此即彼的。骗你的未必是想害你的,想害你的未必亲自来骗你。

同样的,军事指挥时,后方对前方进行战术指导时,没有前方信息及时,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错误指导。如果前方将责任全部推给后方,一副严格按照后方指导开展工作的模样,那就意味着两件事:

第一,后方是前方的直接上级,前方毫无自主性,完全被后方遥控。这种情况常见于宋朝,宋朝皇帝经常这样指挥前线将领。

第二,前方想甩锅给后方。

我们可以看到,李严的权位从来没有位居诸葛亮之上,因此不具有宋朝皇帝指挥前线将领、“将从中御”的地位。

同时,在刘备“急书发兵”的关键时刻、诸葛亮要求刘备免除法正蜀郡太守一职才肯支援,在这一“足食足兵”事件中(《三国志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诸葛亮作为后方最高官员,在前方“真的很急”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从容不迫”地进行公文往来,认真讨论“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说明诸葛亮并不是一个毫无主见、完全被人摆布的人。

在辨明责任时,书证并不是唯一的证据,还要结合其他表现来分析。还是说宋高宗。“前后手笔书疏本末违错章灼”,说明宋高宗本身缺乏指挥能力,但是,根源还在于宋高宗在战略上倾向于按照秦桧的安排走投降议和的路子,所以他最终还是支持了撤军。不然,他完全可以继续下令停止后撤,尝试转入进攻。即使这样麻烦一些,也不是不可以做。宋高宗做出了卖国求荣的政治选择,所以他有罪。而李严不同。如果说李严的战术建议错误,但是诸葛亮撤军时击杀魏国大将的过程,完全符合李严“伪退诱贼”的战术设计。他提出的战术建议完全正确,并非在故意让诸葛亮失败。事实上,根据李严的建议,诸葛亮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损失,反而还立了功。诸葛亮虽然撤军,不能继续作战,但是,事后诸葛亮自己后来也花了三年时间去积累军粮,说明军粮确实不充分

这样,所有细节放在整体上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李严被废时蜀汉的局势:

第一,蜀汉军粮十分紧张,导致蜀军战略战术空间极小;

第二,在战术空间极小的情况下,处于后方的李严依然有办法,提出伪退诱敌战术。此举在军事上有两个意义。一是在霖雨季节天气不利于运输的情况下,缩短补给线,降低补给难度,从而,依靠足够的粮食来增加前线战斗力和回旋空间(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我在明知道军粮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写“缩短补给线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粮食”。和李严如此相似,估计也要被诸葛亮废黜了);二是帮助蜀军取得了自诸葛亮掌兵以来从未有过的胜利(蜀军在撤军过程中设伏杀死了张郃。诸葛亮从未取得过击毙魏国如此高级别将领的战绩)。

第三,李严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是继续作战而不是完全撤军。而这一态度与李严伪退诱敌的战术设计完全吻合。

这样看来,李严的手书前后矛盾,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他前面所说的军粮不足与后面所说的军粮饶足,分别是在不同的战术形势下说的。我们可以看一看过程。诸葛亮此战持续了数月,军粮供给情况也存在不同的变化。首先,在雨季之前,军粮充足;其次,在雨季,大雨严重阻碍运输,原有补给线显得过长,导致粮草不足;最后,缩短补给线之后,李严称军粮重新变得充足。这样事情就很明确了,在已有记载中,李严手书的所谓矛盾,完全是不同时间点的不同情况造成的。

在军事上,前后命令冲突,这并不等于一定有问题。我们玩个即时战略游戏,还把兵调来调去呢,难道说是玩家企图谋反自己?

——2019年1月5日——

关于实权、资历和官位

这本来不成问题。实权和职位有关系,但是不等于官位;实权也不等于资历。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但是,有人,从第一开始,一直到现在,就一定要混淆这两个概念,坚持说“实权等于资历”、“实权等于官位”。

比如说网友@大内义兴,他一开口就将自己摆在很高的位置上,说:“以前看你思路还是正常的,所以我决定挽救你,不要向泪痕的方向发展。”看来这是个高手。我给他面子,至今为止,从未点名提他的问题,只是在他的评论区偶尔说一句,在我的评论区不点名的说上几句,但是他老早就点我名,老早就说什么“我看你思路正常”“决定挽救你”。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既然你非要这样,那我也就不给你面子了。

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什么叫魏延实权超越张飞?魏延是镇远将军督汉中,邓方是安远将军督南中,费观是偏将军督江州,赵云也是翊军将军督江州,这4人几几开?(注)三国志张飞传: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注)三国志魏延传: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张飞可是假节,魏延拿头以实权超越张飞?邓方镇守南中,费观、赵云镇守江州,是否也实权超越张飞?刘备在世,魏延充其量和费观、邓方、赵云等一个级别,不存在什么魏延是蜀汉三大将,先搞清楚什么蜀汉都督制,好吧!

这段话引用了很多史料,很唬人,其实简单概括就是一句话:魏延的官位很一般,张飞的官位高得很。

可是我说的很清楚,魏延在这个时候超过张飞的是实权,不是资历。

那么,大内义兴,你论证魏延的资历不如张飞,这跟我的观点有什么关系呢?

我记得从小学作文开始,这都属于跑题。

上手就跑偏,居然还有几百赞,我觉得亮迷的水平是相当得够呛。

后来还有很多人讲,魏延的官位如何如何,嗯,史料丰富,内容扎实,论证严密,都不错,但跑题。

拿跑题的文章来反驳我,没意思啊。替换别人的观点然后宣称胜利,这据说是属于诡辩的范畴的。我说实权,你说资历,你们跑题了。结果你们一直说我扣帽子,大家说说看,我这应该不算扣帽子吧?

我觉得,别的不敢说,教人正确的阅读理解文章,正确的概括文意,这个本事我是有的。但是我觉得别人不可挽救,我不教他,就让他做复读机,就让他跑题。

他们说我引用史料很多就是片面引用对自己有利的,就他们这样“跑题式论证”来说,这话说的是他们自己。所以,你们给我扣帽子,但是帽子实际上是你们自己的。我觉得我这不是扣帽子,大家赞同吗?

还有人拼命论证汉中不重要。有的说,汉中被曹操搬空了。有的说,镇守汉中的是杂号将军。还有的说,威严就是杂号将军。对此,评论区有个朋友说了一句话:在任命魏延镇守汉中之前,张飞可是一心以为是要派自己去的。

汉中很重要,魏延掌握汉中,实际地位和权力都非常重要,超过了这个时候不能承担这一重任的张飞。我这样说,不客观吗?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吗?

说到资历,很多人讲,张飞的官位如何如何的高,甚至还假节。他们说,资历高,所以实权就大。很好,那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许靖的官位比诸葛亮还高,从来没有人说许靖的实权比诸葛亮大?因为官位与资历相关,与实权无关。实权取决于执掌。劝进的时候,诸葛亮只是军师将军,许靖却是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但是诸葛亮同时还署左将军府事。所以,诸葛亮的执掌才是实权所在。官位只是资历,不是实权。用宋朝的制度说就是,官职只是官职,差遣才是实际位置。在东汉,领/录尚书事是真丞相。所以,你到底有没有实权,要看你的工作是什么,不看你的官位。

评论区有个叫王雨辰的,不知道从哪翻出一个古文,说“实权”一词最早出现在一篇古文里,说位在上的实权大,位在下的实权小。很好,为了挽救“演义中的诸葛亮”,你连汉语语意都敢改,厉害,那你去解决许靖诸葛亮谁实权大的问题吧。大内义兴可以帮他,你们史料多,而且我看他挺支持你的。

资历就是资历。政治任命受资历制约是很正常的事情。魏延资历很浅,所以他镇守汉中的时候官爵低,这没办法。张飞也想去镇守汉中,如果是张飞镇守汉中,那么他资历很高,实权也很大,不会有人举例说“魏延是镇远将军督汉中,邓方是安远将军督南中,费观是偏将军督江州,赵云也是翊军将军督江州”。其实要举例,我也可以举另外一个例子来反驳:

交州刺史李恢。

交州刺史李恢,他的官位显然超过了“魏延是镇远将军督汉中,邓方是安远将军督南中,费观是偏将军督江州,赵云也是翊军将军督江州”,因为益州刺史是诸葛亮。那么按照大内义兴的论证方式,李恢,一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人,“实权”接近诸葛亮?

有人造谣,说李恢的交州刺史是诸葛亮平定南中以后任命的。也不知道这谣言怎么来的,也没见那些“科学的捍卫者”、“以消灭泪痕春雨民科为己任”的“学术高手”去消灭这个谣言。因为,任命李恢的人是刘备。刘备在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前早就死了。与谣言恰恰相反,诸葛亮后来解除了李恢的刺史职务,借口是与东吴分地,交州归东吴,所以蜀汉不能有交州刺史。可以,怎么交易都可以,没有交州刺史,可以任命别的刺史。但是诸葛亮的做法是,让李恢回老家去做太守。刺史,太守,这两个地位权威可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李恢之前是假节的。从很多事情上来说,历史上的诸葛亮,为人处世都很不对劲。

实权,官位,资历,这根本就不应该成为问题。

——2019年1月5日——

演义里的诸葛亮和历史上的诸葛亮

很多人讨论历史,非常痴迷于演义里的诸葛亮。比如说,演义里面,诸葛亮经常代替刘备安排关羽张飞等将领军事人物。羽扇纶巾,潇洒从容,仪采风度,令人心折。

相信很多人都崇拜这样的诸葛亮。

我也很喜欢。

但是我读历史的时候注意到一个细节。

这个细节很冲击三观。

我提前提醒大家。

做好心理准备。

前方很危险。

我在三国志里发现一个细节,是这样写的:

先主亦以为奇,数令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

注意:“宣传军事,指授诸将。”注意:“奉使称意,识遇日加。”

这几句意思很明白,就是说,刘备手下有个非常优秀的人才,刘备经常让他传达军事部署,向诸位将领分派任务。因为这个人做得很好,很合刘备的心意,所以刘备对他越来越器重。

这个人,在演义里面,就是诸葛亮。

羽扇纶巾,潇洒从容,仪采风度,令人心折。

这就是演义里的诸葛亮,在历史上实有其人。

那么,想认识这个人吗?

我觉得,很多人都想认识这个人。

那么,听说过这个人吗?

我知道,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人。

但是我查到了这个人。我不但查到了这个人,我还查到了他和诸葛亮的关系,我还查到了他的下场。

对,下场。

历史上,这个经常为刘备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的“演义中的诸葛亮”,被历史上的诸葛亮杀了。

历史是这样记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历史上的诸葛亮”之间的关系的:

诸葛亮虽外接待之,而内不能善。

屡密言先主,其心大志广,难可保安。

先主既敬信亮,加察其行事,意以稍疏,左迁为江阳太守。

其闻当远出,私情不悦。曰:"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又谓超曰:"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言大惊,默然不答。

超具表其辞,於是收付有司。

於狱中与诸葛亮书曰:"一朝狂悖,自求菹醢,为不忠不义之鬼乎!所以有怨望意者,不自度量,苟以为首兴事业,而有投江阳之论,不解主公之意,意卒感激,颇以被酒,侻失'老'语。至於内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讨曹操耳,宁敢有他志邪?天明地察,神祇有灵,复何言哉!贵使足下明仆本心耳。行矣努力,自爱,自爱!"

竟诛死,时年三十七。

这个人,“演义里的诸葛亮”,最后被“历史上的诸葛亮”弄死了。而且到了死前,他还不太知道怎么回事,还向“历史上的诸葛亮”写信表露心迹!

我没写这个人的名字,因为不需要。想查的人我不写也知道,不想查的人我写了也会说“这是牵强附会”。

这些事,用旧唐书里的一段话可以概括:

“朝望稍著,必阴计中伤之。”

演义中的诸葛亮”为刘备所器重,却被“历史上的诸葛亮”多次进谗言离间,结果刘备不得已将“演义中的诸葛亮”从身边赶走,到外地任职。“演义中的诸葛亮”很不理解,喝多了以后说刘备胡搞。还跟别人说,你在外边带兵,我在里面策应,天下都能打得下来。于是涉嫌谋反,抓了起来。“演义中的诸葛亮”赶紧给“历史上的诸葛亮”写信,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但是没什么用,因为这个事就是“历史上的诸葛亮”搞起来的。结果年纪轻轻就被杀了。

这种事就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对“演义中的诸葛亮”“阴计中伤之”。有的人说,这个人确实“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啊。注意,话在人说,同样的行为,也可以解释为“众人务于精熟,亮独观其大略”。在演义里面,隆中对的时候,要不是刘备拉住了张飞,演义里的诸葛亮早就“难可保安”了。所以这就是中伤。一个被庞统法正联名推荐、被刘备用做“演义中的诸葛亮”的人,“历史上的诸葛亮”只提他的缺点,却不保护他,这就是中伤。你是丞相,你知道一个人才有本领但有缺点,你不应该保护他使他发挥积极作用吗?

所以旧唐书这句“朝望稍著,必阴计中伤之”用来描述“历史上的诸葛亮”做的这件事很合适。

其实旧唐书这段话很长,用来评价“历史上的诸葛亮”的整个历史都很合适。在我引用的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我们知道,诸葛亮事必躬亲、夙兴夜寐,军中大小事务都亲力亲为,很多事情还都管理细致。所以旧唐书这不是在描述诸葛亮吗?

“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而耽宠固权,己自封植,朝望稍著,必阴计中伤之。”

前后都对得上。旧唐书这段话简直就是为“历史上的诸葛亮”量身定做的。

那么这段话出自哪里呢?

《旧唐书 卷一百零六 列传五十六 李林甫传》。

那么这段话描写的是谁呢?

李林甫。

李林甫是谁?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口蜜腹剑李林甫,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

你们以为“演义中的诸葛亮”被“历史上的诸葛亮”杀了会冲击思想三观崩坏?错了,真正导致三观崩坏的在这里。

历史对李林甫的评价,和“历史上的诸葛亮”的行为一模一样。

三观?三观是个什么东西?扎脚吗?会不会扎自行车胎?会不会影响汽车在道路上行驶?

很多人觉得,唐玄宗是个昏君,那么让你接替唐玄宗,你真的比他强?

既然提到李林甫,那我们来看看旧唐书李林甫传在写完李林甫的事迹时是怎么写的:

“国忠素憾林甫,既得志,诬奏林甫与蕃将阿布思同构逆谋,诱林甫亲族间素不悦者为之证。诏夺林甫官爵,废为庶人,岫、崿诸子并谪于岭表。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自处台衡,动循格令,衣寇士子,非常调无仕进之门。所以秉钧二十年,朝野侧目,惮其威权。及国忠诬构,天下以为冤。”

看看这几句话:

“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

“自处台衡,动循格令,衣寇士子,非常调无仕进之门。”

“秉钧二十年,朝野侧目,惮其威权。”

“及国忠诬构,天下以为冤。”

只看这个评价,好不好?李林甫这样的人你要不要?然而李林甫毕竟是公认的坏蛋,所以旧唐书在最后加了个史臣曰,说:“李林甫以谄佞进身,位极台辅,不惧盈满,蔽主聪明,生既唯务陷人,死亦为人所陷,得非彼苍假手,以示祸淫者乎!”这一个史臣曰和之前李林甫传结束时的话简直写的不像同一个人。那么哪个可信呢?只能去看行为。

不看行为就直接采信别人的结论,那是以别人的脑子代替自己的脑子,而不是以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人还是要自己思考的。

有人问,你说陈寿是良史,那你看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结尾对诸葛亮的评价很好啊。是啊,写的很好。我一开始就说了,看行为,别看评价。我为什么这么说?别忘了,当时是谁执政。谁执政?司马炎。晋武帝司马炎,历经祖孙三代篡位夺权的司马炎,任何人反对都杀光的司马懿的后人。笔给你,你说怎么写?“位极台辅,不惧盈满,蔽主聪明,生既唯务陷人,死乃得享令名,悠悠苍天,曷此其极!”那你是写诸葛亮,还是写司马懿,你解释得清楚吗?陈寿还能怎么写?

历史上的诸葛亮,不过就是司马炎必须树立的典范。司马炎是篡位者出身,司马懿家族就是篡位者出身,可是他们自己当了皇帝怎么办?教别人篡位吗?他们必须教大臣们忠诚,不能教大臣们篡位。可他们怎么教呢?当时最好的教材就是历史。可在三国志里面,司马炎还能写谁?写曹魏忠臣面对司马懿的屠刀誓死反抗?写东吴权臣宁死也要把持大权杀了杀去最后被孙皓全部干掉然后司马炎趁虚而入渔翁得利?他还能写谁?诸葛亮传的最后陈寿明文将司马炎要求收集整理诸葛亮集的事情写进去,司马炎想做什么,陈寿想说什么,还不清楚吗?

陈寿的确是良史,但是他必须这样写。可是陈寿不愧是良史,他仍然尽量为我们留下了线索。

陈寿在诸葛亮传里写: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个评价怎么看都是好的,但是这个评价怎么看也有不对劲的地方:评价里面有一些事情,在诸葛亮传里根本没写。

《地下交通站》里文若明教授说:“日本军队从来不杀人,不放火,不抢粮食,不虐杀俘虏、妇女和儿童,更从来没有绑架过中国劳工去日本做苦力。”然后中立国调查团说:“绑架中国劳工当苦力,这我倒是头一回听说。”文若明表面上是在为日军洗地,但是他却故意提到别人不知道的罪行。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陈寿这段话也一样。三国志里都说法正睚眦必报,但陈寿非要在诸葛亮传里写“刑政虽峻而无怨者”。问题是整篇传记哪里写诸葛亮“刑政虽峻”了?完全没有。你突然在评价里写一句正文里没有的事情,那我就知道你的正文里有什么想写但没写的事情了。反过来看整篇评价,写的都是“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的话,这些看起来都是好话,可是陈寿为什么要写《蜀书十》呢?里面的人全都是因诸葛亮而死的,大部分都是被诸葛亮弄死和贬斥的。无罪而死的刘封,刘备所重的彭羕,托孤辅政的李严,镇守汉中的魏延……怎么就“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了?写的评语和做的事情对不上,陈寿到底想说什么?

看一个人写东西,要看他写了什么,也要看他没写什么。陈寿在评语里将诸葛亮好好吹捧了一番,除了不会打仗简直就是完人,然后呢?行为全都对不上。然后他还在评语前特别强调说当时的皇帝司马炎特别重视诸葛亮——黑藤太君在旁边站着呢!你说他能怎么写?

陈寿唯一能写的诸葛亮的坏话,就只有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因为他把诸葛亮吹那么好,“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就必须解释他为什么失败。于是必须有句坏话收尾。但是他完全可以不这么写。就像那些洗地的人一样,他完全可以写:“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天命所钟,非人力所撼也。”就写宿命论就行了。为什么他不写宿命论呢?因为他这样写,已经足够忽悠司马炎了。对于司马炎来说,陈寿这样用诸葛亮委婉地捧一下司马懿的军略,根本没什么价值,写西晋是天命才有价值。但是既然司马炎看不出来,陈寿也就不用下本钱了。

三国志人物传记的编排体系,已经将陈寿想说的话都说清楚了。除了蜀书一《刘二牧传》写刘璋他们,蜀书二先主传、蜀书三后主传、蜀书四二主妃子传写皇家,紧接着就是蜀书五诸葛亮传,然后不写庞统法正,而是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蜀书七才是庞统法正传,接着就是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写了一些名士。下面开始正儿八经写蜀汉事情,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都是诸葛亮比较重视信重的高官,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几乎全是诸葛亮弄死搞掉的人物,蜀书十一霍王向张杨费传几乎全是被诸葛亮先用后甩的人物(也有因为种种原因没跟到底的),蜀书十二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都是些比较中立的人,甚至和诸葛亮不一路的主张投降的谯周还是听说诸葛亮死就跑去奔丧的。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则是一些有本事有本领建功立业但地位不高的人才(被刘备重用平定南中的李恢就在这里),一直到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这三个直接继承了诸葛亮衣钵的文臣武将,才跨界杂糅在一起,排在蜀书倒数第二的位置上。最后一篇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就结束了。正是因为从目录上看到陈寿三国志的排列方式,所以我才反过来去看诸葛亮集的目录。

陈寿收集整理的诸葛亮集,目录是这样排的:

“开府作牧第一 权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计算第五 训厉第六……”

“开府作牧第一,权制第二。”陈寿简直把能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陈寿是良史,真的是良史。但是我认为他是良史,是因为我发现他能够将想说的话都说出来,而且可以让所有掌权的人都很开心。有的人说他是良史,就是因为别人说他是良史,植入了别人的观点。还有的人说陈寿是良史,则是想用他在三国志里写的评语来反驳他的记载。

陈寿是真的高明。西晋时代是有事实上的文字狱的,但是陈寿可以顶着文字狱把话说清楚,天才!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魏延死在诸葛亮时代,那是蜀汉的重大损失。

如果魏延以史实方式死在后诸葛亮时代,简直可喜可贺。

什么是政治?用某位伟人的话说,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魏延在政治上的表现如何?【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一言以蔽之,老子天下第一,藐视一切,顺我者爽,逆我者怼,一通神操作之余,闹得天怒人怨,满朝皆敌。

先看政界:

【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再看军界:

【平日诸将素不同。】

真是孤家寡人,天下为仇。原本死对头杨仪的风评也不咋样,被魏延一衬托就成了人见人爱的白莲花。

这种性格是否适合政坛,恐怕无需赘言。话说回来,如果只在军界怼天怼地,倒也无伤大雅。问题是,魏延对政治却有着勃勃野心。

【冀时论必当以代亮。】

这儿反应了三点:

第一、魏延意欲染指蜀汉最高政治权力。

第二,魏延毫无自知之明。

第三,魏延亦无知人之智。

从史料记载可知,魏延在朝野的人望极低,末了居然认为【冀时论】便可以稳操胜券,简直是袁总统读报继大统一类的黑色幽默。结合【当时皆避下】的记载看,同僚想必都是当面笑嘻嘻,心里mmp,于是乎魏大将军便在一片颂扬声中飘飘然,以为众望所归,代诸葛亮者非他魏文长莫属了。

董卓殷鉴不远,这么个政治双商为零的军头,居然想掌控政权,于蜀汉而言,还有更糟糕的事么?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在政治利益面前,军事必然让步。何况,魏延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军事人物。

同时代的吴懿与魏延齐名,新生代的王平也不在魏延之下,何况还有诸葛亮着力培养的备胎姜维。

既然政治上是公敌,军事上可以替代,他魏大将军欲不卷铺盖,可乎?

此公始终没闹明白,自己之所以未被清洗,捎带还官运亨通,不是因为蜀汉缺了他老人家就不转,而是诸葛亮惜才且有容人之量罢了。否则以他老人家日常嘲讽最高统帅的做派,换了曹孟德当家,估计活不过一集。

替魏延遮风挡雨的有且仅有诸葛亮,诸葛亮既亡,狂风骤雨将至,此公居然还在做着抢班夺权的梦。

殊不知,老老实实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回去在新政府班子中当个吉祥物,已经是他魏文长最好的出路。

【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诸葛亮显然已预料到魏延会作死,但还是冀望万一,留了条不作死的出路。

然而,魏延偏偏就要在作死的崎岖小道上一路狂奔,奈何奈何。

事实证明,离开了诸葛亮,魏延莫说掌控同僚,连部下都掌控不住:

【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

这真是个典型的狐假虎威的悲剧。

回到本答最初的论断,

为什么魏延死在诸葛亮时代,是蜀汉的重大损失?

因为诸葛亮时代是积极进取的时代,且诸葛亮可以完全掌握魏延,此公对国家政治的危害仅限于嘴炮,能量可以集中对外。

为什么魏延如史实般死在后诸葛亮时代,简直可喜可贺?

因为后诸葛亮时代的首要问题是保持国家稳定,且无人可以控制野心膨胀的魏延,此公的恣意妄为将对国家政治生态产生毁灭性影响。

回头瞅瞅,魏文长一统瞎折腾,没作死北伐大军,没作死蜀汉政权,甚至没作死自己的部下,只拉了魏氏三族陪葬,于国家利益而言,夫复何求?


user avatar   da-nei-y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4年至今的库里,可以利用自己历史级的外线投射能力结合跑动能力撕扯对手的防守,最开始库里的无球没有这么强,就像起初的杜兰特一样,名声大噪之后,其他球队的教练组自然会根据你的特点重点看防布置防守战术。科比在争冠的那些年,在球队的意义是强力擦屁股机器,其他四个人怎么跑也跑不出战术了,得分又很难的时候,科比站出来不停的用两分去惩罚对方,最后依靠纯实力改变对方的防守策略,不得不包夹。诺维斯基07年以后基本大成,在进攻中就是面框或背身去冲击对方内线,作为一名内线,在进攻读秒阶段会接到队友的传球打高压球,你会发现他们大部分是为了弥补自己球队的战术不足,或在对方防守战术相对完美的情况下用自身能力强行改变对方防守计划,俗称擦屁股,这类球员是为了解决球队进攻便秘存在的。

也可以这么理解,上述球员,实际上也是一块球队的拼图,他们的功能是不讲理,争冠球队必须有进攻端打高难度球的人。他们在场上是在帮助队友解决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勒布朗废队友,这是比出来的。

在库里身边,格林,汤普森,巴博萨,大卫李们都有自己的职责,他们都有自己的专职,但同时,也会给他们很大的空间去发挥。

科比三连冠时期是没有这个说法的,那时候他对队友怎么想根本不关心,可以说,那个时期他想赢的不是总冠军,而是全世界,太贪,太自私。08年以后再看,除了阿泰斯特以外,所有队友基本都可以激活,队友进球球未必是他传的,但那个时期他懂得应该给队友一些空间,让他们发挥,也是他电影中说的,我现在终于可以相信队友了。

他们在夺冠时期是为了球队存在的,队友表现的比自己好?那也高兴,哪怕是科比,在两连冠时期也是这样。队友有不足,这些球员是要想办法帮忙的。

勒布朗不是这样,无论是他招募的队友,还是在场上的比赛方式,都是队友在帮助他。

很多人说印象流不好,不懂球才用印象说事,我不这么觉得。我觉得会打球的人才会聊印象。

印象里詹姆斯就不是个得分高手,但明明他得分很高啊。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

骑士1.0时期我没有这个印象,那时候的詹姆斯在我眼里就是个得分狂人,技术有点缺陷罢了。那个时期喜欢詹姆斯的,绝对是真詹迷,你能看出来这个少年一定是地球上最会打球的几十个人之一,飞天遁地,队友得不了分?我来!硬生生顶开防守队员在人家脑袋上劈扣,有激情,有态度。

那时候他很少打easy ball,简单的进球尽量给队友。那时候我觉得,他以后搞不好要比科比强。

热火三巨头时期,詹姆斯彻底废了

技术确实完善了一些,防守也上来了。但他开始不停的打easy ball,在勒布朗三次夺冠的系列赛里,队友出彩的地方很多,但他本人的经典时刻真的不多。

大家总能想起在比赛中他会快下,无人防守暴扣得分。不是说防守反击有问题,而是战术定位中,那个反击得分的人大部分是詹姆斯而不是韦德,甚至年轻的博士跑起来也是很吓人的,勒布朗完全可以保存体力,利用自己的视野和传输能力给出长传给运动能力同样出色的队友助攻,保留体力用来攻坚。攻坚不是没有,但比重很少。

很多伟大的球星带领队友,可以让队友的能力越来越强,球星为了团队做出努力,给角色球员帮助。勒布朗需要队友帮助自己,其实大部分球队只有一个攻坚的关键球员。特别是外线。但詹姆斯自己不够还要再来一个,并不是他不好。他就是这个风格,

我一直觉着詹姆斯和邓肯其实有点像,总是觉得除掉勒布朗的反击暴扣以外,他们两个都是在48分钟内不停得分的那个,都挺稳,对我觉着詹姆斯挺稳。

詹姆斯的球队打系列赛,总能抢七,哪怕很弱的球队,经常就打的很焦灼。具体原因?我觉着是他的球队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关键阶段希望勒布朗接管比赛了,结果看到的是韦德站出来了。。。很怪异




  

相关话题

  关羽失荆州,是关羽这个地方最高统帅疏忽还是蜀汉集团判断失误? 
  刘备集团“匡扶汉室”口号是不是伪君子? 
  如何评价三国志11的地图地理环境? 
  蜀汉有可能一统天下吗? 
  《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年龄是BUG吗? 
  为什么三国中蜀国得到的人才最少? 
  典韦的战术水平如何,如果没死的话在二十年内曹操会让典韦统帅三军吗? 
  历史上真实的马超逆战曹操什么样? 
  司马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何看待移居美国的硕士冯利提出其实是孟获七擒七纵诸葛亮?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链家删掉上海12月份各小区成交记录?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广东东莞安普电器有限公司多名员工连上2次厕所被罚款?企业行为是否违法?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