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第1页

     

user avatar   nan-feng-shu-k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理解题主的感受,我也是很喜欢看书的人,我很多亲戚也不理解,不过我理解她们的不理解。

读书有什么好处?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读这些书的用处有:

1.增进我们对这个社会的理解与认知

人生来是无知的,从无知到有知这个巨大的转变需要读书。

当然,不是说只能靠读书来实现这一转变,但是读好书会更快、更好地促进这一转变的发生。

比如:

  1.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卢梭(不介绍了,经典书籍)
  2. 《功利主义》穆勒(这里的功利主义真和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功利不一样)
  3. 《1984》、《动物庄园》不解释(指不定以后要下架了)
  4. 包括题主说到的 《中国的历史》 等。

难道你没有发现身边好多人活了大半辈子也还是稀里糊涂的,这就是源于不读书、不思考,只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跳不出这个局限吗?!

他们自己喜欢闭着眼走路,走的习惯了,却还想要蒙住别人的双眼。

2.增进我们对人类与自身的了解与认识

尤其是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经典书籍,对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自我了解与认识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比如乔治·汉弗瑞的《心灵简史》让我理解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之路,比如弗洛姆《爱的艺术》、《生命之爱》让我们真正去理解爱、去反思、去改进,比如布雷姆的《亲密关系》和巴斯的《进化心理学》让我们对婚姻和择偶又有更深刻的认知,比如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啊,这个我觉得都不需要解释了,超级推荐。

再比如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直从事相关专业教学、培训与咨询工作,一直好读书,且喜刨根究底,所以自认为在某些方面还是有自己的专长,平时也接一些个体职业发展的咨询:



我敢接、能接咨询,主要不是是因为我的年龄和经验,而是因为我读研期间及工作后一直以来的阅读、实践、反思和构建。

3.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这个真的是有钱都未必能达到,虽然我经常说“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但你要真正遇到又土又豪、粗鄙粗俗的,可以交往、可以合作,但其实也许是很难做朋友的。

好书读得多,我们会认识到自己自利、贪婪的本质,明白自己会有自我服务的倾向,还可能会有各种偏见。我们会警惕并反思自身,尝试着去进行自我批评。

真正受过教育的,读过好书的男人一般应该能够理解与认同真正的女权主义(非田园女权),能够理解与尊重别人不同于我们的选择,总体上更容易成为一个有温度、会思考的人吧。

如果还觉得这些还不够,额,那就别看了,真的,学门技术赚钱本来就是第一要务。

并不是每个人就一定要读多少书,也不是读书多了挣钱就一定多。倘若这样的话,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人应该全部得掉下来。

倘若你还想读书的话呢,推荐我的回答:

你觉得哪些书值得我们去读? - 知乎(1500+赞了)

注:偏社科类

有朋友提到读书和收入的问题。

强烈推荐我的专栏文章:什么决定了你的收入和待遇?此文说透!

zhuanlan.zhihu.com/p/23


user avatar   xie-su-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儿子问爸爸:我为什么要读书? 爸爸回答说:我这么跟你说吧!你读了书,喝这款茶的时候就会说:“此茶口感饱满纯正,入口即化圆润如诗,随之而来的是持久迅猛的回甘,茶汤橙黄透亮,幽香如兰,韵味十足,是难得一见的茶中佳品!” 而你没读书就会说:“卧槽,好喝!真TM的太好喝。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书有什么用,学习有什么用,是我常被问及的两个问题。怎么说呢,读书和学习我认为都是有用的,但「有用」和「万能」不是一回事,世间所有的文化,科技,思想,理论都是人摸索出来的,区别无非是摸索的人,过程,以及方式不同。所有的知识,其实都可以从零开始自行摸索,但可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迫不得已,我们只能通过读书和学习加速了解的过程。换言之,读书和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其实就是帮自己节省时间,而碰巧,时间就是金钱。

读书和学习可以帮我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但不能帮我们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读书学习只是提高了可能性,而不是打了包票。但为什么读书和学习的功能如此有限,却依然有无数人趋之若鹜呢?答案异常简单,因为不学习不读书的提高更有限,所以大家无奈之下,只能矬子里面拔将军,选了读书学习。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我读了书,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首先,没人逼你读,你可以选择不读,父母可以强迫你,但腿终归长在你身上,所以不要觉得读书欠你的。

其次,读过书和读好书是两回事,读书学习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吸取经验(知识),如果你只是学,但没掌握经验(知识),其实你的效率并不会提高,结果自然也就不会有改变,我认为这个道理很直白,但却有无数人不懂。

最后,读书学习都有用,但有用是建立在选对经验(知识),掌握经验(知识),会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换言之,有用的前提是凑齐三要素。你单拎一个出来,它是不能有用。这就好比一台发动机,对于汽车无比重要,但如果汽车没油没轮子,它确实也没用,但责任是谁,你不能说是发动机。

懂了很多书,但不会用就是我这样,始终在人海中浮沉,但我清楚,这是因为我没用,不是读书没用。


user avatar   bao-zui-t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些最值得看的书

1、

我主张少看书,没必要读大量的流行书和畅销书。

读很多畅销书是不会变得聪明的。只有阅读门槛低的书才会畅销。你读畅销书,正如到健身房锻炼,却举一个300克的杠铃练肌肉。

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欣赏流行乐不需要音乐修养门槛,也不需要思想修养门槛。

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就是因为他迎合平庸人群的阅读快感。一旦适应并且很享受这种阅读快感,你就无法深入阅读。

2、

最值得看的书是专业手册。大多数叫handbook的书,都很优秀。

那些大部头的,每一章都是由几个专家写的手册,代表这个行业目前的共识。

全面,权威,可靠,有用。手册提供这个领域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工程师按照手册设计计算。医生按照手册诊断治疗。

专业手册之所以权威,是因为它的内容成熟可靠。有些时髦青年喜欢追逐前沿,喜欢到果壳网看那些科普文章(其实不过是新发表的国外论文的摘要简写版而已),更相信那些新进展。这是错误的。大多数的论文都是仅仅对某个假设设计实验,变量被严格控制下有显著性结论,在应用方面的价值,其实接近于零。

如果 因为看了几篇方舟子的科普文章,竟然不相信医生让你去验血,还跟医生说方舟子说过了感冒不用验血,那你死了活该。

3、

在阅读专业手册前,需要一些预备知识。因为手册的作者假设你已经具备一系列的background,可以读懂这些手册。他不会给你介绍太多背景知识,手册本来就不是科普读物。

打造知识背景的书,主要就是大学本科课本。

读大学学什么专业好?我认为没必要读那些酷炫的新型专业、交叉专业。那些最经典的传统专业就很好,往往比新兴学科更成熟。

大学期间有必要学很多刚出现的新知识么?没必要。

因为那些新知识,你有了大学本科背景知识后,基本上翻翻书就能看懂。

有些大学生会抱怨学校教的知识都是过时的知识。大多数老师懂得比你多,打造学科结构的都是真正的行业大腕。知识是不是过时,他们比你清楚。你可能要工作十年以后才明白那些看起来古旧的基础知识才是真正坚硬的内核。

4、

还有一种值得读的书,是开宗立派的书。

这些书或许在今天看来很多知识已经陈旧,很多观点被认为是错误的。

但是,它能开宗立派,意味着突破,意味着独立打造了一套新的知识结构。

这种人,都是大师。大师和常人的不同,在于创新和构建新体系的能力。

大多数人读书,只在脑袋里装一大堆的知识,却不会去梳理知识,并不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关联或互相矛盾的,也不知道它们的适用领域和场景。

你看到有些人一会儿用自由主义来反驳你,一会儿用功利主义来反驳你,总能引经据典找出来源,却不能鉴别这些知识是不同的体系。而他自己没有体系。

普通人读书多是没用的。他只能记住一堆知识点,在饭桌上展示他的知识丰富。他们的知识更像一个电子实验室,什么零件和仪器都有,可是却无法用这些零件做一个收音机出来。

对大多数人而言,读书仅仅是他的装饰品,正如女人的首饰和化妆。

他们读一大堆书,仅仅为了进入某个圈子,某个阶级,或逃避他的自卑感。

5、

文艺书不宜多读。

文艺书的特点,是代入感很强,诱发心理体验。

说得好一点,是熏陶。说得不好听一点,是诱发和强化。

从心理学角度看,每读一本文艺书都是对你心理的一次prime,改变你大脑神经的结构。

文艺的东西让你觉得很美。你若真能变得那么情怀满满倒也罢了,只是很多读书人骨子里还是那个势利的精致利己者。这样的人会让人觉得恶心。

也有真文艺的人,文艺起来就成了废物。如果你真有了足够的文艺情怀,在这个世界上会活得挺艰难的。

适度读一点文艺书是有好处的,它可以让你偶尔刷新一下大脑。正如在认知心理学研究里,经常让你看一张图片,再呈现一张杂乱无章的噪点图片来遮蔽。

正如吃多了各种杂味,用文艺的漱口水漱漱口。

遗憾的是,大多数的文艺青年,都是在脸上贴一层文艺的画皮。

6、

有一种值得读的书叫情书。

情书最大的遗憾,是未必有人给你写。

发表的文字,大多数是给别人看的。私密的日记,是给自己看的。只有情书,是给那个独一无二的人看的,为那个独一无二的人写的。

所以,情书的文字,情书的情感,都是独一无二的。

若能把情书记下来,装订成一本,带到棺材里,也是幸福的。

有一个专门让人写情书的网站,iii.sg ,但是很少有人用。

专注地对着另一个人倾诉,是需要天生契合的。只为那个人真情写作,那是极大的付出。

正因如此,一些女人尤其羡慕那些拥有过好情书的人。无论是王小波的李银河,还是沈从文的三三。

遗憾的是,那些书不是为你写的。对你而言,别人的情书只是文艺书。

那些最值得看的书

user avatar   knowyourself-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每个人来说,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专业或工作相关的,另一类是无关的。专业类的书能提升专业技能,帮助我们在领域内钻研更深,这种作用就不赘述了。令大多数人疑惑的主要是,读那些与专业或工作不相关的书究竟有什么用呢?

比如我们费劲地读完了《追忆似水年华》、《卡拉马佐夫兄弟》,难道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大可不读而选择其他方式。不知道阅读所谓的“闲书”有什么用,是因为我们很难在学习工作中直接应用,很难给我们及时的正向反馈和即时回报 (immediate returns)。虽然如此,但读书的确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读书有助于提升非整合能力

读书,尤其是经典的小说、历史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并接受世界的复杂性,从而培养非整合能力,即忍受认知、情绪的复杂性的能力。如果我们拥有较高的非整合能力,在面对不一致、矛盾与悖论时,我们依然能感到坦然,而并不会过分紧张。

因为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一个人身上可能同时包含着互相矛盾的特质,正如文学作品所发现的那样:“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许多小说并不表达简单、明确、单一的目的,有时它偏重于描述,试图将更全面的图景展现给读者。阅读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世界和事物,并意识到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

随着非整合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世界的多变与种种矛盾。面对与自己价值观或信念不符的情况,不具备非整合能力者会耗费大量的心理舒适度与精力,来试图解释所见的不一致。能够接受事物的多面性以及不一致性,便无需时时怀疑自己、调整自己,从而降低心理上的不适与精力消耗。

读书有助于提高情绪粒度

情绪粒度,指的是我们区分及表达具体情绪的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同时考虑人物所在的场景、动作、环境、甚至气氛,从而推测出人物的心理状态。这种围绕情绪的多维度思考与体会正是提高粒度的一种练习。

高情绪粒度可以促进更高效的情绪管理。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正确认识当前情绪。情绪粒度较高的人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能更快、更准确地识别并具体分辨。相反,情绪粒度较低的人,由于不清楚自己经历的情绪究竟是什么,在面对情绪时,他们更容易感到自己“被情绪围困”。

读书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

一个人的之书储备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量:深度与宽度。深度可以通过学习、工作经验积累、以及阅读专业书籍获得。但这些都无法拓宽知识储备,只是在原地不停地向下挖掘。拓宽,意味着要去经历未经历过的事,但不是人人都有精力和财力去周游世界,生活和年龄的压力也不允许我们不停地尝试,而读”闲书“是成本最低、最省时的扩展宽度的方法。

那么,扩展宽度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深入的专业知识在初期对我们帮助极大,但在后期无法带来突破。在后期,知识宽度的重要性会愈发明显。在向下钻研至一定深度后,难免碰到一些技术难题,令人无从下手,绞尽脑汁也无法取得进展。这很有可能说明,我们已经到达了学业/事业中仅靠专业深度无法解决的阶段。

某一个难题,很有可能曾在其他领域发生过,且成功被解决。阅读带来的横向扩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相近领域 (analogous markets),并从中借鉴思路。例如,近十年来,一项新技术正在医疗器械领域如火如荼地发展着:3D折叠手术器材。这种新型器材可以折叠至极小的体积,进入患者体内后再展开,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表创。而这种新技术的灵感来源于我们都熟悉的折纸。

为什么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新?因为很少有人拥有足够的知识宽度,并能准确找到相似点,建立连接。Franke, Poetz, and Schreier (2013)也通过一系列实验进一步证明,知识储备宽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他们发现,专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提出的创意往往平庸,但当进入一个不熟悉却有相似点的领域时,他们所拥有的深层专业知识会帮助他们提出比该领域专家质量更高的创意。


当然,在如今发达的信息时代,读书已经不是唯一获得知识的途径,所以以上这些作用并不是读书独有的作用,比如看电影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情绪上、心理上都更成熟,认识世界的复杂,接受世上的种种不完美,比如去旅行,也有助于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错综复杂的个体,会让我们面对世界更包容,也更从容,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不断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再回到读书上。读书有用,但可能不会立即见效,同时读书也不是为了有用才去读的,因为读书本身常常就是一种享受,是我们度过生命的一种重要方式。


你最近读到了什么印象深刻的书?不妨留言讨论一下吧。


References:

Brackett, M. A., Rivers, S. E., & Salovey, P. (2011).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plications for personal, social, academic, and workplace success.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5(1), 88-103.

Franke, N., Poetz, M. K., & Schreier, M. (2013). Integrating problem solvers from analogous markets in new product ide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60(4), 1063-1081.

Johnson, M., Chen, Y., Hovet, S., Xu, S., Wood, B., Ren, H., ... & Tse, Z. T. H. (2017). Fabricating biomedical origami: a state-of-the-art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radiology and surgery, 12(11), 2023-2032.

Mannucci, P. V., & Yong, K. (2017).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knowledge depth and knowledge breadth on creativity over individual caree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ja).


痛彻心扉?我们陪你33天走出失恋!直播+答疑+互助社群,请戳Live课:33天走出失恋课程

想好好恋爱,收获平等且长久的关系,请戳私家课:好好谈恋爱私家课程

专业心理咨询预约:不抽成的心理咨询预约平台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为什么长大后,「疲劳感」越来越难以通过睡一觉消除?

你见过最厉害的人是什么样的?

情侣间怎么增加亲密感,维持亲密关系,怎么从喜欢过渡到爱,走进婚姻?



user avatar   liu-qi-xing-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言以蔽之,活出统战价值。

在我初三以前,从来不明白读书的作用。

后来学历史,学到了近现代发生的一些事情。突然发现一件事实,大学生的小命尤其值钱,某年某月某日,学生,工人以及其余人等被集中在一块地方,学生一个个被学校老师领了回去,剩下的都蒸发了。

关键时刻,一张学生证可以救你一条小命。

由于这年头大学生不比以往了,于是下定决心,一定一定要考上好学校。

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一个好文凭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你配不配做“人民”,这就是读书的用处


user avatar   luo-shen-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旧照片里,我爷爷姥爷帅的秒杀很多明星啊!你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年轻的时候长什么样子呢?请放上旧照片。
user avatar   zhibei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款海报咯:


(制作素材来源于付费网站)


user avatar   yi-zhi-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关键时刻没能挺住,当了汉奸,这没什么可耻的,因为人人都有可能如此,完全理解。

但是,不以此为耻,不意味着就要以此为荣。

就好比前好几年汶川地震时期的“范跑跑”:在那个时刻,丢下学生自己先跑了。这没什么可耻的,因为在那个场景下人人都有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范跑跑”的选择完全可以理解。但是,随后这个事情不断被曝光后,“范跑跑”的姿态大有以此为荣之势,这就走上歪路了。


user avatar   mian-tan-xiao-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哈利波特把伏地魔干死了到哈利波特把伏地魔干死了




     

相关话题

  《资治通鉴》怎么阅读比较有效? 
  马上要改装波音737-800了,想提前学习一下,有什么学习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吗? 
  如何学习单板滑雪? 
  每天花费八小时或以上,在 15 - 20 天内能学会或完成的事有哪些? 
  如何评价所谓国学? 
  如何看待曲玮玮采访中,76年高管母亲「培养孩子没有上限」的教育理念?给年轻父母了哪些启示? 
  书书书书求书? 
  你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语文阅读是什么? 
  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 
  生活有哪些残忍的真相?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可口可乐要花 100 万美元寻求新的甜味剂?对其业务会带来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你眼中的内蒙古是怎样的?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