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只在初中阶段适用的物理知识?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jiajie0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写个光学的吧。

中学阶段大家对透镜的认识就是几条规律,什么「平行光汇聚于焦点」啦,什么「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啦」,以及一个成像公式

其实呢,真实世界里的透镜远比这个复杂,中学阶段这些规律只有在「透镜非常薄」、「光线非常靠近光轴」这样的条件下成立。如果去掉「透镜非常薄」这个条件,我们就有「透镜制造者公式」来计算透镜焦距:

以及通过「主点」、「节点」来进行成像计算

甚至透镜弯曲成不同形状,这些主点节点的位置也不一样:

(上面几幅插图来自 wiki:Cardinal point (optics) | Wikiwand

到这里已经很复杂了,而进一步如果把「光线非常靠近光轴」这个条件也去掉,就更加复杂。你会发现透镜成像不再是一个完美的像,而是带有各种变形、模糊、扭曲、彩色环带等等各种缺陷,这就是像差(Optical aberration | Wikiwand)。

为了减小这些像差,大家手中相机、手机的镜头才会设计得那么复杂,小小镜头里动不动就七八片十几片镜片。这么复杂的镜头所完成的功能,无非是大家中学课本中那个简单的透镜成像公式罢了。


user avatar   jiehou1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初中时老师一般会告诉你晶体(如各种金属)具有固定的熔点,在融化/凝固时,其温度保持恒定。

这里隐含了一个前提:晶体为单质而非合金,并且压强保持不变。

如果是合金的话,通常是其中某几种元素先融化/凝固,而这个过程中温度是变化的。

以二元合金为例,只有在某个特殊比例(上图中的红线)时,固-液转换时温度才会不变,这个温度称为共晶温度。

哦对了,以上过程中需要保持压强恒定。否则,随着压强的上升,熔点/共晶温度也会提高。

一个大气压下铁的熔点为1538℃,但地核深处的铁能在5000℃以上的温度下保持固态不融化,原因就是地心深处的压力极高,可以达到几百万个大气压。




  

相关话题

  地下金矿真的会影响「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吗? 
  心理学属于哪个学科分支? 
  博士“虎爸”逼5岁女儿学高数,孩子妈妈向法院求助,如何看待此事? 
  理科本科生如何高效率学习国外大牛编的教材? 
  统一场理论如果被建立对现实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 
  如何看待赵可心(赵大肥博士)在直播中自曝通过关系转学进入华中科技大学? 
  天文台一般用激光做什么? 
  用音叉修自行车辐条是什么原理? 
  如何看待山西45岁乡村教师坚持教留守儿童写诗,两年累计四百余首?诗歌对留守儿童成长有哪些特别的帮助? 
  如何看待 13 岁女孩被父母带去荒岛求生,两天后崩溃向渔民求救,父母称她太叛逆?这种教育方式对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科大肥西路下穿工程因为小区业主和周围商贩而取消?
下一个讨论
国家(或者说是社会和市场)是不是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工科大学生?





© 2025-04-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