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有意思。
最近一直在做新产品的保质期测试。保质期测试怎么做呢?就是把产品放在常温(一般是 25 摄氏度),或者高于常温(加速测试,37-42 摄氏度)的环境下,每隔一段时间取样,看看这东西多久能放坏,然后基于这个时间来确定保质期。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放坏」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做实验时一般包含两部分,一个是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如果指标已经超过预定范围,就算「放坏了」,另一个就是「感官品评」。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了。
一般的食物,感官评价往往是刚出厂时最优,随着时间的流逝,食物的感官分数会不断地下降,直到某个临界点——食物的外观、质地、风味与刚出厂相比,已经「不可被接受」了,这就是它寿命的「大限」了。
比如含油脂较多的蛋黄酱、沙拉酱等,它们容易遇到的问题是油脂酸败,往往数月过去,就会有酸败的「哈喇」味,变得「不再那么好吃」。
比如一些香料,调味料以及饮料等,它们放得时间越长,「新鲜」的风味越少,而有些「陈旧」的风味就会逐渐凸显出来。陈旧风味过重,也是不可接受的。
还有些食物往往是颜色和质地先出问题,比如巧克力之类的食物,随着时间流逝,表面会起白霜。看起来会比较糟糕。看起来很糟糕的食物,就算味道没变化,食客也是不会买的。因此这样的东西也是不可被接受的。
但是也有反例,有少数食物,它们的感官评价不是刚出厂时最优,而是出厂后第几个星期比刚刚做出来更好吃。
比如某些酱料刚做出来时酸味会比较刺激,香料的味道融合度不够。但是如果放上几周之后,整体味道会变得平衡很多,这时感官评价往往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你可能会问,既然这样为啥不放上几周再发货呢?
因为没有必要。有些长保质期的产品,经过漫长的仓储和物流过程,最后交到顾客手中,往往也是几周之后了。
而且这个风味差别很细微,一般专业感官品评人士会注意到,不代表大众也会注意到。
有没有放越久越好吃的东西呢?
也有。比如熟成牛排,某些种类的奶酪(比如蓝纹奶酪),某些种类的茶(比如普洱)等。
但是,说「好吃」是见仁见智的,这些食物在熟成过程中,由于发酵或者氧化,它们引入了全新的风味。这种风味可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于是,它们成为了一个全新的食物类别。
既然是全新的食物类别,我们就可以把这种「熟成」也作为食品生产工艺的一部分。而且在工厂里严格控制各种指标,熟成的过程会更加安全,更加一致化。
这样,从工厂刚生产出来的,已经是「熟成」过后的食物了。
那有没有被我们买到手之后,放越久越好吃的食物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技术型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