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对这种问题没有什么感觉,还是感谢某人邀请,所以,我在这里随便不负责任地聊一些话题吧。拉拉杂杂的,不喜欢的朋友别见怪。
我潜意识里,三国的前期是184-220年,这段汉末历史,被当成三国前期应该是可以的,
中期是220-263年,这段期间,三国鼎立,下限是蜀汉灭亡,随后魏晋更替。
后期就是最后十余年,西晋灭吴,完成全国统一。
换成蜀汉党的视角。
前期就变成了184-208年,毕竟赤壁之后才是先主的事业上升期,
中期则是208-234年,毕竟诸葛亮死后,看什么都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后期是234-280年,爱谁谁吧,反正蜀汉党对姜维也是毁誉参半。
换成曹魏党的视角。
前期应该是武帝曹操,184-220年,
中期应该是文帝、明帝,和后期的分界点应该在249年高平陵之变。
后来(249-280)司马专权至统一,没!法!看!啦!
换成孙吴党的视角。
前期是孙坚、孙策两代人创业。(184-200)
再延后也是229年,孙权完成称帝大业。
中期,-252年,孙权逝世。
后期,-280年,孙氏子孙自相残杀,看!不!下!去!
回到问题上来,最强智者这种话题其实很是无聊,因为同时期斗智也不见得谁比谁强,更不要说跨时期的“关公战秦琼”式的比较了。我只能以分析各个势力的方式来谈一下个人观点。
曹操早期
曹操的谋士有荀彧、程昱、郭嘉、荀攸、贾诩,他们为曹操处理各种危机出谋划策。真要选一个最强者出来,荀彧吃了“智不存身”的亏(陈群嘲讽崔琰的话),郭嘉吃了早死的亏,综合比较一下,我还是觉得贾诩比较厉害。
贾诩靠着一个凉州人的出身,在朝廷各种政治危机中灵活转换身份,保全自己和家人,甚至同乡(段煨、张绣),在这期间他还虐过曹操,虐了之后还能得到曹操的原谅,曹丕还要暗暗感谢贾诩让他当继承人成为可能,末了曹丕称帝还让贾诩当太尉,想想真是刺激。
刘备早期
刘备的创业早期,可以说真的是颠沛流离,只有诸葛亮的到来,刘备的事业才有根本上的转变,其实庞统、法正也是奇才,到底还是吃了早死的亏,没有几乎展现更多的才能。
刘备死后,诸葛亮还将蜀汉帝国维持稳定发展,有实力北伐。虽然不济,但诸葛亮在蜀汉中的地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孙权早期
再看孙权这边,周瑜在史书上更像是一名优秀的统帅,在孙权早期,周瑜力主抗曹,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孙权争取了生存空间和时间,可以说周瑜的功劳是很大的。按照《江表传》的记载,孙权称帝后,还感慨没有周瑜,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然后,还是要说,周瑜死的早。
从孙权建国称帝来看,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他们先后为孙权成为鼎足之一做了贡献,论功劳,不相上下,论年龄,那还是陆逊高出一截,然而,孙权晚年又疏远陆逊,陆逊又被气死。
感觉孙权在晚年,昏庸不止一点点,几次把朝廷官员弄得人人自危,聪明且功高如陆逊,也仍然“智不存身”,再一看,能活着坚持到孙权道歉的也只有张昭了吧(张昭劝孙权不要结交辽东公孙渊,孙权不听,等到没有后悔药吃时,又厚着脸皮去求张昭原谅。。。挺有意思的)。
所以,我觉得孙吴这边,我还是投张昭,妥当!
三国后期
在三国后期,随着孙权的辞世,都成了是曹刘孙的晚辈们较量的时期。本是老前辈的司马懿靠着卓越的功勋和在洛水边说谎不脸红的演技,骗杀了曹爽兄弟,终于走上权力高峰。
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也是人杰,在权力斗争上不落下风,化险为夷,最终取得胜利,伐蜀,禅代,灭吴,一统天下。感觉除了司马氏,其他人都是输家。
比如钟会在淮南讨灭诸葛诞之后,被人称为“子房”,感觉是第二个荀彧了,结果,被姜维忽悠瘸了,搞个政变。。。这政变就在成都当场做算成了,转身也是被姜维弄死的命,钟会真不知道聪明在哪。。。到底只有篡改别人书信的小聪明吧。
有人会说,司马氏父子三人,加上孙子司马炎,难分高下,我也这么认为。
我想到伐吴主帅之一的王濬,他为了防止自己成为第二个邓艾,天天找晋武帝司马炎唠嗑,说自己当初多么多么辛苦,想害我的人(王浑)多么多么无耻。。。还好司马炎是个好领导,王濬活了八十岁,享尽荣华富贵,在各种高等门阀的夹缝中如此风光,真是人生赢家啊!
后期智者,我投票给王濬,挺好的。
综合一下。
前期:贾诩。
中期:诸葛亮、张昭。
后期:王濬。
各有各的精彩。
第二个问题,谁完虐谁,就不必谈了。不可能的。
蹦极,
我喜欢危险的感觉。
当我站在几十米的高台,脚下就是湖面,难以遏制的恐惧会紧紧抓住我的内心,让我战栗,让我警醒,让我瞬间感觉到,活着是多么真实的事,而活着又是多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