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的甄宓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四大美女里面没有她 ? 第1页

  

user avatar   jin-zhen-63-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为什么甄夫人无缘四大美女之列, @鲫鱼先生 鲫鱼老师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就再简单介绍一下甄夫人生平。

甄氏由于美貌和与曹丕的故事为人们所知,因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她是一个美丽而又不幸的女子,她的标签似乎永远是【美】,美到让曹丕不杀反纳,美到制造出许多至今还牵扯不清的风流轶事。世人多将她同杨妃貂蝉等美人同列相比,但事实上,以甄氏的生平,并非单单一个“美人”而已。

她是曹丕的妻子,曹叡的生母。又是汉太保甄邯之后,父亲为上蔡令,出身显赫,家境殷实。

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

甄氏并不叫甄宓,这个名字是后人因曹植《洛神赋》中写到了洛水女神名宓妃,加上两个人最早从南北朝就开始流传的爱情野史(真实性如何下文会讲),故而为其杜撰的,同孙小妹叫孙尚香,张皇后叫张星彩是差不多一个道理。

甄氏从小就表现出了不同常人的聪慧。

年九岁,喜书,视字辄识,数用诸兄笔砚,兄谓后言:"汝当习女工。用书为学,当作女博士邪?"后答言:"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

九岁的甄氏非常喜欢读书,也不排斥自己的女子身份,主动和哥哥们一起学习。有一位兄长问她:“你不过是一个女孩子,学学针线纺织才是你该做的,你再怎么读书学习,难道还能去做官吗?”

甄氏说了一段让我觉得“虽列古名贤传记,犹无愧也”的话,她说:“古代的贤德女子,没有不读史明智,以史为鉴,习书修身的。我读书才不是为了功名,只是为了修身养性而已。”

平心而论,甄氏这段话放在任何一位古贤人的传记中,充作其儿时妙语,都不为过。这段话所展现出的,是年幼的甄氏不同于常人的眼界和格局,非常难得。

当然,甄氏这番话也并不是空谈,她着实做到了“读史明智”,还因此救了自己的家族一把:

后三岁失父。后天下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后年十余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

天下大乱之际,甄氏家中长辈依靠自家丰富的储粮,大量收购金银珠宝,甄氏当时也只有十几岁,正是爱美的年纪,但她望着家里成箱的金光闪闪的宝物,不仅没有心动,反而异常清醒,她严肃地对长辈说:“现在天下大乱,我们却大量屯储金银财宝。难道您不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吗?我们家如此富贵显赫,邻里左右却连饭都吃不饱,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打开自家粮仓,赈济灾民,如此方可在乱世平安立足啊。”

长辈们惊讶于甄氏有如此见识,很快便按照她说的做了。

甄氏长大后,嫁给了袁绍之子袁熙。这段婚姻属于门当户对,并无波澜,甄氏嫁给袁熙后,度过了一段平淡而又温情的生活。

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

她和曹丕的故事,开始于建安九年。

那日,邺城被攻破,曹丕闯进袁家大堂,同甄氏第一次见面,当然,这次兵荒马乱中的初见并不浪漫,反而有些胁迫的味道。

熙出在幽州,后留侍姑。及邺城破,绍妻及后共坐皇堂上。文帝入绍舍,见绍妻及后,后怖,以头伏姑膝上,绍妻两手自搏。文帝谓曰:"刘夫人云何如此?令新妇举头!"姑乃捧后令仰,文帝就视,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太祖闻其意,遂为迎取。

于是甄氏再嫁曹丕。

曹丕对甄氏的爱情固然“始于颜值”,但我发自内心地认为,拥有一颗文青之心的曹子桓,同饱读诗书,亦爱作诗为文的甄氏,应是有灵魂共鸣的。

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有宠。

他们有过一段琴瑟和鸣,举案齐眉,共读诗书的美好时光。不然,甄氏也不会在失意时写下一首读之令人肝肠寸断的《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凡爱诗之人,都应想见,若无真情,何来悲言如此?

根据评论提醒,《塘上行》的真实作者并无定论——

《文选》卷二八李善注引《歌录》:“《塘上行》,古辞,或云甄皇后造,或云魏文帝,或云武帝。”

此事尚无定论,亦有相关调查考据。篇幅较长,此处暂且不表。

既然曹丕同甄氏前期情深意笃,那么曹植与甄氏广为流传的谣言究竟可不可信?

先不谈他们的故事真实性几何,流言早已漫天飞舞,甚至传成了典故。早在唐代,二人的韵事便可堂而皇之的入诗了。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而类似于“留枕”这类典故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南朝《昭明文选》:

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忘食。黄初中入朝, 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 时甄后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饮,仍以枕赍植。植还,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 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 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情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迄,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嗯,结合史实,编得有模有样。放在一部爱情小说里,定是个吸引眼球的桥段。

但它毕竟不是正史,有许多处并不符合逻辑,且不谈曹丕得知此事后非但不恼,反而还以甄氏之物刺激曹植多么不合常理,单单这篇《感鄄赋》的更名,就不可作为证据。“甄”和“鄄”古音相通,但不可混淆二字。明帝改名,应是为了避其音讳,若甄氏真同曹植有旧,曹植又如何将此事光明正大地作文提出?时刻维护母亲的明帝又如何会将其特意改名,重新提起?

而且,甄氏嫁给曹丕时,曹植只有十二岁,尚且处在懵懂的年龄。长大后也聘娶了崔琰之女崔氏,二人一样的情深意笃,不应存在不正之念。

所以,曹植同甄氏的故事,多半源于人们对于才子佳人故事的想象,并不可信。

当然,曹丕一样是才子,并且是全才。

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八岁能属文,博览古今,贯穿经史。及居帝位,益尚谦和。坐不废书,手不释卷。
弓不虚弯,所中必洞,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

文武兼该,胆识过人。

曹丕对于兄弟也并非一概凉薄,兄长曹昂死后,曹操虽然已经接纳了张绣,曹丕却依然对兄长念念不忘,以至于出言威胁张绣:

五官将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

最令我感慨的一件事,是关于曹操幼子,曹丕幼弟曹干(一名良)。

良年五岁,而太祖疾困,遗令语太子曰:“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也。” 太子由是亲待,隆於诸弟。 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帝谓良曰:“我,汝兄耳。”文帝又愍其如是 ,每为涕泪。

曹干幼年丧父,和曹丕年龄差又大些,所以经常追在曹丕后面叫父亲。曹丕非但不厌烦,还有耐心的一遍遍对他说:“我是你的哥哥呀!”

私下里,曹丕每每想到这个可爱又可怜的弟弟,也不顾什么帝王颜面,时常为他难过得掉眼泪。

百年来对于曹丕的误解着实够深,单从文学上分析,曹丕之“中品”文采虽远逊于“仙品”曹植,但论其对于文学的贡献,尤其是对于七言诗的贡献,不要说在帝王圈子里,即使是拿到文人圈,也足以令人称道。

他编修《帝览》,重视文学发展。“文帝文帝”,曹丕的谥号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当然,他也着实有些小毛病,也有过战略上的失误,此处暂且不表。

哎呀,跑题了。我们回到正题上来。

曹丕称王称帝,甄氏的表现也颇具古之贤德女子风范,她会调理后宫:

后宠愈隆而弥自挹损,后宫有宠者劝勉之,其无宠者慰诲之,每因闲宴,常劝帝,言"昔黄帝子孙蕃育,盖由妾媵觽多,乃获斯祚耳。所愿广求淑媛,以丰继嗣。"帝心嘉焉。

也会劝谏帝王:

其后帝欲遣任氏,后请于帝曰:"任既乡党名族,德、色,妾等不及也,如何遣之?"帝曰:"任性狷急不婉顺,前后忿吾非一,是以遣之耳。"后流涕固请曰:"妾受敬遇之恩,觽人所知,必谓任之出,是妾之由。上惧有见私之讥,下受专宠之罪,愿重留意!"帝不听,遂出之。

她秉性温良,从待字闺中,到再为人妇,都尽心尽力对待姑嫂等女眷。

后年十四,丧中兄俨,悲哀过制,事寡嫂谦敬,事处其劳,拊养俨子,慈爱甚笃。后母性严,待诸妇有常,后数谏母:"兄不幸早终,嫂年少守节,顾留一子,以大义言之,待之当如妇,爱之宜如女。"母感后言流涕,便令后与嫂共止,寝息坐起常相随,恩爱益密。 
十六年七月,太祖征关中,武宣皇后从,留孟津,帝居守邺。时武宣皇后体小不安,后不得定省,忧怖,昼夜泣涕;左右骤以差问告,后犹不信,曰:"夫人在家,故疾每动,辄历时,今疾便差,何速也?此欲慰我意耳!"忧愈甚。后得武宣皇后还书,说疾已平复,后乃欢悦。十七年正月,大军还邺,后朝武宣皇后,望幄座悲喜,感动左右。武宣皇后见后如此,亦泣,且谓之曰:"新妇谓吾前病如昔时困邪?吾时小小耳,十余日即差,不当视我颜色乎!"嗟叹曰:"此真孝妇也。"

因其病而忧,因其康而喜。

许多人读至此处,常会有一种不真实感。总觉得甄氏是在作秀。当然,这些事早已不可考,真假亦无定论。甄氏此行,乍看的确夸张,但在我看来,结合她少女时期的眼界与心境,结合她与生俱来的才情与贤德,此孝悌之事,亦足信服。

甄氏的死很突然,史书对此有着明显的避讳:

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就是这样一位贤德女子,却最终因失宠有怨言,不能曹丕所容,乃至身死。结合种种标榜其贤德,恩爱的史料,未免有些突兀。例如裴松之在作注时便对此提出了异议:

臣松之以为春秋之义, 内大恶讳,小恶不书。 文帝之不立甄氏,及加杀害,事有明审。魏史若以为大恶邪,则宜隐而不言,若谓为小恶邪,则不应假为之辞,而崇饰虚文乃至于是,异乎所闻于旧史。推此而言, 其称卞、甄诸后言行之善,皆难以实论。陈氏删落,良有以也。

甄氏之死如此突兀隐晦,那么她的种种善言嘉行,真的有所虚构吗?如果有虚构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没有,何至于用如此明显的春秋笔法掩盖?一向贤德明理的甄氏何以以妒而亡?她和曹丕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曹丕如此暴怒不已,乃至迁怒于曹叡呢?

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我们所能模模糊糊感受到的只有,那时的曹魏宫闱,可能发生了不得不隐讳于史的事情,可能无关风月,也可能更为复杂。后人对此的猜测从未停止,众说纷纭,不能休止。但真相如何,怕是再难知晓了。

读史治学常常有一种无力感,握着或隐讳或杂乱的史料,一字字去读,一句句去辨,试图从字里行间还原时隔千年的那段故事。哪怕再博学的史学家,在证据不充分的前提下,也只能徒叹一声无奈。

不仅仅是甄氏之谜,读史这些年,我有太多太多想要知道的事情,我翻遍了相关史料,了解考古,了解墓葬,甚至梦中出现类似场景。对于真相的渴望,慢慢化为对于治学的严谨,我可以终其一生不知真相为何,但我愿用毕生所学去追寻。

史之所存,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哦,讲一下甄氏的一件小事吧。

二十一年,太祖东征,武宣皇后、文帝及明帝、东乡公主皆从,时后以病留邺。二十二年九月,大军还,武宣皇后左右侍御见后颜色丰盈,怪问之曰:“后与二子别久,下流之情,不可为念,而后颜色更盛,何也?”后笑答之曰:“叡等自随夫人,我当何忧!”后之贤明以礼自持如此。

其实我觉得这段史料未必假,毕竟离开了熊孩子高兴可能是真的高兴,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爸爸:你下班了吗?我去接你吃饭吧?

妈妈:好的,我叫上小臻(我)一起。

爸爸:别叫她。叫她干嘛?

叫她干嘛?她干嘛?干嘛?嘛?




  

相关话题

  许褚为什么担任曹操的护卫工作? 
  曹操南下,刘备带领十余万百姓撤离,是仁慈爱民还是做挡箭牌? 
  为何袁术是一方较强的势力却没有一个靠谱的谋士和良将? 
  古往今来君主礼贤下士的感人举动?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说是成功? 
  如果汉献帝落到刚当上汉中王的刘备手上,会怎么样? 
  为什么处在三国的分裂时期,中原王朝对外作战能力很强,反而到了晋朝大一统时期,却发生五胡乱华这样的事呢? 
  如果刘备派庞统赵云黄忠等大将入蜀帮助刘璋灭张鲁,三方联盟,北伐能否获得比历史上更大的战果? 
  为什么有人宁愿臆想刘备装了一辈子的伪君子,沽名钓誉,却不愿相信史书一字一句记载下的昭烈帝? 
  为什么很多人极力强调夷陵之战是“为兄弟报仇”,无法接受此战是刘备为夺回荆州理性谋划的? 

前一个讨论
秦国跟其他六国拉开差距的转折点是“五国伐齐”还是“长平之战”?
下一个讨论
曹操在汉朝下建立的封国为什么叫魏国?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