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er Stokes公式说难挺难,难在其中的张量和向量变换对数学基础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它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抛开具体的数学推演,那么它只说了两件事:一件是牛顿第二定律,另一件是坐标变换。
我们先来说一说坐标变换。
流体力学的对象是一个在空间中连续分布、在时间中不断变化的场。这个场的某个性质(例如温度、速度等)可以表示为:
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瞬间,空间的一片区域中这个场的性质在各点的数值。
那么,对这个场的性质描述,就有两个不同的视角。一个叫做control volume,一个叫做control mass。前者表示我们跟定流场中的某一个特定的质点,随着它来观察流场的性质;而后者表示我们在空间中划定一个特定位置,然后看该位置的性质。
例如说一个车站,我们当然可以观察这个车站中的某些性质(我们选取车站这个固定的位置建立坐标系),例如说人口密度。这个车站就是一个control volume。车站中的人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但是在任何一个时刻,我们都可以观察到车站中人数是多少 - 它随着时间在变化。
如果说,我们不考虑这个车站,而只跟踪某个人(我们跟踪这个人以他建立坐标系),例如说,民警在视频中发现了一个疑似通缉犯,于是民警就集中观察这个人的行踪。在任何一个时刻,我们都可以观察到这个人移动到不同的地方 - 当然也可能包括车站,民警就会发现这个人附近的人口密度 - 当然,这被观察到的个人口密度也在随着时间变化。
很显然,这两种视角观察到的两种人口密度的时间函数是不同的。它们之间就存在着坐标变换的关系。
按照control mass的视角,其好处就是,因为我们固定了一个特定的微团 - 这是一个封闭系统,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对它列牛顿方程,从而得到以其视角下各种运动性质。但是,事实上我们更关心的不是某个特定微团的运动,而是整个流场在空间中的分布,也就是control volume的视角 - 然而这个视角中,我们关注的物质是在不停变化的 -这是一个开放系统,我们很难对它列方程进行计算。所以流体力学中的一个常规套路就是,用control mass建立运动方程,然后用坐标变换把计算结果变换到control volume中。
我们可以来考虑某些极端情况。首先,我们跟踪某一个静止不动的质点。也就是说,这个质点观察到的性质,其实就是空间中固定位置的性质。这种性质的变化,也就是该性质在固定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是说是对时间的偏导数:
然后,我们考虑一个运动质点在静态场中的情况。注意这里的静态场并不是说流场中的质点不运动,而是指流场的性质在空间中分布,但是这种分布不随时间发生变化。那么,随着这个质点在流场中的运动,它到达不同的地点,就会发现该地点的性质,因而就会发现这种性质随时间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固定位置上的某性质时间的变化,而是质点在不同时间到达不同位置时看到的不同性质。很显然,这个变化取决于流场空间分布是否均匀(该性质的分布梯度)、以及质点本身的运动速度:
总而言之,在任意流场中,在跟踪某个特定质点下,某性质的变化(我们把它记做 )就来自两个贡献:一个是流场本身随时间的变化,另一个是质点在一个有空间分布的流场中的运动。也就是说(这里不做数学推导):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来看看牛顿第二定律的事情了:
很显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应该是对应着某个特定的质点的(事实上是某个微团),也就是control mass视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这里的f指的是质点的受力。质点一般会受到两类力的作用,一个是流场中的应力(包括压力和粘滞力),一个是体积力(例如重力):
其中 是应力张量,g是重力加速度。当我们把应力张量分解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法向的压力,一个是切向的粘滞力:
就有:
然后,我们应用坐标变换:
于是我们就有了NS方程。
当然,我们也可以不用牛顿第二定律,而是采用动量传递的角度来看这个方程,也就是动量连续性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用control volume来列方程:
某区域的动量的累积量=进出该区域的动量流+该区域受力
也即是:
经过简单的数学变换:
又根据质量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我们知道
所以我们最终就得到了:
这和上面是同样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第二种方法并不涉及到坐标变换,所以理解上可能更容易一些。
军事,我因生在中国而骄傲!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430127595298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