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
读红楼最重要的是回归文本,很多对话要联系场景解读,比如贾母当众夸宝钗最好,其实是对客人的客套。
我始终觉得贾母和宝钗从头到尾几乎没什么深度互动,互相都不感冒,贾母夸宝钗出于客套,在带刘姥姥游大观园时,对其他姑娘的屋子一个接一个地赞,对宝钗的屋子则毫不客气地给了四五个差评。宝钗点戏,给老人点热闹的戏,点容易嚼的软食物,也是出于人之常情,很多人拿这大做文章说宝钗怎么刻意逢迎,这场景就像你去别人家做客,一大屋子人看电视,大家把遥控器给你,说想看什么随便按,然而你知道孩子们想看熊大,老人们要看相声,其他人也各有所好,你一定要点一个自己喜欢看的把大伙撂一边,多不自在啊,想看什么自己回家尽情看多好,又不是没有。
黛玉跟贾母的关系则非比寻常地亲密,毕竟是直接的血缘关系,应该说黛玉早就是贾母钦定的孙媳妇了,程高续本受到很多批评,其中之一就是把贾母和王熙凤这两个铁杆“林派”给转到“薛派”了。
宝钗这个人,向来都被读者过分解读,干什么都说是处心积虑,刻意逢迎,拉帮结派,栽赃嫁祸。其实这些脏水大可不必,钗黛各有千秋,宝钗的优点也很多,漂亮,有才华,有见识,知分寸,仗义,有气魄。
读红楼应该尽量多地去发现每个角色的好,还有他们的无奈,毕竟这是一部女性的赞歌+悲歌,如果读成黑楼梦,一味沉浸在各种斗争中,只会窄化了原著。
黛玉,因为王熙凤明确说过。王熙凤比我们更了解贾母,更清楚当时情况。
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
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钱,老太太自有体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
不算。剩了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七八千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银子,
若不够,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老太太的事出来,一应都是全了的,不过零星杂
项使费些,满破三五千两。如今再俭省些,陆续就够了。只怕如今平空再生出一两
件事来,可就了不得了。——第五十五回
从王熙凤的话来看,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宝黛婚姻基本就是定信了。
再看看贾母经常的口头禅:“两个玉儿”、“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是明确了两人关系,并且昭示众人。
那贾母见他两个都生气,只说趁今儿那边去看戏,他两个见了,也就完了,不想又都不去。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一世里造下的孽障?偏偏儿的遇见了这么两个不懂事的小冤家儿,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真的是俗语儿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了。几时我闭了眼,断了这口气,任凭你们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他娘的又不咽这口气!”自己抱怨着,也哭起来了。谁知这个话传到宝玉黛玉二人耳内,他二人竟从来没有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话儿,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着头细嚼这句话的滋味儿,不觉的潸然泪下。——第二十九回
——黛玉和宝玉因为金麒麟的事吵架后,贾母的表态,够明白了吧?这是明确说给众人听,也是给宝玉黛玉送定心丸。
其实贾府已经是人尽皆知了,连未成年的小厮都知道贾母定了宝玉和黛玉的事。
兴儿笑道:“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再看看张道士提亲的事,虽然是非常符合那个时代的婚姻对象,可是被贾母一口回绝,说明贾母早就有了合适人选。
对了,说明一下,当时张道士提的姑娘不会是薛宝钗,是史湘云的可能性也不大。宝钗当时在现场,如果提的是薛宝钗,贾母如果问是谁,薛宝钗岂不尴尬死?史湘云年龄不到15岁,不符合条件(如果忽视年龄误差,也很有可能是史湘云),如果不是黛玉来到贾府,史湘云是很有可能和宝玉配一对的。史湘云小时候在贾府住过很长时间,而且和宝玉一起住在贾母房中,是后来“后来我们太太没了,我家去住了一程子”,贾母还为他配了专门的丫头袭人、翠缕(袭人本是贾母丫鬟,先安排服侍湘云,后来湘云回家,贾母又将袭人送给宝玉;翠缕本是贾母丫鬟,送给了湘云,湘云也带回家了)。史湘云回家后,黛玉才来贾府,又被贾母安排和宝玉一起住自己房中,取代了史湘云的位置。所以宝玉挑了张道士给了金麒麟,惹的黛玉和宝玉又闹一场矛盾,说明黛玉很清楚当初宝玉和湘云情形的。
如果黛玉不来贾府,我估计应该是宝玉湘云了,这是贾母的安排,要巩固贾史两家的亲缘。当时的史家正是蒸蒸日上,兄弟都封侯(史鼐保龄侯、史鼎忠靖侯),身居要职,也能帮扶贾家中兴。宝钗也只能是贾母眼里排在黛玉、湘云之后的第三选择了。
薛宝钗也在努力,王夫人更倾向于薛宝钗,多次夸赞薛宝钗。但是贾母在,王夫人没有决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