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编剧的主观倾向方面,87版编剧很显然是喜欢给贾母加戏的,也是很倾向于削弱贾政、贾赦等“封建家长”复杂的一面,单纯塑造他们那种昏庸、荒淫、迂腐、无能的“封建统治阶级”形象的。贾政解灯谜的情节被换给贾母这种情况在剧中并非孤例,贾赦在中秋夜宴上讲笑话的情节也改成了贾母转述,贾政在七十八回“名利大灰”的心态变化在剧中也没有表现。至于编剧原创的丑化这些“封建家长”的情节,在剧中更是数不胜数了,特别是结局部分。我其实非常不喜欢87版塑造出的这些贾府长辈形象,完全是概念先行的产物,一个个经历过几十年大风大浪的人,在结局中的表现比无知小儿都不如,根本不是公侯之家应有的表现。编剧不仅仅是黑了他们的人品,更是黑了他们的智商。最后的抄家灭门,给我的感觉不是原著中应有的宿命难违式的悲剧,而是小丑般无能狂怒的闹剧。
另外从剧组角度来说,饰演贾母的李婷是成名已久的名演员,而饰演贾政的马加奇是副导演兼职客串来演这个角色的,剧组可能早就想给李婷多加几场戏了,正好贾政的这场戏他们认为不重要,加到贾母身上又能凸显贾母的高大上形象,那就加上了呗。
87版有意把贾母塑造成一个仁爱睿智、最有洞察力的长辈形象,其实原著中贾母是毫无危机意识的一个老太太。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临走是太太(王夫人)给的一百两银子,叫她以后自己做点小买卖,别求亲靠友,87版改成了是老太太给的,一字之差,没有细心比对过原著的人很难发觉。
其他角色也有些脸谱化倾向,比如原著中提出下帖请妙玉的是王夫人,87版把这句改为了探春的台词。
还有一次晴雯和宝玉、袭人拌嘴,黛玉出来打趣他们是不是为了争粽子吃,原书中黛玉和晴雯没有任何互动,87版电视剧却让她们两个相视一笑、很有默契的样子。
这样的细节还不少,主要是因为受到时代背景、政治氛围的限制,我曾经看过一篇70年代的文艺评论,说“宝钗是涂脂抹粉的贾政”,总之两个都是封建主义大反派,剧组多少也是戴着这样的有色滤镜在塑造人物。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往往都会有复杂人设概念化的倾向,这样的人物形象会更鲜明,有助于一般观众快速入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