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anne-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宝宝:“吃橘子、吃橘子、吃橘子、吃橘子、吃橘子、吃橘子……”

妈妈:“好的,我们吃橘子啦!来妈妈帮你剥剥好吗?”

宝宝:“好~妈妈剥剥~”

妈妈:“妈妈给你剥一朵花花好不好?”

宝宝:“好~妈妈剥花花~”

妈妈:“一瓣花花、两瓣花花、三瓣花花……哎呀一朵花花剥好了!”

宝宝:“花花剥好~”

妈妈:“我们可以吃橘子啦!来,妈妈给你掰一瓣”

宝宝:“昂唔!”

妈妈:“橘子甜不甜?”

宝宝:“橘子甜!”

妈妈:“橘子甜啊,来,我们再吃一瓣!”

宝宝:“昂唔!”

妈妈:“嚼一嚼,咽下去,才能再吃哦!橘子要一瓣一瓣慢慢吃!对不对?”

宝宝:“昂唔!”

妈妈:“慢慢嚼一嚼,对啦,来再吃一瓣”

我家妞随我,是个风风火火的急性子,第一次吃橘子恨不得一口吞(冰糖橘),我这样喂她吃了两次,后来就会自己剥皮、自己一瓣一瓣掰着吃(1岁9个月)。

别的事情也是这样,比如冬天想出去玩,从提到“出去玩”这个话题开始,她就疯了,一阵风一样,拿住自己的水壶骑上要要车就要冲出门,否则就哭闹。要知道冬天从暖气房里出去,程序是非常复杂的,通常要等十几二十分钟才能收拾好。

我的做法就是一个个提出问题:

“咱们把熊熊小棉袄穿上,出去玩好不好?”

“好~穿棉考~”

“妈妈的鞋呢?妈妈换换鞋,好不好?”

“好~(我)穿青蛙鞋、穿青蛙鞋”

“你还得穿尿不湿呢”

“穿尿湿、穿青蛙鞋”

“你给小猴子说再见吧(各种玩具)”

“猴几再见、大象再见”(一系列再见)

现在的宝宝想吃去玩,先是帮大人拿鞋、再给自己找外套、再给一系列玩具说再见,如果大人还没收拾好,也会开心地等待。

从来没想过,教育小孩子是这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只要有耐心,效果真的是立竿见影。

我的做法,其实是出于本能:

不想孩子难受,所以不会直接拒绝。不让她感受到等待,说以不停说起相关的事情。不让她觉得自己是被动的,所以不停提出问题等待她“决策”。不想失去她的爱,所以主动提出一些她的“心头好”。真的要拒绝的话,一般也不是直接拒绝,而是提出另一件替代的事情,帮她转移注意力。有时候特意要培养她接受“拒绝”的能力,也要说出她能理解的原因,比如:“晚上不可以出去玩,因为电梯睡觉觉了,滑梯也睡觉觉了”“我们不可以看猪猪了,妈妈给你唱歌好不好?”答案一般都是肯定的。

现在的孩子在开心的时候还是风风火火的,但是她已经不是那种不怎样就怎样的状态了,会等待,也可以接受协商。有时候(主要是困的时候)十分不愿意配合,也就顺着她,再慢慢引导回来。

希望所以孩子都可以幸福、健康地长大。

=====================

需要指明的是,并不是每件事都要刻意去延迟。所谓延迟满足,我觉得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学会等待——绝不是给孩子较劲。我在另一个答案里说过,我其实是比较放纵孩子解放天性的。

女儿四岁,胆小懦弱,在幼儿园被欺负,回家不敢说,我很着急沟通,却被女儿误解,如何解决? - wang Anne的回答 - zhihu.com/question/6713

=====================

这个答案是在交稿等反馈的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匆匆写的,实在没想到有这么多赞

引来了许多关于我的育儿方式是否科学的问题,也是真的抛砖引玉了

并不是“照书养”的践行者,至今未看完任何一本育儿书籍(绘本除外)

如果说真的奉行了什么“教育理念”,那应该是“解放天性”(自定义)

我认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份健康完整的妈妈的爱,胜于一切外部条件(当然其它也很重要,条件允许也会尽量提供)

而所有的物质条件中,一个健康、开心、人格完善的妈妈,是于孩子人生最好的礼物

所以在育儿过程中,我第一注重孩子的体验,第二注重我自己的体验。

评论中很多问: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变成慢吞吞/拖延症?

我想说的是:如果现在有一个育儿科学家告诉我说“会”——

我仍然会这样做。因为如果不帮助她“拖延”,她可能会因为太急着吃东西噎住自己,可能因为吃饭太快造成消化不良;也可能因为太急着做某件事伤住自己、给大人造成麻烦、甚至长大了还可能因为不懂得“等待”变成熊孩子。

养孩子是件大工程,我也曾焦虑过,后来我给自己找到的解决方案是“抓大放小、抓急放缓”。那么这样到底会不会造成拖延呢?

我觉得不会。因为我只是在非“拖”不可的时候才这样引导她,至于别的时候,拜托,我也很忙啊,我也想刷会知乎啊……

又要改稿了,就这样吧、

==============

发现我这个答案,其实是不切题的。问的是如何延迟满足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我答的是孩子急躁的时候如何安抚。至于如何延迟孩子满足感,我还真不知道。在不妨碍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我应该属于尽力满足孩子需求的那种妈妈。觉得答案不好的,您默默点反对吧,谢谢了。


user avatar   an-yong-5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也许只需要换一种更接近孩子的方式。

---

传统理论认为,四岁以下的儿童前额皮层发育不充分,不懂得延迟满足,所以对于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Kana Imuta他们可不这么看。他们认为,之所以传统的实验方法对四岁以下儿童不能奏效,是因为传统方法的呈现方式有问题。

传统的棉花糖实验范式对四岁以下儿童不奏效,所以他们另辟蹊径,巧妙地糅合了跨期选择的实验手段,采用了以下方式:

一般认为儿童在四岁开始获得延迟满足能力,而三岁儿童尚不具备,于是研究人员找来三岁儿童和四岁儿童进行对比。研究人员设置了两种情境,在两种实验情境下研究者均告诉儿童,他可以选择即刻获得一张贴纸,或者等待一段时间后获得五张贴纸;两种情境的区别在于,前者按照传统的实验方法,将两个选项分开摆放;而后者则改进了呈现方式,直接呈现五张贴纸,不进行区分。示意图如下:

*左侧为传统呈现方式,右侧为改进的呈现方式

按照传统理论,三岁儿童是不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因此无论哪种呈现方式结果都应该是然并卵。传统的呈现方式下的实验结果的确印证了这一结论。

然而改进的呈现方式下,实验结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被认为“前额皮层发育不完善”的三岁儿童展现出了延迟满足的能力!

*横轴为年龄分组情况,纵轴为延迟满足得分情况,分数越高代表延迟满足能力越强;深灰色块为传统呈现方式下的结果,而浅灰色块则是改进后的呈现方式。

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传统呈现方式下,三岁儿童被四岁儿童吊打;而改进呈现方式之后,三岁儿童居然迎头赶上、并驾齐驱。

---

倘若我写到这里就此打住,这个实验就是不可信的。因为我只是草草地把对我有利的证据摆在台面上,对实验的缺陷却避而不谈。尤其实验对象是儿童时,实验的问题就会复杂许多:

儿童会不会根本没有明白实验的意图,只是在呈现方式改进之后发现只有一个选项,就选择了等待?
儿童在实验中会不会受到研究者期望的干扰?
呈现方式改进后,儿童会不会只因为等待的奖励更丰厚而选择了等待?

研究者怎么可能没想到这些问题呢。为了排除干扰选项,他们再次改进了实验方法。

实验者在改进过的呈现方式的基础上,为了强调即刻可选的那一张贴纸,给它配了绿油油的底色,并且明确告诉儿童,选择等待可以拿走所有的贴纸,而那一张贴纸他们随时都可以拿走,进一步明确了实验意图。如图所示:

*右侧为二次改进的呈现方式,儿童被告知他们随时可以拿走绿色背景的贴纸,而选择等待则可以拿走所有的贴纸。

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呈现方式是没有显著差异的,说明儿童很清楚实验者的目的。

而为了明确奖励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者设定了不同的比率,从1:2到1:5,等待的回报越来越丰厚。如果儿童是经过思考的,那么随着奖励越来越丰厚,选择等待的儿童会越来越多;反之,如果儿童不假思索地选择等待,选择等待的儿童的比例应该是基本稳定的。

实验结果证明,儿童面临选择的时候可不随便。


*横轴表示选择等待可获得的贴纸数量,纵轴表示延迟满足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随着等待奖励比例的提升,儿童更倾向于选择等待以得到更多的贴纸。

至此,我们可以确认:儿童明白实验的意图,也经历了抉择,实验结果也的确反映了他们的延迟满足水平。并且三岁儿童延迟满足水平的提高,确实得益于呈现方式的改变。

---

通过改变呈现方式,使得儿童获得了本来“不具备”的能力,这不是第一例了。

发展心理学巨擘让 · 皮亚杰曾认为,2-7岁的儿童思考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具备“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为此设计了著名的三山实验


如图所示,研究者让儿童回答布娃娃能看到什么,儿童往往回答不上来,皮亚杰因此认为儿童无法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

三山实验广受批评,批评者认为三山实验难度太高,如果选材更为贴近儿童的认知水平,那么他们是可以完成的。如在Helen Borke于1975年报告的一项任务中,背景被设定为一个有小湖、森林、动物、建筑物和人的农庄,而布娃娃被替换为美国著名儿童节目《芝麻街》中的角色Grover。当研究者把Grover放置在农庄各处并询问儿童它能看到什么景象时,即使是三岁的儿童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

这有力地反驳了三山实验的结论,而这也是一条重要的启示:

我们认为儿童不具备某些能力的时候,可能只是问题的打开方式不对罢了。

培养孩子的能力,也许只需要换一种更接近孩子的方式。

---

参考文献:

  1. Mischel, Walter; Ebbesen, Ebbe B.; Raskoff Zeiss, Antonette (1972). "Cognitive and attentional mechanisms in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1 (2): 204–218. doi:10.1037/h0032198. ISSN 0022-3514. PMID 5010404
  2. Imuta, K., Hayne, H., & Scarf, D. (2014). I want it all and I want it now: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56(7), 1541-1552.
  3. Cole, Michael, Sheila R. Cole, and Cynthia Lightfoot.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New York: Worth, 2004. Print.

user avatar   huyi5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电影《迷失东京》? 
  夸奖孩子,除了说「你真棒」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抵御网络的诱惑? 
  中国人是相对来说自私的吗? 
  作为大学生的你,你的疲惫感从何而来? 
  「自以为是」与「自信」有什么区别? 
  针对大学生,怎样克服拖延症? 
  有哪个瞬间你不想在宿舍住了? 
  2 岁半孩子被同龄孩子欺负,面对他的求助,我该如何应对及引导他学会自我保护? 
  如何看待卫健委要求将抑郁症筛查纳入高中及高校学生体检?哪些行业或哪类人群易患抑郁症?日常该怎样防治? 

前一个讨论
吴敦义靠什么要赢得2020?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茫」 选为 2017 年台湾代表字?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