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陈寿《三国志》中各个人物的列传的顺序有讲究嘛?若有,是依照什么来排序的? 第1页

  

user avatar   shou-xuan-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言

长文预警!可以先看前言的结论!

本文将对整本《三国志》的传记编排原理和逻辑进行深入剖析,掰开揉碎了讲,保管您再看《三国志》,不再是一团乱麻,而是有条有理,按图索骥

三国志的传记编排,体现了陈寿非凡的史学功力

要知道,陈寿面对的是一段极其复杂的“断代史”

正常的断代史是大一统王朝,建立时间和结束时间非常明确,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依次编排下来就好了

但是三国是完成了局部统一,但又没有完全统一的时代,陈寿要面对三个独立而又相互纠缠的政权,更难受的是,三个政权最后谁都没有完成统一,这又使政治敏感问题非常棘手

同时,魏蜀吴三个政权内部也有其复杂性,被他们消灭的群雄及其臣属,要怎么编排他们的位置?在三个国家曲折的立国史中,同一事件可能涉及了不同人物,在他们的传记中,要怎么进行详略取舍?涉及到司马家,又该怎么处理?

这些都是陈寿要面对的问题。

而陈寿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以至于同时期几十种三国史,最终只有陈寿版三国志得以流传至今。掌握了三国志的传记编排原理,也就可以掌握读懂二十四史纪传体的密码!

先下结论。三国志传记编排的总逻辑,可以总结为:

  1. 政权的 奠基者
  2. 王朝的 建立者 及其继承人
  3. 后妃
  4. 被该政权吸收、吞并的势力首领
  5. 宗室重臣
  6. 建国 立下功劳的大臣
  7. 皇室公子
  8. 主要事迹在 建国之后 的大臣
  9. 其他

这一逻辑贯穿全书始终,遵循了时间顺序,承认了汉末群雄的历史地位,在讲述三国史的同时没有忽视东汉末年,又使得狭义上的“三国”时间界限很明显

不过,三国国情不同,这一逻辑落实到三个国家中会有一些差异,但没有脱离这个框架,下面展开说说

一、曹魏传记的编排

曹魏的政权最大,人物最多,资料最丰,也是晋朝承认的正统,因此曹魏的传记编排是按照正统王朝的史书去编撰的,不需要在前面的逻辑框架中作取舍,各卷对应如下:

1.政权的奠基者——曹操(魏书1)

2.王朝的建立者及其继承人——曹丕及曹睿、芳、髦、奂(魏书2—4)

3.后妃——曹操至曹睿的后妃(魏书5)

4.被该政权吸收、吞并的势力首领——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吕布等(魏书6—8)

5.宗室重臣——曹氏、夏侯氏大臣,如夏侯惇、曹仁、曹真等(魏书9)

6.为建国立下功劳的大臣——功业主要在曹操时期建立的文臣武将(魏书10—18)

这里展开讲一下:魏书10是荀彧、荀攸、贾诩传,荀彧是最先加入曹操集团的谋臣,在曹操前期征战中发挥着堪比萧何的作用;荀攸是曹操的谋主,这两位放在最前面没有异议,一直有异议的是贾诩,陈寿最后的评论是把荀攸、贾诩类比为张良、陈平,可以认为陈寿是把两人当做曹操最器重的谋臣,但裴松之等史家认为贾诩功劳、道德都比不上二荀,并列立传“尤失区别之宜也”。但总之在陈寿的逻辑里,这是曹魏建国最重要、贡献最杰出的大臣

魏书11是道德楷模的集合,代表人物是割席和华歆绝交的管宁同学;魏书12是曹操时期品行优良,同时又干了很多实事的大臣,代表人物是崔琰、毛玠;魏书13是曹丕称帝的三公:钟繇(太尉)、华歆(司徒)、王朗(司空),他们是因为在曹魏建立时官位最高被放在一起

魏书14的人物后世知名度很高,是曹操的优秀谋士,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有些也活到了曹丕曹睿甚至更晚),包括程昱、郭嘉、董昭等,把他们放在一起,在陈寿视角看来,不只是他们谋略都很突出,还因为他们在儒家价值观看来,都品行有亏(程昱人肉干事件、郭嘉行为不检点、董昭刘晔拍马屁、蒋济贪污等等)

魏书15是治理地方民生的能臣,比如治扬州的刘馥、治凉州的张既;魏书16也是地方能臣,但是相比前篇侧重民生,这部分人物更侧重军事成就

后面就进入武将部分了,魏书17就是著名的五子良将,魏书18则是曹操时代的其他名将,如李典、文聘、许褚、典韦等。

至此,陈寿写完了为曹操开辟基业立下汗马功劳的文武大臣,同时,汉末北方地区的动荡以及走向统一的历程,也基本在前面的篇章中写就。

7.皇室公子——曹操诸子、曹丕诸子(魏书19—20)

初看三国志,会纳闷为什么这些皇子皇孙居然排在文武大臣后面,这符合封建王朝的尊卑等级吗?但仔细一想,会发现这正是陈寿的过人之处。

这些皇子皇孙之所以是“皇子皇孙”,是因为他们的父祖成为了皇帝,他们就像一道分界线,宣告了一个王朝的建立,这一卷之前,是没有当皇帝的曹操带着他的臣子打天下,这一卷之后,是一个王朝的建立和延续。

8.主要事迹在建国之后的大臣(魏书21—27)

魏书21的大臣,有从曹操时代过渡到曹丕时代的味道,彰显着天下由乱变治,建安七子的传记都在这一卷,这些人有些没有活到曹丕称帝,但和曹丕私交很好,甚至帮助过曹丕上位,属于开国皇帝的潜邸旧臣(如王粲、刘桢),有些人则为新王朝建立典章制度打下基础(如卫觊、傅嘏)。魏书22的大臣,也是曹操时期就担任了重要职位,进入新王朝后成为重臣,代表人物是陈群

魏书23是道德名臣,魏书24是刚直能臣,魏书25是致力于匡正君主过失的大臣。其实,陈寿在三国志中,写这类人物是花了大量笔墨的,在古代,史书的主要作用就是作为君王的镜鉴,里面会详细写正人君子的事迹,对于军事征战不甚重视,但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却是英雄豪杰的杀伐谋略,最后就出现了有趣的一幕,那些在史书中排名靠前的、备受推崇的名臣,往往在民间没什么知名度,比如魏书23—25的人物,反而是在史书中靠边站的幕僚武将,在口口相传中演绎了大量传奇故事,为人熟知。

魏书26,是曹魏的封疆大吏,是大军区的首脑人物,包括都督东南的满宠、捍卫北疆的田豫和牵招、镇守雍凉的郭淮。魏书27也是武将,地位没有26的高,在军功卓著的同时,道德也是一流(武将立传都是有选择性的,诺大个魏朝也就不到十个武将被立传)。

魏书28是政治失败者俱乐部,全是背叛司马家然后被干掉的人,包括淮南三叛的主人公,以及邓艾钟会。(邓艾先生冤了些)

8.其他——方技传(魏书29)、乌丸鲜卑东夷传(魏书30)

这部分的史料价值很大,是研究那个时代经济科技、少数民族乃至东亚地区的珍贵资料。

二、蜀汉传记的编排

翻开蜀书第一卷,第一句话映入眼帘: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

诶?刘备呢?刘焉是什么情况?

就算要写刘焉,也应该像魏书写董卓袁绍那样,往后放啊,骑到昭烈皇帝头上是怎么回事?

陈寿:你们呐,too young too naive!

要知道陈寿是顶着晋朝的政治高压在写书的,晋朝官方只承认曹魏是正统,从来不认刘备的“汉”是“汉”,而是“蜀国”,蜀国是什么意思?占据蜀地的地方割据政权。这个政权应该追溯到谁头上?答案不言而喻,刘焉刘璋父子。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编排总逻辑吗?

1.政权的奠基者
2.王朝的建立者及其继承人
………

所以在这个视角下,“蜀国”这个政权的奠基者就是刘焉,把刘焉父子放在最前面,既符合前面所述陈寿的总体逻辑,也符合晋朝的“政治正确”。

陈寿在写蜀书的时候,也因为蜀汉史料匮乏、政权规模也最小的原因,在总框架之下做了不少节省。

话不多说,详列如下:

1.政权的奠基者——刘焉、刘璋(蜀书1)

2.王朝的建立者及其继承人——刘备及刘禅(蜀书2—3)

3.后妃——刘备刘禅的后妃,由于蜀汉的宗室成员很少,所以陈寿省略了第七部分“皇室公子”,合并到后妃部分一起写完(蜀书4)

4.被该政权吸收、吞并的势力首领——蜀汉并没有,省略

5.宗室重臣——蜀汉也没有,省略

6.为建国立下功劳的大臣(蜀书5—10)

蜀汉开国元勋第一名,毫无疑问是诸葛亮,独享蜀书5。

其次是关张马黄赵,合传于蜀书6,也是民间“五虎将”之称的由来。与魏国先把文官全讲完再讲武将不同,陈寿把“五虎将”放在仅次于诸葛亮的位置,我想可能有突出蜀汉“以武立国”色彩的意味,曹魏采用正统王朝叙事,则更重视文治,突出社会秩序的建构。

再次是庞统法正(蜀书7),两位为刘备入蜀立下殊勋、刘备最为宠信的谋臣。

蜀书8是在刘备时期地位尊崇,但实际上无法在政治、军事上发挥多少作用的大臣,俗称“花架子”,包括许靖、麋竺、简雍等人,不过陈寿没有否定他们“徒有虚名”的意思,而是肯定他们的名士风范。

蜀书9的大臣,包括董和董允父子、刘巴、马良等人,官位没有蜀书8的高,但是才干和功劳其实远在其上,他们是刘备提拔自荆州或益州的人才,为刘备势力从军事集团转化为稳固的政权实体,做出了重大贡献

蜀书10是晚节不保的人,包括刘封、李严、魏延、杨仪等人,有点魏书28的味道,但因为这些人也曾为蜀汉立过功劳,有些还是极其重要的人物,所以没有扔到最后,还是放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

7.皇室公子——刘备诸子、刘禅诸子,已经被合并到后妃部分

8.主要事迹在建国之后的大臣(蜀书11—15)

这里的建国,不局限在刘备称帝这个时间点,可以上溯到刘备攻克成都,这是曹魏正统视角下刘备“蜀国”的开始。

蜀书11开始向刘禅时代过渡,可以对标魏书21、22,这些人都是由王朝的建立者(刘备)提拔,担任要职,再在政权稳固后成为骨干。

蜀书12都是益州旧人,他们在刘备集团入蜀之前就已经在益州扎根,在刘禅时期逐渐担任较高的官职(也有一些死在刘备时期)。

蜀书13是蜀汉前中期(刘备在蜀时期、诸葛亮执政和他去世后一段时间)的杰出武将,如黄权、马忠、王平、张嶷。

蜀书14是蜀汉中后期的三任主政者蒋琬、费祎、姜维。不要小看史官把几个人物合并在同一传的作用,它往往决定了人物的历史地位的界定,姜维的官位其实没有达到蒋琬费祎的高度,但陈寿合传的做法,就是把姜维定义为继费祎之后的主政者,这也是符合实际的。

蜀书15是最后一卷,有补充记录人物的意味,记录了事迹不多但也有些功劳的大臣,包括邓芝、张翼、宗预、廖化、杨戏。有意思的是杨戏,杨戏事迹不多,但写过一篇《季汉辅臣赞》,算是蜀汉人物的第一手史料,陈寿把杨戏传放在最后,然后在杨戏传中对这篇赞“全文转载”,同时,对于一些因为史料稀少没有独立立传的人物,在杨戏的文章提及他们时,陈寿作了事迹的补充记载,可以说是陈寿在蜀汉史料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所做的努力。

三、孙吴传记的编排

同是曹魏正统视角下的割据政权,吴书的编排也做了点微妙的调整,但比起蜀汉,吴国的本国史书完备,有足够资料可以立传的人物也较多,所以吴书的体系也比较完整。

照例,按照陈寿的大框架,吴书的传记对应如下:

1.政权的奠基者——孙坚、孙策(吴书1)

2.王朝的建立者及其继承人——孙权及孙亮、休、皓(吴书2—3)

3.被该政权吸收、吞并的势力首领——刘繇、太史慈、士燮(吴书4)

本来第三部分应该是后妃,这里把后妃往后挪一位,或许有降格的意味,不过仅限于我的猜测。

值得一提的是太史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对太史慈的印象不过是吴国的一名普通将领,但实际上,太史慈在孙策渡江时进行了顽强抵抗,他原本是刘繇的藩属,刘繇失败后太史慈还自立为丹阳太守,建立过自己独立的势力。可以说,太史慈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品德比较高、下场比较好的“吕布”。太史慈归顺孙策,是一个势力向另一个势力的投降,后来孙氏兄弟让太史慈“督诸将共拒刘磐”,可见其地位远高于普通将领,是封疆大吏的存在。

如果华歆和王司徒最后没有跑去曹操那边,而是死在江东的话,这一卷大概也会有他们的名字~

4.后妃——孙坚至孙皓的后妃(吴书5)

5.宗室重臣——孙氏一族在军界的重要人物,包括孙坚之弟孙静及其后代、孙权的兄弟、堂兄弟、侄子担任将领者(吴书6)

6.为建国立下功劳的大臣(吴书7—13)

吴书仍然贯彻“先文后武”的原则,吴书7是孙策立业阶段就加入孙氏集团,并且在日后担任宰辅重任的文臣,包括张昭(孙策托孤之臣,在孙权称王之前一直发挥着类似宰相的职责)、顾雍(孙吴第一个实权丞相)、诸葛瑾(官至大将军)、步骘(官至丞相);吴书8则是孙权建国前的重要文臣,如张纮、阚泽等。

讲完了文官,再进入军事领域。吴书9是孙权建国前的江东三代军事领袖:周瑜、鲁肃、吕蒙(三国演义里的“大都督”)。这三位的地位不用多说了,合为一传也很合理。吴书10集结了十二位孙吴名将,后世俗称“江表十二虎臣”,囊括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提拔的将领,为孙吴的建立和巩固立下赫赫战功。吴书11是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仍然是军事人物,共同点是在孙权建国之后地位尊隆。

吴书12是政坛失意者联盟,这些人都是孙吴建国前入仕的,但结局都不好,有因为刚直被贬的(虞翻),有一直对孙氏不友好郁郁而终的(陆绩),有卷入政治斗争而死的(吾粲、朱据)。

有意思的是,陈寿在评价这些“失败者”的时候,一反写魏蜀时的批判语气,更多的是同情,然后骂一下孙权气量太小~

吴书13是陆逊的专属。作为三国志中唯二独享一传的臣子(另一个是诸葛亮),陆逊的厉害在于他身兼文武,同时政治生涯又跨越了孙权建国前后,将他放到前面,会出现不知道把他归为文官还是武将的尴尬,放到建国后的大臣行列,又体现不出他的功勋,所以陈寿巧妙地将陆逊单独放在“开国功臣”的最后,让他成为建国元勋和治国能臣的分界线,同时肯定了陆逊在建国军功和宰辅治国两方面的功劳。

至此,孙吴立业建国之臣全部写完。

7.皇室公子——孙权诸子(吴书14)

和魏书一样,吴书也是以皇室公子作为建国前后叙事的分界。

8.主要事迹在建国之后的大臣(吴书15—20)

吴书15,主要是镇压吴国内部山越等反叛势力有功的大臣,如贺齐、周鲂(这位哥不只有赚曹休)、全琮等;吴书16是刚直能臣,可以对标魏书24;吴书17是敢于匡正君主的大臣,对标魏书25;吴书18是预言家俱乐部,个个能掐会算,神乎其神,可以看作孙吴稳定时代的最后一章。

吴书19是孙权去世后几任执政大臣,包括孙权托孤的诸葛恪滕胤,干掉诸葛恪上位的孙峻孙綝,以及孙休托孤的濮阳兴,这些人除了一度大权独揽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都不得好死…

吴书20,是孙吴的终章,也是整个三国时代的闭幕式。几个人物都是孙皓时期的大臣,在晋朝大军南下、建业降幡飘扬中,见证了这个金戈铁马时代的结束。

总结

三国志的传记编排逻辑,做到了政权奠基——称帝建国——治国安邦三个阶段界限分明对汉末的描写,融入“政权奠基”的叙事中,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也都在这条线上娓娓道来。

在传记先后顺序上,陈寿显然秉持儒家价值观,以先文后武为原则,另外,对治国利民、劝谏君主的官员事迹着墨很多,对杀伐征战的描写则简明扼要,如果不是裴松之的补充,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脑洞可能就要开得更大喽~

对人物的传记合并,陈寿力求做到共同点鲜明,不局限于辈分或官职,既起到参照作用,也客观地对这些人物的历史地位进行了评价。

希望本文对各位理解《三国志》有所帮助呀~~如果可以留下一个赞就更好啦!!(六千字啊啊啊码字不易!)


user avatar   zhang-han-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找青中年男人比较多的队。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 
  想详细了解奥斯曼帝国的历史,求推荐书籍? 
  有没有必要把《资治通鉴》背诵下来? 
  如果刘备没有了汉室宗亲这一层身份,他还能达到历史上的高度吗? 
  古代东南亚国家(不包括越南)有哪些重要的本国原始历史典籍? 
  周瑜为什么没有谥号? 
  夷陵之战后,刘备给陆逊的书信中为何自称“吾”而不自称“朕”? 
  如果刘备听取诸葛亮建议,在曹操南下时攻取襄阳,会怎样? 
  诸葛亮唱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为何不派一副将领兵取其首级? 
  布初与刘备和亲,刘备那时候有适龄的女儿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感觉NBA现在越来越不好看了?
下一个讨论
山西临汾遭遇特大暴雨,小区被淹,群众受灾,目前情况如何?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