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光公募基金盛产老鼠仓,就是私募基金也一样的。
一切都是利益分配上的问题。在利益分配上,就算你亲父子或者夫妻俩,也会有各自的小九九和小金库现象。
公募基金必须要使用基民的资金去投资,所以它必须放出诱饵才能引诱基民上钩,所以一开始做市值的时候是用了真刀真枪展现出真实力的,这个时候的基金经理会全心全意的做好股票选好股,因为公司要生存,自己的饭碗也得靠业绩说话。但是市值做到一定程度,已经能够确保公司不敢开除自己之后,他就得考虑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问题了,帮基民炒股赚再多的钱,毕竟自己的提成和固定收入都是有限的,倒不如利用这个机会搞老鼠仓,把本来该给基民更多利润的那部分流到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中去。
私募在这时候也是一样,它虽然比公募基金有更灵活的分成模式,但毕竟是还要给投资人分成,远不如自己独吞更爽,所以做到一定业绩程度以后的私募基金净值不再向上,也有相应的私人利益考量在里面,它要么替子基金接盘,要么向自己份额更大的子基金让渡利益,都是很常见的操作,连监管合规都查不出猫腻。
其实,这现象不单单在基金业内常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样常见,比如销售行业,你业务能力很强,每次都能完成公司压下来的指标,但如果公司没有相应的超常完成任务奖励给的的话,你完成任务以后通常就不会再继续加油,而是有意控制业绩,有些人甚至会把多出来的分配给竞品对手,以此多赚一份额外收入,这本质上也算是一个老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