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明白一点,推理小说属于通俗文学,也就是满足一般大众娱乐需求的商业化文学作品。通俗文学作品是很难从世界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和排名的,因为它首先要定位于本地市场,服务于本语言区的读者。通俗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是系列化和高产量,照顾本土读者的阅读口味,从而尽可能满足大众的消遣娱乐需求,因而它本身就不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也很难说有“全球推理界”的存在。
题主给的两个榜单,说到底就是英语文学界的内部评选,唯一出现的非英文作品只有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名作《玫瑰的名字》,所以完全算不上“世界文坛”。在这里得提到,我们所称的“推理小说”,是一个彻底的日本概念,西方文坛没有相对应的词,而现在使用的通常是"Mystery fictions"。这里的“Mystery”,有时候译成“神秘小说”,但不一定贴切,本人更喜欢“谜诡小说”这个译法,不过下面还是统称Mystery。
现代通俗文坛上的几大门类,恐怖惊悚、科幻以及Mystery,基本都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而坡对Mystery体裁的贡献是为之设定了个基本的准则:在合乎逻辑、合乎现实的前提下,描述犯罪及其侦破的过程。在坡之后,这种体裁逐渐繁盛于英文文坛,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黄金时期达到高峰。早期由于诸多作家在侦探形象与不可能犯罪诡计的塑造上比较成功,因而Mystery文坛上侦探探案的风气占据主流,一度“侦探小说(detective fictions)”成了Mystery的代名词。但四十年代后由于传统侦探探案作品缺乏新意,Mystery文坛已经开始了分化,一方面弱化古典作品中的诡计与推理过程,强调人物的塑造或整体情节的设计,或引入更多现代刑侦技术,形成了当代美式冷硬派及技术派刑侦文学;另一方面干脆忽略犯罪本身,而将重点集中于情节布局与逆转,也就是单纯的悬疑小说以及衍生的历史推理、间谍小说等。
当今以英文为主的西方文坛,虽然Mystery这个门类依然繁盛,但其内容已经极其杂乱了,可以说基本上不涉及太多超自然现象或幻想性内容,设置有情节上的悬疑、逆转的虚构文学作品,全都可以归到Mystery的书架上。像斯蒂芬金这样的讨论“推理小说”时一般不说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也能归到Mystery下。而七八十年前流行的古典侦探小说,强调读者参与、节奏偏缓的“找凶手(whodunit)”模式,在现在的英语系Mystery文学市场里已经基本没什么市场了。
然后说回日本。日本引进西方侦探小说的时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古典侦探小说的黄金时期,江户川乱步等第一代作家都深受黄金时期的影响与熏陶。而另一方面,从第一代作家起,他们已经对西方侦探小说这一流派进行了大幅度的本土化改良,换言之是他们抽离了黄金时期的侦探小说,创造了“推理小说”这个门类。“推理小说”这词是二战后日本推行汉字改革时,因为“侦探”的“侦”这个汉字被限制使用而造出来的,所以日本文坛一开始便已经把这个源于西方的文学体裁改造成了本土通俗小说流派。在传统侦探小说在西方走向衰落的同时,日本人基本是在本土独立地发展着这一体系。比如“时刻表诡计”这种题材,这就完全是日本的本土文化,西方文化中根本不可能接受这么奇葩的设计。
现在我们常谈论的“本格”“变格”“社会派”“新本格”等等概念,这都是日本文学体系下的发明,可以说是二三十年代的西方古典侦探小说被移植到日本后在日本本土文学界的独立流派,与西方文坛的发展路线基本毫不相干。日本推理小说引进西方的时间,比引进中国的要晚多了,横沟正史、高木彬光、西村京太郎等早期作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东野、岛田基本是就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且介绍的作品相当少。
说到底结论就这两点:
1. 推理小说只是一种通俗文学门类,这种文学首先要立足于本地、本语言读者,所以是相对封闭的。而我们一般谈论的“推理小说”,在当下是一种以日本为中心的本土流派,跟武侠小说基于中国的意义是一样的。
2. 当今世界文坛范围内的“Mystery fiction”,和我们所谈论的,从古典时期到日系推理这一派流传下来的“推理小说”,其概念并不一致,而主流的Mystery文学在黄金时期后,就已经走上了与日本推理小说不同的路线。日本文学下的推理小说,与当代西方的Mystery读者,品味已经基本没什么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