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叙述性诡计作品有没有影视化的可能? 第1页

  

user avatar   song-zhu-sh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一直喜欢把推理小说中的叙诡分成客观叙诡和主观叙诡两个门类,客观叙诡,比如本题提到的《十角馆》,是用第三人称类似全知视角的模式叙述,但作者故意隐藏某个客观元素,如时间、地点,人物身份、性别、年龄等;主观叙诡,比如西泽保彦的《神的逻辑,人的魔法》,是用第一人称或固定视角第三人称叙述,作者借书中叙述者的视角表达出大量与实际不相符的语言来误导读者。

对于客观叙诡,影像化确实相当困难,因为这种叙诡模式利用的就是文字与图像不对等的特点,作者向读者隐瞒的是书中人人都看得到,但书外读者无非通过作者的视角看到的客观事实。正如这里提到的《十角馆》,作者玩弄的伎俩就是读者无法从文字中看到人的长相,但放在电影里,隐藏人的长相太困难了,使用面具之类的,一看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一般真要在镜头中玩客观叙诡,也只能从时间、地点这种背景性的元素入手了,诸如做成诺兰《记忆碎片》这样的时空混乱,正叙倒叙混杂的形式,但这样做观众理解起来本来就困难,叙诡小说那种崩坏感明显不够。

而对于主观叙诡,目前影视作品中已经出现得太多了,尤其是讲人格分裂的片子,拍摄手法跟小说里的叙诡手法原理完全是一样的。《搏击俱乐部》《致命ID》《禁闭岛》,甚至包括《少年派》,这都是很典型的“镜头叙诡”。这种叙诡其实很好拍,无非先基于片中某个角色的主观视角拍一段,到片尾切换到旁观者视角,告诉你前面那段实际上是主视角的臆想而已。典型的如马丁斯科塞斯的《禁闭岛》,这部影片跟西泽保彦的《神的逻辑,人的魔法》的思路如出一辙,都是在某个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存在障碍的人身上做实验,一开始以被实验者为主视角叙述,而最后从旁人的嘴里告诉主角和读者真相。




  

相关话题

  有没有什么镜头是动画很容易做到,但是电影很难做到的? 
  如何评价电影《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 
  《无间道3》中为何设计杨锦荣被刘建明枪杀? 
  如何看待《悬崖之上》反动派特务金志德受到自己人拷打电刑时,观众笑场的情况? 
  目前对上海堡垒、鹿晗的批评是恶意使然吗? 
  请问有什么关于约克城三天内被修好这件事的纪录片或是书? 
  为什么我(大一)觉得《霸王别姬》《让子弹飞》等非常好看,但看不进现在的很多电影呢? 
  如何评价电影《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 
  如何评价电影《追凶者也》? 
  如何看待《爱情公寓》电影预售出现大量退票,万达关闭退票功能? 

前一个讨论
多少步可以彻底打乱一个魔方?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运用了叙述性诡计的推理小说,一旦被人剧透说“这是叙述性诡计”,就没法看了?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