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王安石变法能否算作成功? 第1页

  

user avatar   lan-ming-zheng-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王安石的所有政策围绕的核心都是加强军权和中央统治。削弱士族(其实这个不准确,晋亡后这个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有类似物=宗室+高级官僚世代)和大官僚的经济和政策实力。如果在明朝,皇帝会爱死他的

但是是宋朝啊,他面对的是一个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沉溺浮华的大臣以及一群群已经关系复杂的官宦世家。所以他的政策在实施中早就变了质,当然也并不是历史书上说的保守派官僚地主阶级使坏(嗯,有,不是主力,政治斗争只是一个层面),最根本的在于之前的帝国模式尽管已经腐坏,但是上上下下已经习惯了,就像我从前经常听人说“贪污行贿是制度的润滑剂”或者“人情往来是中国传统”等等。即使是恶法畸政,人们已经习惯适应,那么一旦改变,一来触犯上位者的利益,二来即使是本意中的受惠方一时之间也无法明确自己新的权利义务,摸不清方向。结果就是历史书上写的,农民被重复盘剥。

这大概是所有中国历史上想要有所作为的为政者,尤其是并非世家大族的为政者所共同面对的苦境。眼看着帝国在眼前崩坏而徒唤奈何。

历史上的改革能够成功的多数是出身保守派的进步分子,依托本宗族的强大实力直接的动用资源由上至下实施改革,同时利用改革的反作用力进行统治集团内部调整。

王安石,他只是皇帝手里一把刀。

从政治方面来说,皇帝也是要用他清扫朝堂,未必真心相信他的危言(宋朝皇帝都这样)。司马光一流的人是自认正统的,信奉的是君权的辖制,那么对皇帝的这把利刃当然忌惮以及痛恨。苏东坡也是一样的。

王安石是顶清醒的人,却神奇的自我麻痹皇帝是尧舜而自己将誓死追随,大概是太渴望得用了吧,而司马光苏轼不忧心国家民族的命脉,他们忧愁的是朝堂之争,皇帝的权力泛滥。

他们的世界模型构造就不一样,这是上千年以来官二代和寒门无解的鸿沟

因此,上是意识形态之争,下是利益之争。王安石孤独一人,后不得靠帝王宗族,前不能聚朋党裙带,时代所辖又不能号召庶民,何以成事?

古往今来一大悲也




  

相关话题

  开个脑洞,如果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国是汉人政权会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历史走向如何? 
  如何看待1979年10月26日的金载圭刺杀朴正熙案? 
  如果历史上没有曹操这个人,谁会得到大汉天下? 
  如何看待央视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中所描述的成昆铁路铁道兵高死亡率的现象? 
  怎么看待张圆圆在明孝陵与人发生冲突事件? 
  古代的所谓黄金、金,究竟是什么?是铜吗?那真正的黄金又称为什么呢? 
  正室亡故,妾室扶正。妾室子和原子谁有继承权? 
  东西方古代行军打仗都有哪些阵型? 
  历史上有哪些让人伤心的场景或事件? 
  胯下之辱,韩信报仇了没? 

前一个讨论
司马懿如此厉害,为何在早期一直被埋没?
下一个讨论
《明史》是秽史吗?





© 2025-04-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