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知乎的三国区是否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劣币驱逐良币,和『空穴来风』一样,都属于不停的被误用,以至于误用的意思反而占据了主导的例子。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呢?


在16世纪的英国,有段时间发行两种货币,一种是真的银币,一种是掺杂了很多铜的银币。英国政府规定,两种银币在市面上同样使用,拥有同样的使用价值。


然后英国的铸币局局长就发现,人们往往收到了真银币之后,就留着不用保存起来,而收到了掺铜的银币就赶紧花出去。于是久而久之,市面上流通的都是掺铜的银币,而真的银币都被人们私下里保存起来不用了,退出了流通领域,所以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


注意,这里面其实并没有任何的信息不对称,人们可以轻松的分辨出哪个银币是真的,哪个银币是掺铜的。这里是因为良币更加的受欢迎,人们不舍得花它而用来储值,所以慢慢退出了流通市场。这种现象是因为实物货币背后真实价值的不一致所造成的,是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在现在这个社会已经绝迹了——现在都是纸币,纸币价值唯一的来源就是政府的信用,本身没有任何价值——我们现在无法设想人们会因为某一版本的纸币所用的纸特别好,于是省着不用,用其他版本的那样。


而在日常生活中用『劣币驱逐良币』都是用来形容什么呢?有人说,老老实实做生意赚不到钱,坑蒙拐骗弄假货发了,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假定这是真的,但是为什么做假货能发?因为他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分辨不出来,所以商家能够以次充好的欺骗消费者,所以久而久之,真货因为成本高而倒闭了。这里大家就看出来了,这个时候关键点不在于信用,而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也就是劣货的制造商可以通过冒充真货的方式把真货的制造商挤出市场。


所以我们平常用到『劣币驱逐良币』的时候,往往指的是这种『信息不对称』,而非是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的差异。


好,上面算是对『劣币驱逐良币』的辩诬,那我们即便是沿用通用版的定义来考察知乎就会发现,知乎的制度上就杜绝了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


因为通行版『劣币驱逐良币』的关键在于,劣币的一方可以通过某些方式,以低成本冒充自己是良币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但是知乎是什么?知乎是一个隐性运营的问答网站。


隐性运营,就是说没有类似于版主的显性管理员,而管理员,也就是知乎小管家更不会亲自下场来和答主们讨论具体的话题,而只有在答案或者评论本身违反某些很基本的规则的时候才会处理,别的情况下,知乎是不会干涉答案的排序、权重等等的。


一个问题下面,每个人的答案都依次排开,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社区规则,大家都可以看到,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喜好来点赞点感谢和收藏。在这里面,哪一步是信息不对称呢?没有的。写的什么样,受不受欢迎,就都体现在赞和感谢上。所以哪里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空间呢?有人退乎是因为太忙了,有人退乎是因为被怼的厉害,有人退乎是因为被封了…… 各有各的原因,但是要说是被其他不如自己的人驱逐的,我还没有看到过。


并且,知乎对答主的保护还是很好的,首先可以拒绝别人评论,其次还可以删评论拉黑,再次还可以预筛选评论和折叠。所以理论上两个人就算想互喷,也只能隔山打牛的一个人写一个答案互相更新而已,这火药味就比论坛式和贴吧式的短兵相接要淡很多了。我相信很多以前泡论坛的人都经历过被人恶语相向,然后无助的点了举报,眼睁睁的等着版主来处理的经历,但是在知乎就没有这种情况,自己的答案自己做主。


并且在知乎,只要你想写、有能力写和有受众,上升的空间是通畅的,没有什么大V一言堂的说法。历史区有一个天涯来的写手,在无数人抵制的情况下依然拿下了一万多的关注,有人可能会感叹这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属于正常的社区分化。因为历史这个东西,有人是当作严肃考据来看的,有人是当作小说来看的,有人是当作职场小故事来看的,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


并且历史不比医疗和工程这些专业,医疗一个信息给错了,可能是人命攸关的,至少是健康相关的;但是历史知识更多的属于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考据和探索,和数学类似,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层面的愉悦感,更少具有功利和现实的意义。比如说, 『尚书』到清朝证伪了二十五篇,而之前一千年,似乎伪『尚书』也没有创造出多少负能量;郭店版『老子』和通行本『老子』差别巨大,似乎也没有影响通行本的权威地位;很多人都以为关羽的武器真的是青龙刀,张飞的武器真的是弯弯绕还带分叉的蛇矛,对现实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正因为历史的非功利性,所以才会围绕着历史出现各种花样的解读,从而也能满足很多人不同的『看历史』的需求。这也是知乎的好处,就是在同一个问题下,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历史爱好者的需求,并且还能保证互相之间只能发生有限的冲突。而反过来说,既然到了历史的干货领域,或者试图发干货贴,就不要说有用没用,对现实有什么启示之类来打马虎眼,这从来不是历史干货质量的标准,历史考据就是『没用』的——或者说和创造直接经济收益关系不大,就是为了考据而考据。


于是,一个题主把问题提出来之后,有严肃的答主会用『干货』来引经据典回答,而有的答主会用『办公室政治』来强答。喜欢看办公室政治的就给办公室政治点赞关注,然后互相刷时间线,喜欢看干货的就跟喜欢看干货的点赞关注,也互相刷时间线。所以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问题,其实是不同的人群组成了不同的分论坛,最终的均衡结果依然是每个人都按照各自的偏好看了各自的内容。所以这种情况本质上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写的东西不在一个垂直市场。


而在同一个垂直市场,比如都在『干货』市场,其实知乎的自净能力是很强的,干货互砸的结果,必然是有输有赢,而双方包括围观群众的认知也都会有所提高。其实在我关注的所有领域,知乎的内容水平都在逐渐的提高,很多人抱怨没有干货其实是干货被稀释了——因为注册的人多了,任何特定领域的干货内容都是在被稀释的,但是水平还是在缓慢提高的,至于如何更精准的推送,那就是知乎算法需要做的事情了。


总之,经过以上分析,在没有信息不对称,更扯不到官方公信力的情况下,知乎不止三国区,在其他区也不太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相关话题

  五代十国和三国很像为什么三国知名度比五代十国高的多? 
  为什么说 60 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刘备为关羽报仇,究竟是兄弟情深还是出于荆州利益的考量? 
  为什么三国粉争论如此激烈? 
  刘备的携民渡江,是不是骗民渡江? 
  曹丕为何在曹操死后迅速选择代汉,而不是继续利用汉朝的政治资源? 
  如何看待历史喵对曹操“代汉自立”问题的观点? 
  为什么亮黑,普遍认为诸葛亮二伐陈仓,就是要打下占领陈仓? 
  诸葛亮那么聪明的人为什么积劳成疾? 
  假如东吴水师有旱地行舟的能力能打下合肥吗? 

前一个讨论
饺子(dumpling)的英文来源?
下一个讨论
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国内吸食鸦片吗?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