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强制剃头效果不好,引起强烈反抗,一年左右就停止了,改为对官员与军人等统治阶级强制剃头,既民间所谓的十从十不从,这样以来就有了一个模仿效应,因为作为老百姓看到身边的达官贵人都是剃头的,慢慢的也就剃掉了,家里长辈剃了,下一代自然也就剃了,自然传承就开始了。
其实从束发到剃发的演变非常漫长,绝不是清初几个政令几次屠杀就改变过来的,古代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工程的技术条件,事实上这个过程至少要到乾隆一朝才基本完成,在《康熙南巡图》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平民百姓没有剃发易服的人非常的多。
说到底对于老百姓而言,束发与剃发都是统治阶级强制赋予的符号,大多数人是无所谓的,中国古代也没有一个全民的意识形态统治精神世界(儒教是统治阶级的学问),人们没有殉道的激情,只要安居乐业不打仗,基本让干嘛就干嘛去了。
@徐子明 抱歉啊,评论区发不出去,只能这里回复一下这位网络儒生。
第一段
1.我说的很清楚,既“民间”所说的十从十不从,我根本没有说官方发布了一套政令说有什么十从十不从,这个属于民间总结的范畴,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加强。
2.其实剃发令中剃兵不剃民这个是有史证的,多铎攻占南京时明确有说过,鉴于南方激烈的反抗,继而采取了变通的做法,同时也是为了分化南明朝廷。当然,在实施当然存在很多的变通,比如在招抚关中农民军时,缔结的投降条件中对方明确提出不想剃头时,有时就会融通,暂时不剃,到底无非是政治手段。其次,剃发本身牵扯到内部的政治斗争,有的投降的早,早就剃掉了结果南下发现别人又不用剃了,容易造成内部分裂,所以统治阶级内部的一致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也因此有汉官利用剃发问题展开派系斗争,最著名的当属孙之獬以及陈名夏。
第二段
1.剃发是清朝的基本国策,只不过行使的力度有差别,从依靠血腥屠杀的强制剃发改变为”自听其便“的宽松政策而已,不过对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强制剃发是从来不会放松的。
2.说出这个话是对艺术史的无知,古代绘画根据用途表现形式会有不同,有如文人画或是行乐图等带有创作形式或具有固定画题的作品,自然有拟古和自由发挥的成分,但是《南巡图》的性质是官方纪实性作品,相当于现在总书记出访各国纪录片,主持会议的录像,你敢在这种体裁的作品上面搞发挥么?因此《南巡图》《大阅图》这样的作品都是严格写实可信的作品,如果你有闲工夫对比清会典当中各种服饰器用和这些纪实作品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在细节上的可信性。
第三段
1.然而很抱歉,这属于你自己的想当然。明朝恰恰就是一个身份等级观念分化极其严重,种姓制度事实存在的时代,在安徽某些地区,士大夫阶层和农奴之间经过几百年的隔离,甚至已经产生了外貌特征上的差异。
其次,儒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儒教是贵族的学问与信仰,它根本是不屑于向平民传播的,儒教是强调阶层隔离的,目不识丁的民众其实是不配理解儒教精神的。儒教对于民众的影响来根本来自法令的规训,而非内心的信仰,民众只有朴素的认识,不会由衷相信这套东西,只是畏惧卫道士们的棍棒罢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儒教逻辑,至今依然流毒。这就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最大的区别,虽然本质都是统治术,但是一神教的把戏毕竟更高级一点,要通过大量的说服教育获得民众认同,因此这些宗教首先占据了民众的精神位置,再由内而外地使人接受一系列的法律与规训,说白了,就是儒教把统治符号打在人身上,一神教把统治符号打进人心里,身上的符号好改变,内心的就不容易了。
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满清和明朝角力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一副图景,裹挟进战争的百姓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政治选择,剃了发的老百姓被明军杀,没剃头的被满洲杀,统治阶级根本不把老百姓当人看,老百姓也不是为了信仰而决定是否剃发。
而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在南京干着和满人差不多的事情,对于剃发留辫的民众一概”斩首不留“,因此招致民众反抗,乃至于曽家兄弟重新占领太平天国统治区域以后,民众又开始自发的留起辫子了,到了辛亥革命,甚至主动保护起脑袋上这根东西了。
你真认为老百姓对于什么”身体发肤“有深刻的理解么?根本没有,他们只是畏惧威权罢了,因为头发是”顺“和”叛“的标志,决定着他们的生与死,恐惧与暴力才是支配人们抉择的根源。
民众反清,反对太平天国,反对革命军,根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怕死,旧威权的恐惧渗入人心,人们已经被身体政治的符号驯化了,挑起反抗的都是地方精英,他们可都是旧时代威权的代表者,江阴起义领头的典使儒生在维护他们的信仰,我完全敬佩他们殉道的精神,然而民众被裹挟的原因更多是害怕招致更残酷的报复罢了(当然我不否认一些人具备朴素的儒教观念),道理很简单,满人来了你死不死不知道,如果你现在还在这帮旧人的手上,反对他们,可能现在就得死。
可惜古代的历史书永远只记录忠臣良将,讴歌才子佳人,老百姓真正的想法与感情,无人关心,反到成了后人自我感动的祭品,可悲之极。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提醒全体回答者注意题目是监视汉民保持剃头,而不是剃头是怎么推行下去的
监视汉民是否剃头的方法,简单到爆
只要你理解了古代社会的运行规则就能明白了
科举管理一切读书人
你家出个举人老爷,就能在乡里横着走,出个秀才,和人打官司就可以走同年中秀才的同学的关系,赢面扩大一倍以上。万一运气好,出个进士,那就是北京有人的社会关系了,所以是个人有能力的,都在努力读书科举。
你要应满清的科举,那你就必须剃头。
而且当剃头与否成为一个可以杀邻居全家,夺邻居田地的理由时,一切都不用多说了。
参加过科举的人,缙绅为主,自耕农为辅
回到家就变成了满清剃发易服的监督员
如果哪个小自耕农一脸懵逼的没有剃发易服
他家隔壁的读书人自耕农就去举报
然后杀全家
然后土地就归这个读书人所有了
读书人自耕农成功升级地主
这就是监督体系。
至于发型的变化,那就纯粹是生活习惯的问题了,毕竟金钱鼠尾不好看,而且最初也是为了在关外生活尽量少洗头设计的发型,现在入关了,都是城里人了,还顶着一头的奇怪发型,何必呢?